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是该做梦的,大人也有义务来保护这样的梦。<br />
方沂发挥出自己做演员的天赋,拍了拍略显僵硬的脸,强行让自己快乐起来。<br />
敲响门。<br />
出来一穿着睡衣的小男孩,他那一身十分整洁,也显得十分活泼,笑起来嘴角边有浅浅的梨涡。<br />
先认出了方沂:“哥哥!你真长的像电视里那么好看,不,简直还要好看!”<br />
对刘天仙说:“姐姐也是好好看,好好看呀!”<br />
刘天仙纠正说:“叫阿姨。”<br />
于是小男孩的目光落在方沂身上。<br />
方沂只能顺着:“也叫我叔叔吧。”<br />
——这小孩子是如此的古灵精怪,又天真无邪。虽然让他用“叔叔”“阿姨”来称呼,但他仿佛了解大人的喜好,偏要用哥哥和姐姐。<br />
小孩子班上的同学知道,他即将要见到大明星了,纷纷拜托给大明星捎上话。方沂和刘天仙加倍满足他的需求,给每一个小孩子想得起的朋友都写下祝语,一同装在他的文具盒里面,等待他回到学校的那一天,拿到班上去炫耀。<br />
会有那一天吗?<br />
小孩子性格很急,每写下一条,还没收进文具盒,他就要张开纸对着摄像机,立刻念出来,而且夸耀是自己的功劳,叫大家不要忘记了他。<br />
念的很快,不漏过每一张。<br />
大人们都流露出淡淡的微笑,不过这微笑中有悲伤。快乐和难过这两种情绪是同时存在,同时真实的,以前刘天仙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她现在无比真切的感受到了。<br />
尤其是小孩子念给同学的:<br />
“我想我会很快回来的,把这些纸条都那给你们……但生病不是像其他事情那样,自己可以做主……好像妈妈爸爸也做不了主,好像医生也没有办法,现在就希望它放过我,不要一直欺负我。”<br />
“如果运气不好,我好的没有那么快,就看看电视上我念给你们的话。来我家拿。我给你们放的好好的。”<br />
“没有念到的也不要伤心,我只是一下子忘记了,千万要原谅我。”<br />
离别的时候,小孩挥舞着手,说:“再见呀,再见!”<br />
“吱吖!”<br />
门虚掩着,还能看到小孩子扶着门栏,望向他们。<br />
刘天仙下了这一楼层后,眼睛忽然变得酸涩,她不停用指腹拂走泪水,怕上面人听到,并不说话。<br />
又下了两楼,才压低声音说:“方沂,这个小孩子是知道自己不对劲了,是吧?”<br />
“呃……我觉得……”<br />
刘天仙打断他:“他太快乐了,快乐的不应该,本来是不该这样怀疑小孩子的……可是他讲的话,特别早熟,你知道吗。”<br />
方沂目的是带她体验下人生百态,增进点阅历,这会儿却反驳:“也许真的是你想太多?”<br />
她摇头:“不是。你记不记得家里养的狗。狗察觉到了大人的情绪,就会对你吐舌头,围着你摇尾巴……狗都能这么敏感,何况是人?我们都笑着忍哭,他能不知道吗?”<br />
方沂就不再作解释,而是安慰她:“至少实现了小朋友的愿望,我们并不是白来一趟。”<br />
刘说:“你和别人不一样,和我妈也不一样……她就会一直重复说,是我想多了,直到我也‘相信’了为止,可我觉得,这样不是安慰了我,而是她自以为安慰了我,实际上是我反过来满足了她的‘安慰’,是我在照顾她。”<br />
她一边抹泪,一边认真解释:“好像是很复杂的逻辑,你知道我的意思吗。”<br />
方沂点头。<br />
“那你既然明白了……”<br />
轻轻跺脚,“就背我吧!”<br />
“等等,这又是什么安慰法呢?”<br />
“这是超越口头的实际安慰,看来你还是没有懂——你不背我,我可要往下跳了,跌倒了就赖上你,是你没有照顾到你同事的性命安危。”<br />
她不由分说,就往方沂的背上跳,平时是够不着的,现在不正是有阶梯吗?<br />
君子可欺之以方,你能看着我栽水泥地上吗?你背不背吧。<br />
方沂没辙,硬是背着她下了楼。<br />
趴在背上,她的脸紧紧贴着,说:“想不到你看起来瘦瘦弱弱,没有二两肉,实际上还挺有力气,真像是一头牛……”<br />
不等到方沂回答她,她说:“方沂,我是说,我希望你这辈子都健健康康的,你也是,我也是。”<br />
方沂拍了拍她屁股。<br />
