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1023章 为人父六点五十五分从一号院坐车出发,六点五十九分到的医院楼下。<br />
过街道的时候因为下班时间,所以耽误了一分钟。<br />
因为顾宁在家习惯穿着宽松睡衣,为了方便直接用被包裹了,被三人抬上的车。<br />
下车的时候有医院护工帮忙,所以多一分钟都没耽误。<br />
进产房的时间是七点零二分。<br />
记得这般清楚,是因为李学武不停地看手上的时间。<br />
医院离家近就是方便,虽然心里有些慌,但所有的流程早都有所准备。<br />
所以从顾宁招呼李学武的那声开始,李家便开始了全家总动员。<br />
生产包、被、启动汽车,出门,到医院,进产房,比上厕所的时间都快。<br />
医院暂时只有李学武和韩建昆在,秦京茹留在家里照顾李姝。<br />
电话就是她打给医院的,也打给了四合院那边。<br />
顾宁进产房前抓着李学武的手不放,最后是她们科室主任亲自来了,这才松得手。<br />
外科主任、产科主任、麻醉科主任齐上阵,在门口与李学武相遇并没有多说什么,但对顾宁,他们并不需要下什么保证。<br />
李学武更不需要为这里的医疗条件和专注所担忧。<br />
七点十五分,医院的副院长亲自过来同李学武寒暄了几句,表达了关心,也表达了善意。<br />
李学武很清楚对方的目的,一边观察着产房的动静,一边不失分寸地应付着这种客套。<br />
他并没有多待,在母亲刘茵同李雪和姬毓秀出现在楼梯口的时候,便主动离开。<br />
“什么时候进去的?”<br />
刘茵有些着急地小跑着过来,对迎接上来的儿子便开始问询着。<br />
目光是盯着产房的门,对于李学武的介绍,其实她也并没有听进去多少。<br />
李学武心里担心,但面上一直保持着镇定,安排母亲在长椅上坐下,又同李雪和姬毓秀说了几句。<br />
“奶奶还要来呢,怕你们顾不上李姝,我说一会抱回去就是了”。<br />
“跟秦京茹在家呢”<br />
李学武坐在了母亲身边,他不坐下,刘茵也坐不住。<br />
“我正哄着她洗脸,进卫生间的时候还没事,出来的时候就告诉我羊水破了”。<br />
“这哪有个准”<br />
刘茵手按着儿子的膝盖,盼着产房的门,嘴里有些絮叨着说道:“谁都没敢说早点晚点,这个时间点算好的了”。<br />
她手指头掐着算,点头道:“不管怎么说,没赶到半夜里就算我大孙儿成全你们”。<br />
“是,给我急的一脑门子汗”<br />
李学武笑了笑,作势擦了脑门一下,刚刚见风已经干了。<br />
不过这动作还是逗笑了李雪和姬毓秀,她们也是好奇地看着产房。<br />
大嫂生产的时候两人都没在家,也没帮上忙。<br />
这是听着电话了,赶紧的收拾东西,娘三个坐了沈国栋的车便往这边来。<br />
“生完是在医院住几天?”<br />
刘茵好像突然想起来似的,问道:“房间定好了吗?”<br />
“早准备好的,韩建昆回家取东西了”<br />
李学武解释道:“医院给安排的单间,自己用什么准备什么,大概住三到四天,看情况”。<br />
“是,是,是这么个情况”<br />
刘茵点点头,道:“单间好,省的闹,一屋子人,谁都休息不好”。<br />
这么说着,她示意了地上带来的兜子,对李雪交代道:“这些送去房间吧……”<br />
“这是啥?”<br />
李学武按住了母亲的手问道:“咋还拿东西来?”<br />
“是我的换洗衣服”<br />
刘茵解释道:“等小宁生完孩子,你该忙忙你的,我跟在这陪护”。<br />
“不是都说好了嘛”<br />
李学武苦笑着拦住了母亲,道:“离家这么近,吃饭、照顾小宁都有秦京茹呢”。<br />
“她哪里有经验照顾产妇!”<br />
刘茵拍着儿子的手劝道:“这你就甭管了,当婆婆的要是不伺候儿媳妇儿,咋抱孩子?”<br />
“我跟小宁说过了,家里还有大嫂需要照顾呢”<br />
李学武劝着母亲道:“白天您有时间就过来,晚上再回去,夜里秦京茹在这边陪护”。<br />
“听我说,妈”<br />
他按着母亲的手说道:“一大家子人呢,缺了谁也不能缺了你,哪个孙子都重要”。<br />
“你这孩子!”<br />
刘茵急了,不满道:“伺候生产跟闹着玩呢?没经营咋能行,夜里翻身喂孩子的,没明白人能行嘛!”<br />
“你快别说了,该干啥干啥去!”<br />
她摆了摆手,示意了李雪送行李,同时对儿子说道:“就是一样重要,我才得来呢,不然成啥了”。<br />
“二哥,家里吃饭不耽误,晚上我们还回家呢”<br />
李雪劝道:“你也说了,就三四天的事,要不妈回家也惦记着”。<br />
“那也用不着这么……”<br />
李学武无奈地笑着,道:“秦京茹早都准备陪护了,在家的时候也照顾孩子,经营上没问题的”。<br />
“我信不着她”<br />
刘茵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儿子的解释,有些任性地说道:“没生过孩子的没有发言权”。<br />
说完又对儿子叮嘱道:“赶紧给你丈母娘打电话,她要是回来看护,我倒是不跟她争抢”。<br />
这么说着也是好笑,她知道亲家在南方,不方便回来的,就是威胁儿子呢。<br />
李学武却是点头道:“是该给那边去个电话,早就说了的,要回来看孩子”。<br />
“还真……!”<br />
刘茵见儿子站起身要去打电话,着实意外了。<br />
李学武还真不是跟母亲吓唬,到了值班室,用证件借了电话,打去了金陵。<br />
这个时候的长途电话接通全靠运气,好在是李学武的运气不错。<br />
十分钟没到就接通了,丈母娘接的,问是不是生了。<br />
每次李学武主动给南边挂电话都会被问这一句。<br />
顾宁是不会主动打电话的,李学武打电话问候的次数也不是太频繁。<br />
所以听见是李学武的声音,丁凤霞便紧张地问了。<br />
李学武则是缓了缓,这才讲道:“妈,小宁刚进产房,您不用担心,一切顺利”。<br />
“哎呦!哎呦!”<br />
电话那头的丁凤霞也不知道是急的,还是高兴的,话也说不出来,只叹了两句哎呦。<br />
之后便听见她喊了服务员,去叫领导听电话。<br />
交代完,这才又给李学武这边问了顾宁生产的情况,问了医院的安排。<br />
李学武不厌其烦一一做了汇报,从晚饭前开始讲起,直到说了母亲和妹妹等人都在门口等着。<br />
电话那边传来了顾海涛的声音,很冷静,告诉李学武他知道了,按计划执行就行了。<br />
“是”<br />
李学武好笑地跟丈人对了话,差点喊出保证完成任务。<br />
翁婿两个都是行伍之人,对儿女情长很矜持,但也很在意。<br />
电话那边传来了丈母娘埋怨的声音,是说他兵带多了,脑子僵化了,连闺女生孩子都要按计划。<br />
顾海涛却是知道女婿为人的,不会将闺女置于危险境地,尤其是听见女婿的汇报,都很好。<br />
他没再问询闺女的情况,反而是问了问李姝有没有人照顾,是否需要什么帮助。<br />
李学武将家里的安排一一说了,也说了母亲坚持来医院看护的事。<br />
“辛苦亲家了,都是为了儿女”<br />
顾海涛在电话里说道:“你妈去收拾衣服了,小胡去要最近的飞机票了”。<br />
“家里一切都好,妈可以不用着急回来的”<br />
李学武主动劝说道:“您二老工作那么忙,我和小宁比较担心您的身体”。<br />
“是要回去的”<br />
顾海涛听着女婿说完,这才说道:“我的身体还好,你们不用惦记,把你们的小日子过好,我和你妈是高兴的”。<br />
说完,又解释道:“月末我会进京开会,到时候再去家里拜访你父母,替我问候他们”。<br />
有了李姝后,李学武已经是一名父亲,特别能理解丈人的心情。<br />
是关心自己闺女的,但不会给女婿压力。<br />
对闺女关心的表达方式是关心女婿,关心女婿的家人,甚至对他的叮嘱也是以一种平等随和的方式。<br />
