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彦的得她问话,目光落在她处。<br />
直面视君,乃是僭越。<br />
然不知为何失了方寸。<br />
倒也只是片刻,他自己回神,却又觉得宴上三位少年儿郎,哪个都不配坐在她身侧。<br />
“不急,待宗正十月里将全部儿郎画像呈上,陛下可一起慢慢择选。”<br />
日影偏转,已是午时五刻,江见月扫过铜漏,见苏彦就要开口,遂识趣道,“是歇晌的时辰了,儿臣侍奉母后歇息吧。”<br />
“不急,孤才用药。”陈婉笑笑道,“这个时辰原是丞相为陛下定的,陛下赶紧回去吧。”<br />
苏彦起身,俨然一副恭送模样。<br />
江见月也未多话,只摆驾离开。<br />
这一日,苏彦在长乐宫留得久些。<br />
江见月离开后,荣嘉也被乳母带走,水榭上就剩了陈婉和他两个。<br />
待周遭人退,原本跽坐在席的陈婉推开半侧桌案,朝向苏彦垂首,乃一副跪求姿态。<br />
“殿下何故这般?乃折煞臣了。”苏彦亦半推桌面,低首敛目。<br />
“表兄,我就求您一事,求您送荣嘉前往阴平郡。只此一事。”陈婉摇着头,膝行上前,近身哀求,“今日父兄送儿郎入我处,给陛下选夫,我特意让你来此过目。我再不敢胡乱给陛下择人结亲。当年,你警告后,我就不敢再打她的主意。如今她为天子,我更不敢招惹她。我就求荣嘉平平安安,我就这么一个孩子了……”<br />
她伏跪在地,失声痛哭。<br />
苏彦被她言行,逼得一时无措。虽说是在她宫中,无有旁人。但君臣在前,这般总是不成体统。<br />
“殿下好好说话,不然臣即可跪安离去。”苏彦轻叹一声。<br />
自是想起这两月间,荣嘉在石渠阁接连受伤的事。外头原起了一些话语,道是既有女帝登大宝,那么公主自然如皇子。当今天子容不下手足,出手谋害。<br />
陈婉闻这话,方起身拭泪,规整仪容,却依旧哀哀望向苏彦。<br />
却闻苏彦道,“殿下且与臣说句实话,如今皇宫内外,悉悉索索传着不大不小的声音,说天子谋害手足,可是您放出的话?”<br />
“不是孤!孤可以拿孩子起誓……”<br />
苏彦眼中升起一丝厌恶,“石渠阁处,是陛下邀请荣嘉去的吗?不是你,是她自己放的话吗?她嫌自个日子过得太舒心吗?”<br />
“你见自己孩子屡受伤害,便觉他人要害她,遂将她送出险地,还要臣一路护送。”苏彦冷嗤道,“敢问殿下,您是要借臣护送之名,告诉陛下,臣心系与你,让她妄动荣嘉,还是预备臣不在京畿之时,发难陛下?”<br />
“你……”陈婉紧咬唇瓣,噙着泪,“你说的对,孤是想借你护送之名以告陛下,你也是护着荣嘉的,让她休要动吾儿。”<br />
“但是,发难二字,从何说起?你如何能这般冤枉孤!”心急而色厉,步摇缠上发髻。<br />
“殿下手持凤印,令尊掌着武库。而陛下呢,虽说一枚玉玺在手,却也要经过四大辅臣点头,方能盖印。说到底两手空空!”苏彦阖目深吸了口气,“您不都承认了吗:让她休动吾儿!此六字,认准了她意欲谋害手足。”<br />
陈婉被苏彦话语来回扯动,根本已经理不清神思,只放弃辩白道,“孤是这样想的,但是孤真的没有放出话去!你到底要怎样才能相信孤!”<br />
苏彦将她看得久些,半晌道,“你若坚持让荣嘉就藩,臣可以让子檀走一遭。他是臣侄子,你也是看着他长大的,他送便是臣送。”<br />
“只是,臣不会离开皇城,亦不会离开陛下半步。”<br />
