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说完,他不顾跪下求饶的内侍,转身就走。<br />
路过宸雀宫时,外面的围挡已经撤走,整座宫殿已经大变样,殿后还多了翠竹与荷池。<br />
看到上方悬挂的牌匾,宁王面无表情地转身就走。<br />
他忘了,这座宫殿已经不叫宸雀宫,而是叫宸玺宫。<br />
玺,帝王之印。<br />
即使三年不得改父志,他那好皇兄仍旧不余遗力的向天下人展现他对独子的信任与疼爱。<br />
想起皇后在桃花林里,他只能忍着伤口处的疼痛,转身向桃花林方向走去。<br />
“殿下,桃花是这样画的么?”拂衣卷着袖子,在纸上画了一朵质朴的桃花。<br />
“虽有些生涩,但颇有几分桃花的娇憨可爱。”岁庭衡拿笔给桃花添上了花蕊,这朵原本看起来十分潦草的桃花多了几分神韵。<br />
“殿下妙手。”拂衣羡慕地盯着岁庭衡的手,大家都是手,差别怎么这么大?<br />
“不过是比云姑娘多学了几年。”寥寥几笔,岁庭衡又画了一朵桃花,陪伴在这朵花旁边,“如果你自小学作画,也许比我画得还要好。”<br />
有才华的人,即使身份尊贵,说话也这么好听。<br />
拂衣瞅着两朵挤在一起的桃花,放下笔道:“如此美景,真该小酌两杯,才不负这满园春光。”<br />
“云姑娘前两日挖出来的酒还没喝完。”岁庭衡放下笔,把画纸收起:“我让人把酒取来?”<br />
“好。”拂衣往四周看了一眼:“皇后娘娘呢?”<br />
“方才你去摘花时,康阳公主进宫求见,母后回了昭阳宫。”岁庭衡带着拂衣到桃树下的雕花汉白玉桌旁坐下:“母后离去前让我午时带你去昭阳宫用膳。”<br />
“多谢皇后娘娘。”拂衣朝昭阳宫方向拱了拱手。<br />
“母后很喜欢你。”岁庭衡伸手拂去桌上的花瓣:“花朝节那日若不是……”<br />
“殿下。”拂衣笑着打断:“为君分忧,乃是为臣之义。”<br />
与岁庭衡相处过几次后,拂衣对这位谪仙般的殿下多了些了解,至少再不会把他当做完美又没有情感的玉雕:“殿下再提感谢地话,那就是臣女的不是了。”<br />
“家父被贬至充州,陛下把他召回京城重用,对臣女一家而言,等同再造之恩。”拂衣认真地看着岁庭衡:“得遇明君,难以为报,唯有誓死忠随。”<br />
风吹得树枝窸窣作响,岁庭衡看着拂衣鬓间在空中飞舞的发带:“我,都明白。”<br />
“殿下,风大了,您肩上有伤,下次再去拜见皇后娘娘吧。”岑楚眼见宁王面色越来越苍白,伸手去扶他。<br />
“我无碍。”宁王看到一行内侍捧着各色食盒去往桃花园,为首的两人还抱着酒坛,疑惑地停下脚步。<br />
皇嫂从不饮酒,为何会让宫侍备酒?<br />
“王爷,”岑楚看清酒坛上的花纹,忍不住开口道:“那两个酒坛……好像是五年前,酒正为贺先帝万寿特意酿造的。”<br />
五年前是先帝六十大寿,所以那年宫中所用的器皿等物,皆印有寿福二字花纹。<br />
皇后宴请他人,为何会用五年前的酒?<br />
宁王踩着满地落花走进桃林,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br />
“桃花树下饮酒仙,可惜拂衣不懂作诗,不然真要为殿下赋诗一首。”<br />
他看着桃花树下的两人,一人着织金红袍,眉目如画。<br />
一人着鹅黄宫裙,貌美如花。<br />
“埋了五年的酒,喝着好像更烈一些。”<br />