有人戏称是女婿手握人质,在李学武看来,这真是一种无奈。<br />
未来李姝也会长大,结婚,生子,他也会成为顾海涛一般的身份,做姥爷。<br />
所以要珍惜这种关心,更要理解这种关爱。<br />
在结束电话后,李学武又给韩殊主动打去了电话。<br />
顾、韩两家本就关系亲近,又因为董文学与韩殊的结合,所以走动愈加紧密。<br />
董文学是顾海涛照顾长大的,对顾宁视若亲妹,韩殊对顾宁也是关爱有加。<br />
自顾宁怀孕后,便经常来这边探望。<br />
现在电话要打给直近亲属,不能忘了她,否则要遭埋怨。<br />
韩殊并没有太过于惊讶,只是嘴里说着好,同时问李学武车方不方便接她。<br />
李学武则是回答会安排司机去接她,叫她不要着急。<br />
出了值班室,在产房门口找到了韩建昆,秦京茹也在,李姝正在姬毓秀的怀里。<br />
她有些认生,医院里的环境和气味让她愣愣的。<br />
直到见到爸爸,这才张开手要抱抱,刚刚妈妈的事吓了她一跳。<br />
秦京茹说他们走后李姝便哭了一场,吵着要妈妈。<br />
尤其是看着被被裹着抬走的场景,小小的她就已经知道了害怕。<br />
也是连哄带劝的,收拾了家里,给她穿了厚厚的衣,又罩了厚大衣,抱着她走来了医院。<br />
坐车到医院四分钟,走着来八分钟,就是这么近。<br />
李姝见着奶奶的时候哭了一场,这会儿见着爸爸又要掉眼泪。<br />
她见着大人们都望着产房的方向,就知道妈妈在里面。<br />
小手搂着李学武的脖子,哭的好伤心,嘴里呀呀地要着妈妈。<br />
李学武示意了韩建昆,抱着她往外走,一边哄着,一边交代去接韩殊的事。<br />
韩建昆随李学武去过很多次了,自然知道在哪。<br />
等目送他下楼,李学武这边哄劝着李姝,给她解释妈妈为啥要进医院,又为啥要在这等着。<br />
同时点了点她,说她出生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的,他也是在外面等着了。<br />
在李学武第三次保证妈妈一会儿就出来的情况下,她这才止住了哭声。<br />
李学武告诉她,妈妈生宝宝的时候不能听见她哭,要着急的。<br />
李姝使劲瘪兜着小嘴儿,满眼的泪光,努力克制自己不哭了。<br />
到产房门口的时候,刘茵要接过去抱,李姝也不愿意,就搂着爸爸的脖子,更不用说李雪等了。<br />
李学武好笑又无奈,只能抱着,哄着,劝着,还得给做着保证。<br />
刘茵点着她的小手,说你妈妈老是管着你,你还要找她啊?<br />
“找~”<br />
李姝抿着小嘴,倔强地强调了一句,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李学武这个心疼啊。<br />
等韩殊带着孩子到的时候,瞧见她这个模样又是心疼的抱过去亲了又亲。<br />
董梦元不太理解生孩子咋回事,但知道这个时候得听话,不然挨揍可疼。<br />
挨着师哥坐在椅子上,看着大人们说话,也看着大人们关注的产房方向。<br />
期间刘茵同秦京茹一起去了准备好的病房查看准备,暖瓶、尿盆、毛巾、水杯等等。<br />
已经伺候过一个儿媳妇了,还就是上个月,她是有经验的。<br />
只是对顾宁,她更仔细些,谨慎些,说是都一样,但二儿子分出来单过,自然要多心疼些。<br />
“哇——”<br />
八点半刚一过,产房那边便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br />
全家人刚刚还在说要通知谁,明天要去接李顺等等。<br />
话音没有落,啼哭声已响起。<br />
刘茵激动的直攥拳头,看着护士抱出来的孩子,赶紧凑上了前。<br />
“母子平安啊,李处长,六斤六两”<br />
很显然,护士也是认识李学武的,更知道三个大主任主持接生是意味着什么。<br />
她们更知道产妇的身份,从同事的角度,从身份背景,语气自然不同。<br />
“谢谢,辛苦了”<br />
他微笑着看了孩子,同时对护士道了谢。<br />
护士则是笑着客气道:“不辛苦,挺顺利的,您看看孩子,我得送他去婴儿观察室,还得观察一段时间”。<br />
“好,谢谢”<br />
李学武看着母亲怀里熟睡中的婴儿,亲切地摸了摸他的小手。<br />
跟李唐一样,生出来都是黑乎乎,丑巴巴的,只一个月,李唐已经有了婴儿模样。<br />
全家人都围过来看了又看,瞅了又瞅,就连李姝都瞪着大眼睛看了看奶奶怀里的小孩。<br />
等秦京茹随着护士抱了孩子离开后,又有医生出来给李学武交代,产妇一会儿就会出来,是直接送回病房的,需要人看护。<br />
刘茵心里还惦记着孙子,这会儿却反应过来,应了一声便赶紧往病房走。<br />
李雪和姬毓秀则也是跟着去帮忙,怕母亲一个人手忙脚乱的。<br />
其实所有的准备刚刚都已经过一遍了,但刘茵还是觉得不放心。<br />
有李学武在这边等着顾宁,她放心,且赶紧收拾好病房才是需要的。<br />
“来,顾宁家属”<br />
外科主任笑着招呼了李学武,逗他道:“我们顾宁可是辛苦了,您得好好补偿给我们,给你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呢”。<br />
“谢谢张主任”<br />
李学武跟她认识的,没少替顾宁维护关系,又是离家近。<br />
顾宁怀孕的这段时间对方也是没少往家里来探望,同时也算是上门观察。<br />
医不自医,她来看看顾宁,也顺便帮顾宁看看身体状况。<br />
在家出来的时候,秦京茹打的那个电话便是给她的,也是她早就交代过的。<br />
有的时候人情维护全看用心,真上心的,你半夜打电话她都能在,不上心的,你用喇叭喊都喊不来。<br />
李学武维护顾宁的关系,并不是从丈人的身份,以及顾宁的角度出发,反而是以医生家属的身份,站在自己的角度与他们交往。<br />
即便是他本身的职务已经不低,但相比较,这种相处方式更被对方所接受。<br />
医院里顾宁的同事对他的印象很好,对顾宁的态度有很多改变和转变。<br />
以前还有人要背后里提及顾宁的性格和背景,但现在很少有人说叨,甚至医院给顾宁提供了特殊的生产待遇。<br />
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李学武能主动做到,他们就能主动回应,人与人不就是如此嘛。<br />
所以与其说医院对顾宁的重视,倒不如说是对他们家这个关系的重视。<br />
顾宁和李学武这个家。<br />
玩笑是玩笑的,当顾宁躺在病床上被推出来的那一刻,李学武的心情还是特别激动的。<br />
看着她疲惫的神情,头发因为汗水糊在了脸上,目光里都是累。<br />
“去病房吧,观察一下,夜里看护注意一下,应该就能下地的”<br />
在外科主任的介绍下,李学武又与产科主任和麻醉主任认识了。<br />
产科主任交代了几句,同时也提醒李学武,夜里有值班医生,有问题随时都可以叫人。<br />
李学武再次表达了感谢,在李姝的哭闹声中,歉意地笑了笑,随着护士推着顾宁往病房走。<br />
李姝看着妈妈躺在床上虚弱的样子一下子忍不住就哭了起来,韩殊抱着她都不行,要找妈妈。<br />
顾宁听见了她的声音,努力睁开眼睛看了她,笑了。<br />
韩殊将李姝放在了顾宁身边,这才算是哄好了她。<br />
就这样,李姝坐在母亲身边,一起进的病房。<br />
这边刘茵早就准备起好了,见着顾宁的病床过来便迎了上来。<br />
小声跟顾宁说了几句,护着她进了病房。<br />
挪床的时候,李学武一个人就把顾宁抱了起来,李雪和姬毓秀等人托着头和脚。<br />
两名护士整理了尿袋和监护设备,叮嘱家属做好看护清洁。<br />
刘茵端着温水盆湿了毛巾,赶了李学武出去,同韩殊一起帮顾宁做了卫生。<br />