到人行道时,可能是怕路人见到,刘跳下来:“我不是怕我和你闹出大新闻,是怕新闻牵扯到了刚才的小孩子,让他的事情被同学知道了,没办法和同学笑嘻嘻说话了。”<br />
方沂:“记录片迟早是要播出的——小朋友得病的事情,也早晚会让大家知道。”<br />
“播出总有一阵子,在那之前,让他快乐一阵子也好,你说呢。”<br />
——————<br />
三天,录制了足够多的素材,两位代言人过于亲密的部分被删除掉。<br />
这点在合同签订时就说明了,须双方确认才可以保留,其他部分得毁尸灭迹,无踪无际才行。<br />
期间,樊医生更详细的解释了“渐冻症”这个症状当前的难处:<br />
“这个病有它特殊的地方,我不是说过吗?对于特定的病症,是可以做到延迟发作,甚至是一定程度好转的,也就是治不好,但可以这么吊着啊……但大部分人没有这个条件去对症下药。”<br />
“为什么呢?”<br />
“穷。”<br />
坦白讲,两人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有些不可思议。<br />
这里是魔都,中国经济最好的地区之一。要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大部分人生死攸关了,都没办法赌上一把。<br />
平时自然是舍不得花十万二十万的,要命的时候呢?<br />
百万又如何?<br />
樊医生说:“在国内,没有任何上市通过的渐冻症特效药,不代表实验室没有特效药。如果有路子从海外进口,是可能拿到一种刚研发出来,据说是对两岁以下儿童有效的注射药……这是一种采用基因和细胞疗法来治疗疾病原理的药物,叫zolgensma……”、<br />
介绍了一长段话。<br />
方沂耐心听他说完,问:“多少钱?”<br />
“21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350万元。”<br />
第391章 药神(二)】<br />
两人都呆了。<br />
樊医生苦笑:“你们吃惊是吧,我是这一行的,我知道药物研发的成本……可我都吃惊,没想到能卖这么贵,你现在听到的,恐怕就是全世界最贵的药物。”<br />
“而且国内能用上的家庭恐怕更是凤毛麟角,起码还要翻过四座大山……”<br />
方沂问:“哪四座大山?”<br />
“一、药企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审;二、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并获准上市;三、在国内重新定价;四、被纳入国内医保。”<br />
方沂和刘天仙对视,后者说:“就算是有四座大山,总是能渐渐克服的吧,而且现在很贵的药,几年后可能价格就降下来了,到时候就能真的造福那些患者。”<br />
她望向方沂:“假如我们做的纪录片会有意义,那这也是纪录片的意义之一。”<br />
不过,樊医生却摇头:“事情不像是那么简单。你们说的,大部分都是对的,唯独一点没有考虑到……而这一点就足以推翻前面所有意义。”<br />
两人不再说话,等着樊医生解释。<br />
樊医生:“你们之前听说过‘渐冻症’吗?”<br />
自然是没有的。<br />
“这种病的发作几率是六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放到我们中国,每年有记录在案的、新增的渐冻症患者,大约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到目前为止一共三万多人。其他潜在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够查明,或者说在还没有查明前就默默离开了人世。”<br />
“因此,没有多少药厂会针对这种病症进行研发,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患者也自然也不可能得到治愈——他们要得到治愈的前提是,有足够多的病友一起分摊成本,可惜事实上他们是超级少数派。”<br />
刘天仙问:“你刚刚不是说,有一种一千三百万的特效药?”<br />
