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四姑娘院里随手赏赐多,还能跟着四姑娘读书。<br />
也不会有人想着要去爷们跟前卖个好想挣姨娘通房。<br />
采莲也是一脸的艳羡:“是啊!都是当奴才的命,可奴才也不同命。”<br />
……<br />
荣国府分家之后,整个府上的格局发生了及其微妙的变化。<br />
这种变化,甚至是史苗分家之前都始料未及的。<br />
当下府上奴才暗里最想攀上的,不是有将军品阶的大老爷贾赦,也不是二老爷贾政,而是四姑娘贾敏。<br />
贾敏只装傻充楞,只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br />
回过身去,在松涛苑里和白湘湘一道校核文稿的时候,两人私下才谈及此事:<br />
“湘湘,你发现了吗?”<br />
贾敏神秘一笑:“自打母亲说分家,知道我有这样一份家财,下面的人愈发殷勤了。”<br />
白湘湘也回以一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br />
怎么不殷勤呢?<br />
四姑娘分得的产业,肯定要有人打理,今后经营都是四姑娘做主。<br />
因为先前有些人被分到大房和二房去了,四姑娘这边,缺人呢!<br />
将来给四姑娘打理产业,又当了陪房出去,尤其那种在荣国府根基不算深厚的人家,都想奔着这条路来。<br />
贾敏的笑容依旧,却隐隐带着几分讥讽。<br />
她搁下笔,拿出帕子轻轻擦拭玉白指尖的一点墨迹。<br />
笑道:“有财尚且如此,若是再有权势,那还了得。”<br />
提到这个,白湘湘想起一桩旧事,歪着脑袋问贾敏:<br />
“上回你给我说的王家,后面他们怎么样了?”<br />
那个在道观里来拜访的王家?<br />
江南、两广的对外海运都在他们手上。<br />
贾敏道:<br />
“自然是日进斗金,白手套好用得紧,前儿我给你的那一套琉璃灯盏,就是那边送了甄家,甄家又送过来的。”<br />
白手套这个词,还是母亲和她说的。<br />
母亲还说,王家后面联姻的薛家,就是给王家捞钱的白手套。<br />
贾敏坦然接受当下发生的一切,她知道下面有人对她分到家产议论纷纷。<br />
可是贾敏也不想图什么高风亮节、不贪不求的虚名,去和母亲请辞不受。<br />
家里的经营她又不是不管,母亲说这是她应得的。<br />
史苗原本以为分家之后可能会闹腾最严重一定是贾赦。<br />
想不到贾赦却是最安分的一个。<br />
贾赦大约觉着他们让母亲烦心,所以母亲很突然的要分家。<br />
最近格外老实,知府那边说要出去巡堤,原本只和贾赦知会一声,没打算劳动这位。<br />
贾赦就巴巴十分积极的跟着去了。<br />
天擦黑的时候,贾赦着急忙慌白着一张脸,几乎是冲进史苗的院子,也不等人通传,一路小跑进来。<br />
史苗最近屋里没人一起说话,她想清静清净,连贾敏都被打发走了。<br />
贾赦喘着粗气跑进来:“不得了,不得了!”<br />
史苗有点嫌弃,贾赦像一下子小了七八岁,行为甚至有点幼稚。<br />
杵着腰咳几声:“母亲,母亲,义忠王爷被砍了头!”<br />
“砍头?”<br />
自从分家任务达成以后,史苗比以前更佛系了。<br />
现在听说义忠王被砍了脑袋的消息,心里那叫一个平静无波。<br />
哎呦!<br />
义忠王总算把自己作没了。<br />
史苗慢吞吞把烛台移过去,对热锅上蚂蚁一般的贾赦道:<br />
“坐下说话,又不是砍你的头?”<br />
贾赦慌的手发抖:“圣上今年围场秋猎,义忠王爷被砍了头,说是行刺圣上。”<br />
史苗眼皮也不掀:“再有呢?”<br />
贾赦忽然噎住了:“如今只有这点消息。”<br />
也不知义忠王是真兵变还是假行刺,若是真的,活该要被老皇帝砍头。<br />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br />
若是假的,那皇帝陛下巧立名目,也要给你安这个罪名。<br />
史苗狐疑的看了一眼贾赦:“那就再等等,京城很远,波及不到咱们多少。”<br />
贾赦支支吾吾:“母亲……敬大哥那边?”<br />
得了,果然是贾敬那边的问题。<br />
史苗表情还是那样,垂着眼:<br />
