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郑阁老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大帐前,如今明今翊究竟在不在里面尚未可知,他命人看住外层,自己上前准备进入查看,刚到门口,就听到远处嗖的一声,长箭深深扎进郑阁老脚下的土地。<br />
“保护阁老——”<br />
一群人瞬间调转方向,等众人看清来人,握住长刀的手一抖。<br />
“明霄——”郑阁老彻底绝望,自己精心的准备的计划原来在他们看来就是个笑话。<br />
明霄远在北境,一时半会赶不过来,除非有人提前布局。<br />
这招瓮中捉鳖,将他全家都套了进去,本来可以寿终正寝的自己这次只怕要牵连全家了。<br />
“郑启明,你可知罪。”明霄冷声问他。<br />
“知罪?”郑阁老轻声嗤笑,“我有什么罪?我只是担心陛下安危,防着你这等乱臣贼子!”<br />
莫名被打成乱臣贼子的明霄也不客气,反正救驾也不是第一次了,干脆利落的下令抓捕。<br />
“给我杀!”郑阁老看了看周围,拿起一把长刀,准备生死一搏。<br />
“郑启明。”明今翊的声音响起,郑阁老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快速转身朝着明今翊大帐门后刺去。<br />
噗嗤一声,郑阁老的刀刺中帐帘后人的身躯后又被他抽回,鲜血喷溅,而他却面上一喜,接着一把揭开帐帘。<br />
司琼华不可思议的表情映入眼帘。<br />
“太皇太后,”郑阁老惊恐不已,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明霄便在背后搭弓射箭,一剑贯穿郑阁老的肩膀,长刀铛啷一声掉在地上。<br />
司琼华身体一颤,若不是越桃搀扶,也就与郑阁老一样,倒在地上。<br />
“大势已去,还不投降。”<br />
眼见郑阁老和太皇太后都已经被明今翊的人控制,他们再垂死挣扎也无用,干脆的将手中的武器丢到了地上。<br />
“郑阁老,”司琼华身后的明今翊走了出来,毫无波澜的看着郑启明,“你好大的胆子。”<br />
郑阁老瘫软在地,心知一切都完了,他看了一眼虚弱的司琼华,接着就被明霄的人架了起来。<br />
“臣护驾来迟。”<br />
“襄王请起。”明今翊像是丝毫不怕司琼华和郑启明失血过多死掉一样,先安排好明霄和受惊的朝臣,才慢慢看向需要处理的两人。<br />
司琼华在被越桃用刀挟持住后,便看到黑黑的大帐被掀开,原来明今翊已经趁着混乱带人躲进了帐篷。<br />
“怪不得哀家找不到你,哀家还以为你丢了季清自己跑了。”<br />
明今翊没有搭理司琼华的挖苦,而是让司琼华走出帐篷。<br />
听着外面的争吵声渐进,司琼华以为自己出去比留在这里有出路,便任由越桃架着脖子赶出去,没想到走到门口明今翊突然开口喊了郑启明。<br />
郑启明以为门后是明今翊,毫不客气的捅了司琼华一刀。<br />
司琼华一直在失血,但明今翊像是没看到似的,率先处理起郑启明来。<br />
抄家来的意料之中,郑启明在尚未行动前,就已经做好被抄家的准备。<br />
所以面对明今翊抄家处斩的命令丝毫不意外。<br />
明今翊处理完郑家,扭头看向司琼华,如今她的大势已去,接下来就看明今翊会不会做绝了。<br />
司琼华知道明今翊担心身后名,自然不敢直接下令杀她,“明今翊,有本事就杀了我,哀家就是打算要你的命,只要哀家不死,你和姓季的就准备好每日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吧!”<br />
明今翊面无表情地看着司琼华癫狂的样子,丝毫没有触动。<br />
“还不送太皇太后回营帐,找太医诊治。”<br />
司琼华听到这里忍不住怔楞一下,随即就被越桃拉扯着往自己的营帐走去,一路上腹部的刀伤被来回拉扯,越桃却像故意似的,丝毫没有顾及到她的感受。<br />
因着她和郑启明,这次皇家秋猎彻底成了一场闹剧。<br />
