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道长摇头:“娘娘命中无子。”<br />
此话一出,众人皆有些惊讶,毕竟如今在座的妃嫔,无一人有所出,闻听这话,都心有戚戚焉,深怕自己同庆嫔一样。<br />
未曾料到是这个回答,庆嫔脸色苍白,险些站不住,极力镇定,方才问:“敢问道长,有何破解之法?”<br />
太虚道长只道:“多做善事,增加修行,或许娘娘有一日会得到上天的眷顾。”<br />
这话已经极其委婉,众人都听出了是什么意思。<br />
庆嫔这辈子都不会有一子半女。<br />
庆嫔心中波涛汹涌,却勉力镇定,望向御座上的皇帝,他却好似没听见方才那话一般,视线望向不知名的方向。<br />
她顺着皇帝目光望过去,却发现他看的人,不是哪个嫔妃,而是最后排角落里的一个小姑娘。<br />
小姑娘沈氏正低着头,盯着地上移动的日光瞧,丝毫没注意这边发生了什么事。<br />
庆嫔忽然心头咯噔一声。<br />
被人注视的荷回并没发现旁人的目光,此刻正全神贯注看着太阳光发呆,不期然瞧见视线中出现一双云履鞋,抬头。<br />
她即刻回过神来,站起行了个礼:“道长。”<br />
太虚道长颔首,接过宫人递上来的八字,一双眼睛忽然微微睁圆,怔愣半晌,复又重看一遍八字,察觉到自己没有看错,方才将那张写着八字的帖子放回托盘上。<br />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仔细端详起荷回的面相。<br />
眼前的人虽然年迈,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好似能看透人心,被他这般盯着,荷回原本沉静的心也渐渐变得紧张起来。<br />
“道长,可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br />
他不会看出自己和皇帝的事儿来了吧,竟这般神奇?<br />
太虚道长没吭声,只是抬了手,请她坐下。<br />
众人见他如此,不免面面相觑,这老道士,方才对她们都没有如此恭敬,莫不是年纪大了耳聋眼花,将那小妮子认成了哪个得宠的妃嫔?<br />
“到底如何?”有人不免催促。<br />
太虚道长缕着胡须道:“这位姑娘将来怕是——”<br />
“贵不可言。”<br />
短短四个字,掷地有声。<br />
宫里出来的人,太清楚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纷纷望向李元净。<br />
看来这沈氏,命中注定是要成为宁王妃的了。<br />
将来宁王当太子,当皇帝,她也就跟着成为太子妃、皇后,甚至是太后,可不就是贵不可言么。<br />
李元净闻听此言,亦是有些震惊,他望着荷回的粉面,呆呆地想。<br />
看来他命中注定,要同眼前这人结为夫妻。<br />
可......司司怎么办?<br />
众人都在忙着窃窃私语,因此无人注意到,此刻端坐在上位的皇帝,嘴角泛起的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br />
“看来,沈姑娘注定是我们李家的人,这下,太后可以放心了,皇爷,您说是不是?”<br />
有嫔妃望向皇帝,皇帝微微抬眼,与荷回对视,乌沉的眼珠泛着一丝从外头照进来的光亮,好像要将人吸进去。<br />
“说的没错。”皇帝缓缓开口,“确实是我——李家的人。”<br />
荷回连忙将脑袋垂下。<br />
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皇帝想说的,其实是‘我的人’,并不带李家二字。<br />
大庭广众之下,被他这样看着,说出这样的话来,荷回有些受不住,便只能装傻。<br />
众人的八字都算过,太虚道长行礼告退,众人也都站起,向皇帝行礼,等着一会儿回宫去。<br />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李元净不小心,那方汗巾子竟在此时从他袖中掉落,飘落在不远处一个妃嫔脚下。<br />
那妃嫔捡起,‘呀’了一声,羞红了脸。<br />
皇帝注意到动静,抬了眼。<br />
那妃嫔跪下谢罪:“皇爷恕罪,只是捡到小爷掉落的东西,有些惊着了。”<br />
皇帝抬了抬手。<br />
王植看清那是什么,心里直道不好,想掩饰,如今众目睽睽之下也没了法子,只能按照皇帝的命令将东西呈上来。<br />
皇帝见是方汗巾子,微微一愣,拿在手里展开,很快便瞧见右下角几颗同自己那方汗巾上一模一样的枣子,绣工相同,只是枣子的位置有些不一样。<br />
两方汗巾子明显是出自一人之手。<br />
皇帝将那汗巾子攥在手心里,指尖微微泛白。<br />
半晌,终于抬眼,问:“你说,这是谁掉的?”<br />
那嫔妃见皇帝声音这样冷,察觉到不对,颤颤巍巍道:“回皇爷,是......是小爷。”<br />
