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你曾祖、祖父极像,这眉眼就像极他们。”<br />
顾太妃乃一代曹国公之女,即顾少晏曾祖的女儿,与他祖父同胞,被太祖指给当时还是皇子的先帝当了侧妃。<br />
只是因未生育子女,一直未得宠。先帝去后,成了太妃,守在寝宫等闲也不出来走动。<br />
年纪大了,越发想念家里的亲人。<br />
顾少晏扶着她回到殿中,顾太妃看不够似的,拉着他的手不放。<br />
问家里好不好,问他父亲,又问家里每一个人。<br />
“好,都好着呢。就是想您,不知您在宫里好不好。父亲常念叨您,但宫里没有旨意,也不好递牌子进宫。”<br />
顾太妃泪光盈动,“家里好就好,这就好。不必挂念我。”<br />
拿帕子在眼角按了又按。<br />
顾少晏一颗心又酸又涩。下巴抬了抬,眨去泪意。<br />
慧珠嬷嬷也跟着流泪。见他这般,捅了捅顾太妃,顾太妃这才止了泪。<br />
看向眼前这个侄孙,很是喜欢,这孩子是个难得的性情中人。<br />
“听说你调来守玄武门了?”<br />
第125章 圣心圣意<br />
顾太妃听说侄孙调守玄武门,眉头直皱。<br />
“怎么从内班又调往外班?”<br />
侄孙中武科二甲传胪,家中送喜迅来,仿佛还是昨日。<br />
兄长和侄儿暗令子孙改走文途,她其实是不太赞成的。<br />
当年她父亲一杆银枪,随太祖东征西讨,何等的风光。<br />
听到顾少晏通过武科中了举,她喜不自胜,给他赐了许多礼物。就盼着他能秉承祖上荣光,继往开来。<br />
怎的授官当差到现在,越混越差了?<br />
问明侄孙并非犯错,心中纳罕不己,不应该啊。<br />
“皇上对本宫尚有几分尊重,不若本宫请见皇上,替你美言几句?”<br />
顾少晏急忙跪地,“多谢姑祖母。只是不敢劳姑祖母操心。孙儿想,皇上必是有他的用意,孙儿不敢猜。若姑祖母求到御前,反倒会让圣上不喜。”<br />
倒害了姑祖母。<br />
“是啊,娘娘,没准皇上就是想试探磨砺三公子呢。你这一求见,倒坏了事。”<br />
慧珠嬷嬷也帮着劝。<br />
顾太妃这才罢了。<br />
“也不知是试探还是真的磨砺你。”<br />
想起先帝的弑杀还心有余悸。<br />
“你父亲是个谨慎的,这就极好。一个家族想长兴长旺,必不能张狂,需低调行事。”<br />
“是,孙儿谨遵姑祖母教诲。”<br />
顾太妃见着他,心里开心,留他陪着用完晚膳才放他走了。<br />
见她站在宫门口看着三公子远去,都不见人影了,还不肯回转,慧珠嬷嬷只觉眼睛发涩。<br />
“娘娘,回吧。现在三公子在玄武门当差,近便的很,您要想见他,只让奴婢去接便是。”<br />
顾太妃叹了口气,“见一回少一回了。”<br />
“您别这样说。”慧珠听着难受,温声劝她回去了。<br />
顾少晏从太妃宫里出来,路过御花园,正好叫丽阳公主看见。<br />
“那不是顾侍卫吗?他怎么进宫来了。”<br />
太监忙去打探,回来回禀:“顾侍卫是进宫看望顾太妃的。”<br />
“顾太妃?”丽阳公主一愣。<br />
宫里还有一个顾太妃?平时宫里大宴小宴也没见过她,倒把这号人物给忘了。<br />
“她是顾侍卫家里的?”<br />
“是,是曹国公的姑母,顾侍卫的姑祖母。”<br />
丽阳公主哦了一声,望着渐行渐远顾少晏的背影,目光闪了闪。<br />
正面看着实俊逸,叫人见之难忘,是她喜欢的英武男人。背后看嘛,挺拔如松,脚步稳健。<br />
她要的驸马,就该是这样的。<br />