明今翊几乎在修整后立刻下令回宫,郑家被快速抄家问斩,宋凌云这个备用也终于转正。<br />
关于司琼华的消息也彻底消失在后宫中,直到七日后,后宫传来太皇太后薨逝的消息。<br />
“太医只是简单的包扎了伤口,刀伤太重了,他们谁都不敢用猛药。”<br />
越桃发现司琼华快不行的时候,派人请来了季清和明今翊。<br />
“知道了。”早早料到会这样的明今翊迈步走了进去,看到司琼华弥留间,依然握着一支金簪。<br />
“谁拿也不行。”越桃轻声提醒。<br />
明今翊点点头,靠近司琼华。<br />
“你来了,”司琼华居然还有意识,明今翊和季清轻轻挑了挑眉,静静地看着她。<br />
“这簪子是我刚入宫第一次侍寝封妃后,先帝赐给我的……如今来看依然光彩夺人。”<br />
司琼华不舍得的摸了摸那根让她生出野心的金簪,“哀家想带下去,再戴给先帝看看。”<br />
明今翊面色凝重,“这是皇祖母的东西,孙儿自然会如您所愿。”<br />
司琼华浑浊的眼睛一亮,满意的抬手呵退下人,屋里霎时间只剩下三人。<br />
明今翊和季清并肩看着司琼华,本以为她会对两人说些什么,没想到最后一句话还是对着自己。<br />
“哀家……当初不,不该听……进宫的……”<br />
许久,明今翊和季清再上前,司琼华已经没了气息。<br />
最后走了还是攥着那根金簪,季清垂眸看着她,只觉得一片凄凉与无奈。<br />
明今翊伸手拉住季清的手,“走吧。”<br />
走出殿门,候着的宫人看主子脸色便明白所有,啼哭声渐起。<br />
从年初到年尾,国丧不断。<br />
冬去春来,枯枝抽芽。<br />
春风将去年笼罩一年的霉气驱散。<br />
年后祭奠仪式后,明今翊拉着季清的手敬告先祖,将季清立为皇后,嫡长子虽尚在襁褓中,但明今翊依然力排众议,立为太子。<br />
走出祭祀大殿,两人并肩而立,受百官朝拜。<br />
一片山呼中,季清与明今翊相视一笑。<br />
至此,<br />
时和岁稔,山河皆安。<br />
——<br />
完<br />
小贴士:找看好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
“保护阁老——”<br />
一群人瞬间调转方向,等众人看清来人,握住长刀的手一抖。<br />
“明霄——”郑阁老彻底绝望,自己精心的准备的计划原来在他们看来就是个笑话。<br />
明霄远在北境,一时半会赶不过来,除非有人提前布局。<br />
这招瓮中捉鳖,将他全家都套了进去,本来可以寿终正寝的自己这次只怕要牵连全家了。<br />
“郑启明,你可知罪。”明霄冷声问他。<br />
“知罪?”郑阁老轻声嗤笑,“我有什么罪?我只是担心陛下安危,防着你这等乱臣贼子!”<br />
莫名被打成乱臣贼子的明霄也不客气,反正救驾也不是第一次了,干脆利落的下令抓捕。<br />
“给我杀!”郑阁老看了看周围,拿起一把长刀,准备生死一搏。<br />
“郑启明。”明今翊的声音响起,郑阁老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快速转身朝着明今翊大帐门后刺去。<br />
噗嗤一声,郑阁老的刀刺中帐帘后人的身躯后又被他抽回,鲜血喷溅,而他却面上一喜,接着一把揭开帐帘。<br />
司琼华不可思议的表情映入眼帘。<br />
“太皇太后,”郑阁老惊恐不已,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明霄便在背后搭弓射箭,一剑贯穿郑阁老的肩膀,长刀铛啷一声掉在地上。<br />
司琼华身体一颤,若不是越桃搀扶,也就与郑阁老一样,倒在地上。<br />
“大势已去,还不投降。”<br />
眼见郑阁老和太皇太后都已经被明今翊的人控制,他们再垂死挣扎也无用,干脆的将手中的武器丢到了地上。<br />
“郑阁老,”司琼华身后的明今翊走了出来,毫无波澜的看着郑启明,“你好大的胆子。”<br />