宁王突然想起,他与云拂衣曾在这里埋下两坛酒,约好在她十八岁时,再把它们挖出来。<br />
桃花潋滟,岁庭衡饮下杯中酒,转身看到了远处的宁王。<br />
他风淡云轻的收回视线,把酒倒满盏,与拂衣轻轻碰杯。抬手间,大红袖摆与拂衣的袖子交叠在了一起,红的灿烂,黄的热烈。<br />
“虽烈,却十分美味,我喜爱非常。”<br />
第22章 白马<br />
宁王怔怔地看着拂衣面前的酒坛,许久都回不过神。<br />
桃花的味道呛得他胸口又闷又痛,他捂着胸口想吐,可什么都吐不出来。春风喧嚣,在他脑子里闹作一团。<br />
他踉跄一步,扶着树干站稳了身体。树干上的桃胶粘在他掌心,黏腻成团,他低头看着手掌,回忆起了五年前。<br />
那时候她还是个小姑娘,在话本上看见埋酒的故事,闹着要埋酒,他便由着她。<br />
“五年后我十八岁,到时候我喝女儿红,你喝桃花醉。”<br />
“谁喝醉,谁就是小狗。”<br />
“王爷,王爷!”岑楚见宁王面色越来越白,忧心忡忡道:“王爷,属下给您去请太医。”<br />
“不用。”宁王擦干净掌心,语气淡淡:“本王无事。”<br />
“见过王爷。”提着食盒经过的宫女屈膝行礼。<br />
拂衣注意到动静,抬头看到树下站着的宁王,倒酒的动作一顿,她放下酒壶起身:“臣女见过宁郡王。”<br />
内侍们屏气凝神退至角落,郡王也是王,几乎不会有人在给郡王请安时,特意点明对方是郡王,而是尊称“王爷”。<br />
“云姑娘。”宁王浅笑着走到两人身边,“赏花饮酒,侄儿好兴致。”<br />
“皇叔请坐。”岁庭衡邀宁王入座,“皇叔身上有伤,不宜饮酒,换茶来。”<br />
“几杯酒而已,有何喝不得。”宁王夺过酒盏,准备倒酒时,酒坛被拂衣一把按住。<br />
“宁郡王,这酒您可喝不得。”拂衣笑容如花,单手把酒坛推远:“您身份尊贵,万万不能冒险。”<br />
宁郡王看着她,缓缓收回伸出去的手:“多谢云姑娘关心本王的身体。”<br />
拂衣眉梢微挑:“嗯,臣女怕王爷喝死了。”<br />
宫中忌讳“死”字,内侍们吓得往后退了几步。<br />
“你醉了。”岁庭衡似乎没有察觉到拂衣说了不该说的话,他让莫闻把酒坛拿走:“下次我们再饮此酒,剩下的酒我先替你保管着。”<br />
“多谢殿下。”拂衣端起酒杯:“干杯。”<br />
岁庭衡端起酒杯,浅笑着慢慢喝下杯中酒,转头看向宁王:“皇叔今日怎么会来?”<br />
“听闻皇嫂在此处赏花,我本想来给皇嫂请安,不曾想是你们二人在此处。”宁王目光落在岁庭衡手中的空酒杯上:“既是然皇嫂不在,那么我下次再进宫给皇嫂请安。”<br />
“皇叔您来得不巧,半个时辰前康阳公主求见,母后就先回了昭阳宫。”岁庭衡眉眼间皆是笑意:“等会我与拂衣要去昭阳宫陪母后用午膳,皇叔若是不介意,可以与我们同去。”<br />
宁王想起他们衣袖交叠在一起的画面,面色疏离:“不必,多谢侄儿好意,我下次再来。”<br />
他站起身,走了两步后停下来,转身看着拂衣。<br />
岁庭衡起身相送:“皇叔还有事?”<br />
“无事。”宁王收敛视线:“没想到衡儿与云姑娘关系如此亲近,以前不曾听闻你们交好。”<br />
“皇叔是长辈,侄儿虽年幼不知事,也知道不该拿交友这种事来扰皇叔清静。”岁庭衡笑容温和:“侄儿与拂衣相识多年,皇叔平日事忙,自然注意不到我们小辈之间的来往。”<br />
“相识多年?”宁王看着拂衣,笑了一声:“原来竟是我孤陋寡闻了。”<br />