“苏瑜——”陈婉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十七岁的少年儿郎,确实有几分十七岁时苏彦的姿仪本领,也确实可代表苏彦。<br />
遂点了点头。<br />
“苏瑜归来,臣还可以拨部分苏将军镇守阴平郡!苏彦道。<br />
“当真?”陈婉骤喜。<br />
若得苏家军留守阴平郡,她便可以安心无虞了。<br />
“臣有条件的。”苏彦继续道。<br />
“什么条件?”陈婉愈急,“但凡孤有,尽可与你。”<br />
苏彦看向她,片刻道,“殿下欲臣留兵甲护守公主,且将凤印交给陛下。”<br />
第26章<br />
这日之后, 陈婉请太常卜算就藩良辰。<br />
得了八月初十和九月廿三两个吉日。<br />
她遂选了九月廿三。<br />
好歹过完中秋再送孩子前往。<br />
长乐宫章华殿中,桓越入宫来看她,亦带来了陈章的话。<br />
——凤印不可交。<br />
意料之中。<br />
“孤知道了。”陈婉朝一旁摇扇的素节挥了挥手, 自个拢过身上衣襟。<br />
素节知她畏寒,领宫人退下时,不忘将冰鉴风口挪向外头。<br />
殿门合上,光照都黯去一层。<br />
她抬眸看着空荡又堂皇的殿宇,将眼角滚出的一颗眼泪拭去,自嘲道,“这等事,还要劳烦你,受了累。”<br />
“殿下哪里的话, 举手之劳罢了。妾这月廿一去了趟杜陵邑——”桓越止下话语,四下环顾。<br />
陈婉知晓她意, 摇首道, “这宫中禁军或有陛下的人,然长乐宫内外侍婢总是我自个的。你但说无妨。”<br />
桓越笑了笑,却依旧警惕压声, “妾正逢遇见世伯看望舞阳夫人, 暗里论起这事, 方让妾带话了。”<br />
“阿翁去见阿——”陈婉没再说后头的话。<br />
到底三十年夫妻,不是一朝能情尽的。<br />
前两日又是阿母生辰,阿翁自然前往。<br />
即便阿母为了避嫌保护陈氏,并不愿见他。<br />
果然,桓越低声道, “夫人不肯见世伯,还是妾劝了两句, 勉强见了一面只催他快些回来。”<br />
陈婉没有心思搭这话头,只将茶点推向桓越处,好似真的还是当年闺中友伴烹茶调香耳畔私语的好时候,有一搭没一搭道,“你呢,好好地去那处作什!今时不同往日了,少往那些地方凑,白的落人话柄,给你阿兄徒增麻烦。”<br />
欲寻些话,冲散心中郁结。<br />
人在深宫,也是难得见一回外头人说两句话。<br />
杜陵邑原是苏彦生母、茂陵长公主的另一处封地。那里静处清幽雅致,闹地可进行小型狩猎,又有天然温泉,距离长安比上林苑还近些,。<br />
爱闹腾的苏恪早年常缠着生母前往,后来嫁人,又拉上桓越一道。<br />
苏桓两家原是亲上加亲的关系,桓越便也没少去过。<br />
只是如今,皇朝更叠,公主辞世,婚约退去,桓越自然没有再去的道理。<br />
“妾就是去给阿兄消难的。”桓越叹气,似觉面上无光,悄声低话。片刻直起身子很是无语,“他自个都储着一位花魁,本也不占理。”<br />
“那真假几何?”陈婉不可思议道,“少时,表姐是这么个张扬性子,总说不愿嫁人,说纳些面|首方是快活,认识的知道她是公主之女,不知道真以为她是一国公主。可如今膝下女儿都那般大了,岂不荒唐!”<br />
“都说捉、在床,倒也不曾看见。”桓越咽下那字,有些尴尬道,“总之夫妻二人大吵了一架,阿嫂便跑去杜陵邑公主坟前泣哭。妾恐她安危,又恼阿兄犟性子不去哄劝,方赶去想将她劝回来。”<br />
陈婉听着这等鸡飞狗跳的事,尤觉心累,一时怏怏,止了声息。<br />