郑阁老瘫软在地,心知一切都完了,他看了一眼虚弱的司琼华,接着就被明霄的人架了起来。<br />
“臣护驾来迟。”<br />
“襄王请起。”明今翊像是丝毫不怕司琼华和郑启明失血过多死掉一样,先安排好明霄和受惊的朝臣,才慢慢看向需要处理的两人。<br />
司琼华在被越桃用刀挟持住后,便看到黑黑的大帐被掀开,原来明今翊已经趁着混乱带人躲进了帐篷。<br />
“怪不得哀家找不到你,哀家还以为你丢了季清自己跑了。”<br />
明今翊没有搭理司琼华的挖苦,而是让司琼华走出帐篷。<br />
听着外面的争吵声渐进,司琼华以为自己出去比留在这里有出路,便任由越桃架着脖子赶出去,没想到走到门口明今翊突然开口喊了郑启明。<br />
郑启明以为门后是明今翊,毫不客气的捅了司琼华一刀。<br />
司琼华一直在失血,但明今翊像是没看到似的,率先处理起郑启明来。<br />
抄家来的意料之中,郑启明在尚未行动前,就已经做好被抄家的准备。<br />
所以面对明今翊抄家处斩的命令丝毫不意外。<br />
明今翊处理完郑家,扭头看向司琼华,如今她的大势已去,接下来就看明今翊会不会做绝了。<br />
司琼华知道明今翊担心身后名,自然不敢直接下令杀她,“明今翊,有本事就杀了我,哀家就是打算要你的命,只要哀家不死,你和姓季的就准备好每日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吧!”<br />
明今翊面无表情地看着司琼华癫狂的样子,丝毫没有触动。<br />
“还不送太皇太后回营帐,找太医诊治。”<br />
司琼华听到这里忍不住怔楞一下,随即就被越桃拉扯着往自己的营帐走去,一路上腹部的刀伤被来回拉扯,越桃却像故意似的,丝毫没有顾及到她的感受。<br />
因着她和郑启明,这次皇家秋猎彻底成了一场闹剧。<br />
明今翊几乎在修整后立刻下令回宫,郑家被快速抄家问斩,宋凌云这个备用也终于转正。<br />
关于司琼华的消息也彻底消失在后宫中,直到七日后,后宫传来太皇太后薨逝的消息。<br />
“太医只是简单的包扎了伤口,刀伤太重了,他们谁都不敢用猛药。”<br />
越桃发现司琼华快不行的时候,派人请来了季清和明今翊。<br />
“知道了。”早早料到会这样的明今翊迈步走了进去,看到司琼华弥留间,依然握着一支金簪。<br />
“谁拿也不行。”越桃轻声提醒。<br />
明今翊点点头,靠近司琼华。<br />
“你来了,”司琼华居然还有意识,明今翊和季清轻轻挑了挑眉,静静地看着她。<br />
“这簪子是我刚入宫第一次侍寝封妃后,先帝赐给我的……如今来看依然光彩夺人。”<br />
司琼华不舍得的摸了摸那根让她生出野心的金簪,“哀家想带下去,再戴给先帝看看。”<br />
明今翊面色凝重,“这是皇祖母的东西,孙儿自然会如您所愿。”<br />
司琼华浑浊的眼睛一亮,满意的抬手呵退下人,屋里霎时间只剩下三人。<br />
明今翊和季清并肩看着司琼华,本以为她会对两人说些什么,没想到最后一句话还是对着自己。<br />
“哀家……当初不,不该听……进宫的……”<br />
许久,明今翊和季清再上前,司琼华已经没了气息。<br />
最后走了还是攥着那根金簪,季清垂眸看着她,只觉得一片凄凉与无奈。<br />
明今翊伸手拉住季清的手,“走吧。”<br />
走出殿门,候着的宫人看主子脸色便明白所有,啼哭声渐起。<br />
从年初到年尾,国丧不断。<br />
冬去春来,枯枝抽芽。<br />
春风将去年笼罩一年的霉气驱散。<br />
年后祭奠仪式后,明今翊拉着季清的手敬告先祖,将季清立为皇后,嫡长子虽尚在襁褓中,但明今翊依然力排众议,立为太子。<br />
走出祭祀大殿,两人并肩而立,受百官朝拜。<br />
一片山呼中,季清与明今翊相视一笑。<br />
至此,<br />
时和岁稔,山河皆安。<br />
——<br />
完<br />
小贴士:找看好看得小说,就来海棠书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