李学武站在门口,看着走廊里灯光下的人生百态,心里总算是落下了这块石头。<br />
——<br />
“恭喜啊,李副主任”<br />
“李副主任记得摆酒”<br />
……<br />
周四照常上班,但他有了儿子的消息不胫而走。<br />
也不知道这些人如何神通广大知道了消息,又如何传播的人尽皆知。<br />
反正只要是他见着的,都会同他道喜。<br />
李学武笑着回应,又安排彭晓力给各科室分了喜。<br />
喜准备了很多份,包括医院的、朋友的、亲属的、单位的等等。<br />
给医院的谢礼同大嫂当时不同,因为顾宁就是医院里的职工。<br />
尤其是身份所碍,不适合当面送礼,更不适合送重礼。<br />
李学武以家属的身份,给顾宁的科室送了喜,又分别给三位主任送了谢礼。<br />
点到为止,只要情面到了。<br />
给单位的则是比较直接,彭晓力和韩建昆抱着箱子分的,人人有份。<br />
喜不多,但就是个心意。<br />
说是喊他摆酒,可李学武并不会请客招待他们,这谁都知道。<br />
跟一般的干部不同,李学武的年龄优势,身份优势,注定他这一生的招待仅仅限于结婚那次了。<br />
不收礼,不收钱,倒贴喜,怎么可能不得到对方的祝福。<br />
只要母子平安,李学武真不稀罕热闹,尤其是怕给别人添麻烦。<br />
但人情世故是躲不开的,昨晚与母亲商量要通知谁。<br />
顾宁还在医院,所以能通知的只能是至近亲属。<br />
顾家在京城的直近亲属有,但跟顾宁亲的少。<br />
不过李学武该通知的都打了电话,同时也解释了丈母娘20号的飞机。<br />
讲了母子平安,也讲了顾宁的状态,说了丈母娘的情况,很直白地告诉他们,要来可以在20号以后再来。<br />
有丈母娘在,招待他们也好方便,同时也给顾宁和孩子留出休养的时间。<br />
昨晚孩子便抱回来了,医生只说黄疸有点高,其他都正常。<br />
其实黄疸高也正常,只要营养好,这项指标没有不高的。<br />
一般会在十天到十五天恢复正常,可能会早,也可能会晚。<br />
解决的办法就是烤灯,医生既然都没要求,自然就不会这么做。<br />
顾宁则是半夜里下的地,睡了一大觉之后有了些精气神。<br />
李学武也是陪她着再次睡了,这才回的家。<br />
要忙着家里的事,还要忙着单位的事,有了孩子以后,李学武更忙了。<br />
“哎,学武”<br />
中午吃饭的时候,景玉农叫住了他,提醒道:“营城那边来电话,船舶制造设备到港了”。<br />
“从港城采购的那批?”<br />
李学武端着饭盒,点头道:“夏总工就在钢城,我联系他去营城,还得跟津门那边打个招呼”。<br />
“应该如此,尤其是意商那边”<br />
景玉农提醒他道:“兄弟单位之间合作都要顾忌细节,更遑论与外商合作了”。<br />
她点了点李学武,示意一起上楼,谈起了国际宾馆住着的那个旅行团。<br />
谷维洁和她一直都在同对方接触,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谈,一位外商一位外商的见。<br />
两种分类方式,谈话和讨论的项目、方向、方式等都不同。<br />
同时处理十几个项目的谈判,她有点辛苦,同李学武说起,就是想让他支援。<br />
“哦,对了,忘了恭喜你”<br />
上了二楼,景玉农笑着看向他说道:“听说你当父亲了是吧,压力大不大?”<br />
“压力都是您给的”<br />
李学武好笑道:“您说大就大,您说不大就不大”。<br />
他示意了包间,道:“要不您再找找别人,我好空出时间照顾家庭?”<br />
“我可不会给你隐私废公的机会!”<br />
景玉农笑着说道:“你还年轻呢,往后这样的兴奋劲说不上得经历几次”。<br />
“不一定呢~”<br />
李学武无奈道:“我们夫妻准备响应号召,就生这么一个算了”。<br />
“计划生育?你可真行”<br />
景玉农好笑地看了看他,道:“你不会什么都想进步,连生孩子这件事都要克制自己吧?”<br />
“说笑的,得尊重我爱人的想法”<br />
李学武等她坐下后才坐下,解释道:“她也有自己的事业,不能因为孩子耽误了她”。<br />
“我是男人,已经得到的够多了,总得替她着想”。<br />
“行,可以,好男人”<br />
景玉农点点头,道:“你爱人是医生?好像听你说过”。<br />
“我可没跟你说过”<br />
李学武笑着看了她,道:“是医生,就在我们家门口的医院,外科”。<br />
“好职业,受尊重”<br />
景玉农点点头,说道:“我上学那会儿也想当医生来着,可没条件”。<br />
“所以选择了经济?”<br />
李学武知道她读的学校可是顶尖的,这会儿对方有可能在凡尔赛。<br />
景玉农看了看他,道:“那个时候不是你想干什么职业就学什么之事”。<br />
她有些遗憾地说道:“是组织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学什么”。<br />
“挺伟大的”<br />
李学武点点头,道:“我都没机会表现自己的忠诚和伟大,因为我没上过大学”。<br />
“你都当爹了,能不能说点实话?”<br />
景玉农吃着饭,瞥了他说道:“你不是在钢铁学院上大学呢嘛,大学生了”。<br />
“别开玩笑了,哪能比啊”<br />
李学武苦笑道:“我那是赶鸭子上架,可不敢用大学生标签自己,不敢当”。<br />
“真的假的?”<br />
景玉农狐疑地看了看他,道:“谦虚的过了啊!有点假了”。<br />
“是嘛?下次注意”<br />
李学武开了个玩笑,逗她笑了出来,随后便开始谈起与外商谈判的事。<br />
依照他的判断,与外商旅行团的接触下来,迟迟没有打开局面,可能跟局势的变化和担忧有关系。<br />
一方面是对方担心内地不稳定,对合作产生影响。<br />
另一方面则是担忧轧钢厂的信誉问题,是否能完成合作。<br />
第一个问题李学武也在思考,同景玉农讨论,要解决只能从合作方式上入手。<br />
让对方出钱出设备不太容易,甚至会引起对方的警惕。<br />
即便是有吉利星公司的合作在前,但意商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信用也不是很高。<br />
尤其安德鲁是在港城经营资本的,天然的被怀疑。<br />
再没有其他范本可以参照,轧钢厂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诚心。<br />
吃也吃了,玩也玩了,外商也着急了。<br />
他们想合作,但又怕合作,进退两难。<br />
这么多外商聚在一起,势必会私下里讨论和沟通,只要有一个对轧钢厂的信誉表示怀疑,那其他人也会迟疑。<br />
没办法,轧钢厂必须解决合作基础,还得解决信用基础。<br />
“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是必须的,这毋庸置疑”<br />
李学武强调道:“没有这种先进优势,如何完成目标订单和市场化设定”。<br />
“如果不能提供这种优势,咱们又何必同他们合作呢,直接卖产品好了!”<br />
“你的意思是,置换抵押?”<br />
景玉农皱眉问道:“可咱们没有海外资产,你用什么进行置换?”<br />
“所以要先解决信用问题”<br />
李学武敲了敲筷子,道:“就以东方时代银行里的存款做信用抵押,来构建对方的信任基础”。<br />
“不是正在跟信用社谈投资嘛,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参与这个项目”。<br />
“你说的详细点”<br />
景玉农饭也不吃了,看着他问道:“用信用社的资金运营这些项目?”<br />
“投资,资金是流动的”<br />
