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高崇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再次将对方扔在了地上。<br />
这样算下来,京都肯定已经收到消息,那如今怎么还没有援兵派来呢?<br />
高崇百思不得其解,要是其他地方,他可能会怀疑是不是被朝廷放弃了,但是这里可是洛阳城呀!<br />
要是洛阳有失,那么京都更是危矣!<br />
朝中百官和陛下,就算是为着自己的安危,也不可能弃洛阳于不顾呀!<br />
高崇想不通,此时他的手下又来报。<br />
“将军,城中粮仓已经空了五座,剩余的恐怕坚持不了几日了!”<br />
高崇闻言烦躁地皱眉道:“将城中百姓的伙食,都再减半!”<br />
副将却回报道:“将军,前几日就已经减少了百姓的口粮,如今城中百姓一日不过一顿稀粥,要是再减半,恐怕容易生乱呀!”<br />
高崇闻言眉头皱得更紧,怒声道:“那就将军中将士的口粮,也减半!”<br />
“是!”<br />
副将得令下去。<br />
如此,城中又坚持了半个月,但是却仍旧没有见到援军的身影。<br />
城内百姓和军中士兵,都已经开始出现骚乱。<br />
高崇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br />
如今,他要么选择开城投降,要么就主动出城同宁军决一死战,再无別的选择!<br />
继续等下去,不但城中百姓可能生乱,就是军中士兵也恐怕会有动乱。<br />
而且吃不饱肚子,就算不乱,等到宁军打来了,士兵们也没有力量再反击了。<br />
正当高崇准备带着士兵冲出城去,与宁军一决生死之时,城外宁军却突然送来了一封信。<br />
这是一封劝降信!<br />
高崇也是看了信,才知道晋都怎么会一直没有援军派出。<br />
原来,早在洛阳被围之初,晋帝就已经准备派人前来救援,但是却遭到了群臣的阻碍。<br />
一方面,晋国朝堂中的大臣,觉得洛阳城坚固,高崇又有近二十万大军,并不需要支援。<br />
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从嵩县逃回来的崔放传来的消息。<br />
他告诉众人,宁国有两支军队,如今在洛阳的不过是先锋军,另还有一支主力部队还在路上。<br />
朝中众人一听,担忧宁军会趁着朝廷派兵支援洛阳之际,偷袭京都,更是不敢将京都中的士兵派出去了。<br />
就连晋帝,得知宁军兵分两路以后,也陷入了犹豫之中。<br />
高崇在信上看到朝中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派兵支援后,不禁嚯地一下站起身,拍桌怒笑出声。<br />
“这群狗娘养的!”<br />
再看着后面宁军将领善待将士和百姓的保证后,他又重新坐回了座位上。<br />
宁军统帅还写了,就算他不投降也行,对方知道他们城中没有粮食了,愿意让他将百姓先放出去,宁军保证不在百姓出城时偷袭他们。<br />
这封信并不是写给他一个人的,手下上报给他的时候,就告诉他,如今洛阳城中全城都是这封信。<br />
高崇知道,对方这是一个阳谋,而他别无选择!<br />
第152章 横插一脚<br />
高崇不出意外地选择了投降。<br />
洛阳城的大门,在宁国的招降信发出后,第二天就缓缓打开了。<br />
谢维在城门口,接过高崇奉上的投降书后,带着人进入洛阳城中。<br />
进城的宁军,惊讶地发现,城中百姓竟然不约而同地前来迎接他们。<br />
看着对着宁军欢呼的百姓,行走在谢维身后的高崇,面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br />
晋国两任皇帝都算不上昏庸,至少比祯文帝要好得多。<br />
但是对百姓来说,林氏登基之后,战乱不减,天灾不断,也并没有施行什么利民的好政策,故也实在不算是什么明君。<br />
此时,洛阳城的百姓,大多都知道京都的皇帝为了保命,已经抛弃了他们。<br />
故而对于一个多月以来,已经饿得快要丢掉性命的百姓来说,他们只知道宁军进城之后,他们就能自由出城了,就能吃饱饭了!<br />
所以,城中百姓,丝毫没有战败的忧伤,反而欢心鼓舞,人人都面露喜色。<br />
连城中晋国的守军,知道高崇选择投降后,都默默松了一口气。<br />
这些士兵从心底上来说,也算不上对晋国有多少忠诚,许多人参军不过是被逼入伍或者是在外面活不下去了,想在军中混口饭吃。<br />
能够不用拼死,捡回一条命来,所有人都是愿意的。<br />
城中唯一不欢迎宁军的,恐怕就是那些官员和富户了。<br />
