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
('<!--<center>AD4</center>-->\n\t\t\t\t 洪武帝一看,或许会龙心大悦,把自己调回南京也说不定。这就不是一个小小的人情了。<br/><br/> “你我怎会没有交情?若是没有交情,梓昱兄你又因何助我?”夏子凌笑了笑,继续说到,“你我虽然偶有分歧,但是交友之道,并非要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br/><br/> 他们是朋友?不不不……他周庭怎么会有如此奇葩的朋友。<br/><br/> 看着周庭纠结的神情,夏子凌又不禁有些好笑,转了话题道:“好了,这么个小事情,看你纠结得,既然火铳已经小成,我还有另一件事情想与梓昱你探讨探讨。”<br/><br/> 梓昱兄就这么快就变成梓昱了?对于夏子凌的套近乎,周庭有些无奈,却仍是道:“说罢。”<br/><br/> “中都皇城东墙坍塌之事,你应当之前也有耳闻吧?”<br/><br/> 见周庭点头,夏子凌接着说到:“那城墙坍塌,源于选址时不慎,城墙之下正好是一地下水发源之地。现下每次修补城墙,都是把那地下水堵了砌上,可是常年腐蚀,却也坚持不了多久,反而耗资甚多,大好的水源却又白白浪费。这几年中都干旱,这水源之处,实在是不舍得填埋呀,不知梓昱你可有破解之法。”<br/><br/> “竟是如此吗……”周庭闻言蹙眉沉吟,这件事倒是事关黎民生计的大事,想来夏子凌也是思索了良久,实在头疼才拿来与自己商量吧。<br/><br/> 周庭猜得没错,这件事情,夏子凌与朱椿反复讨论过多次,终是没有想出万全之策,现下突然灵光一闪,这里不是还摆着个脑子好用的家伙吗?不用白不用。<br/><br/> 周庭思索了一炷香的功夫,缓缓开口道:“前几日,我去了城东的皇觉寺,方丈正宁大师提及重修寺庙之事。前些年皇上到凤阳视察之时,也曾提过重修寺庙。”<br/><br/> “你的意思是……”周庭不说,夏子凌都险些忘了自己还打着“濠州皇觉寺”(1)还俗弟子的名义。不过……周庭莫不是想让皇上拆了皇城城墙拿去修建皇觉寺吧?<br/><br/> “这中都皇城白白放在这里太可惜了,不如奏请皇上拆了重修皇觉寺。”<br/><br/> “……”他果真是这样想的,“此法也太大胆了点,行得通吗?”<br/><br/> 周庭摊了摊手,道:“这就要看皇上的心情了。但这法子是我能想到最妥帖的,修建寺庙是功德一桩,皇上兴许还有些兴趣,你若让皇上拆了皇城做别的用途,估计更没指望。”<br/><br/> 这倒是大实话。自古皇家多喜修建寺庙,朱元璋本着休养生息的理念,登基之后倒是不曾多做兴建寺庙这等没有实质意义的事情,但是这凤阳的皇觉寺不同,这是朱元璋早年出家的地方,他至今仍然感情深厚。<br/><br/> 夏子凌素来觉得兴修寺庙不是什么好事,但这次却不一样,只要能不再把城墙砌上,将那地下水用于缓解中都的干旱,石材挪去修建寺庙也不无不可。<br/><br/> “这事待我禀明蜀王,或许四位皇子联名上书,再让皇觉寺正宁方丈敲敲边鼓,皇上能准了这事吧。”<br/><br/> 周庭的建议,虽然算不得多高明,但也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果然解决问题还是要多辟蹊径,今天来找周庭,一举两得,真是来对了。<br/><br/> 所以这便是他愿意跟周庭结交的原因。同样师承宋濂,同样才学傲人,但是这事情到了方孝孺那里,估计他的方法就是死谏到底,如果皇上最后不同意,他就一头撞在大殿上血溅三尺、以死相逼。<br/><br/> 但这种方法,最后只能落得史书上记载一笔“某年某月某日,某某死谏某事,皇上不允”,这还得死谏之人有足够的身份和地位,方能达成。