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敦煌,我在大漠种田经商 第18节
杨氏:......<br />
闭了闭眼,勉强压下怒火,杨氏道:“沈家娘子还真是嘴利,我才说一句,你竟拿十句对上。”<br />
“不然呢?任由你秦家污蔑我沈家孩子?”张山月丝毫不想给杨氏脸:“秦小郎今年都十八了吧?一次次朝我十四岁的女儿动手,这是认为我沈家好欺负?”<br />
杨氏一顿,这才意识到沈昭不过十四岁。<br />
但那又如何?儿子脸上全是淤青,还有一道鞭痕,万一破相岂不糟糕?<br />
没想到沈昭这个贱人如此恶毒,竟想毁了翊儿的容貌!<br />
杨氏猛地看向沈昭,眼里的恨意几乎迸发而出:“我儿确有不对,但沈昭你也未免太恶毒,那鞭子稍稍偏一些,就伤及他的双目了。”<br />
沈昭毫不退缩与之对视:“你儿子才最恶毒,他明明知道我后脑伤重,却逼迫我去污水里清洗,他难道不知感染后会致死人命?我不过抽他一鞭你就说我恶毒,他妄图害我性命那叫什么?”<br />
杨氏无言以对,眼神却不带一点退缩。<br />
“你不是没丢命么?”一旁的秦舒大声道:“杀人不过头点地,你一次次殴打我兄长还有理了?”<br />
沈昭眼睛眯了眯,语气开始不耐烦:“但我们不是先动手的那个,要讨说法,也是我们沈家向你秦家讨。”<br />
“知道有句话叫先撩者贱么?再说一遍,你兄长先向我动手,我们才还击的,这叫正当防卫!懂不?”<br />
沈昭将小铜镜里的说法也搬出来,用在秦家人身上正合适。<br />
“你......”秦舒气急败坏,顿时口不择言起来:“你才贱!幸亏我兄长不要你,以后你也没人要!哼!”<br />
“你说谁没人要?是我家先退了你秦家的亲!别脑子不清醒胡说八道!”张山月见秦家小姑娘如此嘴贱,恨不得上前扇她几耳光。<br />
沈昭赶紧将母亲拉住,对秦舒道:“滚出我家!现在!马上!”<br />
说着就去拿扫地的笤帚,将院子里的泥土往秦家母女身上扬。<br />
秦舒与母亲跳着脚跑出院子,站在门口叫嚷:“沈昭!你就是没人要!上次灵瑶姐姐还想替你做媒呢,结果连三十岁的鳏夫都不要你!”<br />
又是薛灵瑶!<br />
怪不得那天有媒婆上门。<br />
好好好!等自己寻到机会再去收拾她!<br />
沈昭沉下脸,拎着笤帚出了门,继续往她俩身上扬土,直至将她们赶出去老远。<br />
回到家,正好老爹也回来了,这次他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还带来两名同样骑马的亭卒。<br />
“我现在就找陈庆去曹家,你娘俩哪里都别走动,就在家等消息。”沈昂也没下马,说完这句就催马往陈家而去,两名亭卒紧随其后。<br />
沈昭:“估计午时又要煮饭待客了。”<br />
张山月点点头:“我去把那只鸡杀了,让你二兄去他大伯家薅点菜回来,应该能凑合一顿。”<br />
自家菜园子的菜已经被丈夫那些朋友吃的七七八八,再寻不出几棵能吃的来。<br />
沈昭应一声,跑去找二兄。<br />
阿娘知道自己脸皮薄,不好意思去大伯家薅菜,所以直接吩咐她去找沈衡。<br />
但沈昭不是让二兄去薅菜,而是想看看他受没受伤。<br />
先前自己浑浑噩噩,光想着回家问小青事情,结果忘了二兄。<br />
她一路朝金水河边跑去,果然看到沈衡就在此处,正给那两位小伙伴运水。<br />
“二兄!”沈昭跑至近前,一把拉住他上下打量:“秦翊伤着你没有?”<br />
沈衡摆摆手:“没伤,咱们三个打他一个,哪里会受伤?”<br />
沈昭还是不放心,低声问:“那你脸上怎么青了一块?”<br />
沈衡摸摸自己的脸,无所谓道:“不小心被他撩到一下,不碍事。”秦翊那家伙打架确实有一套,自己若不是三人,还真的打不过他。<br />
沈昭四下望一眼,说:“娘让你去大伯家薅点菜,中午爹带人回来吃饭。”<br />