“是的,一千三百五十万,”他强调了“五十”那个数字,因为“五十”对于普通人来讲,也是了不得的数字。<br />
“——所以,这种药没有任何现实上的意义,所以,这种病是绝症。”<br />
方沂:“我想知道,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比如全世界所有登记在案的渐冻症患者都购买你说的这种特效药,它的价格会到什么程度。”<br />
樊医生伸出手指比划。<br />
是一个八。<br />
“八万吗?”<br />
“八十万。”<br />
那就……确实没什么现实意义了。<br />
因为所有患者都购买的假设本身就不可能。<br />
这有点像是电车难题,一边是一千个人,一边是一个人,无端降临的病症就是失控的火车,而你要选择火车撞死一群人,还是一个人。<br />
作为个人来讲可以不做选择,可以逃避,可以为那一个人的价值辩驳,说一些正确的废话——因为每个人的价值确实是值得被尊重的。<br />
这没错。<br />
但组织机构无法逃避做选择,而他们做一万次选择,也只会选择撞那一个人。<br />
方沂对这种“两难”问题产生了兴趣,之后花更多时间了解了此类特效药。<br />
在组织的帮助下,他很快搜集到了资料,比樊医生给他口述的更加透彻。<br />
zolgensma是一种特效药没错,采用基因疗法的它效果卓越,但目前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几乎没有商用价值。<br />
一千三百五十万,是一管注射剂的价格,前后的护理、照看呢?<br />
难道打完一针就起来活蹦乱跳,逛街买菜了吗?<br />
一千三百五十万只是门票。<br />
现在有另一种特效药nusinersen,中文称之为诺西那生钠。<br />
它的作用效果没有zolgensma那么明显,但也能使患者的病症得到减轻,对两岁以下的孩子尤其有作用,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使孩子进入青少年后基本正常,摆脱病噩之苦。<br />
而且,它的价格很“低”。
方沂发挥出自己做演员的天赋,拍了拍略显僵硬的脸,强行让自己快乐起来。<br />
敲响门。<br />
出来一穿着睡衣的小男孩,他那一身十分整洁,也显得十分活泼,笑起来嘴角边有浅浅的梨涡。<br />
先认出了方沂:“哥哥!你真长的像电视里那么好看,不,简直还要好看!”<br />
对刘天仙说:“姐姐也是好好看,好好看呀!”<br />
刘天仙纠正说:“叫阿姨。”<br />
于是小男孩的目光落在方沂身上。<br />
方沂只能顺着:“也叫我叔叔吧。”<br />
——这小孩子是如此的古灵精怪,又天真无邪。虽然让他用“叔叔”“阿姨”来称呼,但他仿佛了解大人的喜好,偏要用哥哥和姐姐。<br />
小孩子班上的同学知道,他即将要见到大明星了,纷纷拜托给大明星捎上话。方沂和刘天仙加倍满足他的需求,给每一个小孩子想得起的朋友都写下祝语,一同装在他的文具盒里面,等待他回到学校的那一天,拿到班上去炫耀。<br />
会有那一天吗?<br />
小孩子性格很急,每写下一条,还没收进文具盒,他就要张开纸对着摄像机,立刻念出来,而且夸耀是自己的功劳,叫大家不要忘记了他。<br />
念的很快,不漏过每一张。<br />
大人们都流露出淡淡的微笑,不过这微笑中有悲伤。快乐和难过这两种情绪是同时存在,同时真实的,以前刘天仙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她现在无比真切的感受到了。<br />
尤其是小孩子念给同学的:<br />
“我想我会很快回来的,把这些纸条都那给你们……但生病不是像其他事情那样,自己可以做主……好像妈妈爸爸也做不了主,好像医生也没有办法,现在就希望它放过我,不要一直欺负我。”<br />
“如果运气不好,我好的没有那么快,就看看电视上我念给你们的话。来我家拿。我给你们放的好好的。”<br />
“没有念到的也不要伤心,我只是一下子忘记了,千万要原谅我。”<br />
离别的时候,小孩挥舞着手,说:“再见呀,再见!”<br />
“吱吖!”<br />