李学武手指转了转圈,解释道:“我需要什么,资金就会流向哪里,替我做什么”。<br />
“比如,东方时代银行里有咱们的钱吗?”<br />
他好笑地看着景玉农说道:“不都是被五丰行拆借走了嘛”。<br />
“但是,账目还在”<br />
李学武强调道:“信用也可与用投资来构建,对五丰行的拆借是投资,信用社的资金流入到轧钢厂的项目也是投资”。<br />
“账目是轧钢厂的帐,钱是信用社的钱”<br />
他双手一合,拍了一个巴掌道:“钱帐充裕,项目必成!”<br />
“你是在玩火啊”<br />
景玉农皱眉道:“如果港城那边出了事,如果内地的项目做不成,你我砸锅卖铁也堵不上这个窟窿啊”。<br />
“别逗了,我们家就一口锅,卖不了几个钱,您别惦记了”<br />
李学武摆了摆手,道:“首先港城的资金是拆借,风险在五丰行的身上,你怕什么?”<br />
“其次内地的项目有外商提供技术和设备,信用社提供资金,轧钢厂提供人员和场地,这还能出事?”<br />
他敲了敲桌子,道:“退一万步讲,就是这些项目都出了事,可跟咱们有什么关系?!”<br />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啊!”<br />
李学武摊开手说道:“投资嘛,谁规定一定要稳赚不赔的,那不叫投资,那叫抢劫”。<br />
“……”<br />
景玉农有些无语地看着他,问道:“你以前也是这样无耻的吗?”<br />
“不,不是的”<br />
李学武吃了一口饭,道:“自从认识你之后……”<br />
“滚!”<br />
景玉农嗔了他一句,随后敲了敲桌子,问道:“合作方式呢?”<br />
她追问道:“复刻造船厂模式?外商不认吧?”<br />
“综合一下,区别对待”<br />
李学武正色道:“项目不同,外商不同,谈判的基础也是不同的”。<br />
“甚至对方所能提供的技术设备,以及订单量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合作方式的判定”。<br />
他想了想,说道:“我给你个建议,你应该跟这些外商开诚布公地谈一谈”。<br />
“就把咱们的实际情况撂在那,明确告诉他们,我们需要在技术和设备上保持领先优势,否则没得谈”。<br />
“再有,内地对生产的态度始终如一,生产力和创造能力并不输国外,这是我们的优势”。<br />
“但这也是他们的优势!”<br />
李学武提醒道:“以这一点为核心,我们有劳动力,他们有成本优势,合作才能共赢”。<br />
“不太容易啊~”<br />
景玉农拿起筷子,看着李学武问道:“你真不打算参加谈判团队?”<br />
“再说吧,我并不比你轻松多少”<br />
李学武苦笑道:“跟家庭没关系,我的工作时间都奉献给了轧钢厂”。<br />
“联合贸易要在年后完成最后一批大的采销合约,我还在联系合作单位”。<br />
“不会是资金压力吧?”<br />
景玉农问道:“项目资金没着落,要从贸易项目中挤牛奶?”<br />
“您倒是想了,可贸易项目挤不出来牛奶,它是头公牛”<br />
李学武好笑道:“只能耕地,您要挤,只能……”<br />
“滚!你可真损!”<br />
景玉农推了手里的饭盒,道:“我吃饭呢!”<br />
——<br />
丈母娘回来的这天,父亲李顺也回来了。<br />
医院病房还是太小,装不下太多的人,只能到李学武家里坐。<br />
这两天到医院看望的只是家里亲戚,远一点的吉城和羊城都是打了电话回来。<br />
二叔和三叔去年能回来还是托了李学武结婚的缘由,过年定是回不来的。<br />
吉城二婶倒是说了,过些日子回来看老太太,也要看看孩子们。<br />
是的,李家第四代间隔一个月便得用们来形容了,李唐,李宁。<br />
这名字是李学武和顾宁早就偷偷定下来的。<br />
父母名字中各取一个,因为他们家真的有可能只这么一个了。<br />
李顺满心欢喜地从山上下来,直奔医院而来,本打算给孙子取名的,没想到他又迟到了。<br />
上次大儿子生孩子,他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李学文擅自做主定了大名,二儿子李学武怎么说来着?<br />
好家伙,等二儿子生孩子了,他再一次遭遇了同样的套路。<br />
听着顾宁的解释,李顺瞪了儿子,还得对儿媳妇儿点头认同,说这个名字起的好。<br />
就是有一样不好——不是他给起的!<br />
对于给大孙子起名字这个执念,李顺虽然没说,但对李学武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br />
不过当着亲家的面,他能说什么,只能回头找时间收拾儿子。<br />
顾家的亲戚来了,基本上是看一眼,聊几句,便去对面家里坐坐。<br />
丁凤霞是上午到的京城,脚不沾地地看了闺女,又得应付着亲戚。<br />
李家这边老一辈人丁单薄,来的亲戚不多,倒是李学武的干妈,王淑华来了。<br />
不说跟李家的关系,就是看在李学武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也得来看望看望。<br />
王淑华对顾宁和孩子是很亲近的,即便顾宁跟她见面不多。<br />
她是真心关心李学武的,对于干儿子有后,也是无比欣喜的。<br />
见到丁凤霞,两人聊了几句,便就互相认识了。<br />
其实特别熟,是在纸面上,都是一个时间进城的,队伍就那么些。<br />
李学武下班的时候家里还有客人在,母亲和丈母娘都在家,招待着双方的亲戚。<br />
他笑着同亲戚打了招呼,这些人他都认识,他们也都认识李学武。<br />
这一年亲戚关系,人情世故,都是他在跑,他们不熟悉顾宁,但知道顾家的姑爷。<br />
送走客人,家里才算是消停了下来,一家人坐在一起话说分别后的生活。<br />
丁凤霞说了在金陵的生活,说了大儿媳也有身孕的事,还特别感念起亲家李顺来。<br />
刘茵则是介绍了家里的情况,说着儿女的现状,主要还是说李学武两口子。<br />
秦京茹准备了一大桌子饭菜,又特别帮顾宁准备了一份。<br />
李学武让父母和丈母娘等人先吃,自己则是拎着饭盒去了医院。<br />
在医院看护顾宁的是韩殊,她的班现在自由度高,也有时间,也有方便。<br />
李学武进屋的时候她正抱着孩子哄睡,顾宁则是躺在床上打点滴。<br />
“老师,辛苦了啊~”<br />
“不辛苦,辛苦啥”<br />
韩殊笑了笑,将熟睡的孩子放在了婴儿床上。<br />
“瞧这小家伙睡的,多可爱”<br />
她示意了李学武,道:“看得出来像谁不?”<br />
“哪看得出来”<br />
李学武苦笑道:“我要说实话,对着镜子都不好辨别,但我得说他要像我才英俊呢”。<br />
“哎呀~”<br />
韩殊笑着说道:“你可真自信啊”。<br />
“呵呵,您快过去吃饭吧”<br />
李学武将手里的保温桶放在了床头柜上,对韩殊说道:“他们都等着您呢”。<br />
“等我干啥啊,都是一家人”<br />
韩殊看了看孩子,道:“我喂小宁吧,你回去吃饭,一会再来替我”。<br />
“别了,我来”<br />
李学武推让到:“您吃了饭就甭过来了,休息一会,我跟建昆说了,让他送您和梦元回去”。<br />
“那成”<br />
韩殊对顾宁笑了笑,随后对李学武问道:“真行啊?”<br />
“放心吧”<br />
李学武自信道:“这点事我还是做得来的”。<br />
送了韩殊离开,他回到病房,看了看睡熟的小孩,这才打开保温桶,对顾宁说道:“红豆薏米粥,一点都不油腻”。<br />
“嗯,你吃了吗?”<br />
顾宁微微侧头看了看他,道:“下班后就过来了?”<br />
“跟家里歇一会了”<br />
李学武笑了笑,盛了热粥,道:“薏米消肿祛湿,缓解产后浮肿,红豆缓解产后乏力,更解相思之苦”。<br />
