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n <p> 当然,这是后话。</p><p> 第二日一大清早,秦悦是被饿醒了,自从昨儿傍晚吃过一顿后,就再没喝过奶,生生给饿醒了。</p><p> “咿咿呀呀……”秦悦嘴上喊着,心里也在呐喊,【啊,好饿呀!娘亲,快来,你的亲亲宝宝要饿死了!】</p><p> 正在外间用早膳的陆氏,听到这话,不由有些好笑,怎么饿一顿就要死了,可真是……摇摇头,用帕子净了净手,起身走进里间,抱起秦悦,就开始喂奶。</p><p> 饱餐一顿后,秦悦在心里呼唤系统:【老妹儿,今天不知道能不能出门,可能没有瓜可以吃,哎呀,什么时候我可以说话就好了,那样还可以求娘亲带我出门。】</p><p> 系统:【宿主,今天不用出门也有瓜吃,还是跟你有关的。】</p><p> 秦悦:【嘎??】</p><p> 正当秦悦想继续问下去的时候,一道爽朗的大笑声从门外传来。</p><p> 随着声音越来越近,三道身影也随之出现在秦悦母子面前。</p><p> 来人正是秦家老爷、秦老夫人和秦钦。</p><p> “我家悦姐儿醒了,祖母一晚上没见着我家的小福星,可是想念得紧,快让祖母看看!”</p><p> 秦老夫人抢在秦家父子前面抱住了秦悦,搂在怀里心肝长心肝短地喊着,一脸的幸福。</p><p> 秦家父子被抢了先,也不气恼,一人一只手戳着秦悦的左右两边脸颊,戳出一个红印子,两人就哈哈大笑。</p><p> 秦老夫人、陆氏:……</p><p> 秦悦:已无力吐槽,你俩大人真好意思,竟然以戳奶娃娃为乐……</p><p> 逗弄了秦悦片刻,秦钦走到餐桌旁,一屁股坐下,便开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p><p> 陆氏瞧见他那模样,赶紧说道:“夫君,你慢点吃,慢点吃!没人和你抢!可真是的,这么大的人了,还当着孩子的面呢,稍微收敛点,没点做父亲的样子!”</p><p> 陆氏一边说着,一边面露嫌弃之色地看着秦钦,手上动作却是不停,不住地把秦钦爱吃的早膳往他面前放。</p><p> “哎,夫人,这有什么!在自家闺女面前,可不兴端着,没准悦姐儿瞧见我这豪迈的吃饭样子,以后也能多吃些!”秦钦嘴里包着饭,边嚼边说道。</p><p> 陆氏看他也是饿极了,也不再数落他。</p><p> 今天一大早他便起来了,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p><p> 陆氏于是问道:“你这一大早就出去了,是有什么事情吗?这么着急忙慌的。”</p><p> 听闻此言,秦老爷夫妻二人也转过头,疑惑地看着秦钦。</p><p> 秦钦将脸从饭碗里抬起来,先是给秦老爷递了一个“你懂得”的眼神。</p><p> 继而开口说道:“今日可是有大喜事发生,我一早就去准备鞭炮啊什么的,到时候在门口放一放,热闹热闹,喜庆喜庆!”</p><p> 秦老爷接受到秦钦眼神,一下子反应过来是什么事情,抚着胡须,点头赞同道:“钦儿考虑得很是周到,是该准备些庆祝的物什!”</p><p> 秦老夫人和陆氏二人满脸疑惑,听着这俩爷子一唱一和的,也不明白他们说的到底是什么喜事。</p><p> 秦老夫人开口问道:“你们俩父子可别在这打哑谜了,赶紧说说是有什么喜事?”</p><p> 陆氏也赶忙问道:“是啊,就别藏着掖着了,有什么喜事说出来,大家一起高兴高兴!”</p><p> 秦家父子俩眼神在空中来回打架,似乎在商量谁开口来说这件事,最后似乎是秦钦赢了这场眼神战役。</p><p> 秦钦重重“咳”了一声,正准备开口。</p><p> 此时,王管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急忙禀道:“老爷,老夫人,大公子,大夫人,宫里又来人了!”</p><p> “上次那位公公又来了,现在正站在秦家大门口呢,手上还拿着圣旨,身后跟着一长串的赏赐,都排到槐柳街尽头了!”</p><p> 秦家四人闻言皆是不由一愣,继而反应过来,急忙朝着大门处走去。</p><p> 秦老爷边走边吩咐王管家:“王管家,你快把全府上下都召集起来,香案也准备好!”</p><p> “是!老爷!”王管家高声应下,便急急忙忙去办事了。</p><p> 秦家众人赶到府门口时,门口已经乌泱泱围满了人,皆是好奇地往里探脑袋。</p><p> 秦家这是做了什么事情,竟然有圣旨降下?</p><p> “李公公,劳烦您走这一趟,一路上辛苦了,要不先去里面小坐一下,等这边准备妥当了,再来宣旨可好?”秦老爷走到李公公面前,拱手问道。</p><p> 李公公笑着看向秦家众人,很是客气地说道:“秦老爷,您客气了!这都是咱家分内之事,何来辛苦一说。”</p><p> “另外陛下特意吩咐必须在秦家府门宣旨,咱家就在此等候便是。”</p><p> “既然陛下有吩咐,那就劳烦李公公稍等片刻。”</p><p> 半晌后,秦府上下所有人都聚集在了大门口,整整齐齐站着。</p><p> 香案等一应物什也准备妥当。</p><p> 李公公手捧黄陵,当众高喊一声:“秦家接旨!”</p><p> 秦老爷立刻领着秦家全府上下齐齐跪下,高呼:“万岁万</p> ', ' ')('\n <p>岁万万岁!”</p><p> 周围围观之人也瞬间安静下来,静静等待宣旨。</p><p> 李公公打开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南朝开国以来,秦家便有从龙之功。”</p><p> “后又平内乱、镇边疆,立功无数,可谓是肱骨之家。”</p><p> “近百年来,秦家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多次慷慨解囊帮助朝廷赈灾救济,可谓积善之家。”</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