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拍哪些,不拍哪些?<br />
哪些能拍,哪些不能拍?<br />
哪些人物要着重拍,哪些人物要一笔带过?<br />
这些,却都不是他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事。<br />
剧本一边写一边审一边改。<br />
早就不知道改第几版了,还在改。<br />
除此之外,演员也很难挑。<br />
那个年代的英雄人物,十之七八都是少年郎。<br />
而这个年纪的演员,很难找。<br />
在当下和平年代里生长出来的少年,有几个能表现出,那个时代才会有的眼神?<br />
那种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坚毅!<br />
要是找年纪大的演员来演,虽然可以用演技弥补,但又会被人说老黄瓜刷绿漆。<br />
像何川那种,年纪小演技又好的,实在是珍贵。<br />
可惜,他们剧组开机时,何川刚好要备战高考,不可能长期进组。<br />
只能留个合适的角色,等着他来客串。<br />
“好啦,开始吧。”<br />
蒋导挥挥手,助理姐姐托着个托盘走近詹海洋。<br />
詹海洋低头一看,托盘里有六个信封。<br />
助理姐姐示意他自己选一个,詹海洋随手取了一个离自己最近的。<br />
这次试戏,太多眼睛悄悄盯着。<br />
各方面来打招呼的有,想塞人进来的更是不计其数。<br />
蒋兆年最近电话都不敢接,干脆搞了抽签这一套。<br />
演员自己抽,抽到哪段就演哪段。<br />
詹海洋打开信封,里面的纸条上,打印着几行字。<br />
是叶定武将军年少时,离家投军的那段故事。<br />
叶定武将军是家中幼子,家里还有位兄长叫叶尚文。<br />
兄长叶尚文,年长定武将军许多。<br />
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名将。<br />
他早定武三年多就已经参军,跟着部队一走就再也没回来。<br />
前两年还有些口信托人带回来,近一年却音讯全无。<br />
眼看着抗击倭寇的战争进入了焦灼阶段,定武将军也想追随哥哥的脚步,去参军报国。<br />
但叶母一听,当场差点就要晕过去。<br />
家里只有两个儿子,幺儿本就是被她当做眼睛珠子一样宠着长大。<br />
怎么愿意放他走?<br />
抹着泪坐在他的房间门口,堵着他说“如果你要走,就从为娘的尸体上跨过去吧!”<br />
詹海洋抽到的就是这一段。<br />
他要面对的是一位心疼不舍的母亲。<br />
这段故事流传比较广泛,他早就准备过相关的片段。<br />
詹海洋放回信封,低头酝酿了几分钟,就开始表演。<br />
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没有大国哪有小国?<br />
儿子面对目前的安抚、保证、恳求,他都尽力地表现。<br />
表演很顺畅。<br />
詹海洋说完台词,整理了下情绪。<br />
不由自主抬眼朝蒋导那边看去。<br />
却看到蒋兆年手肘撑在桌面上,两根手指捏着下巴,皱眉看着自己。<br />
这表情,不像是满意的样子。<br />
第272章<br />
蒋兆年皱着眉。<br />
詹海洋的表演,看得出来他有提前做足准备。<br />
也看得出来,这确实是个有些灵气的演员。<br />
可以说,詹海洋比今天来试戏的,一些所谓顶流小鲜肉的演技好多了。<br />
但在他看来,詹海洋的表演,还是有些过于中规中矩。<br />
说不上来哪里有些不对劲,总觉得缺了些什么,不是他想象中的少年叶定武。<br />
蒋兆年垂眸,拿起笔在纸上,轻轻做了一个记号。<br />
连着试戏了两天,看了几十个演员,没几个能留下的。<br />
他对易智远给他推荐来的詹海洋,还抱了些期待值。<br />
现在看来,这演技还可以,留是能留。<br />
但叶定武将军这个角色,他还是演不了。<br />
坐在蒋兆年身边的副导演崔凯,扫了一眼蒋导做的记号,心知蒋导是要留下这个演员。<br />
崔凯跟蒋兆年有些亲戚关系,他在家里要喊蒋兆年一声表舅公。<br />
自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跟在蒋兆年身边。<br />
也能说是蒋导的关门弟子。<br />
对蒋兆年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表舅公这是对詹海洋还挺满意。<br />