“他在京城,纵使有什么,也不关咱们的事,除非你敬大哥给你写信,邀你做些什么不该做的。”<br />
贾赦目前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能耐。<br />
贾敬说要掺和,只是和贾赦明里暗里透露过几次想和义忠王府勾勾搭搭的意思。<br />
到底最后有没有勾搭上,其实贾赦也不知道。<br />
贾赦慌忙叫冤:“儿子不敢,那儿子这几日不出门了?”<br />
这时候就要当缩头乌龟,躲在壳子里保命。<br />
史苗半点也不担心,原著里宁荣二府那么能作死,皇帝陛下都忍了好几年。<br />
现在京城里顾不上小小一个荣国府的,把那四个异性王爷开涮一通还差不多。<br />
难得贾赦有这么高的觉悟,史苗这时候绝对不会放过给贾赦戴高帽的机会,笑着夸他:<br />
“老大真是越来越聪慧了,记着谁来都不出去,不搭理!”<br />
贾政今日在书院没回来,贾敏在家,不过她是第二日才得知这个消息。<br />
江南离京城远,义忠王那件事传得各式各样。<br />
贾敏听说哥哥贾赦称病不出,特意过来看他。<br />
“不知哥哥何处不安,小妹带了安神汤药来,还请哥哥保重。”<br />
贾敏那叫一个阴阳怪气,看见贾赦歪在塌上有气无力的样子,竟然像是真的病了一样。<br />
贾赦起身一看。<br />
贾敏才没送什么汤药过来,只是顺手端进来一杯酥酪。<br />
还是给贾瑚吃的。<br />
贾敏笑他:“哥哥这般,若是有人要同你一起进京勤王,不知可堪大任?”<br />
贾赦扬了扬眉毛:“勤王?”<br />
这个小妹,今日果然是专程过来拿他打趣。<br />
贾赦仍旧歪下去:“真是好笑,挖坑等我呢!我才不去,我又不是什么冠军侯在世,睡觉睡觉,咱们爷俩继续睡午觉。”<br />
旁边的贾瑚也不吃酥酪,跟着他爹一起歪下去,开始装模作样的睡觉。<br />
“呼呼呼呼……”<br />
……<br />
周若掀了帘子进来,赔笑道:“真拿这爷俩没法子。”<br />
贾敏又与周若出去,她今儿来也不单为看哥哥,正经来同嫂子对账的。<br />
周若也看明白了,太太就是护着小姑子,大爷二爷也没意见。<br />
还好先前她提的出嫁那件事没闹出来,不让现在难做人的是自己。<br />
万事万物皆讲究平衡,这边好了,那边必定要出事。<br />
大房这头风平浪静,老二那边就要出事。<br />
贾政又是个闷的,史苗只能在失态发展得更严重之前,把事情挑明。<br />
贾政才从书院回来,就被史苗请过去。<br />
史苗有点无奈,这日子,好像回到她刚穿过来,贾政别别扭扭的时期。<br />
史苗问:“我瞧着你自分家以来,不太高兴。”<br />
贾政板着脸答:“儿子不敢。”<br />
史苗先笑了:<br />
“有什么不敢的?不高兴便是不高兴。”<br />
第97章<br />
自从面上分家之后,贾政的消沉和不开心,明晃晃的写在脸上。<br />
分明儿子还小,但是跑书院的积极性反而比早前更高。<br />
史苗知道贾政如今无官无爵的压力。<br />
前世的贾政也只是上面赏的五品官,多年都未有升迁。<br />
史苗直接把话挑明白了:“咱们这样的人家,想要官,容易得很,端看你想要什么样的官,你愿意读书,我也知道你要什么官,只是不那么容易得。”<br />
这道理几乎翻来覆去讲过好几遍。<br />
每次贾政想不开,史苗就要提溜出来说一回。<br />
皇帝要用早就用了,就连贾赦也只给了一个跟着巡视河堤打酱油的官职。<br />
这回义忠亲王再作死,朝廷里对这些勋贵只会更加忌惮。<br />
有点政治敏感度的就乖乖安静如鸡。<br />
这道理贾政当然知道。<br />
人想做到知行一致,实在是一件天大的难事。<br />
贾赦支支吾吾,不敢抬头:“儿子知道,儿子只是……只是……”<br />
史苗笑了:“只是什么?我把家早早分好,免得哪天我眼睛一闭,你们闹得和乌眼鸡一样,不好?”<br />
其实贾政别扭的在这里。<br />
贾政也不是傻子,他明白母亲早早分家的‘苦心’心中才过意不去。<br />
“不是……”贾政低着头一跪,“儿子有愧。”<br />
史苗抬手示意:“快起来,你才多大?真要当进士老爷,十年寒窗未必足够,就算当了老爷,咱们家的身份,也未必好走。”<br />
她还没上赶着鸡<br />
娃,贾政竟然还自己激起自己。<br />
“这世间多的是大器晚成和一事无成,像甘罗那样七岁就当宰相的凤毛麟角”