他转身拂袖而走,拂衣笑眯眯相送:“恭送宁郡王。”<br />
宁王走得头也没回。<br />
“皇叔自小受皇爷爷宠爱,有时候脾气不太好,你不要放在心上。”岁庭衡温柔地为拂衣倒了一盏热茶:“刚才他有些话对你不好,我撒谎遮掩了一二,你不会介意吧?”<br />
拂衣摇头:“臣女明白殿下是想维护臣女的名声,怕外面的人说臣女趋炎附势。”<br />
接过岁庭衡为她倒的茶,拂衣满眼都是好奇:“没想到殿下也会撒谎,臣女感觉有些新奇。”<br />
“难道在你眼中,我是不撒谎的人?”岁庭衡指腹搭在滚热的杯沿,茶水冒出的热气,让他眼角眉梢变得温柔多情:“有时候不想写策论,我也会撒谎。”<br />
“先生们信了没?”拂衣更加好奇了。<br />
“嗯……”岁庭衡回忆片刻,点头道:“信了。”<br />
“真是同人不同命,小时候我不愿抄书,就跟爹爹说,书已经被野猫叼走。”拂衣叹气:“我爹举着棍子追了我半条街,结果我挨了揍还要哭着抄书到半夜。”<br />
“后来我抄的字真被野猫叼走,可是谁也不信。”想起这件事,拂衣仍旧觉得委屈,连该自称“臣女”这件事都忘了:“连曹三郎他们都不相信我的话。”<br />
她抬头见岁庭衡嘴角上翘着,不敢置信道:“殿下,您在笑我?”<br />
“不是笑你。”岁庭衡指腹反复摩挲着杯子:“是觉得小时候你抄书的样子,一定很可爱。”<br />
“那……倒也不是太可爱。”拂衣回忆着幼时读书的模样,被墨汁弄脏的衣服,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先生,还有紧皱眉头的爹爹。<br />
越回忆越觉得,她爹当年没揍死她,一定很爱她。<br />
“臣女自幼不喜欢读书,常常跑去曹三郎家学骑射武艺。”拂衣笑:“后来我爹就懒得管我,任由臣女见天往曹家跑。”<br />
夏雨与秋霜疯狂给拂衣使眼色,小姐,您少说几句吧,皇子殿下是出了名的勤奋好学,您在他面前说自己怎么逃课,怎么不喜欢学习,难道这是什么很光荣的事吗?<br />
“原来云姑娘从小就已经这么厉害了。”<br />
“厉害?”拂衣诧异:“殿下,这从何说起?”<br />
“身为云家子女,在别人眼中,你就应该博学多才。你能不顾他人眼光,敢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敢于不惧人言,逃离自己讨厌的事,是世间无数人都没有勇气做到的事。”岁庭衡道:“世间有太多人活在世俗的眼光中,年幼的你做到许多成人不敢做的事,自然厉害。”<br />
逃课学艺在皇子殿下口中,都能变成这么了不起的事。拂衣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几乎所有人提到岁庭衡都是夸赞了。<br />
因为就连她都觉得,跟皇子殿下相处是件心情愉悦的事。<br />
这么会说话,谁能顶得住?<br />
反正她顶不住。<br />
秋霜与夏雨面面相觑,原来她们小姐从小就这么厉害,都怪她们没有及时发现小姐的优点。<br />
“殿下您谬赞了。”<br />
别夸了,别夸了,再夸她就要当真了。<br />
“非是夸奖,只是实话实说。”<br />
拂衣:从此刻开始,她正式宣布岁庭衡是除了她爹爹与兄长外,最讨她喜欢的读书人。<br />
昭阳宫。<br />
皇后看着坐了半个时辰还没打算走的康阳公主,心里捉摸着对方是不是想在她这里吃顿饭。</p>