“哦,知道了,你还有事吗?”沈衡斜睨着妹妹,一副嫌她碍事的模样。<br />
沈昭怎会瞧不出他什么意思,气恼地拍打他胳膊一下:“二兄,过两日逢集,你与堂哥去集市摆摊卖寒衣吧,我算你二百钱一件,卖多的钱你就自己留着。”<br />
既然秦翊也有前世记忆,那么自己必须尽快帮着家里人搂钱。<br />
父亲那里无需自己操心,但二兄与长兄不行,他们无权也无钱,即便喜欢结交朋友,但没钱傍身也会被人瞧不起。<br />
要想收拢死心塌地的朋友,只能用利益去打动。<br />
小铜镜里有句广告说的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br />
她沈昭要用永远的利益为自己一家保驾护航。<br />
“真的?”沈衡一听妹妹这么说,眼睛顿时亮了:“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不许反悔!”<br />
沈昭笑:“不反悔。”<br />
沈衡也咧嘴笑开,露出一口大白牙:“那好,无论我挣多少你都不能赖账!听见没?”<br />
“听见了。”沈昭拉拉二兄袖子,悄悄道:“你抓紧去薅菜,回头我再教你一样挣钱的本事。”<br />
第25章<br />
买个大铁锅<br />
“啥挣钱本事?”沈衡好奇心一下子上来,连忙问。<br />
“回去仔细说给你听。”沈昭说着转身往回走。<br />
回到家,母亲已经将昨日得来的鸡给杀了,正蹲在院子里拔毛。<br />
拔出的鸡毛也放在一只竹筐里,准备存起来续被褥用。<br />
事实上西北人们想弄到足够多的鸡毛防寒根本不可能,因为不是每家都有鸡,即便有人养几只鸡也不可能轻易宰杀,唯有腊祭与新年时才舍得杀上一两只。<br />
而昨日得来的鸡有点老,估计不能下蛋才被主人卖掉换东西。<br />
这样的老鸡短时间可煮不烂,需的慢慢熬炖上数个时辰才行。<br />
可午时老爹就带人回来用饭,若家里准备的饭食太过寒酸反而不美。<br />
沈昭想了想,回厢房刷了一会儿小铜镜,从中买了几块豆腐与豆皮,又买了一些平菇、鸭血、香菜、鱼丸等等,加上一袋十斤大米,共花去一百五十钱。<br />
等货物全部送达,又觉得自家的锅太小,一次装不下这么多菜肴。<br />
要不,买个大点的铁锅吧?<br />
一锅炖下所有菜,也能节省很多柴禾。<br />
这么想着,沈昭也这么干了,花去一百二十钱购买一口直径六十厘米的双耳大铁锅。<br />
不过,为了能及时使用,她还在小青的建议下多付五钱给发货方,让其开好锅。<br />
等收到货,沈昭端着大锅蹑手蹑脚进了灶房,结果傻了眼,大锅无法安放在小巧的灶口上。<br />
“你干啥呢?”母亲瞧见闺女端个什么东西进灶房,也跟了过来:“呦?这是什么?”<br />
即便她从未见过这东西,也看出此乃一口煮饭的釜。<br />
“这是铁锅。”沈昭解释道:“咱家每次做菜煮饭都用两只陶釜,不仅费柴还费事,我就买了一口大铁锅。”<br />
“你这孩子,有了钱就乱花。”张山月虽说心里欢喜,但该教育还得教育一下闺女:“这什么锅定然值不少钱吧?”<br />
沈昭:“没多少钱,才一百二十钱。”<br />
“什么?这么大的铁器锅才一百二十钱?”张山月惊讶:“你爹亭驿里的铜釜铜甄一个也得一两千钱呢?个头还没有这个大。”<br />
沈昭眨眨眼,小声道:“要不咱们以后捎带着卖点铁锅?”<br />
张山月瞪她一眼:“你不要命了?敢卖铁器?这东西都是由官府监管督造,管制的厉害,咱们买个锄头镰刀都得登记入册,你卖大铁锅还不被人给抓起来?”<br />
“这样啊?”沈昭故作惊讶道:“那咱家用铁锅会不会有事?”<br />
“自家煮煮饭菜会有啥事?”张山月低头抚摸光洁的铁锅,心里惊叹不已:“而且你买都买了,难不成再还回去?况且咱又不是偷来抢来的,更不会贩卖给匈奴人,哪里会有什么事?”<br />
沈昭失笑。<br />
好的赖的都被阿娘说了,自己还能说什么?<br />
