我秦二世被天幕直播造反 第107节
章台宫前,除了嬴云曼外全都看直了眼。<br />
——嬴云曼不仅不感动,还有点尴尬,她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br />
——看来先前脱敏的只是被拉郎配,这方面的尴尬还是控制不住。<br />
粮食,自古以来都是重中之重!<br />
连位于大秦权力巅峰的这群人都尚且如此,何况是普通秦人?<br />
“天下无饥馁……”<br />
以前他们只是赞颂秦二免除四赋,却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免除。<br />
亲眼看到秦二想要的盛世景象,以及听到少女说出来的话,他们才知道她的目的竟是如此纯粹。<br />
圣皇之圣,煌煌如明月炽日。<br />
【“秦二世对粮食的看重,从这根木棍就能看出。”<br />
戴着耳麦的解说员伸手指向柔和灯光照耀的展品。<br />
昏暗静谧的博物馆内,这件其貌不扬的展品却占据绝对的中心位置。<br />
“她重订长度单位,棍长就是一米。”<br />
“相比一引十丈百尺千寸的换算,十米、百米、千米更容易被普通人理解。”<br />
“现在使用的单位米根据光速进行了修正,与她随手削出的木棍只有很小的误差,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br />
“这根木棍的面世,也被认为是科学史的重要分界线。”】<br />
蒹葭目瞪口呆地看着那根熟悉的木棍。<br />
它就放在养济院的学堂里。<br />
每一个学而有成的成员都会仿造它削一根同样的木棍。<br />
宫女们也不例外,她们削的木棍之前放在乐云阁。<br />
现在都被张苍取走了。<br />
这种历经数百年岁月变迁,却能看到“旧友”的感觉,实在太奇怪了。<br />
………<br />
韩信也有一根仿品。<br />
从周顺那里拿的。<br />
君上说燎原军队列训练时以统一的棍长为间距,更容易被士卒所理解。<br />
事实也正是如此。<br />
不计咸阳招募的五千军,只算从适戍边者中择取的五千,训练成效就相当显著。<br />
在各种指令如旗语与哨音的学习上,燎原军也远胜上郡军。<br />
如今项羽英布各领一万燎原军,多出来的指导员都被蒙恬要去。<br />
上郡十万精兵,迟早都要转化为燎原军。<br />
“给指导员留出教学的时间,士卒的训练会更有成效。”<br />
君上之言,乃至理也。<br />
………<br />
“度量衡全面改进,但说到底还是沿用的政哥的思想”。<br />
嬴政想起天幕上曾出现过的这句话,心情又舒展几分。<br />
十米百米,确实比尺寸好记。<br />
不过秦二随手削的一根木棍都在后世成为瑰宝。<br />
嬴政在想他的功绩又如何被后世铭记。<br />
千古一帝。<br />
这个评价甚得帝心。<br />
嬴云曼也没想到她削的棍子能成为国宝。<br />
但这很好理解。<br />
只是后世似乎将“米”这个单位与粮食联系在了一起……<br />
也不是不行。<br />
【“科学不是奇技淫巧。”<br />
墨家张行作深揖,青年帝王虚扶其起身。】<br />
墨家弟子注目天幕。<br />
他们进入咸阳后,被安排在一处叫做“科学院”的地方制作刻漏。<br />
制作刻漏不难,但太子说寒日水冷成冰,希望墨家予以改进。<br />
故而他们正在尝试改流水为流沙。<br />
刻漏之物在墨家看来属于奇技淫巧。<br />
何况秦墨已经吃过一次被“鸟尽弓藏”的亏。<br />
但秦二以“墨家主张在此时还不能用,请先生帮我”就说服了巨子张行。<br />
秦二只是太子,她现在确实无法违逆始皇帝的意志。<br />
能贯彻节葬的君王,值得墨家再度交付信任。<br />
………<br />
这绝对是国家宝藏级的演员!<br />
从她虚扶的动作,嬴云曼就看出“坚定”“不怒自威”“惜才爱才”三种情绪。<br />
台词功底更是毋庸置疑的踏实,能让人瞬间入戏。<br />
只不过这种表演还是更适合放在电视剧里。<br />
现实中这么拿腔捏调地说话,她不是做不到,而是太累。<br />
以上的念头不影响嬴云曼赞叹演员的好演技。<br />
【“诸子百家皆有治世主张,但唯有墨家的科学,可以从根源上改变世界。”】<br />