路过宸雀宫时,外面的围挡已经撤走,整座宫殿已经大变样,殿后还多了翠竹与荷池。<br />
看到上方悬挂的牌匾,宁王面无表情地转身就走。<br />
他忘了,这座宫殿已经不叫宸雀宫,而是叫宸玺宫。<br />
玺,帝王之印。<br />
即使三年不得改父志,他那好皇兄仍旧不余遗力的向天下人展现他对独子的信任与疼爱。<br />
想起皇后在桃花林里,他只能忍着伤口处的疼痛,转身向桃花林方向走去。<br />
“殿下,桃花是这样画的么?”拂衣卷着袖子,在纸上画了一朵质朴的桃花。<br />
“虽有些生涩,但颇有几分桃花的娇憨可爱。”岁庭衡拿笔给桃花添上了花蕊,这朵原本看起来十分潦草的桃花多了几分神韵。<br />
“殿下妙手。”拂衣羡慕地盯着岁庭衡的手,大家都是手,差别怎么这么大?<br />
“不过是比云姑娘多学了几年。”寥寥几笔,岁庭衡又画了一朵桃花,陪伴在这朵花旁边,“如果你自小学作画,也许比我画得还要好。”<br />
有才华的人,即使身份尊贵,说话也这么好听。<br />
拂衣瞅着两朵挤在一起的桃花,放下笔道:“如此美景,真该小酌两杯,才不负这满园春光。”<br />
“云姑娘前两日挖出来的酒还没喝完。”岁庭衡放下笔,把画纸收起:“我让人把酒取来?”<br />
“好。”拂衣往四周看了一眼:“皇后娘娘呢?”<br />
“方才你去摘花时,康阳公主进宫求见,母后回了昭阳宫。”岁庭衡带着拂衣到桃树下的雕花汉白玉桌旁坐下:“母后离去前让我午时带你去昭阳宫用膳。”<br />
“多谢皇后娘娘。”拂衣朝昭阳宫方向拱了拱手。<br />
“母后很喜欢你。”岁庭衡伸手拂去桌上的花瓣:“花朝节那日若不是……”<br />
“殿下。”拂衣笑着打断:“为君分忧,乃是为臣之义。”<br />
与岁庭衡相处过几次后,拂衣对这位谪仙般的殿下多了些了解,至少再不会把他当做完美又没有情感的玉雕:“殿下再提感谢地话,那就是臣女的不是了。”<br />
“家父被贬至充州,陛下把他召回京城重用,对臣女一家而言,等同再造之恩。”拂衣认真地看着岁庭衡:“得遇明君,难以为报,唯有誓死忠随。”<br />
风吹得树枝窸窣作响,岁庭衡看着拂衣鬓间在空中飞舞的发带:“我,都明白。”<br />
“殿下,风大了,您肩上有伤,下次再去拜见皇后娘娘吧。”岑楚眼见宁王面色越来越苍白,伸手去扶他。<br />
“我无碍。”宁王看到一行内侍捧着各色食盒去往桃花园,为首的两人还抱着酒坛,疑惑地停下脚步。<br />
皇嫂从不饮酒,为何会让宫侍备酒?<br />
“王爷,”岑楚看清酒坛上的花纹,忍不住开口道:“那两个酒坛……好像是五年前,酒正为贺先帝万寿特意酿造的。”<br />
五年前是先帝六十大寿,所以那年宫中所用的器皿等物,皆印有寿福二字花纹。<br />
皇后宴请他人,为何会用五年前的酒?<br />
宁王踩着满地落花走进桃林,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br />
“桃花树下饮酒仙,可惜拂衣不懂作诗,不然真要为殿下赋诗一首。”<br />
他看着桃花树下的两人,一人着织金红袍,眉目如画。<br />
一人着鹅黄宫裙,貌美如花。<br />
“埋了五年的酒,喝着好像更烈一些。”<br />
宁王突然想起,他与云拂衣曾在这里埋下两坛酒,约好在她十八岁时,再把它们挖出来。<br />