他喂了顾宁道:“想我一整天了吧?”</p>
过街道的时候因为下班时间,所以耽误了一分钟。<br />
因为顾宁在家习惯穿着宽松睡衣,为了方便直接用被包裹了,被三人抬上的车。<br />
下车的时候有医院护工帮忙,所以多一分钟都没耽误。<br />
进产房的时间是七点零二分。<br />
记得这般清楚,是因为李学武不停地看手上的时间。<br />
医院离家近就是方便,虽然心里有些慌,但所有的流程早都有所准备。<br />
所以从顾宁招呼李学武的那声开始,李家便开始了全家总动员。<br />
生产包、被、启动汽车,出门,到医院,进产房,比上厕所的时间都快。<br />
医院暂时只有李学武和韩建昆在,秦京茹留在家里照顾李姝。<br />
电话就是她打给医院的,也打给了四合院那边。<br />
顾宁进产房前抓着李学武的手不放,最后是她们科室主任亲自来了,这才松得手。<br />
外科主任、产科主任、麻醉科主任齐上阵,在门口与李学武相遇并没有多说什么,但对顾宁,他们并不需要下什么保证。<br />
李学武更不需要为这里的医疗条件和专注所担忧。<br />
七点十五分,医院的副院长亲自过来同李学武寒暄了几句,表达了关心,也表达了善意。<br />
李学武很清楚对方的目的,一边观察着产房的动静,一边不失分寸地应付着这种客套。<br />
他并没有多待,在母亲刘茵同李雪和姬毓秀出现在楼梯口的时候,便主动离开。<br />
“什么时候进去的?”<br />
刘茵有些着急地小跑着过来,对迎接上来的儿子便开始问询着。<br />
目光是盯着产房的门,对于李学武的介绍,其实她也并没有听进去多少。<br />
李学武心里担心,但面上一直保持着镇定,安排母亲在长椅上坐下,又同李雪和姬毓秀说了几句。<br />
“奶奶还要来呢,怕你们顾不上李姝,我说一会抱回去就是了”。<br />
“跟秦京茹在家呢”<br />
李学武坐在了母亲身边,他不坐下,刘茵也坐不住。<br />
“我正哄着她洗脸,进卫生间的时候还没事,出来的时候就告诉我羊水破了”。<br />
“这哪有个准”<br />
刘茵手按着儿子的膝盖,盼着产房的门,嘴里有些絮叨着说道:“谁都没敢说早点晚点,这个时间点算好的了”。<br />
她手指头掐着算,点头道:“不管怎么说,没赶到半夜里就算我大孙儿成全你们”。<br />
“是,给我急的一脑门子汗”<br />
李学武笑了笑,作势擦了脑门一下,刚刚见风已经干了。<br />
不过这动作还是逗笑了李雪和姬毓秀,她们也是好奇地看着产房。<br />
大嫂生产的时候两人都没在家,也没帮上忙。<br />
这是听着电话了,赶紧的收拾东西,娘三个坐了沈国栋的车便往这边来。<br />
“生完是在医院住几天?”<br />
刘茵好像突然想起来似的,问道:“房间定好了吗?”<br />
“早准备好的,韩建昆回家取东西了”<br />
李学武解释道:“医院给安排的单间,自己用什么准备什么,大概住三到四天,看情况”。<br />
“是,是,是这么个情况”<br />
刘茵点点头,道:“单间好,省的闹,一屋子人,谁都休息不好”。<br />
这么说着,她示意了地上带来的兜子,对李雪交代道:“这些送去房间吧……”<br />
“这是啥?”<br />
李学武按住了母亲的手问道:“咋还拿东西来?”<br />
“是我的换洗衣服”<br />
刘茵解释道:“等小宁生完孩子,你该忙忙你的,我跟在这陪护”。<br />
“不是都说好了嘛”<br />
李学武苦笑着拦住了母亲,道:“离家这么近,吃饭、照顾小宁都有秦京茹呢”。<br />
“她哪里有经验照顾产妇!”<br />
刘茵拍着儿子的手劝道:“这你就甭管了,当婆婆的要是不伺候儿媳妇儿,咋抱孩子?”<br />
“我跟小宁说过了,家里还有大嫂需要照顾呢”<br />
李学武劝着母亲道:“白天您有时间就过来,晚上再回去,夜里秦京茹在这边陪护”。<br />
“听我说,妈”<br />
他按着母亲的手说道:“一大家子人呢,缺了谁也不能缺了你,哪个孙子都重要”。<br />
“你这孩子!”<br />
刘茵急了,不满道:“伺候生产跟闹着玩呢?没经营咋能行,夜里翻身喂孩子的,没明白人能行嘛!”<br />
“你快别说了,该干啥干啥去!”<br />
她摆了摆手,示意了李雪送行李,同时对儿子说道:“就是一样重要,我才得来呢,不然成啥了”。<br />
“二哥,家里吃饭不耽误,晚上我们还回家呢”<br />
李雪劝道:“你也说了,就三四天的事,要不妈回家也惦记着”。<br />
“那也用不着这么……”<br />
李学武无奈地笑着,道:“秦京茹早都准备陪护了,在家的时候也照顾孩子,经营上没问题的”。<br />
“我信不着她”<br />
刘茵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儿子的解释,有些任性地说道:“没生过孩子的没有发言权”。<br />
说完又对儿子叮嘱道:“赶紧给你丈母娘打电话,她要是回来看护,我倒是不跟她争抢”。<br />
这么说着也是好笑,她知道亲家在南方,不方便回来的,就是威胁儿子呢。<br />
李学武却是点头道:“是该给那边去个电话,早就说了的,要回来看孩子”。<br />
“还真……!”<br />
刘茵见儿子站起身要去打电话,着实意外了。<br />
李学武还真不是跟母亲吓唬,到了值班室,用证件借了电话,打去了金陵。<br />
这个时候的长途电话接通全靠运气,好在是李学武的运气不错。<br />
十分钟没到就接通了,丈母娘接的,问是不是生了。<br />
每次李学武主动给南边挂电话都会被问这一句。<br />
顾宁是不会主动打电话的,李学武打电话问候的次数也不是太频繁。<br />
所以听见是李学武的声音,丁凤霞便紧张地问了。<br />
李学武则是缓了缓,这才讲道:“妈,小宁刚进产房,您不用担心,一切顺利”。<br />
“哎呦!哎呦!”<br />
电话那头的丁凤霞也不知道是急的,还是高兴的,话也说不出来,只叹了两句哎呦。<br />
之后便听见她喊了服务员,去叫领导听电话。<br />
交代完,这才又给李学武这边问了顾宁生产的情况,问了医院的安排。<br />
李学武不厌其烦一一做了汇报,从晚饭前开始讲起,直到说了母亲和妹妹等人都在门口等着。<br />
电话那边传来了顾海涛的声音,很冷静,告诉李学武他知道了,按计划执行就行了。<br />
“是”<br />
李学武好笑地跟丈人对了话,差点喊出保证完成任务。<br />
翁婿两个都是行伍之人,对儿女情长很矜持,但也很在意。<br />
电话那边传来了丈母娘埋怨的声音,是说他兵带多了,脑子僵化了,连闺女生孩子都要按计划。<br />
顾海涛却是知道女婿为人的,不会将闺女置于危险境地,尤其是听见女婿的汇报,都很好。<br />
他没再问询闺女的情况,反而是问了问李姝有没有人照顾,是否需要什么帮助。<br />
李学武将家里的安排一一说了,也说了母亲坚持来医院看护的事。<br />
“辛苦亲家了,都是为了儿女”<br />
顾海涛在电话里说道:“你妈去收拾衣服了,小胡去要最近的飞机票了”。<br />
“家里一切都好,妈可以不用着急回来的”<br />
李学武主动劝说道:“您二老工作那么忙,我和小宁比较担心您的身体”。<br />
“是要回去的”<br />
顾海涛听着女婿说完,这才说道:“我的身体还好,你们不用惦记,把你们的小日子过好,我和你妈是高兴的”。<br />
说完,又解释道:“月末我会进京开会,到时候再去家里拜访你父母,替我问候他们”。<br />
有了李姝后,李学武已经是一名父亲,特别能理解丈人的心情。<br />
是关心自己闺女的,但不会给女婿压力。<br />
对闺女关心的表达方式是关心女婿,关心女婿的家人,甚至对他的叮嘱也是以一种平等随和的方式。<br />
有人戏称是女婿手握人质,在李学武看来,这真是一种无奈。<br />