“娘,可咱家的灶放不下这么大的锅啊。”沈昭为难道。<br />
张山月闻言拧起眉,这才注意到锅灶的差距。<br />
“那就随便弄几个石块将就一下,等客人走了再让你爹去请人过来重新砌灶。”<br />
张山月说着便去外头找石块,没石块土坷垃也行,先搬点放在灶房中间的空地上。<br />
沈昭也去找土坷垃,与母亲一起垒个简易火灶,勉强将大锅放上去。<br />
清洗两遍大锅后,她才去厢房抱出一堆食材,挨个指给张山月看:“阿娘,这叫豆腐,是用菽豆做的,还有这个蘑菇,与豆腐一起放在鸡汤里可鲜了,咱再把鸭血鸡血也放进去一起煮,绝对好吃。”<br />
沈昭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这才看到母亲正一脸震惊瞪着食材。<br />
“哎呦我的小祖宗哦,你怎弄出这么多菜?这要花多少钱呐?”张山月感觉自家过年也没这么奢侈,简直心痛到死。<br />
沈昭笑着抱住阿娘胳膊摇:“不花钱你们怎会知道豆腐的美味?”<br />
她指着几大块白嫩嫩的豆腐道:“这种豆腐做起来很简单,味道也比豆饭好,回头我教你如何做,咱吃不完还可以拉去售卖,即便没人买,还能做成腐乳,可保存很长时间。”<br />
张山月愣愣看着雪白豆腐,捏一块搁进嘴里,嫩嫩的,滑滑的,还有股豆子的清香,确实比豆饭好吃。<br />
但她依旧鼓着嘴瞪闺女:“这么多东西,你又花了多少钱?”<br />
“一百五十钱。”沈昭如实回答。<br />
“一顿饭就要耗去一百五十钱,那你知道你爹一年的食禄是多少吗?”张山月决定好好教育一下闺女。<br />
沈昭:“一年六十石,换算成钱就是六千钱。”<br />
“你也知道啊。”张山月伸出手指戳戳闺女脑门:“你一日就花了近三百钱,都赶上你爹一月的食禄了。”<br />
沈昭揉揉额头,辩解道:“可我挣的也多呀,等豆腐做出来,说不定还要多挣一笔。”<br />
张山月:......<br />
好吧,闺女好似很有道理,自己又被说服了。<br />
于是,母女俩开始收拾食材。
闭了闭眼,勉强压下怒火,杨氏道:“沈家娘子还真是嘴利,我才说一句,你竟拿十句对上。”<br />
“不然呢?任由你秦家污蔑我沈家孩子?”张山月丝毫不想给杨氏脸:“秦小郎今年都十八了吧?一次次朝我十四岁的女儿动手,这是认为我沈家好欺负?”<br />
杨氏一顿,这才意识到沈昭不过十四岁。<br />
但那又如何?儿子脸上全是淤青,还有一道鞭痕,万一破相岂不糟糕?<br />
没想到沈昭这个贱人如此恶毒,竟想毁了翊儿的容貌!<br />
杨氏猛地看向沈昭,眼里的恨意几乎迸发而出:“我儿确有不对,但沈昭你也未免太恶毒,那鞭子稍稍偏一些,就伤及他的双目了。”<br />
沈昭毫不退缩与之对视:“你儿子才最恶毒,他明明知道我后脑伤重,却逼迫我去污水里清洗,他难道不知感染后会致死人命?我不过抽他一鞭你就说我恶毒,他妄图害我性命那叫什么?”<br />
杨氏无言以对,眼神却不带一点退缩。<br />
“你不是没丢命么?”一旁的秦舒大声道:“杀人不过头点地,你一次次殴打我兄长还有理了?”<br />
沈昭眼睛眯了眯,语气开始不耐烦:“但我们不是先动手的那个,要讨说法,也是我们沈家向你秦家讨。”<br />
“知道有句话叫先撩者贱么?再说一遍,你兄长先向我动手,我们才还击的,这叫正当防卫!懂不?”<br />
沈昭将小铜镜里的说法也搬出来,用在秦家人身上正合适。<br />
“你......”秦舒气急败坏,顿时口不择言起来:“你才贱!幸亏我兄长不要你,以后你也没人要!哼!”<br />
“你说谁没人要?是我家先退了你秦家的亲!别脑子不清醒胡说八道!”张山月见秦家小姑娘如此嘴贱,恨不得上前扇她几耳光。<br />
沈昭赶紧将母亲拉住,对秦舒道:“滚出我家!现在!马上!”<br />
说着就去拿扫地的笤帚,将院子里的泥土往秦家母女身上扬。<br />
秦舒与母亲跳着脚跑出院子,站在门口叫嚷:“沈昭!你就是没人要!上次灵瑶姐姐还想替你做媒呢,结果连三十岁的鳏夫都不要你!”<br />