也不会有人想着要去爷们跟前卖个好想挣姨娘通房。<br />
采莲也是一脸的艳羡:“是啊!都是当奴才的命,可奴才也不同命。”<br />
……<br />
荣国府分家之后,整个府上的格局发生了及其微妙的变化。<br />
这种变化,甚至是史苗分家之前都始料未及的。<br />
当下府上奴才暗里最想攀上的,不是有将军品阶的大老爷贾赦,也不是二老爷贾政,而是四姑娘贾敏。<br />
贾敏只装傻充楞,只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br />
回过身去,在松涛苑里和白湘湘一道校核文稿的时候,两人私下才谈及此事:<br />
“湘湘,你发现了吗?”<br />
贾敏神秘一笑:“自打母亲说分家,知道我有这样一份家财,下面的人愈发殷勤了。”<br />
白湘湘也回以一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br />
怎么不殷勤呢?<br />
四姑娘分得的产业,肯定要有人打理,今后经营都是四姑娘做主。<br />
因为先前有些人被分到大房和二房去了,四姑娘这边,缺人呢!<br />
将来给四姑娘打理产业,又当了陪房出去,尤其那种在荣国府根基不算深厚的人家,都想奔着这条路来。<br />
贾敏的笑容依旧,却隐隐带着几分讥讽。<br />
她搁下笔,拿出帕子轻轻擦拭玉白指尖的一点墨迹。<br />
笑道:“有财尚且如此,若是再有权势,那还了得。”<br />
提到这个,白湘湘想起一桩旧事,歪着脑袋问贾敏:<br />
“上回你给我说的王家,后面他们怎么样了?”<br />
那个在道观里来拜访的王家?<br />
江南、两广的对外海运都在他们手上。<br />
贾敏道:<br />
“自然是日进斗金,白手套好用得紧,前儿我给你的那一套琉璃灯盏,就是那边送了甄家,甄家又送过来的。”<br />
白手套这个词,还是母亲和她说的。<br />
母亲还说,王家后面联姻的薛家,就是给王家捞钱的白手套。<br />
贾敏坦然接受当下发生的一切,她知道下面有人对她分到家产议论纷纷。<br />
可是贾敏也不想图什么高风亮节、不贪不求的虚名,去和母亲请辞不受。<br />
家里的经营她又不是不管,母亲说这是她应得的。<br />
史苗原本以为分家之后可能会闹腾最严重一定是贾赦。<br />
想不到贾赦却是最安分的一个。<br />
贾赦大约觉着他们让母亲烦心,所以母亲很突然的要分家。<br />
最近格外老实,知府那边说要出去巡堤,原本只和贾赦知会一声,没打算劳动这位。<br />
贾赦就巴巴十分积极的跟着去了。<br />
天擦黑的时候,贾赦着急忙慌白着一张脸,几乎是冲进史苗的院子,也不等人通传,一路小跑进来。<br />
史苗最近屋里没人一起说话,她想清静清净,连贾敏都被打发走了。<br />
贾赦喘着粗气跑进来:“不得了,不得了!”<br />
史苗有点嫌弃,贾赦像一下子小了七八岁,行为甚至有点幼稚。<br />
杵着腰咳几声:“母亲,母亲,义忠王爷被砍了头!”<br />
“砍头?”<br />
自从分家任务达成以后,史苗比以前更佛系了。<br />
现在听说义忠王被砍了脑袋的消息,心里那叫一个平静无波。<br />
哎呦!<br />
义忠王总算把自己作没了。<br />
史苗慢吞吞把烛台移过去,对热锅上蚂蚁一般的贾赦道:<br />
“坐下说话,又不是砍你的头?”<br />
贾赦慌的手发抖:“圣上今年围场秋猎,义忠王爷被砍了头,说是行刺圣上。”<br />
史苗眼皮也不掀:“再有呢?”<br />
贾赦忽然噎住了:“如今只有这点消息。”<br />
也不知义忠王是真兵变还是假行刺,若是真的,活该要被老皇帝砍头。<br />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br />
若是假的,那皇帝陛下巧立名目,也要给你安这个罪名。<br />
史苗狐疑的看了一眼贾赦:“那就再等等,京城很远,波及不到咱们多少。”<br />
贾赦支支吾吾:“母亲……敬大哥那边?”<br />
得了,果然是贾敬那边的问题。<br />
史苗表情还是那样,垂着眼:<br />
“他在京城,纵使有什么,也不关咱们的事,除非你敬大哥给你写信,邀你做些什么不该做的。”<br />