桃花潋滟,岁庭衡饮下杯中酒,转身看到了远处的宁王。<br />
他风淡云轻的收回视线,把酒倒满盏,与拂衣轻轻碰杯。抬手间,大红袖摆与拂衣的袖子交叠在了一起,红的灿烂,黄的热烈。<br />
“虽烈,却十分美味,我喜爱非常。”<br />
第22章 白马<br />
宁王怔怔地看着拂衣面前的酒坛,许久都回不过神。<br />
桃花的味道呛得他胸口又闷又痛,他捂着胸口想吐,可什么都吐不出来。春风喧嚣,在他脑子里闹作一团。<br />
他踉跄一步,扶着树干站稳了身体。树干上的桃胶粘在他掌心,黏腻成团,他低头看着手掌,回忆起了五年前。<br />
那时候她还是个小姑娘,在话本上看见埋酒的故事,闹着要埋酒,他便由着她。<br />
“五年后我十八岁,到时候我喝女儿红,你喝桃花醉。”<br />
“谁喝醉,谁就是小狗。”<br />
“王爷,王爷!”岑楚见宁王面色越来越白,忧心忡忡道:“王爷,属下给您去请太医。”<br />
“不用。”宁王擦干净掌心,语气淡淡:“本王无事。”<br />
“见过王爷。”提着食盒经过的宫女屈膝行礼。<br />
拂衣注意到动静,抬头看到树下站着的宁王,倒酒的动作一顿,她放下酒壶起身:“臣女见过宁郡王。”<br />
内侍们屏气凝神退至角落,郡王也是王,几乎不会有人在给郡王请安时,特意点明对方是郡王,而是尊称“王爷”。<br />
“云姑娘。”宁王浅笑着走到两人身边,“赏花饮酒,侄儿好兴致。”<br />
“皇叔请坐。”岁庭衡邀宁王入座,“皇叔身上有伤,不宜饮酒,换茶来。”<br />
“几杯酒而已,有何喝不得。”宁王夺过酒盏,准备倒酒时,酒坛被拂衣一把按住。<br />
“宁郡王,这酒您可喝不得。”拂衣笑容如花,单手把酒坛推远:“您身份尊贵,万万不能冒险。”<br />
宁郡王看着她,缓缓收回伸出去的手:“多谢云姑娘关心本王的身体。”<br />
拂衣眉梢微挑:“嗯,臣女怕王爷喝死了。”<br />
宫中忌讳“死”字,内侍们吓得往后退了几步。<br />
“你醉了。”岁庭衡似乎没有察觉到拂衣说了不该说的话,他让莫闻把酒坛拿走:“下次我们再饮此酒,剩下的酒我先替你保管着。”<br />
“多谢殿下。”拂衣端起酒杯:“干杯。”<br />
岁庭衡端起酒杯,浅笑着慢慢喝下杯中酒,转头看向宁王:“皇叔今日怎么会来?”<br />
“听闻皇嫂在此处赏花,我本想来给皇嫂请安,不曾想是你们二人在此处。”宁王目光落在岁庭衡手中的空酒杯上:“既是然皇嫂不在,那么我下次再进宫给皇嫂请安。”<br />
“皇叔您来得不巧,半个时辰前康阳公主求见,母后就先回了昭阳宫。”岁庭衡眉眼间皆是笑意:“等会我与拂衣要去昭阳宫陪母后用午膳,皇叔若是不介意,可以与我们同去。”<br />
宁王想起他们衣袖交叠在一起的画面,面色疏离:“不必,多谢侄儿好意,我下次再来。”<br />
他站起身,走了两步后停下来,转身看着拂衣。<br />
岁庭衡起身相送:“皇叔还有事?”<br />
“无事。”宁王收敛视线:“没想到衡儿与云姑娘关系如此亲近,以前不曾听闻你们交好。”<br />
“皇叔是长辈,侄儿虽年幼不知事,也知道不该拿交友这种事来扰皇叔清静。”岁庭衡笑容温和:“侄儿与拂衣相识多年,皇叔平日事忙,自然注意不到我们小辈之间的来往。”<br />
“相识多年?”宁王看着拂衣,笑了一声:“原来竟是我孤陋寡闻了。”<br />
他转身拂袖而走,拂衣笑眯眯相送:“恭送宁郡王。”<br />
宁王走得头也没回。<br />