又是薛灵瑶!<br />
怪不得那天有媒婆上门。<br />
好好好!等自己寻到机会再去收拾她!<br />
沈昭沉下脸,拎着笤帚出了门,继续往她俩身上扬土,直至将她们赶出去老远。<br />
回到家,正好老爹也回来了,这次他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还带来两名同样骑马的亭卒。<br />
“我现在就找陈庆去曹家,你娘俩哪里都别走动,就在家等消息。”沈昂也没下马,说完这句就催马往陈家而去,两名亭卒紧随其后。<br />
沈昭:“估计午时又要煮饭待客了。”<br />
张山月点点头:“我去把那只鸡杀了,让你二兄去他大伯家薅点菜回来,应该能凑合一顿。”<br />
自家菜园子的菜已经被丈夫那些朋友吃的七七八八,再寻不出几棵能吃的来。<br />
沈昭应一声,跑去找二兄。<br />
阿娘知道自己脸皮薄,不好意思去大伯家薅菜,所以直接吩咐她去找沈衡。<br />
但沈昭不是让二兄去薅菜,而是想看看他受没受伤。<br />
先前自己浑浑噩噩,光想着回家问小青事情,结果忘了二兄。<br />
她一路朝金水河边跑去,果然看到沈衡就在此处,正给那两位小伙伴运水。<br />
“二兄!”沈昭跑至近前,一把拉住他上下打量:“秦翊伤着你没有?”<br />
沈衡摆摆手:“没伤,咱们三个打他一个,哪里会受伤?”<br />
沈昭还是不放心,低声问:“那你脸上怎么青了一块?”<br />
沈衡摸摸自己的脸,无所谓道:“不小心被他撩到一下,不碍事。”秦翊那家伙打架确实有一套,自己若不是三人,还真的打不过他。<br />
沈昭四下望一眼,说:“娘让你去大伯家薅点菜,中午爹带人回来吃饭。”<br />
“哦,知道了,你还有事吗?”沈衡斜睨着妹妹,一副嫌她碍事的模样。<br />
沈昭怎会瞧不出他什么意思,气恼地拍打他胳膊一下:“二兄,过两日逢集,你与堂哥去集市摆摊卖寒衣吧,我算你二百钱一件,卖多的钱你就自己留着。”<br />
既然秦翊也有前世记忆,那么自己必须尽快帮着家里人搂钱。<br />
父亲那里无需自己操心,但二兄与长兄不行,他们无权也无钱,即便喜欢结交朋友,但没钱傍身也会被人瞧不起。<br />
要想收拢死心塌地的朋友,只能用利益去打动。<br />
小铜镜里有句广告说的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br />
她沈昭要用永远的利益为自己一家保驾护航。<br />
“真的?”沈衡一听妹妹这么说,眼睛顿时亮了:“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不许反悔!”<br />
沈昭笑:“不反悔。”<br />
沈衡也咧嘴笑开,露出一口大白牙:“那好,无论我挣多少你都不能赖账!听见没?”<br />
“听见了。”沈昭拉拉二兄袖子,悄悄道:“你抓紧去薅菜,回头我再教你一样挣钱的本事。”<br />
第25章<br />
买个大铁锅<br />
“啥挣钱本事?”沈衡好奇心一下子上来,连忙问。<br />
“回去仔细说给你听。”沈昭说着转身往回走。<br />
回到家,母亲已经将昨日得来的鸡给杀了,正蹲在院子里拔毛。<br />
拔出的鸡毛也放在一只竹筐里,准备存起来续被褥用。<br />
事实上西北人们想弄到足够多的鸡毛防寒根本不可能,因为不是每家都有鸡,即便有人养几只鸡也不可能轻易宰杀,唯有腊祭与新年时才舍得杀上一两只。<br />
而昨日得来的鸡有点老,估计不能下蛋才被主人卖掉换东西。<br />
这样的老鸡短时间可煮不烂,需的慢慢熬炖上数个时辰才行。<br />
可午时老爹就带人回来用饭,若家里准备的饭食太过寒酸反而不美。<br />
沈昭想了想,回厢房刷了一会儿小铜镜,从中买了几块豆腐与豆皮,又买了一些平菇、鸭血、香菜、鱼丸等等,加上一袋十斤大米,共花去一百五十钱。<br />