门虚掩着,还能看到小孩子扶着门栏,望向他们。<br />
刘天仙下了这一楼层后,眼睛忽然变得酸涩,她不停用指腹拂走泪水,怕上面人听到,并不说话。<br />
又下了两楼,才压低声音说:“方沂,这个小孩子是知道自己不对劲了,是吧?”<br />
“呃……我觉得……”<br />
刘天仙打断他:“他太快乐了,快乐的不应该,本来是不该这样怀疑小孩子的……可是他讲的话,特别早熟,你知道吗。”<br />
方沂目的是带她体验下人生百态,增进点阅历,这会儿却反驳:“也许真的是你想太多?”<br />
她摇头:“不是。你记不记得家里养的狗。狗察觉到了大人的情绪,就会对你吐舌头,围着你摇尾巴……狗都能这么敏感,何况是人?我们都笑着忍哭,他能不知道吗?”<br />
方沂就不再作解释,而是安慰她:“至少实现了小朋友的愿望,我们并不是白来一趟。”<br />
刘说:“你和别人不一样,和我妈也不一样……她就会一直重复说,是我想多了,直到我也‘相信’了为止,可我觉得,这样不是安慰了我,而是她自以为安慰了我,实际上是我反过来满足了她的‘安慰’,是我在照顾她。”<br />
她一边抹泪,一边认真解释:“好像是很复杂的逻辑,你知道我的意思吗。”<br />
方沂点头。<br />
“那你既然明白了……”<br />
轻轻跺脚,“就背我吧!”<br />
“等等,这又是什么安慰法呢?”<br />
“这是超越口头的实际安慰,看来你还是没有懂——你不背我,我可要往下跳了,跌倒了就赖上你,是你没有照顾到你同事的性命安危。”<br />
她不由分说,就往方沂的背上跳,平时是够不着的,现在不正是有阶梯吗?<br />
君子可欺之以方,你能看着我栽水泥地上吗?你背不背吧。<br />
方沂没辙,硬是背着她下了楼。<br />
趴在背上,她的脸紧紧贴着,说:“想不到你看起来瘦瘦弱弱,没有二两肉,实际上还挺有力气,真像是一头牛……”<br />
不等到方沂回答她,她说:“方沂,我是说,我希望你这辈子都健健康康的,你也是,我也是。”<br />
方沂拍了拍她屁股。<br />
到人行道时,可能是怕路人见到,刘跳下来:“我不是怕我和你闹出大新闻,是怕新闻牵扯到了刚才的小孩子,让他的事情被同学知道了,没办法和同学笑嘻嘻说话了。”<br />
方沂:“记录片迟早是要播出的——小朋友得病的事情,也早晚会让大家知道。”<br />
“播出总有一阵子,在那之前,让他快乐一阵子也好,你说呢。”<br />
——————<br />
三天,录制了足够多的素材,两位代言人过于亲密的部分被删除掉。<br />
这点在合同签订时就说明了,须双方确认才可以保留,其他部分得毁尸灭迹,无踪无际才行。<br />
期间,樊医生更详细的解释了“渐冻症”这个症状当前的难处:<br />
“这个病有它特殊的地方,我不是说过吗?对于特定的病症,是可以做到延迟发作,甚至是一定程度好转的,也就是治不好,但可以这么吊着啊……但大部分人没有这个条件去对症下药。”<br />
“为什么呢?”<br />
“穷。”<br />
坦白讲,两人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有些不可思议。<br />
这里是魔都,中国经济最好的地区之一。要到什么程度,才能让大部分人生死攸关了,都没办法赌上一把。<br />
平时自然是舍不得花十万二十万的,要命的时候呢?<br />
百万又如何?<br />
樊医生说:“在国内,没有任何上市通过的渐冻症特效药,不代表实验室没有特效药。如果有路子从海外进口,是可能拿到一种刚研发出来,据说是对两岁以下儿童有效的注射药……这是一种采用基因和细胞疗法来治疗疾病原理的药物,叫zolgensma……”、<br />
介绍了一长段话。<br />
方沂耐心听他说完,问:“多少钱?”<br />
“21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350万元。”<br />
第391章 药神(二)】<br />
两人都呆了。<br />
樊医生苦笑:“你们吃惊是吧,我是这一行的,我知道药物研发的成本……可我都吃惊,没想到能卖这么贵,你现在听到的,恐怕就是全世界最贵的药物。”<br />
“而且国内能用上的家庭恐怕更是凤毛麟角,起码还要翻过四座大山……”<br />