未来李姝也会长大,结婚,生子,他也会成为顾海涛一般的身份,做姥爷。<br />
所以要珍惜这种关心,更要理解这种关爱。<br />
在结束电话后,李学武又给韩殊主动打去了电话。<br />
顾、韩两家本就关系亲近,又因为董文学与韩殊的结合,所以走动愈加紧密。<br />
董文学是顾海涛照顾长大的,对顾宁视若亲妹,韩殊对顾宁也是关爱有加。<br />
自顾宁怀孕后,便经常来这边探望。<br />
现在电话要打给直近亲属,不能忘了她,否则要遭埋怨。<br />
韩殊并没有太过于惊讶,只是嘴里说着好,同时问李学武车方不方便接她。<br />
李学武则是回答会安排司机去接她,叫她不要着急。<br />
出了值班室,在产房门口找到了韩建昆,秦京茹也在,李姝正在姬毓秀的怀里。<br />
她有些认生,医院里的环境和气味让她愣愣的。<br />
直到见到爸爸,这才张开手要抱抱,刚刚妈妈的事吓了她一跳。<br />
秦京茹说他们走后李姝便哭了一场,吵着要妈妈。<br />
尤其是看着被被裹着抬走的场景,小小的她就已经知道了害怕。<br />
也是连哄带劝的,收拾了家里,给她穿了厚厚的衣,又罩了厚大衣,抱着她走来了医院。<br />
坐车到医院四分钟,走着来八分钟,就是这么近。<br />
李姝见着奶奶的时候哭了一场,这会儿见着爸爸又要掉眼泪。<br />
她见着大人们都望着产房的方向,就知道妈妈在里面。<br />
小手搂着李学武的脖子,哭的好伤心,嘴里呀呀地要着妈妈。<br />
李学武示意了韩建昆,抱着她往外走,一边哄着,一边交代去接韩殊的事。<br />
韩建昆随李学武去过很多次了,自然知道在哪。<br />
等目送他下楼,李学武这边哄劝着李姝,给她解释妈妈为啥要进医院,又为啥要在这等着。<br />
同时点了点她,说她出生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的,他也是在外面等着了。<br />
在李学武第三次保证妈妈一会儿就出来的情况下,她这才止住了哭声。<br />
李学武告诉她,妈妈生宝宝的时候不能听见她哭,要着急的。<br />
李姝使劲瘪兜着小嘴儿,满眼的泪光,努力克制自己不哭了。<br />
到产房门口的时候,刘茵要接过去抱,李姝也不愿意,就搂着爸爸的脖子,更不用说李雪等了。<br />
李学武好笑又无奈,只能抱着,哄着,劝着,还得给做着保证。<br />
刘茵点着她的小手,说你妈妈老是管着你,你还要找她啊?<br />
“找~”<br />
李姝抿着小嘴,倔强地强调了一句,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李学武这个心疼啊。<br />
等韩殊带着孩子到的时候,瞧见她这个模样又是心疼的抱过去亲了又亲。<br />
董梦元不太理解生孩子咋回事,但知道这个时候得听话,不然挨揍可疼。<br />
挨着师哥坐在椅子上,看着大人们说话,也看着大人们关注的产房方向。<br />
期间刘茵同秦京茹一起去了准备好的病房查看准备,暖瓶、尿盆、毛巾、水杯等等。<br />
已经伺候过一个儿媳妇了,还就是上个月,她是有经验的。<br />
只是对顾宁,她更仔细些,谨慎些,说是都一样,但二儿子分出来单过,自然要多心疼些。<br />
“哇——”<br />
八点半刚一过,产房那边便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br />
全家人刚刚还在说要通知谁,明天要去接李顺等等。<br />
话音没有落,啼哭声已响起。<br />
刘茵激动的直攥拳头,看着护士抱出来的孩子,赶紧凑上了前。<br />
“母子平安啊,李处长,六斤六两”<br />
很显然,护士也是认识李学武的,更知道三个大主任主持接生是意味着什么。<br />
她们更知道产妇的身份,从同事的角度,从身份背景,语气自然不同。<br />
“谢谢,辛苦了”<br />
他微笑着看了孩子,同时对护士道了谢。<br />
护士则是笑着客气道:“不辛苦,挺顺利的,您看看孩子,我得送他去婴儿观察室,还得观察一段时间”。<br />
“好,谢谢”<br />
李学武看着母亲怀里熟睡中的婴儿,亲切地摸了摸他的小手。<br />
跟李唐一样,生出来都是黑乎乎,丑巴巴的,只一个月,李唐已经有了婴儿模样。<br />
全家人都围过来看了又看,瞅了又瞅,就连李姝都瞪着大眼睛看了看奶奶怀里的小孩。<br />
等秦京茹随着护士抱了孩子离开后,又有医生出来给李学武交代,产妇一会儿就会出来,是直接送回病房的,需要人看护。<br />
刘茵心里还惦记着孙子,这会儿却反应过来,应了一声便赶紧往病房走。<br />
李雪和姬毓秀则也是跟着去帮忙,怕母亲一个人手忙脚乱的。<br />
其实所有的准备刚刚都已经过一遍了,但刘茵还是觉得不放心。<br />
有李学武在这边等着顾宁,她放心,且赶紧收拾好病房才是需要的。<br />
“来,顾宁家属”<br />
外科主任笑着招呼了李学武,逗他道:“我们顾宁可是辛苦了,您得好好补偿给我们,给你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呢”。<br />
“谢谢张主任”<br />
李学武跟她认识的,没少替顾宁维护关系,又是离家近。<br />
顾宁怀孕的这段时间对方也是没少往家里来探望,同时也算是上门观察。<br />
医不自医,她来看看顾宁,也顺便帮顾宁看看身体状况。<br />
在家出来的时候,秦京茹打的那个电话便是给她的,也是她早就交代过的。<br />
有的时候人情维护全看用心,真上心的,你半夜打电话她都能在,不上心的,你用喇叭喊都喊不来。<br />
李学武维护顾宁的关系,并不是从丈人的身份,以及顾宁的角度出发,反而是以医生家属的身份,站在自己的角度与他们交往。<br />
即便是他本身的职务已经不低,但相比较,这种相处方式更被对方所接受。<br />
医院里顾宁的同事对他的印象很好,对顾宁的态度有很多改变和转变。<br />
以前还有人要背后里提及顾宁的性格和背景,但现在很少有人说叨,甚至医院给顾宁提供了特殊的生产待遇。<br />
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李学武能主动做到,他们就能主动回应,人与人不就是如此嘛。<br />
所以与其说医院对顾宁的重视,倒不如说是对他们家这个关系的重视。<br />
顾宁和李学武这个家。<br />
玩笑是玩笑的,当顾宁躺在病床上被推出来的那一刻,李学武的心情还是特别激动的。<br />
看着她疲惫的神情,头发因为汗水糊在了脸上,目光里都是累。<br />
“去病房吧,观察一下,夜里看护注意一下,应该就能下地的”<br />
在外科主任的介绍下,李学武又与产科主任和麻醉主任认识了。<br />
产科主任交代了几句,同时也提醒李学武,夜里有值班医生,有问题随时都可以叫人。<br />
李学武再次表达了感谢,在李姝的哭闹声中,歉意地笑了笑,随着护士推着顾宁往病房走。<br />
李姝看着妈妈躺在床上虚弱的样子一下子忍不住就哭了起来,韩殊抱着她都不行,要找妈妈。<br />
顾宁听见了她的声音,努力睁开眼睛看了她,笑了。<br />
韩殊将李姝放在了顾宁身边,这才算是哄好了她。<br />
就这样,李姝坐在母亲身边,一起进的病房。<br />
这边刘茵早就准备起好了,见着顾宁的病床过来便迎了上来。<br />
小声跟顾宁说了几句,护着她进了病房。<br />
挪床的时候,李学武一个人就把顾宁抱了起来,李雪和姬毓秀等人托着头和脚。<br />
两名护士整理了尿袋和监护设备,叮嘱家属做好看护清洁。<br />
刘茵端着温水盆湿了毛巾,赶了李学武出去,同韩殊一起帮顾宁做了卫生。<br />
李学武站在门口,看着走廊里灯光下的人生百态,心里总算是落下了这块石头。<br />
——<br />
“恭喜啊,李副主任”<br />
“李副主任记得摆酒”<br />