百家皆惊。<br />
【“科学的本质并不是匠工,是对世间万物的探索。”<br />
“鸟为何能翱翔于天际?”<br />
画面陡然一转,小姑娘趴在小窗上,好奇地望着窗外的云层。<br />
云层下是山河地貌。<br />
视角度旋转,可见小姑娘贴在窗上的脸。<br />
镜头拉远,是飞机于云巅穿梭,甚至轻松越过飞鸟。】<br />
人……在天上飞?<br />
那“房间里”不止小女孩一人,而是许许多多的人。<br />
很多人都在天上飞!<br />
他们是鬼神吗?<br />
秦二果然是神女吗?<br />
绝大多数秦人无法理解“飞机”的存在,只能将其归咎于鬼神。<br />
大秦各地,随处可见跪地祈求保佑之人。<br />
………<br />
嬴政的长生梦即将死灰复燃。<br />
秦二却先一步扼死他这个念头:“从服饰来看,他们都是后世之人。”<br />
“想必是墨家科学研究出飞鸟为何能于天际翱翔,制作出了形似飞鸟的‘飞机’。”<br />
嬴政这才想起天幕曾言,“不管身隔多远,有飞机高铁能让你一天内到家”。<br />
这“飞机”两翼伸展,也的确形似飞鸟。<br />
墨家的科学,竟有如此效用?<br />
………<br />
墨家弟子未将其与鬼神附会,是因为《墨子》中曾有记载:<br />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br />
这飞天巨物不就是巨大的木鹊吗?<br />
但这段记载,主要讲的是鲁班自以为以竹木为鹊是至巧,墨子却说这种至巧不如木匠制作的车辖有用。<br />
墨子认为对人有利的才是巧,否则就只能算作拙。<br />
“墨子若是知道木鹊可载人……”<br />
鸟的速度何其之快,“木鹊”却比鸟还要快!<br />
【“鱼为何游于水底?”<br />
潜水艇在海洋的寂静中缓缓游,没有惊扰到各色的大量鱼群。<br />
黑白两色的虎鲸欢快冲来,将许多游鱼惊走。<br />
一只虎鲸叼着蝠鲼好奇地抵在玻璃上,里面的游客兴奋地跟虎鲸打招呼。<br />
虎鲸张嘴发出婴童般的叫声以回应,那蝠鲼趁机逃走。<br />
虎鲸连忙去追,引起潜水艇内笑声一片。】
——嬴云曼不仅不感动,还有点尴尬,她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br />
——看来先前脱敏的只是被拉郎配,这方面的尴尬还是控制不住。<br />
粮食,自古以来都是重中之重!<br />
连位于大秦权力巅峰的这群人都尚且如此,何况是普通秦人?<br />
“天下无饥馁……”<br />
以前他们只是赞颂秦二免除四赋,却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免除。<br />
亲眼看到秦二想要的盛世景象,以及听到少女说出来的话,他们才知道她的目的竟是如此纯粹。<br />
圣皇之圣,煌煌如明月炽日。<br />
【“秦二世对粮食的看重,从这根木棍就能看出。”<br />
戴着耳麦的解说员伸手指向柔和灯光照耀的展品。<br />
昏暗静谧的博物馆内,这件其貌不扬的展品却占据绝对的中心位置。<br />
“她重订长度单位,棍长就是一米。”<br />
“相比一引十丈百尺千寸的换算,十米、百米、千米更容易被普通人理解。”<br />
“现在使用的单位米根据光速进行了修正,与她随手削出的木棍只有很小的误差,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br />
“这根木棍的面世,也被认为是科学史的重要分界线。”】<br />
蒹葭目瞪口呆地看着那根熟悉的木棍。<br />
它就放在养济院的学堂里。<br />
每一个学而有成的成员都会仿造它削一根同样的木棍。<br />
宫女们也不例外,她们削的木棍之前放在乐云阁。<br />
现在都被张苍取走了。<br />
这种历经数百年岁月变迁,却能看到“旧友”的感觉,实在太奇怪了。<br />
………<br />
韩信也有一根仿品。<br />
从周顺那里拿的。<br />
君上说燎原军队列训练时以统一的棍长为间距,更容易被士卒所理解。<br />
事实也正是如此。<br />
不计咸阳招募的五千军,只算从适戍边者中择取的五千,训练成效就相当显著。<br />
在各种指令如旗语与哨音的学习上,燎原军也远胜上郡军。<br />
