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鉴于这样的原因,洪武帝多次派使者前往云南,分别与两方势力谈判,试图和平解决云南问题,但使臣都被杀害了。<br/><br/> 这一次发生的事情,不过是朝廷派出的两拨使臣又有去无回了。加上这次,前前后后,明朝使臣已经被杀害了四拨。<br/><br/> 俗话说“事不过三”,洪武帝能忍到第四次,已经是耐心极佳了,况且对于一个日益繁荣的泱泱大国,这样任敌人侮辱也实在有损颜面。<br/><br/> 于是这一次,洪武帝终于狠下心,准备武力解决了。<br/><br/> 洪武十八年八月,洪武帝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率师三十万人南征云南。<br/><br/> 出征前夕,一日洪武帝摆架长阳宫,惠妃向他提出了让蜀王一同出征的请求。<br/><br/> 洪武帝当时就愕然到:“爱妃何以作此提议?”<br/><br/> “陛下,云南归属蜀王封下,虽然与成都相隔甚远,但是也屡次出兵侵扰巴蜀,皇上将椿儿封到蜀地,是对他能力的信任。然蜀地民风彪悍,大小战事频发,藩王食朝廷俸禄,自应担当拱卫朝廷的职责。诸如晋王、燕王也时常亲帅军队杀敌,椿儿也是时候效仿几位兄长,磨练磨练,为朝廷尽忠了。”<br/><br/> 当时尚未册封岷王,是以按照藩王节制边疆的规定,云南也归蜀王管辖。惠妃这番话言辞恳切,竟让一向冷硬的朱元璋也有些感动。<br/><br/> “椿儿还小,这些事情可以等就藩之后再说。”<br/><br/> 惠妃扑哧一笑,道:“皇上,你也太宠椿儿了,他都快十六了,不小了。而且,此次有三位大将军挂帅,定当凯旋而归,不趁着有名将指点,让他磨练磨练,以后就藩,万一发生点战乱,我还真怕他应付不来。”<br/><br/> 洪武帝点了点头,惠妃这番话很有道理。一般宫妃多宠溺皇子,舍不得亲生儿子受一星半点的苦,惠妃却能从国家和朝廷的角度考虑,并不一味护着儿子,当真是深明大义。于是,当下便首肯了惠妃的提议。<br/><br/> 次日,洪武帝亲封蜀王为监军,跟随傅友德远征云南。不过虽然一同出征,蜀王毕竟与其他武将不同,而且在洪武帝心里,一向觉得这个十一子善文不善武。因此,临行前殷殷叮嘱三位将军,蜀王随军只是学习历练,留在大后方即可,切不可涉险。<br/><br/> “夏子凌,既然你有满腔报效本王的热忱,此次南征就随本王一道去吧。”<br/><br/> 朱椿对夏子凌说出这话的时候,夏子凌心里有些百感交集。蜀王竟然真的参加了平云南之战,那本《明朝野史录》中就是这么记载的。而他上网所查的明史,蜀王却是没有参加那一役的。这么说,历史的轨迹竟然更加偏向那本书中的记载了?<br/><br/> 夏子凌一时陷入沉思中,朱椿见他久久无语,讽刺一笑,“莫非夏教授只是说说,真到上战场就怕了?”<br/><br/> 夏子凌敛了敛心神答到:“臣自然愿意跟随王爷,保护王爷周全,肝脑涂地在所不辞。”<br/><br/> “如此甚好,”朱椿话锋一转道:“不过……本王奉命在后方监军,想要有所建树不易,故特向征南大将军讨了个方便,封你一个正七品经历头衔,挂千户之职,编在前锋营中。”<br/><br/> 朱椿脸上带着温和无害的笑意,仿佛这事是给了自己莫大的荣耀一般。夏子凌却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维持着皮笑肉不笑的表情道:“多谢王爷厚爱,臣定当尽力。”<br/><br/> 这一招当真狠啊,如果建了军功,自己是蜀王的人,功劳自然记到蜀王身上;如果不幸成了炮灰身亡,那也很好,不用动手就除了一个身边可疑的人。朱椿这是双赢之局啊,而且他越想越觉得后者的可能 xi_ng 更大些。