……<br />
周四照常上班,但他有了儿子的消息不胫而走。<br />
也不知道这些人如何神通广大知道了消息,又如何传播的人尽皆知。<br />
反正只要是他见着的,都会同他道喜。<br />
李学武笑着回应,又安排彭晓力给各科室分了喜。<br />
喜准备了很多份,包括医院的、朋友的、亲属的、单位的等等。<br />
给医院的谢礼同大嫂当时不同,因为顾宁就是医院里的职工。<br />
尤其是身份所碍,不适合当面送礼,更不适合送重礼。<br />
李学武以家属的身份,给顾宁的科室送了喜,又分别给三位主任送了谢礼。<br />
点到为止,只要情面到了。<br />
给单位的则是比较直接,彭晓力和韩建昆抱着箱子分的,人人有份。<br />
喜不多,但就是个心意。<br />
说是喊他摆酒,可李学武并不会请客招待他们,这谁都知道。<br />
跟一般的干部不同,李学武的年龄优势,身份优势,注定他这一生的招待仅仅限于结婚那次了。<br />
不收礼,不收钱,倒贴喜,怎么可能不得到对方的祝福。<br />
只要母子平安,李学武真不稀罕热闹,尤其是怕给别人添麻烦。<br />
但人情世故是躲不开的,昨晚与母亲商量要通知谁。<br />
顾宁还在医院,所以能通知的只能是至近亲属。<br />
顾家在京城的直近亲属有,但跟顾宁亲的少。<br />
不过李学武该通知的都打了电话,同时也解释了丈母娘20号的飞机。<br />
讲了母子平安,也讲了顾宁的状态,说了丈母娘的情况,很直白地告诉他们,要来可以在20号以后再来。<br />
有丈母娘在,招待他们也好方便,同时也给顾宁和孩子留出休养的时间。<br />
昨晚孩子便抱回来了,医生只说黄疸有点高,其他都正常。<br />
其实黄疸高也正常,只要营养好,这项指标没有不高的。<br />
一般会在十天到十五天恢复正常,可能会早,也可能会晚。<br />
解决的办法就是烤灯,医生既然都没要求,自然就不会这么做。<br />
顾宁则是半夜里下的地,睡了一大觉之后有了些精气神。<br />
李学武也是陪她着再次睡了,这才回的家。<br />
要忙着家里的事,还要忙着单位的事,有了孩子以后,李学武更忙了。<br />
“哎,学武”<br />
中午吃饭的时候,景玉农叫住了他,提醒道:“营城那边来电话,船舶制造设备到港了”。<br />
“从港城采购的那批?”<br />
李学武端着饭盒,点头道:“夏总工就在钢城,我联系他去营城,还得跟津门那边打个招呼”。<br />
“应该如此,尤其是意商那边”<br />
景玉农提醒他道:“兄弟单位之间合作都要顾忌细节,更遑论与外商合作了”。<br />
她点了点李学武,示意一起上楼,谈起了国际宾馆住着的那个旅行团。<br />
谷维洁和她一直都在同对方接触,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谈,一位外商一位外商的见。<br />
两种分类方式,谈话和讨论的项目、方向、方式等都不同。<br />
同时处理十几个项目的谈判,她有点辛苦,同李学武说起,就是想让他支援。<br />
“哦,对了,忘了恭喜你”<br />
上了二楼,景玉农笑着看向他说道:“听说你当父亲了是吧,压力大不大?”<br />
“压力都是您给的”<br />
李学武好笑道:“您说大就大,您说不大就不大”。<br />
他示意了包间,道:“要不您再找找别人,我好空出时间照顾家庭?”<br />
“我可不会给你隐私废公的机会!”<br />
景玉农笑着说道:“你还年轻呢,往后这样的兴奋劲说不上得经历几次”。<br />
“不一定呢~”<br />
李学武无奈道:“我们夫妻准备响应号召,就生这么一个算了”。<br />
“计划生育?你可真行”<br />
景玉农好笑地看了看他,道:“你不会什么都想进步,连生孩子这件事都要克制自己吧?”<br />
“说笑的,得尊重我爱人的想法”<br />
李学武等她坐下后才坐下,解释道:“她也有自己的事业,不能因为孩子耽误了她”。<br />
“我是男人,已经得到的够多了,总得替她着想”。<br />
“行,可以,好男人”<br />
景玉农点点头,道:“你爱人是医生?好像听你说过”。<br />
“我可没跟你说过”<br />
李学武笑着看了她,道:“是医生,就在我们家门口的医院,外科”。<br />
“好职业,受尊重”<br />
景玉农点点头,说道:“我上学那会儿也想当医生来着,可没条件”。<br />
“所以选择了经济?”<br />
李学武知道她读的学校可是顶尖的,这会儿对方有可能在凡尔赛。<br />
景玉农看了看他,道:“那个时候不是你想干什么职业就学什么之事”。<br />
她有些遗憾地说道:“是组织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学什么”。<br />
“挺伟大的”<br />
李学武点点头,道:“我都没机会表现自己的忠诚和伟大,因为我没上过大学”。<br />
“你都当爹了,能不能说点实话?”<br />
景玉农吃着饭,瞥了他说道:“你不是在钢铁学院上大学呢嘛,大学生了”。<br />
“别开玩笑了,哪能比啊”<br />
李学武苦笑道:“我那是赶鸭子上架,可不敢用大学生标签自己,不敢当”。<br />
“真的假的?”<br />
景玉农狐疑地看了看他,道:“谦虚的过了啊!有点假了”。<br />
“是嘛?下次注意”<br />
李学武开了个玩笑,逗她笑了出来,随后便开始谈起与外商谈判的事。<br />
依照他的判断,与外商旅行团的接触下来,迟迟没有打开局面,可能跟局势的变化和担忧有关系。<br />
一方面是对方担心内地不稳定,对合作产生影响。<br />
另一方面则是担忧轧钢厂的信誉问题,是否能完成合作。<br />
第一个问题李学武也在思考,同景玉农讨论,要解决只能从合作方式上入手。<br />
让对方出钱出设备不太容易,甚至会引起对方的警惕。<br />
即便是有吉利星公司的合作在前,但意商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信用也不是很高。<br />
尤其安德鲁是在港城经营资本的,天然的被怀疑。<br />
再没有其他范本可以参照,轧钢厂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诚心。<br />
吃也吃了,玩也玩了,外商也着急了。<br />
他们想合作,但又怕合作,进退两难。<br />
这么多外商聚在一起,势必会私下里讨论和沟通,只要有一个对轧钢厂的信誉表示怀疑,那其他人也会迟疑。<br />
没办法,轧钢厂必须解决合作基础,还得解决信用基础。<br />
“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是必须的,这毋庸置疑”<br />
李学武强调道:“没有这种先进优势,如何完成目标订单和市场化设定”。<br />
“如果不能提供这种优势,咱们又何必同他们合作呢,直接卖产品好了!”<br />
“你的意思是,置换抵押?”<br />
景玉农皱眉问道:“可咱们没有海外资产,你用什么进行置换?”<br />
“所以要先解决信用问题”<br />
李学武敲了敲筷子,道:“就以东方时代银行里的存款做信用抵押,来构建对方的信任基础”。<br />
“不是正在跟信用社谈投资嘛,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参与这个项目”。<br />
“你说的详细点”<br />
景玉农饭也不吃了,看着他问道:“用信用社的资金运营这些项目?”<br />
“投资,资金是流动的”<br />
李学武手指转了转圈,解释道:“我需要什么,资金就会流向哪里,替我做什么”。<br />
“比如,东方时代银行里有咱们的钱吗?”<br />