屋中一静,本就靠闲聊排遣愁肠的心绪又厮缠绕结起来。<br />
她捧着茶盏,垂首看汤中浮影。<br />
整个人格外安静,连发上牡丹花双翅攒珠的步摇都一晃不晃,只幽幽闪出一点珠光。<br />
“殿下放心,官中自有府兵拨给公主。世伯也说了会挑选陈氏部分家丁奴仆陪着公主。”桓越瞧她模样,不忍道,“殿下若实在不安,妾请阿兄也拨一些桓氏的人手,暗暗护着。”<br />
“官中的兵甲,陈氏的奴仆,哪里比得上表兄的苏家军。”陈婉勾起一点虚妄的笑意,摇首道,“至于你们桓氏,即便精锐,又岂可受孤之累。”<br />
她抬起头,泪眼模糊,欲言又止,却也不知要从何说起。<br />
“殿下,说到底,你我这般世家女,多来都是要为家族奉献的。” 桓越长叹了口气,狠心道,“殿下且想一想,凤印和公主孰轻孰重!”<br />
这是舞阳的原话,“若她犹豫不决,就让她想一想,凤印和公主孰轻孰重!”<br />
“自然是吾儿重要!”未曾想,陈婉扬声而起,眼泪如珠,“孤要这凤印作什!这内廷禁军,武库兵刃,孤都这般田地了,要来作什啊!孤就想同吾儿平静度日……怎就这样难?孤都不求团聚,就求个平安,求个安心罢了。 ”<br />
她伏在案上痛哭出声。<br />
珠钗摇曳,衣衫褶皱。<br />
“殿下!其实妾不解,您如何一定要公主离开京畿就藩?”桓越轻轻拍着她背脊,柔声道,“若是为了当下流言,妾有一话要说。就算当真是陛下所为,然陛下在苏相手中长成,如今允他北面受礼。如此,她才是孤弱示好那方的,你怕她作什!你且就这般将孩子养在膝下,手里握牢凤印,何必送去封地!”<br />
“不,荣嘉必须走。孤也不知陛下使了何手段,竟哄得荣嘉整日往她处贴。但凡有个不留神……”<br />
陈婉坐起身来,一想到近两月荣嘉在石渠阁遇险,她便心惊胆寒。<br />
若非母家人连番进来带话安慰,她早就想将凤印交出去了。<br />
未央宫中的那个少女,要的无非就是这枚印章。<br />
“孤必须要荣嘉远离陛下,去封地是最好的。山高路远,陛下鞭长莫及,左右她无权,调动不了兵甲。不似在这深宫之中,荣嘉同她咫尺之间,孤防不胜防啊……”<br />
陈婉几经崩溃,想要送走女儿,却又担心女儿年幼无依。<br />
想要用手中权柄那枚冰冷的黄金印信,换一支可以信任安心的军队给女儿护佑,奈何母族又不许。<br />
“殿下,殿下!”桓越将她扶入怀中,抚慰道,“您听妾说,即是这般,凤印就当真没有交出的必要了。假使印归天子手,她依旧有那念头,那么届时苏家军也是护不住公主的。而若凤印在殿下您的手中,只要天子还对印信有执念,便不会碰公主。如此,两厢僵持各退一步,便是另一种平衡。”<br />
“至于苏相处,这些年殿下细想,他虽为世家首领,是否心已不在世家?”桓越一点点擦拭着陈婉面庞清泪,给她重新理妆正衣,“殿下觉得,当如才能让他重新心归你我门阀处?”<br />
“妻室,血脉!”陈婉豁然道。<br />
亦豁然今日明明是她陈氏族中之事,来的却是桓氏女。<br />
顺道有,特意亦有。<br />
“孤原应诺你的,这近一年来……”陈婉轻叹,“孤自可提一提,但是表兄性子,你是知晓的!”<br />
先前还觉的他对桓氏女乃有愧不敢言,然桓氏女走出寺庙两年多,也不见他有何表示,回想当年他因不愿耽误人家年华而退婚。如今若是还有情意,以他那样的为人,便也不会拘于感愧之心,而再行耽误之举。<br />
明里暗里都没有表示,多来是心不在这处。<br />
