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n\t马秀英在成为皇后以后,仍旧保持着勤俭持家的好习惯,甚至后宫架起织布机,亲自织些绸衣料、缎被面什么的,当然还有种菜。<br /><br />她在皇宫中开垦出一处菜地,种一些时蔬之类的。<br /><br />朱元璋和马皇后一起,将带回来的那些红薯栽种到了马皇后开垦的菜地中。<br /><br />种完后。<br /><br />朱元璋三番五次嘱咐马皇后要照料好这几颗红薯。<br /><br />“知道了。”<br /><br />马皇后被嘱咐多了,忍不住没好气的回了一声,她实在是有些搞不懂,朱元璋还真把这几个不知道从哪搞回来的疙瘩当宝贝了。<br /><br />她也很好奇这究竟是个什么。<br /><br />所以,她自然会帮朱元璋照看好这个叫做红薯的东西。<br /><br />红薯的种植很顺利,然而另外一件事,就没有那么顺利了。<br /><br />朱元璋在早朝上提出了将松江府设立为特区的建议,遭到了几乎满朝文武的反对,特别是那些文官们。<br /><br />“皇上请三思啊,历朝历代皆是以农为本,您现在鼓励纺织,鼓励商贸,那是舍本逐末啊,老祖宗的教训您都忘了吗?”<br /><br />“是啊,《管子·国蓄》中有云: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现在皇上开放商贸,这何止是四孔?这是如筛子兜水,全漏了呀!”<br /><br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br /><br />“……”<br /><br />他们一口一个以农为本,一口一个利出一孔,一口一个商人百害而无一利。<br /><br />但是朱元璋再一次独断朝纲。<br /><br />这让满朝文武一顿气急攻心,但又无可奈何。<br /><br />好在皇上现在只是在松江府一个地区推行放开重农抑商,鼓励纺织的政策。<br /><br />如果皇上直接在全国推行,恐怕当场要炸了。<br /><br />现在只是在一个区,多少有试验的性质,既然这样,那大家就看结果呗,事实永远比言语更具说服力。<br /><br />等到时候松江府被搞得乌烟瘴气,天怒民怨的时候,看皇上还能怎么说。<br /><br />退了朝之后,众臣仍旧在议论纷纷。<br /><br />“皇上最近到底怎么了?我怎么感觉他好像变了个人一样,行事作风简直是惊世骇俗。”<br /><br />“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教唆皇上,以前的皇上不是这样的。”<br /><br />“那究竟是什么妖人在背后蛊惑皇上呢?”<br /><br />“皇上最近和刘基走得很近,这一次去松江主持特区事务的也是他,难不成是刘基?”<br /><br />“可是,刘基不像是那样的人呀。”<br /><br />“谁知道呢,刘基自诩能够占卜窥命,指不定给皇上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灌了什么迷魂汤……”<br /><br />“……”<br /><br />因为朱元璋的行为在他们看来着实反常,所以说什么的都有,但不管怎么说,松江特区是定下来了。<br /><br />而刘基则是被任命为总督,奉命前去松江府组建特区。<br /><br />和他一起前去的是几个前不久大明首届恩科中招录的学子,吴伯宗,郭翀,茹太素等几人。<br /><br />没有老人,全是新人。<br /><br />这当然是朱元璋故意而为之。<br /><br />去之前,朱元璋特意嘱咐刘基,让他不必拘泥,放心大胆的去做,大刀阔斧的革新故鼎,就像朱辰说的那样,两个字:放开。<br /><br />“臣谨遵圣命!”<br /><br />京师城门,刘基深深一拜,便带着首届恩科的几位进士往松江府而去……<br /><br />……<br /><br />来到松江府,刘基第一件件事便是推广改良过的纺纱机和织布机。<br /><br />和在京师的时候一样,免费送,但是生产出来的棉布必须交给刘基他们来收购。<br /><br />免费的东西,自然是谁都想要。<br /><br />每一天,制造纺纱机和织布机的工厂外,都有许多百姓排队等候领取。<br /><br />松江府本就是织造大省,纺纱织布几乎深入到每家每户。<br /><br />现在有了改良过的纺纱机和织布机,纺纱和织布的效率一下子就上去了,而且生产出来的布匹还有人回购,以往都是男耕女织,男耕为主,女织为辅,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似乎悄然发生了改变,因为纺纱织布的收益已经超过了耕种的收益,这让一些男性劳动力也开始转向织布。<br /><br />渐渐的,有组织的棉纺织业形成了规模,而且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br /><br />每天都有数百台纺纱机和织布机在孜孜不倦的运转,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棉布,然后回购到刘基这边,再由刘基批发给各大布行进行销售。<br /><br />一条粗糙的产业链形成。<br /><br />当然,这些快速生产出来的棉布无法与当地的松江布相提并论。<br /><br />但是,这些棉布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便宜。<br /><br />便宜且保暖,正好切中了老百姓们的需求。<br /><br />于是,不仅仅是松江府内的百姓争相购买,就是周边的百姓也闻风而动,为了买到便宜的棉布,不惜走上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路程,前来购买。<br /><br />甚至还有一些行脚商人,敏锐的看到了商机,找刘基批发棉布,贩到周边的乡镇去卖。<br /><br />这一切,和当初在京师发生的几乎一样,但也有不同,那就是纺纱的效率也跟上来了,并没有出现纱荒。<br /><br />松江府的棉纺织业正在悄然的发生改变……<br /><br />而在松江府的进展还算顺利的同时,朝廷并不太平。<br /><br />入冬后,多地发生了雪灾,以河北最为严重,连绵的大雪,让天地间仿佛成了银色的熔炉,大量民房被压垮,取暖物资严重不足,上百万灾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冻死冻伤者无数,急需朝廷的救济……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
玄幻魔法相关阅读More+

活人深处

穿黄衣的阿肥

万世之名

古羲

守序暴君

不在意中人

反派儿子抛弃女帝?我反手娶回家

传奇小陈

大道之上

宅猪

玄幻:史上最强废材逆袭陆仁云青瑶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