贾赦目前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能耐。<br />
贾敬说要掺和,只是和贾赦明里暗里透露过几次想和义忠王府勾勾搭搭的意思。<br />
到底最后有没有勾搭上,其实贾赦也不知道。<br />
贾赦慌忙叫冤:“儿子不敢,那儿子这几日不出门了?”<br />
这时候就要当缩头乌龟,躲在壳子里保命。<br />
史苗半点也不担心,原著里宁荣二府那么能作死,皇帝陛下都忍了好几年。<br />
现在京城里顾不上小小一个荣国府的,把那四个异性王爷开涮一通还差不多。<br />
难得贾赦有这么高的觉悟,史苗这时候绝对不会放过给贾赦戴高帽的机会,笑着夸他:<br />
“老大真是越来越聪慧了,记着谁来都不出去,不搭理!”<br />
贾政今日在书院没回来,贾敏在家,不过她是第二日才得知这个消息。<br />
江南离京城远,义忠王那件事传得各式各样。<br />
贾敏听说哥哥贾赦称病不出,特意过来看他。<br />
“不知哥哥何处不安,小妹带了安神汤药来,还请哥哥保重。”<br />
贾敏那叫一个阴阳怪气,看见贾赦歪在塌上有气无力的样子,竟然像是真的病了一样。<br />
贾赦起身一看。<br />
贾敏才没送什么汤药过来,只是顺手端进来一杯酥酪。<br />
还是给贾瑚吃的。<br />
贾敏笑他:“哥哥这般,若是有人要同你一起进京勤王,不知可堪大任?”<br />
贾赦扬了扬眉毛:“勤王?”<br />
这个小妹,今日果然是专程过来拿他打趣。<br />
贾赦仍旧歪下去:“真是好笑,挖坑等我呢!我才不去,我又不是什么冠军侯在世,睡觉睡觉,咱们爷俩继续睡午觉。”<br />
旁边的贾瑚也不吃酥酪,跟着他爹一起歪下去,开始装模作样的睡觉。<br />
“呼呼呼呼……”<br />
……<br />
周若掀了帘子进来,赔笑道:“真拿这爷俩没法子。”<br />
贾敏又与周若出去,她今儿来也不单为看哥哥,正经来同嫂子对账的。<br />
周若也看明白了,太太就是护着小姑子,大爷二爷也没意见。<br />
还好先前她提的出嫁那件事没闹出来,不让现在难做人的是自己。<br />
万事万物皆讲究平衡,这边好了,那边必定要出事。<br />
大房这头风平浪静,老二那边就要出事。<br />
贾政又是个闷的,史苗只能在失态发展得更严重之前,把事情挑明。<br />
贾政才从书院回来,就被史苗请过去。<br />
史苗有点无奈,这日子,好像回到她刚穿过来,贾政别别扭扭的时期。<br />
史苗问:“我瞧着你自分家以来,不太高兴。”<br />
贾政板着脸答:“儿子不敢。”<br />
史苗先笑了:<br />
“有什么不敢的?不高兴便是不高兴。”<br />
第97章<br />
自从面上分家之后,贾政的消沉和不开心,明晃晃的写在脸上。<br />
分明儿子还小,但是跑书院的积极性反而比早前更高。<br />
史苗知道贾政如今无官无爵的压力。<br />
前世的贾政也只是上面赏的五品官,多年都未有升迁。<br />
史苗直接把话挑明白了:“咱们这样的人家,想要官,容易得很,端看你想要什么样的官,你愿意读书,我也知道你要什么官,只是不那么容易得。”<br />
这道理几乎翻来覆去讲过好几遍。<br />
每次贾政想不开,史苗就要提溜出来说一回。<br />
皇帝要用早就用了,就连贾赦也只给了一个跟着巡视河堤打酱油的官职。<br />
这回义忠亲王再作死,朝廷里对这些勋贵只会更加忌惮。<br />
有点政治敏感度的就乖乖安静如鸡。<br />
这道理贾政当然知道。<br />
人想做到知行一致,实在是一件天大的难事。<br />
贾赦支支吾吾,不敢抬头:“儿子知道,儿子只是……只是……”<br />
史苗笑了:“只是什么?我把家早早分好,免得哪天我眼睛一闭,你们闹得和乌眼鸡一样,不好?”<br />
其实贾政别扭的在这里。<br />
贾政也不是傻子,他明白母亲早早分家的‘苦心’心中才过意不去。<br />
“不是……”贾政低着头一跪,“儿子有愧。”<br />
史苗抬手示意:“快起来,你才多大?真要当进士老爷,十年寒窗未必足够,就算当了老爷,咱们家的身份,也未必好走。”<br />
她还没上赶着鸡<br />
娃,贾政竟然还自己激起自己。<br />
“这世间多的是大器晚成和一事无成,像甘罗那样七岁就当宰相的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