在他看来,詹海洋刚才的那段表演,确实可圈可点。<br />
自己坚持多琢磨,再有好的导演点拨一下,未来可期。<br />
崔凯跟易智远也一起吃过几次饭,对于师兄推荐过来的人,也愿意多照拂一二。<br />
他小声开口,朝蒋兆年问道,“要不要,让他再试试邓胜利将军那个角色?”<br />
邓胜利将军在这部电影里所占比重,比叶定武将军的更大。<br />
蒋兆年在选角时,自然是更挑剔。<br />
整整一个上午,看了十几个人,愣是一个也没看中。<br />
蒋兆年闻言,有些犹豫。<br />
詹海洋刚才的这段表演都不算出色,那人物性格更为复杂的邓将军,他能诠释出来吗?<br />
手上的笔,在纸面上轻敲。<br />
蒋兆年抬头看了眼詹海洋,迎上他的眼神,突然间就动了心思。<br />
“行,那试一下吧!”<br />
反正就试一下,行不行也是没关系的。<br />
崔凯笑呵呵地看向詹海洋,“小詹,邓胜利将军的角色你准备过了没有?”<br />
詹海洋闻言点点头,“稍稍了解了一下。”<br />
查阅资料的时候,他就留意到这位,名字特别的英雄人物。<br />
在这个平行世界的历史上,邓胜利将军可以算是一个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br />
他十一岁那年,邻国倭寇发动了侵略战争。<br />
他的老家邓家村被倭寇血洗,全村一百三十七口人被屠。<br />
仅剩他带着弟弟邓为邦,从尸山尸海中爬了出来。<br />
其实,为邦也不是他的亲弟弟。<br />
那天,他带着同村的邻居家弟弟一起上山,抓山鸡掏鸟蛋,玩得忘记了时间。<br />
两人收获满满,提着猎物兴高采烈地下山回家时,远远就看村里的方向浓烟滚滚。<br />
中午离开时,还宁静祥和的村庄,已经只剩一片焦黑。<br />
村口衲着鞋底,叮嘱他们上山别走太远的阿婆,被刺刀杀死在树下。<br />
一双昏黄的眼睛,不瞑目地死死瞪着天空。<br />
家人们、相亲们,全都惨死。<br />
邓胜利带着同村的弟弟,花了三天三夜,掩埋了亲人。<br />
带着血海深仇的两个孩子,历经艰险,投奔了当地的抗倭部队。<br />
从此,一个改名邓胜利,一个改名邓为邦。<br />
致誓死保卫祖国,灭倭寇、胜利定邦。<br />
邓家村的人本就是靠山吃山,猎户为多。<br />
邓家两兄弟从小耳濡目染,之后又苦练本领,成了部队里两柄见血封喉的利剑。<br />
弟弟邓为邦枪法了得,曾经创下用121颗子弹,毙杀106个敌人的功绩。<br />
一次战役中,邓为邦不幸被敌人生擒。<br />
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的邓为邦,被敌人绑在阵前,用来威胁邓胜利投降。<br />
邓胜利怒目欲裂地看着弟弟,哽咽着用口型对自己说“哥对不起,我没有来得急自杀”。<br />
“哥不要管我,开枪。”<br />
邓胜利没有投降。<br />
他亲眼看着弟弟,被恼羞成怒的敌人连开了五枪。<br />
邓为邦临死前,拼尽最后的力气,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祖国万岁,杀光倭寇!”<br />
邓胜利咬碎了牙,苦苦熬到了援军。<br />
四天之后,邓胜利带着二十人的敢死队,半夜摸进了倭寇的营地。<br />
悄无声息地屠了倭寇指挥官,烧了他们的粮仓。<br />
带回了被悬挂在倭寇营区门口,弟弟的尸体。<br />
蒋兆年让詹海洋试的,就是敌军绑了弟弟,威胁邓胜利投降的那一段。<br />
“直接上有难度的吧!”<br />
蒋兆年七十有余,端坐着看了一天不在线的表演,已经是头痛不已。<br />
关键是,有些重要角色,还没有着落。<br />
想着就觉得心烦,蒋兆年不自觉地就伸手,去桌上的烟盒又取了根烟,夹在之间准备点燃。<br />
与蒋兆年同桌坐着的其他几人,也不太抱希望地放松了身体,靠在椅背上。<br />
蒋导让试这段戏啊?<br />
也好,试试就试试吧!<br />
虽说确实有难度,蒋导的要求又高。<br />
可万一说不定走了狗屎运,这个詹海洋的表演就能被蒋导看上呢?<br />
今天的试戏,本就没有安排助理配合演戏。<br />
詹海洋四处看了看,从舞台下搬了张椅子上台。<br />
不管有没有希望被选上,反正他就当是过一把戏瘾吧。<br />
詹海洋半蹲着,上身趴在椅子上,把座椅面当成了战壕的防御掩体。<br />
他闭上了眼睛,脑海里浮现出被战火炸得焦黑的土地。<br />
小山坡下,就是不共戴天的倭寇,绑着重伤的弟弟耀武扬威。<br />