他好笑地看着景玉农说道:“不都是被五丰行拆借走了嘛”。<br />
“但是,账目还在”<br />
李学武强调道:“信用也可与用投资来构建,对五丰行的拆借是投资,信用社的资金流入到轧钢厂的项目也是投资”。<br />
“账目是轧钢厂的帐,钱是信用社的钱”<br />
他双手一合,拍了一个巴掌道:“钱帐充裕,项目必成!”<br />
“你是在玩火啊”<br />
景玉农皱眉道:“如果港城那边出了事,如果内地的项目做不成,你我砸锅卖铁也堵不上这个窟窿啊”。<br />
“别逗了,我们家就一口锅,卖不了几个钱,您别惦记了”<br />
李学武摆了摆手,道:“首先港城的资金是拆借,风险在五丰行的身上,你怕什么?”<br />
“其次内地的项目有外商提供技术和设备,信用社提供资金,轧钢厂提供人员和场地,这还能出事?”<br />
他敲了敲桌子,道:“退一万步讲,就是这些项目都出了事,可跟咱们有什么关系?!”<br />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啊!”<br />
李学武摊开手说道:“投资嘛,谁规定一定要稳赚不赔的,那不叫投资,那叫抢劫”。<br />
“……”<br />
景玉农有些无语地看着他,问道:“你以前也是这样无耻的吗?”<br />
“不,不是的”<br />
李学武吃了一口饭,道:“自从认识你之后……”<br />
“滚!”<br />
景玉农嗔了他一句,随后敲了敲桌子,问道:“合作方式呢?”<br />
她追问道:“复刻造船厂模式?外商不认吧?”<br />
“综合一下,区别对待”<br />
李学武正色道:“项目不同,外商不同,谈判的基础也是不同的”。<br />
“甚至对方所能提供的技术设备,以及订单量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合作方式的判定”。<br />
他想了想,说道:“我给你个建议,你应该跟这些外商开诚布公地谈一谈”。<br />
“就把咱们的实际情况撂在那,明确告诉他们,我们需要在技术和设备上保持领先优势,否则没得谈”。<br />
“再有,内地对生产的态度始终如一,生产力和创造能力并不输国外,这是我们的优势”。<br />
“但这也是他们的优势!”<br />
李学武提醒道:“以这一点为核心,我们有劳动力,他们有成本优势,合作才能共赢”。<br />
“不太容易啊~”<br />
景玉农拿起筷子,看着李学武问道:“你真不打算参加谈判团队?”<br />
“再说吧,我并不比你轻松多少”<br />
李学武苦笑道:“跟家庭没关系,我的工作时间都奉献给了轧钢厂”。<br />
“联合贸易要在年后完成最后一批大的采销合约,我还在联系合作单位”。<br />
“不会是资金压力吧?”<br />
景玉农问道:“项目资金没着落,要从贸易项目中挤牛奶?”<br />
“您倒是想了,可贸易项目挤不出来牛奶,它是头公牛”<br />
李学武好笑道:“只能耕地,您要挤,只能……”<br />
“滚!你可真损!”<br />
景玉农推了手里的饭盒,道:“我吃饭呢!”<br />
——<br />
丈母娘回来的这天,父亲李顺也回来了。<br />
医院病房还是太小,装不下太多的人,只能到李学武家里坐。<br />
这两天到医院看望的只是家里亲戚,远一点的吉城和羊城都是打了电话回来。<br />
二叔和三叔去年能回来还是托了李学武结婚的缘由,过年定是回不来的。<br />
吉城二婶倒是说了,过些日子回来看老太太,也要看看孩子们。<br />
是的,李家第四代间隔一个月便得用们来形容了,李唐,李宁。<br />
这名字是李学武和顾宁早就偷偷定下来的。<br />
父母名字中各取一个,因为他们家真的有可能只这么一个了。<br />
李顺满心欢喜地从山上下来,直奔医院而来,本打算给孙子取名的,没想到他又迟到了。<br />
上次大儿子生孩子,他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李学文擅自做主定了大名,二儿子李学武怎么说来着?<br />
好家伙,等二儿子生孩子了,他再一次遭遇了同样的套路。<br />
听着顾宁的解释,李顺瞪了儿子,还得对儿媳妇儿点头认同,说这个名字起的好。<br />
就是有一样不好——不是他给起的!<br />
对于给大孙子起名字这个执念,李顺虽然没说,但对李学武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br />
不过当着亲家的面,他能说什么,只能回头找时间收拾儿子。<br />
顾家的亲戚来了,基本上是看一眼,聊几句,便去对面家里坐坐。<br />
丁凤霞是上午到的京城,脚不沾地地看了闺女,又得应付着亲戚。<br />
李家这边老一辈人丁单薄,来的亲戚不多,倒是李学武的干妈,王淑华来了。<br />
不说跟李家的关系,就是看在李学武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也得来看望看望。<br />
王淑华对顾宁和孩子是很亲近的,即便顾宁跟她见面不多。<br />
她是真心关心李学武的,对于干儿子有后,也是无比欣喜的。<br />
见到丁凤霞,两人聊了几句,便就互相认识了。<br />
其实特别熟,是在纸面上,都是一个时间进城的,队伍就那么些。<br />
李学武下班的时候家里还有客人在,母亲和丈母娘都在家,招待着双方的亲戚。<br />
他笑着同亲戚打了招呼,这些人他都认识,他们也都认识李学武。<br />
这一年亲戚关系,人情世故,都是他在跑,他们不熟悉顾宁,但知道顾家的姑爷。<br />
送走客人,家里才算是消停了下来,一家人坐在一起话说分别后的生活。<br />
丁凤霞说了在金陵的生活,说了大儿媳也有身孕的事,还特别感念起亲家李顺来。<br />
刘茵则是介绍了家里的情况,说着儿女的现状,主要还是说李学武两口子。<br />
秦京茹准备了一大桌子饭菜,又特别帮顾宁准备了一份。<br />
李学武让父母和丈母娘等人先吃,自己则是拎着饭盒去了医院。<br />
在医院看护顾宁的是韩殊,她的班现在自由度高,也有时间,也有方便。<br />
李学武进屋的时候她正抱着孩子哄睡,顾宁则是躺在床上打点滴。<br />
“老师,辛苦了啊~”<br />
“不辛苦,辛苦啥”<br />
韩殊笑了笑,将熟睡的孩子放在了婴儿床上。<br />
“瞧这小家伙睡的,多可爱”<br />
她示意了李学武,道:“看得出来像谁不?”<br />
“哪看得出来”<br />
李学武苦笑道:“我要说实话,对着镜子都不好辨别,但我得说他要像我才英俊呢”。<br />
“哎呀~”<br />
韩殊笑着说道:“你可真自信啊”。<br />
“呵呵,您快过去吃饭吧”<br />
李学武将手里的保温桶放在了床头柜上,对韩殊说道:“他们都等着您呢”。<br />
“等我干啥啊,都是一家人”<br />
韩殊看了看孩子,道:“我喂小宁吧,你回去吃饭,一会再来替我”。<br />
“别了,我来”<br />
李学武推让到:“您吃了饭就甭过来了,休息一会,我跟建昆说了,让他送您和梦元回去”。<br />
“那成”<br />
韩殊对顾宁笑了笑,随后对李学武问道:“真行啊?”<br />
“放心吧”<br />
李学武自信道:“这点事我还是做得来的”。<br />
送了韩殊离开,他回到病房,看了看睡熟的小孩,这才打开保温桶,对顾宁说道:“红豆薏米粥,一点都不油腻”。<br />
“嗯,你吃了吗?”<br />
顾宁微微侧头看了看他,道:“下班后就过来了?”<br />
“跟家里歇一会了”<br />
李学武笑了笑,盛了热粥,道:“薏米消肿祛湿,缓解产后浮肿,红豆缓解产后乏力,更解相思之苦”。<br />
他喂了顾宁道:“想我一整天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