皇帝的目光直直落在李元净身上。<br />
而在他身后不远处,荷回正一副吓坏的模样,悄然往他身后躲。<br />
皇帝下颚绷紧,只觉得手中的汗巾子犹如一巴掌,狠狠扇在自己脸上。<br />
第40章<br />
这是要一刀两断了?……<br />
厅内一阵诡异的安静。<br />
只见皇帝端坐在上首,一双视线正紧紧落在手中的汗巾子上,一动不动。<br />
皇爷这是.....生气了?<br />
也是,如此贴身的物件儿,宁王随时带在身上也就罢了,怎么还能这样轻易将它大庭广众掉出来,也太有失体统了些。<br />
虽然他这个年纪,有些关于床帏的隐秘私情再正常不过,只是如今这样大咧咧忽然被搬到台面上,到底有些不好看。<br />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是不知皇爷会如何处置。<br />
再抬眼时,却见皇帝的神色已然恢复如常,好似并不在乎一般,朝李元净道:“丢三落四的,像什么样子。”<br />
李元净赶忙跪下,“父皇教训的是。”<br />
不过须臾,皇帝便将东西交给王植,叫他还给李元净。<br />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就这样看似平静地过去。<br />
然而,当真如此么?<br />
站在李元净身后的荷回,小心望向皇帝,只见他视线随意地扫过众人,在轮到她时,<br />
眼睛里透出来的冰凉叫她心头为之一颤。<br />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皇帝便起身,一步步朝她走来。<br />
荷回的心一瞬间被提到嗓子眼。<br />
然而很明显是她想多了,皇帝并没有瞧她一眼,而是直直路过她,走向门口,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br />
荷回瞬间如释重负,抬手去擦额上细密的汗珠。<br />
众人散去,庆嫔被宫人搀扶着往外走,路过荷回时,忽然停脚,对她道:“原来那日你绣的汗巾子,是给小爷的,只是我记得,那日最底下那颗枣子,是用红线所绣,怎么如今却变成了青线?”<br />
庆嫔的眼睛也太尖了些,那日荷回做针线活时,她忽然造访储秀宫,说是闲着没事儿要找她说话,正遇上她绣汗巾子。<br />
当时荷回心中还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当真如她所料,在宫中不比在西苑,那么多双眼睛瞧着,即便绣个小东西,也随时有被人发现的风险。<br />
索性她的两条汗巾子几乎一样,绣其中一条时另一条便被藏起来,这样他们便会以为自己从头到尾只绣了一条汗巾子,就是送给宁王的那条。<br />
旁人身上的,与她无关。<br />
若被人发现绣了东西,而这件东西只出现在皇帝身上,那才要命。<br />
“大约是娘娘事忙,所以记错了。”荷回一副被发现心事的模样,道:“还请娘娘保守秘密,莫要告诉旁人小爷的汗巾子是民女所赠,民女感激不尽。”<br />
庆嫔上下打量她两眼,不知在想什么,末了,皮笑肉不笑地弯起唇角,“自然,事关姑娘声誉,我自然不会多言。”<br />
“多谢娘娘。”<br />
庆嫔没再言语,扶着宫人走了。<br />
正厅内空无一人,荷回想到皇帝方才的神色,心中莫名纷乱。<br />
皇帝费心费力帮她给奶奶做法事,一转头便发现自己做出这样的事来,不知要如何生气。<br />
但瞧他方才出去时的神情,又并不像对此事有多在乎的样子。<br />
荷回在原地来回踱步,神丝错杂,转头瞧见李元净在不远的拐角处不知做什么,提裙走了过去。<br />
雪白的墙面上竹影晃动,风一吹,竹叶飒飒作响。<br />
这里清净,若非特意找,没人注意。<br />
荷回心里带着气,走至李元净身侧,“小爷在等妾?”<br />
早在她过来之前,李元净便一副不自在的模样,如今见着她来,便更说不出话来,使劲清了清嗓子才道:“......你在里头磨蹭什么呢,还不走。”<br />
“在想方才的事。”<br />
李元净眼睛瞥向别处,“......有什么好想的。”<br />
荷回不吭声。<br />
李元净自觉理亏,道:“好了,方才之事,也不是我故意所为,今日的袖子宽了些,所以不小心掉了出来,往后我多注意就是了。”<br />
他也没想到,好好的,那东西会从他袖中掉出来,当众丢那么大个人,他还没处说理去呢。<br />
“姑娘别生气了,旁人也不知道那汗巾子是你送的,你怕什么。”<br />
荷回自然不能将其中缘由告诉他,只是这汗巾子原本是贴身之物,她当真没想到李元净会这样轻易被人发现,还是当着皇帝的面。<br />
事到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皇帝那样的人,大抵也不会因为一块汗巾子就对她要打要杀。<br />