他调整了一下姿势。<br />
在舞台上的顶灯照射下,把半张脸藏进了阴影里。
哪些能拍,哪些不能拍?<br />
哪些人物要着重拍,哪些人物要一笔带过?<br />
这些,却都不是他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事。<br />
剧本一边写一边审一边改。<br />
早就不知道改第几版了,还在改。<br />
除此之外,演员也很难挑。<br />
那个年代的英雄人物,十之七八都是少年郎。<br />
而这个年纪的演员,很难找。<br />
在当下和平年代里生长出来的少年,有几个能表现出,那个时代才会有的眼神?<br />
那种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坚毅!<br />
要是找年纪大的演员来演,虽然可以用演技弥补,但又会被人说老黄瓜刷绿漆。<br />
像何川那种,年纪小演技又好的,实在是珍贵。<br />
可惜,他们剧组开机时,何川刚好要备战高考,不可能长期进组。<br />
只能留个合适的角色,等着他来客串。<br />
“好啦,开始吧。”<br />
蒋导挥挥手,助理姐姐托着个托盘走近詹海洋。<br />
詹海洋低头一看,托盘里有六个信封。<br />
助理姐姐示意他自己选一个,詹海洋随手取了一个离自己最近的。<br />
这次试戏,太多眼睛悄悄盯着。<br />
各方面来打招呼的有,想塞人进来的更是不计其数。<br />
蒋兆年最近电话都不敢接,干脆搞了抽签这一套。<br />
演员自己抽,抽到哪段就演哪段。<br />
詹海洋打开信封,里面的纸条上,打印着几行字。<br />
是叶定武将军年少时,离家投军的那段故事。<br />
叶定武将军是家中幼子,家里还有位兄长叫叶尚文。<br />
兄长叶尚文,年长定武将军许多。<br />
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名将。<br />
他早定武三年多就已经参军,跟着部队一走就再也没回来。<br />
前两年还有些口信托人带回来,近一年却音讯全无。<br />
眼看着抗击倭寇的战争进入了焦灼阶段,定武将军也想追随哥哥的脚步,去参军报国。<br />
但叶母一听,当场差点就要晕过去。<br />
家里只有两个儿子,幺儿本就是被她当做眼睛珠子一样宠着长大。<br />
怎么愿意放他走?<br />
抹着泪坐在他的房间门口,堵着他说“如果你要走,就从为娘的尸体上跨过去吧!”<br />
詹海洋抽到的就是这一段。<br />
他要面对的是一位心疼不舍的母亲。<br />
这段故事流传比较广泛,他早就准备过相关的片段。<br />
詹海洋放回信封,低头酝酿了几分钟,就开始表演。<br />
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没有大国哪有小国?<br />
儿子面对目前的安抚、保证、恳求,他都尽力地表现。<br />
表演很顺畅。<br />
詹海洋说完台词,整理了下情绪。<br />
不由自主抬眼朝蒋导那边看去。<br />
却看到蒋兆年手肘撑在桌面上,两根手指捏着下巴,皱眉看着自己。<br />
这表情,不像是满意的样子。<br />
第272章<br />
蒋兆年皱着眉。<br />
詹海洋的表演,看得出来他有提前做足准备。<br />
也看得出来,这确实是个有些灵气的演员。<br />
可以说,詹海洋比今天来试戏的,一些所谓顶流小鲜肉的演技好多了。<br />
但在他看来,詹海洋的表演,还是有些过于中规中矩。<br />
说不上来哪里有些不对劲,总觉得缺了些什么,不是他想象中的少年叶定武。<br />
蒋兆年垂眸,拿起笔在纸上,轻轻做了一个记号。<br />
连着试戏了两天,看了几十个演员,没几个能留下的。<br />
他对易智远给他推荐来的詹海洋,还抱了些期待值。<br />
现在看来,这演技还可以,留是能留。<br />
但叶定武将军这个角色,他还是演不了。<br />
坐在蒋兆年身边的副导演崔凯,扫了一眼蒋导做的记号,心知蒋导是要留下这个演员。<br />
崔凯跟蒋兆年有些亲戚关系,他在家里要喊蒋兆年一声表舅公。<br />
自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跟在蒋兆年身边。<br />
也能说是蒋导的关门弟子。<br />
对蒋兆年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表舅公这是对詹海洋还挺满意。<br />
在他看来,詹海洋刚才的那段表演,确实可圈可点。<br />