“皇叔自小受皇爷爷宠爱,有时候脾气不太好,你不要放在心上。”岁庭衡温柔地为拂衣倒了一盏热茶:“刚才他有些话对你不好,我撒谎遮掩了一二,你不会介意吧?”<br />
拂衣摇头:“臣女明白殿下是想维护臣女的名声,怕外面的人说臣女趋炎附势。”<br />
接过岁庭衡为她倒的茶,拂衣满眼都是好奇:“没想到殿下也会撒谎,臣女感觉有些新奇。”<br />
“难道在你眼中,我是不撒谎的人?”岁庭衡指腹搭在滚热的杯沿,茶水冒出的热气,让他眼角眉梢变得温柔多情:“有时候不想写策论,我也会撒谎。”<br />
“先生们信了没?”拂衣更加好奇了。<br />
“嗯……”岁庭衡回忆片刻,点头道:“信了。”<br />
“真是同人不同命,小时候我不愿抄书,就跟爹爹说,书已经被野猫叼走。”拂衣叹气:“我爹举着棍子追了我半条街,结果我挨了揍还要哭着抄书到半夜。”<br />
“后来我抄的字真被野猫叼走,可是谁也不信。”想起这件事,拂衣仍旧觉得委屈,连该自称“臣女”这件事都忘了:“连曹三郎他们都不相信我的话。”<br />
她抬头见岁庭衡嘴角上翘着,不敢置信道:“殿下,您在笑我?”<br />
“不是笑你。”岁庭衡指腹反复摩挲着杯子:“是觉得小时候你抄书的样子,一定很可爱。”<br />
“那……倒也不是太可爱。”拂衣回忆着幼时读书的模样,被墨汁弄脏的衣服,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先生,还有紧皱眉头的爹爹。<br />
越回忆越觉得,她爹当年没揍死她,一定很爱她。<br />
“臣女自幼不喜欢读书,常常跑去曹三郎家学骑射武艺。”拂衣笑:“后来我爹就懒得管我,任由臣女见天往曹家跑。”<br />
夏雨与秋霜疯狂给拂衣使眼色,小姐,您少说几句吧,皇子殿下是出了名的勤奋好学,您在他面前说自己怎么逃课,怎么不喜欢学习,难道这是什么很光荣的事吗?<br />
“原来云姑娘从小就已经这么厉害了。”<br />
“厉害?”拂衣诧异:“殿下,这从何说起?”<br />
“身为云家子女,在别人眼中,你就应该博学多才。你能不顾他人眼光,敢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敢于不惧人言,逃离自己讨厌的事,是世间无数人都没有勇气做到的事。”岁庭衡道:“世间有太多人活在世俗的眼光中,年幼的你做到许多成人不敢做的事,自然厉害。”<br />
逃课学艺在皇子殿下口中,都能变成这么了不起的事。拂衣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几乎所有人提到岁庭衡都是夸赞了。<br />
因为就连她都觉得,跟皇子殿下相处是件心情愉悦的事。<br />
这么会说话,谁能顶得住?<br />
反正她顶不住。<br />
秋霜与夏雨面面相觑,原来她们小姐从小就这么厉害,都怪她们没有及时发现小姐的优点。<br />
“殿下您谬赞了。”<br />
别夸了,别夸了,再夸她就要当真了。<br />
“非是夸奖,只是实话实说。”<br />
拂衣:从此刻开始,她正式宣布岁庭衡是除了她爹爹与兄长外,最讨她喜欢的读书人。<br />
昭阳宫。<br />
皇后看着坐了半个时辰还没打算走的康阳公主,心里捉摸着对方是不是想在她这里吃顿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