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虽然年纪才十八不到,但能愿意设置这么一个给百姓申诉的渠道,左看右看也能是有明君的潜力了。<br />
    至少这个登闻鼓一立,在这片大地的历史上就是独一份的存在,知道自己见证一个历史诞生的史官表情越发激动。<br />
    小白:“登闻鼓处需得有办公审理之所,这个和挑选合适的御史坐镇处理的事,就由丞相和御史大夫安排了。”<br />
    丞相抬手行礼称是:“此事臣自当安排妥当。”皇帝一点都没有提他举荐阜阳县令的事。<br />
    皇帝说要御史坐镇负责到时候审理案子,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朱平不得不开口了。<br />
    “上古明君之时就已有‘敢谏之鼓’,凡欲直言谏诤或申诉冤枉者均可挝鼓上言,今陛下在宫外设置登闻鼓,也是承先贤之意。”<br />
    他客气客气完就问道:“那陛下,刘芍……”你要怎么处置?<br />
    小白打断他,先安排了别的。<br />
    “阜阳县张家,贪图刘家土地,纵子踏苗杀人。既张家已然全部身亡,剩下的奴仆有作奸犯科的直接拿下。<br />
    再查清楚张家还有做什么恶事,家中土地财产全分给受了冤屈的百姓。”<br />
    只是一个大户纵子行凶被孝女灭门,就定义了这个案子,故意忽略背后的根本原因,小白不认。<br />
    最后的刘芍……<br />
    “刘芍行凶杀人,杀了张家满门,按律当斩。”<br />
    皇帝话音落下,支持晋律维持法律威严的人眼睛一亮,认为刘芍不应该被判决的人则是脸色一变。<br />
    倒是刘芍本人,半句冤屈不讲,按照进来的礼仪又对着皇帝伏跪行礼,平静的接受了自己的命运。<br />
    她想,她已经把害死家人的罪人都亲手杀了,也该是时候去地下找父母兄弟了。<br />
    至少在她之后,这座宫殿外面多了一面鼓,一面能让其他受了冤屈的人不用和她一样,只能自己报仇的鼓。<br />
    从阜阳到洛京,不再有遗憾的刘芍也觉得自己该去死了。<br />
    接下来,皇帝的一句话,让百官惊愕。<br />
    第11章 处罚<br />
    在皇帝给刘芍定了罪,认为她杀人就该伏法偿命之时,一些人高兴,一些人失落。<br />
    还有一些因为方才皇帝登闻鼓的设立而认为他有明君之相的,更是心绪复杂。<br />
    晋律为重,新皇和先皇一样,都是对著学派的思想不偏不倚,但注重晋律治国。<br />
    怪不得他们关系最好呢。<br />
    看着下面各色人的神情,小白继续道:“先帝驾崩,国孝期间不得行刑,暂且将刘芍收押。<br />
    手刃张家满门罪行恶劣,于掖庭监管,国孝之后再行刑。”<br />
    就算杀人有罪,刘芍的年纪也过了未成年保护法,但小白的良心实在无法让他真的看到一个受害者去死。<br />
    还没正式上班,已经开始感受到大侄子偶尔的头疼是为了什么了。<br />
    刘芍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她大概听懂了暂时自己不会死,要过一段时间才死。<br />
    只是多活一段时间而已,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区别。<br />
    而对官员们来说,皇帝这是嘴上一套,做着一套。<br />
    而下面的官员们则是齐齐看向皇帝,最后是丞相发声,站出来率先认可了此次判决:“臣,谨遵圣喻。”<br />
    其他吵了一上午的人也在权衡之后暂且认可了皇帝的做法,等到刘芍被带走,皇帝也走了,一群官员们才站起来出去。<br />
    离了巍峨的大殿,三三两两成群,开始讨论起皇帝和皇帝的判决。<br />
    丞相公孙弘和御史大夫朱平走在最后,公孙弘咳了两声,年老佝偻的背都有些抖了。<br />
    他感慨道:“陛下为梁王时,虽籍籍无名不甚出彩,却另有丘壑。”<br />
    比他年轻一点,身体也好一点,基本是朝野公认下一位丞相的朱平也感慨道:“比之其他诸侯王……先帝,果然还是贤明啊。”<br />
    本以为先皇做皇帝两年就病在床榻,还没个儿子,一时任性就想选个和自己关系近的。<br />
    大家都以为他是乱选的,现在看来,他可不是乱选的。<br />
    国孝期间不行刑,这说出来自然是尊敬先帝,合情合理合法,但这么大的案子,也是可以特殊时期特殊办理的。<br />
    皇帝以国孝为名拖着,但国孝也顶多是前三个月禁止宴乐婚嫁战事,四十九天内禁屠宰。<br />
    而现在九月二十八,甚至等不到三个月结束,十月初五祭完天地和宗庙,皇帝就会大赦天下。<br />