顾府,曹国公正有事找顾少晏。<br />
结果直等了许久,家里各处都用完饭了,各院都点灯了,那逆子还没回来。<br />
气得嚷嚷:“跟厨房说一声,别留他的饭。敢给他开小灶,本公<br />
爷打断他们的腿!”<br />
下人不敢违逆,忙小跑着去厨房通知去了。<br />
国公府杜绝奢靡浪费,谁不回家吃饭,必要跟家中说一声,若做了不回来吃,必要挨国公爷一顿骂。<br />
还要扣月钱!<br />
等顾少晏回府,听说父亲找他,溜溜达达地去了。<br />
“你还知道回来!不看看什么时辰了!”<br />
“呦,父亲什么时候这么关心我了?孩儿这颗心,感动得很,无以为报。”<br />
捧着一颗心做感动样。<br />
被曹国公赏了一鞋底。<br />
顾少晏瞥了一眼那鞋,抬了抬自己的皂靴,“父亲你看看我的鞋!这不过是七品武官的鞋,还绣了纹样,而父亲你是一品国公,你看看你的鞋,啧啧……”<br />
寒酸。<br />
把曹国公给气的。<br />
又想脱下另一只鞋扔他了。<br />
“我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咱这个家!”<br />
顾少晏挑眉。“也不必这么苦自己。倒叫孩儿心疼。”<br />
“你给老子好好说话!”听得他直起鸡皮疙瘩。<br />
顾少晏这才坐直了,板正了脸,“我进宫见太妃娘娘去了,太妃娘娘留了饭。”<br />
曹国公一听,愣住。<br />
好半晌,才开口:“你姑祖母,可还好?”<br />
“好什么啊。好好一个人,进了那地方,能有什么好。”<br />
想到太妃一脸枯槁的样子,心里隐隐做痛。<br />
“慧珠嬷嬷说平时她就在宫里念佛,等闲也不出门,见着我脸上才多了些生气。”<br />
曹国公长长叹气,“你姑祖母这一生太苦了,当初你曾祖父和祖父是不同意她进宫的。”<br />
怎奈太祖为了笼络世家和功臣,非要把她指给当时还是皇子的先帝。<br />
害她一辈子失了自由。<br />
“父亲,皇家有家庙,不若咱们请旨把娘娘接出来送到家庙,或是安顿在别的庵堂,总比在宫里得些自由。”<br />
曹国公摇头,“当年先帝去后,我就向皇上请旨,要接你姑母出宫,皇上却不同意。”<br />
万般皆是天恩。百般由不得人。<br />
“当年先帝弑杀,多亏有你姑祖母周旋。也因为她无子,才能保住咱家。”<br />
不然国公府的牌匾早被摘了去。<br />
“你姑祖母为了咱家,做了许多,牺牲了许多。”<br />
父子二人齐齐沉默。<br />
过了一会,曹国公又吩咐道:“如今你当差的地方离内宫近,若有机会,帮为父多去看看她。带些家里的吃食给她,她会很高兴的。”<br />
说完又见着顾太妃让带回来的各色赏赐,曹国公一颗心堵得难受。<br />
“拿给你祖母和母亲,让她们看着分配,也让她们收拾出一些吃的用的,明日你好带去给你姑祖母。”<br />
“是。”顾少晏点头应了。<br />
曹国公因说起可怜的姑母,心头难受,挥退了顾少晏,一个人呆坐书房。<br />
倒把要找他的事都给忘了。<br />
而顾少晏进宫见顾太妃的事,也被人禀到承平帝这里。<br />
“朕倒是把顾太妃给忘了。”<br />
想起一生无子,恪守本分谨守宫规的顾太妃,承平帝也有些可怜她。<br />
“命人跟皇后说一声,顾太妃那边多照应着些。”<br />
又想到顾少晏,“顾侍卫若再请见太妃,只管放行。”<br />
“是。奴才即刻吩咐下去。”<br />
次日,顾少晏本想托人把家中准备的东西送到太妃宫中,结果,却被管事太监塞了一个牌子。<br />
“皇上说顾侍卫可以随时见宫见顾太妃。”<br />