方沂问:“哪四座大山?”<br />
“一、药企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审;二、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并获准上市;三、在国内重新定价;四、被纳入国内医保。”<br />
方沂和刘天仙对视,后者说:“就算是有四座大山,总是能渐渐克服的吧,而且现在很贵的药,几年后可能价格就降下来了,到时候就能真的造福那些患者。”<br />
她望向方沂:“假如我们做的纪录片会有意义,那这也是纪录片的意义之一。”<br />
不过,樊医生却摇头:“事情不像是那么简单。你们说的,大部分都是对的,唯独一点没有考虑到……而这一点就足以推翻前面所有意义。”<br />
两人不再说话,等着樊医生解释。<br />
樊医生:“你们之前听说过‘渐冻症’吗?”<br />
自然是没有的。<br />
“这种病的发作几率是六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放到我们中国,每年有记录在案的、新增的渐冻症患者,大约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到目前为止一共三万多人。其他潜在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够查明,或者说在还没有查明前就默默离开了人世。”<br />
“因此,没有多少药厂会针对这种病症进行研发,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患者也自然也不可能得到治愈——他们要得到治愈的前提是,有足够多的病友一起分摊成本,可惜事实上他们是超级少数派。”<br />
刘天仙问:“你刚刚不是说,有一种一千三百万的特效药?”<br />
“是的,一千三百五十万,”他强调了“五十”那个数字,因为“五十”对于普通人来讲,也是了不得的数字。<br />
“——所以,这种药没有任何现实上的意义,所以,这种病是绝症。”<br />
方沂:“我想知道,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比如全世界所有登记在案的渐冻症患者都购买你说的这种特效药,它的价格会到什么程度。”<br />
樊医生伸出手指比划。<br />
是一个八。<br />
“八万吗?”<br />
“八十万。”<br />
那就……确实没什么现实意义了。<br />
因为所有患者都购买的假设本身就不可能。<br />
这有点像是电车难题,一边是一千个人,一边是一个人,无端降临的病症就是失控的火车,而你要选择火车撞死一群人,还是一个人。<br />
作为个人来讲可以不做选择,可以逃避,可以为那一个人的价值辩驳,说一些正确的废话——因为每个人的价值确实是值得被尊重的。<br />
这没错。<br />
但组织机构无法逃避做选择,而他们做一万次选择,也只会选择撞那一个人。<br />
方沂对这种“两难”问题产生了兴趣,之后花更多时间了解了此类特效药。<br />
在组织的帮助下,他很快搜集到了资料,比樊医生给他口述的更加透彻。<br />
zolgensma是一种特效药没错,采用基因疗法的它效果卓越,但目前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几乎没有商用价值。<br />
一千三百五十万,是一管注射剂的价格,前后的护理、照看呢?<br />
难道打完一针就起来活蹦乱跳,逛街买菜了吗?<br />
一千三百五十万只是门票。<br />
现在有另一种特效药nusinersen,中文称之为诺西那生钠。<br />
它的作用效果没有zolgensma那么明显,但也能使患者的病症得到减轻,对两岁以下的孩子尤其有作用,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使孩子进入青少年后基本正常,摆脱病噩之苦。<br />
而且,它的价格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