“非他不可吗?”陈婉问。<br />
更遑论苏恪夫妻既然闹成这般,再结亲家怕是艰难。
直面视君,乃是僭越。<br />
然不知为何失了方寸。<br />
倒也只是片刻,他自己回神,却又觉得宴上三位少年儿郎,哪个都不配坐在她身侧。<br />
“不急,待宗正十月里将全部儿郎画像呈上,陛下可一起慢慢择选。”<br />
日影偏转,已是午时五刻,江见月扫过铜漏,见苏彦就要开口,遂识趣道,“是歇晌的时辰了,儿臣侍奉母后歇息吧。”<br />
“不急,孤才用药。”陈婉笑笑道,“这个时辰原是丞相为陛下定的,陛下赶紧回去吧。”<br />
苏彦起身,俨然一副恭送模样。<br />
江见月也未多话,只摆驾离开。<br />
这一日,苏彦在长乐宫留得久些。<br />
江见月离开后,荣嘉也被乳母带走,水榭上就剩了陈婉和他两个。<br />
待周遭人退,原本跽坐在席的陈婉推开半侧桌案,朝向苏彦垂首,乃一副跪求姿态。<br />
“殿下何故这般?乃折煞臣了。”苏彦亦半推桌面,低首敛目。<br />
“表兄,我就求您一事,求您送荣嘉前往阴平郡。只此一事。”陈婉摇着头,膝行上前,近身哀求,“今日父兄送儿郎入我处,给陛下选夫,我特意让你来此过目。我再不敢胡乱给陛下择人结亲。当年,你警告后,我就不敢再打她的主意。如今她为天子,我更不敢招惹她。我就求荣嘉平平安安,我就这么一个孩子了……”<br />
她伏跪在地,失声痛哭。<br />
苏彦被她言行,逼得一时无措。虽说是在她宫中,无有旁人。但君臣在前,这般总是不成体统。<br />
“殿下好好说话,不然臣即可跪安离去。”苏彦轻叹一声。<br />
自是想起这两月间,荣嘉在石渠阁接连受伤的事。外头原起了一些话语,道是既有女帝登大宝,那么公主自然如皇子。当今天子容不下手足,出手谋害。<br />
陈婉闻这话,方起身拭泪,规整仪容,却依旧哀哀望向苏彦。<br />
却闻苏彦道,“殿下且与臣说句实话,如今皇宫内外,悉悉索索传着不大不小的声音,说天子谋害手足,可是您放出的话?”<br />
“不是孤!孤可以拿孩子起誓……”<br />
苏彦眼中升起一丝厌恶,“石渠阁处,是陛下邀请荣嘉去的吗?不是你,是她自己放的话吗?她嫌自个日子过得太舒心吗?”<br />
“你见自己孩子屡受伤害,便觉他人要害她,遂将她送出险地,还要臣一路护送。”苏彦冷嗤道,“敢问殿下,您是要借臣护送之名,告诉陛下,臣心系与你,让她妄动荣嘉,还是预备臣不在京畿之时,发难陛下?”<br />
“你……”陈婉紧咬唇瓣,噙着泪,“你说的对,孤是想借你护送之名以告陛下,你也是护着荣嘉的,让她休要动吾儿。”<br />
“但是,发难二字,从何说起?你如何能这般冤枉孤!”心急而色厉,步摇缠上发髻。<br />
“殿下手持凤印,令尊掌着武库。而陛下呢,虽说一枚玉玺在手,却也要经过四大辅臣点头,方能盖印。说到底两手空空!”苏彦阖目深吸了口气,“您不都承认了吗:让她休动吾儿!此六字,认准了她意欲谋害手足。”<br />
陈婉被苏彦话语来回扯动,根本已经理不清神思,只放弃辩白道,“孤是这样想的,但是孤真的没有放出话去!你到底要怎样才能相信孤!”<br />
苏彦将她看得久些,半晌道,“你若坚持让荣嘉就藩,臣可以让子檀走一遭。他是臣侄子,你也是看着他长大的,他送便是臣送。”<br />
“只是,臣不会离开皇城,亦不会离开陛下半步。”<br />
“苏瑜——”陈婉脑海中浮现出那个十七岁的少年儿郎,确实有几分十七岁时苏彦的姿仪本领,也确实可代表苏彦。<br />
