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这一声“平澜山神领法旨”,给整个青州沿岸带来了近乎无穷的希望。<br /><br />本以为水患滔天,邪魔当道,他们已无活路可求。<br /><br />却不曾想,菩萨慈悲,当真来救。<br /><br />无论正在做什么,青州内外的百姓都急忙停下一切,整齐划一地朝着佛光普照的平澜山方向,膜拜不止。<br /><br />“佛祖显灵了!”<br /><br />“青州有救了!多谢菩萨慈悲!”<br /><br />“还请菩萨快快降妖除魔啊!”<br /><br />今日的奇景,随便一件都已超越了青州百姓一生的见闻。<br /><br />弥水泛赤,城门斗法,大鱼击船,大渎悬河.这随便一件都是惊天动地的事情。<br /><br />可今天他们却真的见了,甚至还是接连见到。<br /><br />就连最后以为再无活路可走时,居然还得见了佛光万丈,慈悲降世。<br /><br />如此情形之下,怎能不激动到顶礼膜拜那听到万民啼哭特意前来度世的菩萨?<br /><br />也正是在此时,所有人都看见一道巍峨虚影自平澜山中显现。<br /><br />法相足有七丈之高的平澜山神,正大踏步向着弥水走去。<br /><br />如此神迹落入青州百姓眼中,他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更加狂喜的呼喊:<br /><br />“是平澜公!”<br /><br />“真的是平澜公啊!”<br /><br />“平澜公又来帮我们治弥水了!”<br /><br />平澜神庙虽在官府默默干涉下逐渐没落破败,以至香火几乎断绝。<br /><br />但平澜公的样貌——那身形干瘦、肤色黝黑的朴实老者,以及他身上那与如今官制全然不同的玄色袍服,却依旧被沿岸无数百姓口耳相传,铭记于心。<br /><br />这也是平澜公明明香火几乎断绝,金身遍布裂纹,却依旧没有消失的根本原因——百姓还记着呢!<br /><br />百姓们喜极而泣,弥水中央的两个人则是陷入了深深的骇然。<br /><br />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天宪当头,劫数仍在的光景下,为何有人能够敕封正神。<br /><br />甚至,观这山神法相,都是超出了祂应有的规格。<br /><br />同为正神的‘真人’更是默默盘算起了这位平澜公应有的规格。<br /><br />平澜山只是在青州这个没有崇山峻岭的地方,才显得巍峨。真要算起来,这般山岳,最多让封正之神有一尊两丈的金身法相。<br /><br />再算上他两百年前治水回流之功,那顶天了也就是给他在添三丈。<br /><br />即为五丈法相,已经算是从不入流的野神变成了一地正神,可以理所应当的享受万民祭祀,而不受儒家礼法约束。<br /><br />可如今这多出来的两丈是怎么回事?<br /><br />百般不解之下,祂恍然又骇然的看向了那依旧大放的佛光。<br /><br />多出来的两丈法相是对方生生提上去的?!<br /><br />封正神祇,只有三种正法,其余的皆为旁门左道,不入正统。<br /><br />三正法一是天有感,二是民尊相,三是上敕下。<br /><br />第一种是天地感念德行,将大德死后魂魄依附山根古木或是奇景之上,继而为其塑法成神。<br /><br />此类正神的功德法相得天独厚,绝无缺漏。若有,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