而她,也不能在宁王面前太过拿乔,惹恼了他,自己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此话一出,众人皆有些惊讶,毕竟如今在座的妃嫔,无一人有所出,闻听这话,都心有戚戚焉,深怕自己同庆嫔一样。<br />
未曾料到是这个回答,庆嫔脸色苍白,险些站不住,极力镇定,方才问:“敢问道长,有何破解之法?”<br />
太虚道长只道:“多做善事,增加修行,或许娘娘有一日会得到上天的眷顾。”<br />
这话已经极其委婉,众人都听出了是什么意思。<br />
庆嫔这辈子都不会有一子半女。<br />
庆嫔心中波涛汹涌,却勉力镇定,望向御座上的皇帝,他却好似没听见方才那话一般,视线望向不知名的方向。<br />
她顺着皇帝目光望过去,却发现他看的人,不是哪个嫔妃,而是最后排角落里的一个小姑娘。<br />
小姑娘沈氏正低着头,盯着地上移动的日光瞧,丝毫没注意这边发生了什么事。<br />
庆嫔忽然心头咯噔一声。<br />
被人注视的荷回并没发现旁人的目光,此刻正全神贯注看着太阳光发呆,不期然瞧见视线中出现一双云履鞋,抬头。<br />
她即刻回过神来,站起行了个礼:“道长。”<br />
太虚道长颔首,接过宫人递上来的八字,一双眼睛忽然微微睁圆,怔愣半晌,复又重看一遍八字,察觉到自己没有看错,方才将那张写着八字的帖子放回托盘上。<br />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仔细端详起荷回的面相。<br />
眼前的人虽然年迈,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好似能看透人心,被他这般盯着,荷回原本沉静的心也渐渐变得紧张起来。<br />
“道长,可是有什么不好的地方?”<br />
他不会看出自己和皇帝的事儿来了吧,竟这般神奇?<br />
太虚道长没吭声,只是抬了手,请她坐下。<br />
众人见他如此,不免面面相觑,这老道士,方才对她们都没有如此恭敬,莫不是年纪大了耳聋眼花,将那小妮子认成了哪个得宠的妃嫔?<br />
“到底如何?”有人不免催促。<br />
太虚道长缕着胡须道:“这位姑娘将来怕是——”<br />
“贵不可言。”<br />
短短四个字,掷地有声。<br />
宫里出来的人,太清楚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纷纷望向李元净。<br />
看来这沈氏,命中注定是要成为宁王妃的了。<br />
将来宁王当太子,当皇帝,她也就跟着成为太子妃、皇后,甚至是太后,可不就是贵不可言么。<br />
李元净闻听此言,亦是有些震惊,他望着荷回的粉面,呆呆地想。<br />
看来他命中注定,要同眼前这人结为夫妻。<br />
可......司司怎么办?<br />
众人都在忙着窃窃私语,因此无人注意到,此刻端坐在上位的皇帝,嘴角泛起的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br />
“看来,沈姑娘注定是我们李家的人,这下,太后可以放心了,皇爷,您说是不是?”<br />
有嫔妃望向皇帝,皇帝微微抬眼,与荷回对视,乌沉的眼珠泛着一丝从外头照进来的光亮,好像要将人吸进去。<br />
“说的没错。”皇帝缓缓开口,“确实是我——李家的人。”<br />
荷回连忙将脑袋垂下。<br />
也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她总觉得皇帝想说的,其实是‘我的人’,并不带李家二字。<br />
大庭广众之下,被他这样看着,说出这样的话来,荷回有些受不住,便只能装傻。<br />
众人的八字都算过,太虚道长行礼告退,众人也都站起,向皇帝行礼,等着一会儿回宫去。<br />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李元净不小心,那方汗巾子竟在此时从他袖中掉落,飘落在不远处一个妃嫔脚下。<br />
那妃嫔捡起,‘呀’了一声,羞红了脸。<br />
皇帝注意到动静,抬了眼。<br />
那妃嫔跪下谢罪:“皇爷恕罪,只是捡到小爷掉落的东西,有些惊着了。”<br />
皇帝抬了抬手。<br />
王植看清那是什么,心里直道不好,想掩饰,如今众目睽睽之下也没了法子,只能按照皇帝的命令将东西呈上来。<br />
皇帝见是方汗巾子,微微一愣,拿在手里展开,很快便瞧见右下角几颗同自己那方汗巾上一模一样的枣子,绣工相同,只是枣子的位置有些不一样。<br />
两方汗巾子明显是出自一人之手。<br />
皇帝将那汗巾子攥在手心里,指尖微微泛白。<br />
半晌,终于抬眼,问:“你说,这是谁掉的?”<br />
那嫔妃见皇帝声音这样冷,察觉到不对,颤颤巍巍道:“回皇爷,是......是小爷。”<br />
皇帝的目光直直落在李元净身上。<br />
而在他身后不远处,荷回正一副吓坏的模样,悄然往他身后躲。<br />