遂点了点头。<br />
“苏瑜归来,臣还可以拨部分苏将军镇守阴平郡!苏彦道。<br />
“当真?”陈婉骤喜。<br />
若得苏家军留守阴平郡,她便可以安心无虞了。<br />
“臣有条件的。”苏彦继续道。<br />
“什么条件?”陈婉愈急,“但凡孤有,尽可与你。”<br />
苏彦看向她,片刻道,“殿下欲臣留兵甲护守公主,且将凤印交给陛下。”<br />
第26章<br />
这日之后, 陈婉请太常卜算就藩良辰。<br />
得了八月初十和九月廿三两个吉日。<br />
她遂选了九月廿三。<br />
好歹过完中秋再送孩子前往。<br />
长乐宫章华殿中,桓越入宫来看她,亦带来了陈章的话。<br />
——凤印不可交。<br />
意料之中。<br />
“孤知道了。”陈婉朝一旁摇扇的素节挥了挥手, 自个拢过身上衣襟。<br />
素节知她畏寒,领宫人退下时,不忘将冰鉴风口挪向外头。<br />
殿门合上,光照都黯去一层。<br />
她抬眸看着空荡又堂皇的殿宇,将眼角滚出的一颗眼泪拭去,自嘲道,“这等事,还要劳烦你,受了累。”<br />
“殿下哪里的话, 举手之劳罢了。妾这月廿一去了趟杜陵邑——”桓越止下话语,四下环顾。<br />
陈婉知晓她意, 摇首道, “这宫中禁军或有陛下的人,然长乐宫内外侍婢总是我自个的。你但说无妨。”<br />
桓越笑了笑,却依旧警惕压声, “妾正逢遇见世伯看望舞阳夫人, 暗里论起这事, 方让妾带话了。”<br />
“阿翁去见阿——”陈婉没再说后头的话。<br />
到底三十年夫妻,不是一朝能情尽的。<br />
前两日又是阿母生辰,阿翁自然前往。<br />
即便阿母为了避嫌保护陈氏,并不愿见他。<br />
果然,桓越低声道, “夫人不肯见世伯,还是妾劝了两句, 勉强见了一面只催他快些回来。”<br />
陈婉没有心思搭这话头,只将茶点推向桓越处,好似真的还是当年闺中友伴烹茶调香耳畔私语的好时候,有一搭没一搭道,“你呢,好好地去那处作什!今时不同往日了,少往那些地方凑,白的落人话柄,给你阿兄徒增麻烦。”<br />
欲寻些话,冲散心中郁结。<br />
人在深宫,也是难得见一回外头人说两句话。<br />
杜陵邑原是苏彦生母、茂陵长公主的另一处封地。那里静处清幽雅致,闹地可进行小型狩猎,又有天然温泉,距离长安比上林苑还近些,。<br />
爱闹腾的苏恪早年常缠着生母前往,后来嫁人,又拉上桓越一道。<br />
苏桓两家原是亲上加亲的关系,桓越便也没少去过。<br />
只是如今,皇朝更叠,公主辞世,婚约退去,桓越自然没有再去的道理。<br />
“妾就是去给阿兄消难的。”桓越叹气,似觉面上无光,悄声低话。片刻直起身子很是无语,“他自个都储着一位花魁,本也不占理。”<br />
“那真假几何?”陈婉不可思议道,“少时,表姐是这么个张扬性子,总说不愿嫁人,说纳些面|首方是快活,认识的知道她是公主之女,不知道真以为她是一国公主。可如今膝下女儿都那般大了,岂不荒唐!”<br />
“都说捉、在床,倒也不曾看见。”桓越咽下那字,有些尴尬道,“总之夫妻二人大吵了一架,阿嫂便跑去杜陵邑公主坟前泣哭。妾恐她安危,又恼阿兄犟性子不去哄劝,方赶去想将她劝回来。”<br />
陈婉听着这等鸡飞狗跳的事,尤觉心累,一时怏怏,止了声息。<br />
屋中一静,本就靠闲聊排遣愁肠的心绪又厮缠绕结起来。<br />
她捧着茶盏,垂首看汤中浮影。<br />