不过,到了这种时候,也由不得他们反对,面对进城的宁军,他们也只有笑脸相迎。<br />
宁军打下洛阳城的消息传出去后,天下震惊。<br />
众人此时才恍然发现,宁国居然已经占领了晋国三州之地。<br />
再这样下去,天下恐怕真的会落入宁国那个大禹亡国公主的手中了!<br />
世人震惊的时候,又一消息传来。<br />
剑南道姚氏,趁着宁国同晋国交战之际,偷袭山南道涪州合州等地,也占下了数座城池。<br />
所有人都感到,天下大势将要再次发生变化了。<br />
不过,出乎晋国朝廷意外的是,宁国分兵的军队,并未趁此机会来攻打晋都,而是转头拿下了洛阳附近的光州和陈州。<br />
一连失去五洲,又损失了洛阳的十数万兵马,晋国朝堂上下都陷入了沉重的氛围中。<br />
如今宁军还在晋国内到处收割城池,但是晋都中的军队却忧于洛阳的宁军,不敢随意发出。<br />
这样两难的境地,使得刚刚登基的新帝林懿,更是受到了朝堂上下不少的攻击。<br />
晋国局势不稳,宁军却是攻势越来越猛。<br />
郁宁收到刑北和谢维已经带人拿下五洲的消息后,更是大喜不已。<br />
她在地图上,将代表宁国的旗帜,插到新的领地上。<br />
看着洛阳周围的领地,基本已经全部拿下,郁宁将目光转移向了晋国的都城,也就是曾经大禹的都城,禹京城。<br />
这里距离洛阳不远,宁国的大军想要挥师过去,也就不到一天的时间。<br />
可是,自从谢维占下洛阳后,郁宁一直没有让他们往禹京城派兵。<br />
禹京城中集中着晋国几乎全部的兵力,加上城池坚固,防守严密,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打下的。<br />
而且,攻打禹京城,相当于将晋国逼到了绝境上,对方定然会拼死反扑,宁国虽然不怕对方,但是也肯定会被消耗大量兵力。<br />
这对郁宁来说,是她并不愿意看到的局面。<br />
不过,如今不同,洛阳周围的领地,已经被己方占下,宁国的后援线路已经彻底打通,此时就算是跟晋国打持久战,他们也不用担心了。<br />
是时候同晋国决一死战了!<br />
郁宁心中想着。<br />
可是郁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写给谢维的信,刚刚传出,前线就再次发生了变故。<br />
月前陇右路突袭关内道,关内道不堪一击,如今陇右路的大军,已经打到了秦州境内,大军直逼晋都!<br />
郁宁收到消息后,立刻让人将苏浮生和张川都叫了过来。<br />
两人听完郁宁说的消息后,也同时面露震惊。<br />
“这群王八羔子,他们这是看着我们要打下晋国,想要来抢战利品了呀!”<br />
张川忍不住破口大骂到。<br />
苏浮生也叹了一口气道:“如今晋国势弱,陇右道想来分一杯羹也正常。”<br />
郁宁则皱眉看着面前的地图,沉默着没有开口。<br />
苏浮生见此,也上前看起了郁宁面前的地图。<br />
突然,苏浮生笑道:“殿下,此时陇右道插手进来,也未必是一件坏事。”<br />
郁宁闻言,转头看向了他。<br />
张川听到声音,也跟着看了过来。<br />
苏浮生对着两人的目光道:“看如今陇右道的态度,应该是对晋都势在必得。”<br />
这是大家都看出来了的,郁宁和张川都没有反对。<br />
苏浮生接着道:“但是晋都就算是我们宁军出手,也未必能短时间拿下,如今陇右道和晋国对上,分散了晋国的注意力,反倒是更利于我们占领晋国剩余的领地。”<br />
郁宁点头,确实就算是她,也没有把握能短时间内拿下晋都。<br />
不过为了摧毁晋国的势力,晋都是必定要夺取的,所以郁宁才准备趁着晋国势弱的时候,占取晋都。<br />
如今陇右道对上晋国,定然不会像占下关内道那样轻松,两者之间势必将会有一场激烈的战斗。<br />
谁输谁赢就说不定了!<br />
不过……<br />
“不论陇右道和晋国,谁输谁赢,我们都可趁此机会,坐收渔翁之利!”<br />
郁宁将苏浮生没有说完的话,讲了出来。<br />
苏浮生笑着点了点头。<br />
张川此时也明白过来,大笑道:“哈哈哈,好,就让他们狗咬狗!”<br />
郁宁也终于一改愁色,当即再次给谢维写了一封信。<br />
让他不要阻拦陇右道和晋国的战争,并且尽量让宁国的军队避开两者的战斗。
这样算下来,京都肯定已经收到消息,那如今怎么还没有援兵派来呢?<br />
高崇百思不得其解,要是其他地方,他可能会怀疑是不是被朝廷放弃了,但是这里可是洛阳城呀!<br />
要是洛阳有失,那么京都更是危矣!<br />
朝中百官和陛下,就算是为着自己的安危,也不可能弃洛阳于不顾呀!<br />
高崇想不通,此时他的手下又来报。<br />
“将军,城中粮仓已经空了五座,剩余的恐怕坚持不了几日了!”<br />