    刘芍名义上依然是罪人,因杀人被定罪,却也没有真正为此送命。<br />
    既保证了晋律的威严,又兼顾了朝野上下对她的孝行的肯定,也警告后来者不要随意效仿。<br />
    还处置了玩忽职守的县令,因为她而设置了登闻鼓……<br />
    皇帝在没有名义但实质就是朝会的殿上,一共也就发了三条命令,每一条都让他们两个从武帝时期管理大晋朝廷到现在的三朝元老都挑不出刺来。<br />
    公孙弘:“本以为老夫身子老了,现在看看,还能再多站站。”<br />
    公孙弘作为一国丞相,是不认为刘芍该死的,可更不认可孝义下的私刑无罪。<br />
    处置阜阳县令、按律定罪拖时间拖到大赦天下,这些方法他也想到了,但是总要看看皇帝到底对治国是个什么理念,对百姓、官员又是什么态度,就一直没说。<br />
    新帝比他想的还要优秀,公孙弘想得到的,他也都很能想得到;甚至他的眼睛是往下看的,愿意为了他的百姓设置一面登闻鼓。<br />
    经过柩前登基和刘芍案子的审判,公孙弘很欣慰,皇帝年轻,但是个能立得住的,比记忆里武帝其他的儿子都要好的多。<br />
    至少在果决方面,皇帝做的很好,不是那种容易软耳根子,三两句话就朝令夕改的。<br />
    不过也是,要是武帝其他儿子真能争气点,怎么会让武帝宁可立了皇太孙,也不愿意培养有儿子的他们。<br />
    “丞相说笑了,您还年轻着呢。”朱平也笑了。<br />
    朱平虽是坚定的按晋律执法那一派,但也清楚刘芍的案子要是不想引起朝野的太大波动,最好是不能按晋律那么判。<br />
    他其实对皇帝保下刘芍的做法内心并不赞同,但也知道这是对大晋最好的审判方式,看得见皇帝的立场。<br />
    至少皇帝是尊重晋律,也不愿意晋律被忽视,设置登闻鼓的目的也是为了鼓励百姓走合法途径找朝廷处理事情。<br />
    朱平摸摸自己的胡子:“陛下从前,晋律确实有认真学。”<br />
    从前的梁王长于深宫,靠着先皇上位他这个小皇叔才有了点存在感,但人不是宅在阳泉宫就是在北岭山。<br />
    群臣和两位太后认可他的继承合法性,就去深挖他以前的经历,听说跟着皇太子也就学了文字和晋律,别的课程都是听一听就自己闭眼去打他那什么‘打坐’去了。<br />
    朱平可是也有朋友就做过皇太孙老师,他们都说梁王性子古怪,尊敬师长却半点不听他们的课,本来也就是重点教育皇太孙的人自然也就不管他了。<br />
    现在朱平觉得很爽,文字是基础不算,皇帝以前那是对别的课程兴趣缺缺,但认真学了晋律的!<br />
    公孙弘没觉得皇帝是朱平心中的那种拥护晋律的君主,他走之前提醒道:“登闻鼓的事,我不操心,但是阜阳县的事,你派个御史府可靠的官员去。<br />
    打死刘家人在后,贿赂县吏,强买田地在先,消息也散广一些。”<br />
    “是,平已经有了合适人选。”朱平对着他作揖,明白老丞相是什么意思。<br />
    阜阳县的事,正好也给下面提提醒,这次是做官名声上没事,只是手下吏员捅了篓子,但到底地方官怎么样他们自己心里有数。<br />
    还纵着地方大户,不多加约束,回头出了事,有人直接跑来洛京击鼓鸣冤,那就等着和阜阳县令一个下场,少说也领个失察之罪,一家子三代以内不能做官吧。<br />
    两个老臣子继续并肩往宫门外走着,心里都在想着接下来要处理的一堆公事,但也有个共同的疑惑——<br />
    长在深宫,从小也算是锦衣玉食不缺的皇帝,怎么会对刘芍这样的百姓有那么多的、耐心?<br />
    如果小白知道了两位资历最大老臣的想法,恐怕也是会对他们的同样抱有疑问。<br />
    你管他重开之后的生活,叫锦衣玉食?<br />
    第12章 安排<br />
    离了议事大殿,小白又跪坐回大侄子灵柩前,重山和童明安静在他左右随侍,其他宫人越发不敢看他。<br />
    这座宫殿的人都是侍奉先皇的,对小白并不陌生。哪怕在诸公的拥立下,小白登基了,在他们心里,这也还是昔日的梁王。<br />
    经过今天皇帝和诸位大臣对刘芍的讨论判决,他哪怕还没有正式登基,也已经在玄雍宫众人的心里算是真正的主人了,能行使生杀大权的那种。<br />
    除了念经,小白不是个什么都会自言自语说出来的人,今天殿上的一切,他都是默默心里和大侄子说的。<br />
    感慨大一统国家思想没有定型统一时候的有趣,那些大臣为了一个议题争辩的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三角错位

小于号

堕落幻境

松月兔兔

邪巫

牛奶少年郎

在后宫里开后宫(1vN)

逆龄巽

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

路遥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