整个人格外安静,连发上牡丹花双翅攒珠的步摇都一晃不晃,只幽幽闪出一点珠光。<br />
“殿下放心,官中自有府兵拨给公主。世伯也说了会挑选陈氏部分家丁奴仆陪着公主。”桓越瞧她模样,不忍道,“殿下若实在不安,妾请阿兄也拨一些桓氏的人手,暗暗护着。”<br />
“官中的兵甲,陈氏的奴仆,哪里比得上表兄的苏家军。”陈婉勾起一点虚妄的笑意,摇首道,“至于你们桓氏,即便精锐,又岂可受孤之累。”<br />
她抬起头,泪眼模糊,欲言又止,却也不知要从何说起。<br />
“殿下,说到底,你我这般世家女,多来都是要为家族奉献的。” 桓越长叹了口气,狠心道,“殿下且想一想,凤印和公主孰轻孰重!”<br />
这是舞阳的原话,“若她犹豫不决,就让她想一想,凤印和公主孰轻孰重!”<br />
“自然是吾儿重要!”未曾想,陈婉扬声而起,眼泪如珠,“孤要这凤印作什!这内廷禁军,武库兵刃,孤都这般田地了,要来作什啊!孤就想同吾儿平静度日……怎就这样难?孤都不求团聚,就求个平安,求个安心罢了。 ”<br />
她伏在案上痛哭出声。<br />
珠钗摇曳,衣衫褶皱。<br />
“殿下!其实妾不解,您如何一定要公主离开京畿就藩?”桓越轻轻拍着她背脊,柔声道,“若是为了当下流言,妾有一话要说。就算当真是陛下所为,然陛下在苏相手中长成,如今允他北面受礼。如此,她才是孤弱示好那方的,你怕她作什!你且就这般将孩子养在膝下,手里握牢凤印,何必送去封地!”<br />
“不,荣嘉必须走。孤也不知陛下使了何手段,竟哄得荣嘉整日往她处贴。但凡有个不留神……”<br />
陈婉坐起身来,一想到近两月荣嘉在石渠阁遇险,她便心惊胆寒。<br />
若非母家人连番进来带话安慰,她早就想将凤印交出去了。<br />
未央宫中的那个少女,要的无非就是这枚印章。<br />
“孤必须要荣嘉远离陛下,去封地是最好的。山高路远,陛下鞭长莫及,左右她无权,调动不了兵甲。不似在这深宫之中,荣嘉同她咫尺之间,孤防不胜防啊……”<br />
陈婉几经崩溃,想要送走女儿,却又担心女儿年幼无依。<br />
想要用手中权柄那枚冰冷的黄金印信,换一支可以信任安心的军队给女儿护佑,奈何母族又不许。<br />
“殿下,殿下!”桓越将她扶入怀中,抚慰道,“您听妾说,即是这般,凤印就当真没有交出的必要了。假使印归天子手,她依旧有那念头,那么届时苏家军也是护不住公主的。而若凤印在殿下您的手中,只要天子还对印信有执念,便不会碰公主。如此,两厢僵持各退一步,便是另一种平衡。”<br />
“至于苏相处,这些年殿下细想,他虽为世家首领,是否心已不在世家?”桓越一点点擦拭着陈婉面庞清泪,给她重新理妆正衣,“殿下觉得,当如才能让他重新心归你我门阀处?”<br />
“妻室,血脉!”陈婉豁然道。<br />
亦豁然今日明明是她陈氏族中之事,来的却是桓氏女。<br />
顺道有,特意亦有。<br />
“孤原应诺你的,这近一年来……”陈婉轻叹,“孤自可提一提,但是表兄性子,你是知晓的!”<br />
先前还觉的他对桓氏女乃有愧不敢言,然桓氏女走出寺庙两年多,也不见他有何表示,回想当年他因不愿耽误人家年华而退婚。如今若是还有情意,以他那样的为人,便也不会拘于感愧之心,而再行耽误之举。<br />
明里暗里都没有表示,多来是心不在这处。<br />
“非他不可吗?”陈婉问。<br />
更遑论苏恪夫妻既然闹成这般,再结亲家怕是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