等货物全部送达,又觉得自家的锅太小,一次装不下这么多菜肴。<br />
要不,买个大点的铁锅吧?<br />
一锅炖下所有菜,也能节省很多柴禾。<br />
这么想着,沈昭也这么干了,花去一百二十钱购买一口直径六十厘米的双耳大铁锅。<br />
不过,为了能及时使用,她还在小青的建议下多付五钱给发货方,让其开好锅。<br />
等收到货,沈昭端着大锅蹑手蹑脚进了灶房,结果傻了眼,大锅无法安放在小巧的灶口上。<br />
“你干啥呢?”母亲瞧见闺女端个什么东西进灶房,也跟了过来:“呦?这是什么?”<br />
即便她从未见过这东西,也看出此乃一口煮饭的釜。<br />
“这是铁锅。”沈昭解释道:“咱家每次做菜煮饭都用两只陶釜,不仅费柴还费事,我就买了一口大铁锅。”<br />
“你这孩子,有了钱就乱花。”张山月虽说心里欢喜,但该教育还得教育一下闺女:“这什么锅定然值不少钱吧?”<br />
沈昭:“没多少钱,才一百二十钱。”<br />
“什么?这么大的铁器锅才一百二十钱?”张山月惊讶:“你爹亭驿里的铜釜铜甄一个也得一两千钱呢?个头还没有这个大。”<br />
沈昭眨眨眼,小声道:“要不咱们以后捎带着卖点铁锅?”<br />
张山月瞪她一眼:“你不要命了?敢卖铁器?这东西都是由官府监管督造,管制的厉害,咱们买个锄头镰刀都得登记入册,你卖大铁锅还不被人给抓起来?”<br />
“这样啊?”沈昭故作惊讶道:“那咱家用铁锅会不会有事?”<br />
“自家煮煮饭菜会有啥事?”张山月低头抚摸光洁的铁锅,心里惊叹不已:“而且你买都买了,难不成再还回去?况且咱又不是偷来抢来的,更不会贩卖给匈奴人,哪里会有什么事?”<br />
沈昭失笑。<br />
好的赖的都被阿娘说了,自己还能说什么?<br />
“娘,可咱家的灶放不下这么大的锅啊。”沈昭为难道。<br />
张山月闻言拧起眉,这才注意到锅灶的差距。<br />
“那就随便弄几个石块将就一下,等客人走了再让你爹去请人过来重新砌灶。”<br />
张山月说着便去外头找石块,没石块土坷垃也行,先搬点放在灶房中间的空地上。<br />
沈昭也去找土坷垃,与母亲一起垒个简易火灶,勉强将大锅放上去。<br />
清洗两遍大锅后,她才去厢房抱出一堆食材,挨个指给张山月看:“阿娘,这叫豆腐,是用菽豆做的,还有这个蘑菇,与豆腐一起放在鸡汤里可鲜了,咱再把鸭血鸡血也放进去一起煮,绝对好吃。”<br />
沈昭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这才看到母亲正一脸震惊瞪着食材。<br />
“哎呦我的小祖宗哦,你怎弄出这么多菜?这要花多少钱呐?”张山月感觉自家过年也没这么奢侈,简直心痛到死。<br />
沈昭笑着抱住阿娘胳膊摇:“不花钱你们怎会知道豆腐的美味?”<br />
她指着几大块白嫩嫩的豆腐道:“这种豆腐做起来很简单,味道也比豆饭好,回头我教你如何做,咱吃不完还可以拉去售卖,即便没人买,还能做成腐乳,可保存很长时间。”<br />
张山月愣愣看着雪白豆腐,捏一块搁进嘴里,嫩嫩的,滑滑的,还有股豆子的清香,确实比豆饭好吃。<br />
但她依旧鼓着嘴瞪闺女:“这么多东西,你又花了多少钱?”<br />
“一百五十钱。”沈昭如实回答。<br />
“一顿饭就要耗去一百五十钱,那你知道你爹一年的食禄是多少吗?”张山月决定好好教育一下闺女。<br />
沈昭:“一年六十石,换算成钱就是六千钱。”<br />
“你也知道啊。”张山月伸出手指戳戳闺女脑门:“你一日就花了近三百钱,都赶上你爹一月的食禄了。”<br />
沈昭揉揉额头,辩解道:“可我挣的也多呀,等豆腐做出来,说不定还要多挣一笔。”<br />
张山月:......<br />
好吧,闺女好似很有道理,自己又被说服了。<br />
于是,母女俩开始收拾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