古代文人的行事方法,固然是气节可嘉,在现代人的观念里却有些顽固不化的味道。<br/><br/> 周庭却不是这样的人,他虽然有些封建学子的执着和迂腐,但并不是不懂变通之人,因此,夏子凌才生了与其结交之心。<br/><br/> ☆、第46章<br/><br/> 心意已决<br/><br/> 此事说干就干,别了周庭,夏子凌就赶忙回去拟定建议兴修皇觉寺的奏折<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末了又按照朱椿的意见修改了一下《治蜀十策》,直到戌时才抱着这两份成果匆匆去了蜀王府邸,却左等右等不见朱椿回来。<br/><br/> 临近亥时,朱椿才回到府邸。刚踏进院落,一眼便瞅见夏子凌坐在他房前门槛处,和那日一样……又睡着了。<br/><br/> 朱椿叹了口气,走了过去。现下已入了冬,中都夜里寒气侵人,这家伙就这么坐在这里睡着了,也太没点常识了吧。<br/><br/> “夏子凌。”朱椿轻唤了一声,夏子凌没有丝毫动静,显然睡得还挺熟。<br/><br/> 朱椿无奈地走近端详着这个毫无自觉的家伙。这么一凑近,便看到散落在地上的两份纸卷,朱椿随手捡起来翻阅了下。月光昏暗,纸卷上的字迹不是很清晰,但他仍然看清楚了——<br/><br/> “儿臣启:中都经年干旱,日前十三弟得一梦兆,东海龙王携东海之水亲临中都。次日,儿臣携三位皇弟至皇城东城墙,赫然见倒塌的城墙之下,水流泊泊涌出,此乃父皇励精图治、上天庇佑之果。儿臣为感念上天厚德,特携三位皇弟至城东皇觉寺拜谢,却见寺庙经久失修,故奏请父皇以东城墙之石,修葺皇觉寺……”<br/><br/> 这是代夏子凌草拟的奏折,看来他琢磨多日,已经想到了城墙坍塌的破解之法。不过……写成朱桂的梦兆又是何意?朱椿转念一想,笑了出来。夏子凌,你这家伙可真狡猾。既然梦是朱桂做的,那么皇上要觉得此梦好了,此法也可行,便没什么;要觉得此法不好,也怪不到朱椿的头上去,毕竟做梦的人是朱桂。可叹十三弟与夏子凌无冤无仇,却要被他拿来做枪使。<br/><br/> 将此份纸卷踹入怀中,朱椿又捡起另一份掉落的纸卷。摊开一看,是按照他上次所提修改过的《治蜀十策》。这应当是……第八稿还是第九稿了吧?<br/><br/> 这家伙睡倒在这里,或许……是累了?这么想着,朱椿看夏子凌的眼光带上了他自己未曾察觉的温柔。<br/><br/> 朱椿蹲下身,平视着夏子凌,只见后者头歪在门框上,险些有口水滴落的危险,简直毫无睡相可言!然而,从衣襟口露出来的脖颈,肌肤光泽白皙,这么看了一眼,朱椿忽然想到之前那个荒唐的梦境,忍不住心跳乱了两拍。<br/><br/> 深吸了一口气,稳住慌乱的情绪,朱椿抬手将夏子凌散在颈侧的发丝拨到脑后。第一次见到这家伙的时候,他那光着头的样子可真丑,没想到现在乌发已经没过肩侧了。用一条白玉缎带束住发丝的夏子凌,多了几分书卷气,居然……还能看。<br/><br/> 朱椿的手指越过发丝,不由自主地停留在夏子凌颈间的肌肤上,不知道 m-o 上去是什么感觉?指尖忍不住微微颤抖,此刻的他,不似平时沉着冷静、高高在上的蜀王,反而更像一个在探索什么禁忌游戏的孩童。<br/><br/> 然而,指尖刚刚轻触到肌肤,冰冷的触感便让朱椿收敛了不该有的心思。这个傻瓜,冬夜里睡在外面,果真是想生病不成?飞快地解下身上的披风批到夏子凌身上,朱椿正在纠结是不是要把他叫醒,夏子凌忽然没有预兆地睁开了眼睛。<br/><br/> 这么毫无预兆地看入夏子凌那双如夜星般黑白分明的眼中,朱椿就好像做了什么坏事一般心跳如擂鼓,有种险些要蹦出来的感觉。他蹭地<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