把顾少晏整不会了。
顾太妃乃一代曹国公之女,即顾少晏曾祖的女儿,与他祖父同胞,被太祖指给当时还是皇子的先帝当了侧妃。<br />
只是因未生育子女,一直未得宠。先帝去后,成了太妃,守在寝宫等闲也不出来走动。<br />
年纪大了,越发想念家里的亲人。<br />
顾少晏扶着她回到殿中,顾太妃看不够似的,拉着他的手不放。<br />
问家里好不好,问他父亲,又问家里每一个人。<br />
“好,都好着呢。就是想您,不知您在宫里好不好。父亲常念叨您,但宫里没有旨意,也不好递牌子进宫。”<br />
顾太妃泪光盈动,“家里好就好,这就好。不必挂念我。”<br />
拿帕子在眼角按了又按。<br />
顾少晏一颗心又酸又涩。下巴抬了抬,眨去泪意。<br />
慧珠嬷嬷也跟着流泪。见他这般,捅了捅顾太妃,顾太妃这才止了泪。<br />
看向眼前这个侄孙,很是喜欢,这孩子是个难得的性情中人。<br />
“听说你调来守玄武门了?”<br />
第125章 圣心圣意<br />
顾太妃听说侄孙调守玄武门,眉头直皱。<br />
“怎么从内班又调往外班?”<br />
侄孙中武科二甲传胪,家中送喜迅来,仿佛还是昨日。<br />
兄长和侄儿暗令子孙改走文途,她其实是不太赞成的。<br />
当年她父亲一杆银枪,随太祖东征西讨,何等的风光。<br />
听到顾少晏通过武科中了举,她喜不自胜,给他赐了许多礼物。就盼着他能秉承祖上荣光,继往开来。<br />
怎的授官当差到现在,越混越差了?<br />
问明侄孙并非犯错,心中纳罕不己,不应该啊。<br />
“皇上对本宫尚有几分尊重,不若本宫请见皇上,替你美言几句?”<br />
顾少晏急忙跪地,“多谢姑祖母。只是不敢劳姑祖母操心。孙儿想,皇上必是有他的用意,孙儿不敢猜。若姑祖母求到御前,反倒会让圣上不喜。”<br />
倒害了姑祖母。<br />
“是啊,娘娘,没准皇上就是想试探磨砺三公子呢。你这一求见,倒坏了事。”<br />
慧珠嬷嬷也帮着劝。<br />
顾太妃这才罢了。<br />
“也不知是试探还是真的磨砺你。”<br />
想起先帝的弑杀还心有余悸。<br />
“你父亲是个谨慎的,这就极好。一个家族想长兴长旺,必不能张狂,需低调行事。”<br />
“是,孙儿谨遵姑祖母教诲。”<br />
顾太妃见着他,心里开心,留他陪着用完晚膳才放他走了。<br />
见她站在宫门口看着三公子远去,都不见人影了,还不肯回转,慧珠嬷嬷只觉眼睛发涩。<br />
“娘娘,回吧。现在三公子在玄武门当差,近便的很,您要想见他,只让奴婢去接便是。”<br />
顾太妃叹了口气,“见一回少一回了。”<br />
“您别这样说。”慧珠听着难受,温声劝她回去了。<br />
顾少晏从太妃宫里出来,路过御花园,正好叫丽阳公主看见。<br />
“那不是顾侍卫吗?他怎么进宫来了。”<br />
太监忙去打探,回来回禀:“顾侍卫是进宫看望顾太妃的。”<br />
“顾太妃?”丽阳公主一愣。<br />
宫里还有一个顾太妃?平时宫里大宴小宴也没见过她,倒把这号人物给忘了。<br />
“她是顾侍卫家里的?”<br />
“是,是曹国公的姑母,顾侍卫的姑祖母。”<br />
丽阳公主哦了一声,望着渐行渐远顾少晏的背影,目光闪了闪。<br />
正面看着实俊逸,叫人见之难忘,是她喜欢的英武男人。背后看嘛,挺拔如松,脚步稳健。<br />
她要的驸马,就该是这样的。<br />
顾府,曹国公正有事找顾少晏。<br />
结果直等了许久,家里各处都用完饭了,各院都点灯了,那逆子还没回来。<br />