<br/><br/> 自己现在只是个从九品芝麻官,按说一下升了两级半,算是件天大的喜事。但这样带个千号人的低级士官,在军中多如牛毛,完全是做炮灰用的。堂堂蜀王推荐的人,给个那么低的职位,他想想都汗颜。<br/><br/> 朱椿对夏子凌的回答很满意,挥了挥手<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道:“下去准备准备吧,三日后大军便出征了。”<br/><br/> 对于这位腹黑的蜀王,夏子凌有些无语。什么“博综典籍,容止都雅”,都是欺骗人的表面现象啊。不过,他倒也能够理解朱椿的行为,毕竟如果他轻易就信任自己,是个没有心机的人,在复杂的皇子纷争中必然不能自保,更别说还想成为一代帝王了。<br/><br/> 此行三位将军都是明朝乃至历史上的名将。傅友德一生从未打过败战;蓝玉屡建奇功,称得上是洪武一朝最为耀眼的将星之一;沐英也是一员能武善谋的猛将。冲着这三个人,就算历史再怎么改变,这一战也绝对不可能输了。因此,保护好自己,伺机立功,或许这一战之后,他便可以真正取得蜀王的信任呢。<br/><br/> 思及此,夏子凌总算露出了一丝笑容。<br/><br/> ☆、第15章出征云南<br/><br/> 洪武十八年九月初一,长江边上銮驾列队、锦旗飘扬,洪武帝亲自出紫禁城为此次南征的将领和士兵践行。黑压压的队伍一望不见边际,却能够鸦雀无声,可见明初的军队训练非常有素。<br/><br/> 洪武帝不是啰嗦之人,简单训话几句,赐大小将领,但凡有官品的清酒一杯,便着令大军启程。<br/><br/> 洪武年间还未设立神机营,军队以步兵营和骑兵营为主,而其中又以步兵营最为壮大。此次南征,由于西南多山区,骑兵难以发挥作用,洪武帝只派出了三万骑兵,其余都是兵部。<br/><br/> 而步兵营,以“二十牌、四十枪、三十弓、十铳”这样的配置为主,主要采取战术突击和抵近肉搏为主要作战手段。夏子凌编在右军先锋营旗下,手下的士兵,就几乎是按“二十牌、四十枪、三十弓、十铳”的标配组成的。<br/><br/> 大军由应天向湖广进发,日行夜宿,一路顺畅不已。第一日宿营之后,夏子凌为了加强与手下的沟通,便唤通传通知管辖的两名副千户、十名百户到帐中一叙。<br/><br/> 两刻钟之后,几位身着布甲的百户才姗姗来迟到了帐中。夏子凌数了数,他通传的十二位士官,仅来了六人,占了一半,而且来人全是百户,也就是说两位副千户都没有到场。<br/><br/> “其他人呢?”<br/><br/> 通传有些躲躲闪闪地回答到:“其他几位将军,身体抱恙……已经歇息了。”<br/><br/> “哦。”夏子凌垂下目光,不作声色。<br/><br/> 这才刚用了晚膳不久,就睡了?也不怕消化不良。再说十二个人中有六个都生病?从应天出发才一日,大军走的官道,伙食也是极好的,军中武夫身体那么脆弱,说出去岂不让人笑掉大牙。<br/><br/> 这一路上,他向随身通传打听了一些情况。他所辖的千人,乃是京师五军都督府下的后军都督府士兵改编而成。由于他的空降,原本的张千户便留在京师,并未随军出征。<br/><br/> 军中子弟,多视长官如父兄,他这么空降夺了人家的位置,虽然在夏子凌看来张千户得以留在京中好吃好睡,不用上战场担着掉脑袋的风险,完全是幸事一桩,可惜,人家的老部下明显不这么认为。<br/><br/> 他空降也就算了,还是个王爷府的文人,长的也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再加上顶了一头特立独行的碎发,有心人士一打听便知他原来<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