皇帝下颚绷紧,只觉得手中的汗巾子犹如一巴掌,狠狠扇在自己脸上。<br />
第40章<br />
这是要一刀两断了?……<br />
厅内一阵诡异的安静。<br />
只见皇帝端坐在上首,一双视线正紧紧落在手中的汗巾子上,一动不动。<br />
皇爷这是.....生气了?<br />
也是,如此贴身的物件儿,宁王随时带在身上也就罢了,怎么还能这样轻易将它大庭广众掉出来,也太有失体统了些。<br />
虽然他这个年纪,有些关于床帏的隐秘私情再正常不过,只是如今这样大咧咧忽然被搬到台面上,到底有些不好看。<br />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是不知皇爷会如何处置。<br />
再抬眼时,却见皇帝的神色已然恢复如常,好似并不在乎一般,朝李元净道:“丢三落四的,像什么样子。”<br />
李元净赶忙跪下,“父皇教训的是。”<br />
不过须臾,皇帝便将东西交给王植,叫他还给李元净。<br />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就这样看似平静地过去。<br />
然而,当真如此么?<br />
站在李元净身后的荷回,小心望向皇帝,只见他视线随意地扫过众人,在轮到她时,<br />
眼睛里透出来的冰凉叫她心头为之一颤。<br />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皇帝便起身,一步步朝她走来。<br />
荷回的心一瞬间被提到嗓子眼。<br />
然而很明显是她想多了,皇帝并没有瞧她一眼,而是直直路过她,走向门口,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br />
荷回瞬间如释重负,抬手去擦额上细密的汗珠。<br />
众人散去,庆嫔被宫人搀扶着往外走,路过荷回时,忽然停脚,对她道:“原来那日你绣的汗巾子,是给小爷的,只是我记得,那日最底下那颗枣子,是用红线所绣,怎么如今却变成了青线?”<br />
庆嫔的眼睛也太尖了些,那日荷回做针线活时,她忽然造访储秀宫,说是闲着没事儿要找她说话,正遇上她绣汗巾子。<br />
当时荷回心中还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当真如她所料,在宫中不比在西苑,那么多双眼睛瞧着,即便绣个小东西,也随时有被人发现的风险。<br />
索性她的两条汗巾子几乎一样,绣其中一条时另一条便被藏起来,这样他们便会以为自己从头到尾只绣了一条汗巾子,就是送给宁王的那条。<br />
旁人身上的,与她无关。<br />
若被人发现绣了东西,而这件东西只出现在皇帝身上,那才要命。<br />
“大约是娘娘事忙,所以记错了。”荷回一副被发现心事的模样,道:“还请娘娘保守秘密,莫要告诉旁人小爷的汗巾子是民女所赠,民女感激不尽。”<br />
庆嫔上下打量她两眼,不知在想什么,末了,皮笑肉不笑地弯起唇角,“自然,事关姑娘声誉,我自然不会多言。”<br />
“多谢娘娘。”<br />
庆嫔没再言语,扶着宫人走了。<br />
正厅内空无一人,荷回想到皇帝方才的神色,心中莫名纷乱。<br />
皇帝费心费力帮她给奶奶做法事,一转头便发现自己做出这样的事来,不知要如何生气。<br />
但瞧他方才出去时的神情,又并不像对此事有多在乎的样子。<br />
荷回在原地来回踱步,神丝错杂,转头瞧见李元净在不远的拐角处不知做什么,提裙走了过去。<br />
雪白的墙面上竹影晃动,风一吹,竹叶飒飒作响。<br />
这里清净,若非特意找,没人注意。<br />
荷回心里带着气,走至李元净身侧,“小爷在等妾?”<br />
早在她过来之前,李元净便一副不自在的模样,如今见着她来,便更说不出话来,使劲清了清嗓子才道:“......你在里头磨蹭什么呢,还不走。”<br />
“在想方才的事。”<br />
李元净眼睛瞥向别处,“......有什么好想的。”<br />
荷回不吭声。<br />
李元净自觉理亏,道:“好了,方才之事,也不是我故意所为,今日的袖子宽了些,所以不小心掉了出来,往后我多注意就是了。”<br />
他也没想到,好好的,那东西会从他袖中掉出来,当众丢那么大个人,他还没处说理去呢。<br />
“姑娘别生气了,旁人也不知道那汗巾子是你送的,你怕什么。”<br />
荷回自然不能将其中缘由告诉他,只是这汗巾子原本是贴身之物,她当真没想到李元净会这样轻易被人发现,还是当着皇帝的面。<br />
事到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皇帝那样的人,大抵也不会因为一块汗巾子就对她要打要杀。<br />
而她,也不能在宁王面前太过拿乔,惹恼了他,自己也没什么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