气得嚷嚷:“跟厨房说一声,别留他的饭。敢给他开小灶,本公<br />
爷打断他们的腿!”<br />
下人不敢违逆,忙小跑着去厨房通知去了。<br />
国公府杜绝奢靡浪费,谁不回家吃饭,必要跟家中说一声,若做了不回来吃,必要挨国公爷一顿骂。<br />
还要扣月钱!<br />
等顾少晏回府,听说父亲找他,溜溜达达地去了。<br />
“你还知道回来!不看看什么时辰了!”<br />
“呦,父亲什么时候这么关心我了?孩儿这颗心,感动得很,无以为报。”<br />
捧着一颗心做感动样。<br />
被曹国公赏了一鞋底。<br />
顾少晏瞥了一眼那鞋,抬了抬自己的皂靴,“父亲你看看我的鞋!这不过是七品武官的鞋,还绣了纹样,而父亲你是一品国公,你看看你的鞋,啧啧……”<br />
寒酸。<br />
把曹国公给气的。<br />
又想脱下另一只鞋扔他了。<br />
“我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咱这个家!”<br />
顾少晏挑眉。“也不必这么苦自己。倒叫孩儿心疼。”<br />
“你给老子好好说话!”听得他直起鸡皮疙瘩。<br />
顾少晏这才坐直了,板正了脸,“我进宫见太妃娘娘去了,太妃娘娘留了饭。”<br />
曹国公一听,愣住。<br />
好半晌,才开口:“你姑祖母,可还好?”<br />
“好什么啊。好好一个人,进了那地方,能有什么好。”<br />
想到太妃一脸枯槁的样子,心里隐隐做痛。<br />
“慧珠嬷嬷说平时她就在宫里念佛,等闲也不出门,见着我脸上才多了些生气。”<br />
曹国公长长叹气,“你姑祖母这一生太苦了,当初你曾祖父和祖父是不同意她进宫的。”<br />
怎奈太祖为了笼络世家和功臣,非要把她指给当时还是皇子的先帝。<br />
害她一辈子失了自由。<br />
“父亲,皇家有家庙,不若咱们请旨把娘娘接出来送到家庙,或是安顿在别的庵堂,总比在宫里得些自由。”<br />
曹国公摇头,“当年先帝去后,我就向皇上请旨,要接你姑母出宫,皇上却不同意。”<br />
万般皆是天恩。百般由不得人。<br />
“当年先帝弑杀,多亏有你姑祖母周旋。也因为她无子,才能保住咱家。”<br />
不然国公府的牌匾早被摘了去。<br />
“你姑祖母为了咱家,做了许多,牺牲了许多。”<br />
父子二人齐齐沉默。<br />
过了一会,曹国公又吩咐道:“如今你当差的地方离内宫近,若有机会,帮为父多去看看她。带些家里的吃食给她,她会很高兴的。”<br />
说完又见着顾太妃让带回来的各色赏赐,曹国公一颗心堵得难受。<br />
“拿给你祖母和母亲,让她们看着分配,也让她们收拾出一些吃的用的,明日你好带去给你姑祖母。”<br />
“是。”顾少晏点头应了。<br />
曹国公因说起可怜的姑母,心头难受,挥退了顾少晏,一个人呆坐书房。<br />
倒把要找他的事都给忘了。<br />
而顾少晏进宫见顾太妃的事,也被人禀到承平帝这里。<br />
“朕倒是把顾太妃给忘了。”<br />
想起一生无子,恪守本分谨守宫规的顾太妃,承平帝也有些可怜她。<br />
“命人跟皇后说一声,顾太妃那边多照应着些。”<br />
又想到顾少晏,“顾侍卫若再请见太妃,只管放行。”<br />
“是。奴才即刻吩咐下去。”<br />
次日,顾少晏本想托人把家中准备的东西送到太妃宫中,结果,却被管事太监塞了一个牌子。<br />
“皇上说顾侍卫可以随时见宫见顾太妃。”<br />
把顾少晏整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