如今项羽英布各领一万燎原军,多出来的指导员都被蒙恬要去。<br />
上郡十万精兵,迟早都要转化为燎原军。<br />
“给指导员留出教学的时间,士卒的训练会更有成效。”<br />
君上之言,乃至理也。<br />
………<br />
“度量衡全面改进,但说到底还是沿用的政哥的思想”。<br />
嬴政想起天幕上曾出现过的这句话,心情又舒展几分。<br />
十米百米,确实比尺寸好记。<br />
不过秦二随手削的一根木棍都在后世成为瑰宝。<br />
嬴政在想他的功绩又如何被后世铭记。<br />
千古一帝。<br />
这个评价甚得帝心。<br />
嬴云曼也没想到她削的棍子能成为国宝。<br />
但这很好理解。<br />
只是后世似乎将“米”这个单位与粮食联系在了一起……<br />
也不是不行。<br />
【“科学不是奇技淫巧。”<br />
墨家张行作深揖,青年帝王虚扶其起身。】<br />
墨家弟子注目天幕。<br />
他们进入咸阳后,被安排在一处叫做“科学院”的地方制作刻漏。<br />
制作刻漏不难,但太子说寒日水冷成冰,希望墨家予以改进。<br />
故而他们正在尝试改流水为流沙。<br />
刻漏之物在墨家看来属于奇技淫巧。<br />
何况秦墨已经吃过一次被“鸟尽弓藏”的亏。<br />
但秦二以“墨家主张在此时还不能用,请先生帮我”就说服了巨子张行。<br />
秦二只是太子,她现在确实无法违逆始皇帝的意志。<br />
能贯彻节葬的君王,值得墨家再度交付信任。<br />
………<br />
这绝对是国家宝藏级的演员!<br />
从她虚扶的动作,嬴云曼就看出“坚定”“不怒自威”“惜才爱才”三种情绪。<br />
台词功底更是毋庸置疑的踏实,能让人瞬间入戏。<br />
只不过这种表演还是更适合放在电视剧里。<br />
现实中这么拿腔捏调地说话,她不是做不到,而是太累。<br />
以上的念头不影响嬴云曼赞叹演员的好演技。<br />
【“诸子百家皆有治世主张,但唯有墨家的科学,可以从根源上改变世界。”】<br />
百家皆惊。<br />
【“科学的本质并不是匠工,是对世间万物的探索。”<br />
“鸟为何能翱翔于天际?”<br />
画面陡然一转,小姑娘趴在小窗上,好奇地望着窗外的云层。<br />
云层下是山河地貌。<br />
视角度旋转,可见小姑娘贴在窗上的脸。<br />
镜头拉远,是飞机于云巅穿梭,甚至轻松越过飞鸟。】<br />
人……在天上飞?<br />
那“房间里”不止小女孩一人,而是许许多多的人。<br />
很多人都在天上飞!<br />
他们是鬼神吗?<br />
秦二果然是神女吗?<br />
绝大多数秦人无法理解“飞机”的存在,只能将其归咎于鬼神。<br />
大秦各地,随处可见跪地祈求保佑之人。<br />
………<br />
嬴政的长生梦即将死灰复燃。<br />
秦二却先一步扼死他这个念头:“从服饰来看,他们都是后世之人。”<br />
“想必是墨家科学研究出飞鸟为何能于天际翱翔,制作出了形似飞鸟的‘飞机’。”<br />
嬴政这才想起天幕曾言,“不管身隔多远,有飞机高铁能让你一天内到家”。<br />
这“飞机”两翼伸展,也的确形似飞鸟。<br />
墨家的科学,竟有如此效用?<br />
………<br />
墨家弟子未将其与鬼神附会,是因为《墨子》中曾有记载:<br />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br />
这飞天巨物不就是巨大的木鹊吗?<br />
但这段记载,主要讲的是鲁班自以为以竹木为鹊是至巧,墨子却说这种至巧不如木匠制作的车辖有用。<br />
墨子认为对人有利的才是巧,否则就只能算作拙。<br />
“墨子若是知道木鹊可载人……”<br />
鸟的速度何其之快,“木鹊”却比鸟还要快!<br />
【“鱼为何游于水底?”<br />
潜水艇在海洋的寂静中缓缓游,没有惊扰到各色的大量鱼群。<br />
黑白两色的虎鲸欢快冲来,将许多游鱼惊走。<br />
一只虎鲸叼着蝠鲼好奇地抵在玻璃上,里面的游客兴奋地跟虎鲸打招呼。<br />
虎鲸张嘴发出婴童般的叫声以回应,那蝠鲼趁机逃走。<br />
虎鲸连忙去追,引起潜水艇内笑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