自己坚持多琢磨,再有好的导演点拨一下,未来可期。<br />
崔凯跟易智远也一起吃过几次饭,对于师兄推荐过来的人,也愿意多照拂一二。<br />
他小声开口,朝蒋兆年问道,“要不要,让他再试试邓胜利将军那个角色?”<br />
邓胜利将军在这部电影里所占比重,比叶定武将军的更大。<br />
蒋兆年在选角时,自然是更挑剔。<br />
整整一个上午,看了十几个人,愣是一个也没看中。<br />
蒋兆年闻言,有些犹豫。<br />
詹海洋刚才的这段表演都不算出色,那人物性格更为复杂的邓将军,他能诠释出来吗?<br />
手上的笔,在纸面上轻敲。<br />
蒋兆年抬头看了眼詹海洋,迎上他的眼神,突然间就动了心思。<br />
“行,那试一下吧!”<br />
反正就试一下,行不行也是没关系的。<br />
崔凯笑呵呵地看向詹海洋,“小詹,邓胜利将军的角色你准备过了没有?”<br />
詹海洋闻言点点头,“稍稍了解了一下。”<br />
查阅资料的时候,他就留意到这位,名字特别的英雄人物。<br />
在这个平行世界的历史上,邓胜利将军可以算是一个带着传奇色彩的人物。<br />
他十一岁那年,邻国倭寇发动了侵略战争。<br />
他的老家邓家村被倭寇血洗,全村一百三十七口人被屠。<br />
仅剩他带着弟弟邓为邦,从尸山尸海中爬了出来。<br />
其实,为邦也不是他的亲弟弟。<br />
那天,他带着同村的邻居家弟弟一起上山,抓山鸡掏鸟蛋,玩得忘记了时间。<br />
两人收获满满,提着猎物兴高采烈地下山回家时,远远就看村里的方向浓烟滚滚。<br />
中午离开时,还宁静祥和的村庄,已经只剩一片焦黑。<br />
村口衲着鞋底,叮嘱他们上山别走太远的阿婆,被刺刀杀死在树下。<br />
一双昏黄的眼睛,不瞑目地死死瞪着天空。<br />
家人们、相亲们,全都惨死。<br />
邓胜利带着同村的弟弟,花了三天三夜,掩埋了亲人。<br />
带着血海深仇的两个孩子,历经艰险,投奔了当地的抗倭部队。<br />
从此,一个改名邓胜利,一个改名邓为邦。<br />
致誓死保卫祖国,灭倭寇、胜利定邦。<br />
邓家村的人本就是靠山吃山,猎户为多。<br />
邓家两兄弟从小耳濡目染,之后又苦练本领,成了部队里两柄见血封喉的利剑。<br />
弟弟邓为邦枪法了得,曾经创下用121颗子弹,毙杀106个敌人的功绩。<br />
一次战役中,邓为邦不幸被敌人生擒。<br />
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的邓为邦,被敌人绑在阵前,用来威胁邓胜利投降。<br />
邓胜利怒目欲裂地看着弟弟,哽咽着用口型对自己说“哥对不起,我没有来得急自杀”。<br />
“哥不要管我,开枪。”<br />
邓胜利没有投降。<br />
他亲眼看着弟弟,被恼羞成怒的敌人连开了五枪。<br />
邓为邦临死前,拼尽最后的力气,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祖国万岁,杀光倭寇!”<br />
邓胜利咬碎了牙,苦苦熬到了援军。<br />
四天之后,邓胜利带着二十人的敢死队,半夜摸进了倭寇的营地。<br />
悄无声息地屠了倭寇指挥官,烧了他们的粮仓。<br />
带回了被悬挂在倭寇营区门口,弟弟的尸体。<br />
蒋兆年让詹海洋试的,就是敌军绑了弟弟,威胁邓胜利投降的那一段。<br />
“直接上有难度的吧!”<br />
蒋兆年七十有余,端坐着看了一天不在线的表演,已经是头痛不已。<br />
关键是,有些重要角色,还没有着落。<br />
想着就觉得心烦,蒋兆年不自觉地就伸手,去桌上的烟盒又取了根烟,夹在之间准备点燃。<br />
与蒋兆年同桌坐着的其他几人,也不太抱希望地放松了身体,靠在椅背上。<br />
蒋导让试这段戏啊?<br />
也好,试试就试试吧!<br />
虽说确实有难度,蒋导的要求又高。<br />
可万一说不定走了狗屎运,这个詹海洋的表演就能被蒋导看上呢?<br />
今天的试戏,本就没有安排助理配合演戏。<br />
詹海洋四处看了看,从舞台下搬了张椅子上台。<br />
不管有没有希望被选上,反正他就当是过一把戏瘾吧。<br />
詹海洋半蹲着,上身趴在椅子上,把座椅面当成了战壕的防御掩体。<br />
他闭上了眼睛,脑海里浮现出被战火炸得焦黑的土地。<br />
小山坡下,就是不共戴天的倭寇,绑着重伤的弟弟耀武扬威。<br />
他调整了一下姿势。<br />
在舞台上的顶灯照射下,把半张脸藏进了阴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