高崇闻言烦躁地皱眉道:“将城中百姓的伙食,都再减半!”<br />
副将却回报道:“将军,前几日就已经减少了百姓的口粮,如今城中百姓一日不过一顿稀粥,要是再减半,恐怕容易生乱呀!”<br />
高崇闻言眉头皱得更紧,怒声道:“那就将军中将士的口粮,也减半!”<br />
“是!”<br />
副将得令下去。<br />
如此,城中又坚持了半个月,但是却仍旧没有见到援军的身影。<br />
城内百姓和军中士兵,都已经开始出现骚乱。<br />
高崇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br />
如今,他要么选择开城投降,要么就主动出城同宁军决一死战,再无別的选择!<br />
继续等下去,不但城中百姓可能生乱,就是军中士兵也恐怕会有动乱。<br />
而且吃不饱肚子,就算不乱,等到宁军打来了,士兵们也没有力量再反击了。<br />
正当高崇准备带着士兵冲出城去,与宁军一决生死之时,城外宁军却突然送来了一封信。<br />
这是一封劝降信!<br />
高崇也是看了信,才知道晋都怎么会一直没有援军派出。<br />
原来,早在洛阳被围之初,晋帝就已经准备派人前来救援,但是却遭到了群臣的阻碍。<br />
一方面,晋国朝堂中的大臣,觉得洛阳城坚固,高崇又有近二十万大军,并不需要支援。<br />
另一方面,却是因为从嵩县逃回来的崔放传来的消息。<br />
他告诉众人,宁国有两支军队,如今在洛阳的不过是先锋军,另还有一支主力部队还在路上。<br />
朝中众人一听,担忧宁军会趁着朝廷派兵支援洛阳之际,偷袭京都,更是不敢将京都中的士兵派出去了。<br />
就连晋帝,得知宁军兵分两路以后,也陷入了犹豫之中。<br />
高崇在信上看到朝中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派兵支援后,不禁嚯地一下站起身,拍桌怒笑出声。<br />
“这群狗娘养的!”<br />
再看着后面宁军将领善待将士和百姓的保证后,他又重新坐回了座位上。<br />
宁军统帅还写了,就算他不投降也行,对方知道他们城中没有粮食了,愿意让他将百姓先放出去,宁军保证不在百姓出城时偷袭他们。<br />
这封信并不是写给他一个人的,手下上报给他的时候,就告诉他,如今洛阳城中全城都是这封信。<br />
高崇知道,对方这是一个阳谋,而他别无选择!<br />
第152章 横插一脚<br />
高崇不出意外地选择了投降。<br />
洛阳城的大门,在宁国的招降信发出后,第二天就缓缓打开了。<br />
谢维在城门口,接过高崇奉上的投降书后,带着人进入洛阳城中。<br />
进城的宁军,惊讶地发现,城中百姓竟然不约而同地前来迎接他们。<br />
看着对着宁军欢呼的百姓,行走在谢维身后的高崇,面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br />
晋国两任皇帝都算不上昏庸,至少比祯文帝要好得多。<br />
但是对百姓来说,林氏登基之后,战乱不减,天灾不断,也并没有施行什么利民的好政策,故也实在不算是什么明君。<br />
此时,洛阳城的百姓,大多都知道京都的皇帝为了保命,已经抛弃了他们。<br />
故而对于一个多月以来,已经饿得快要丢掉性命的百姓来说,他们只知道宁军进城之后,他们就能自由出城了,就能吃饱饭了!<br />
所以,城中百姓,丝毫没有战败的忧伤,反而欢心鼓舞,人人都面露喜色。<br />
连城中晋国的守军,知道高崇选择投降后,都默默松了一口气。<br />
这些士兵从心底上来说,也算不上对晋国有多少忠诚,许多人参军不过是被逼入伍或者是在外面活不下去了,想在军中混口饭吃。<br />
能够不用拼死,捡回一条命来,所有人都是愿意的。<br />
城中唯一不欢迎宁军的,恐怕就是那些官员和富户了。<br />
不过,到了这种时候,也由不得他们反对,面对进城的宁军,他们也只有笑脸相迎。<br />
宁军打下洛阳城的消息传出去后,天下震惊。<br />
众人此时才恍然发现,宁国居然已经占领了晋国三州之地。<br />
再这样下去,天下恐怕真的会落入宁国那个大禹亡国公主的手中了!<br />
世人震惊的时候,又一消息传来。<br />
剑南道姚氏,趁着宁国同晋国交战之际,偷袭山南道涪州合州等地,也占下了数座城池。<br />
所有人都感到,天下大势将要再次发生变化了。<br />
不过,出乎晋国朝廷意外的是,宁国分兵的军队,并未趁此机会来攻打晋都,而是转头拿下了洛阳附近的光州和陈州。<br />
一连失去五洲,又损失了洛阳的十数万兵马,晋国朝堂上下都陷入了沉重的氛围中。<br />
如今宁军还在晋国内到处收割城池,但是晋都中的军队却忧于洛阳的宁军,不敢随意发出。<br />
这样两难的境地,使得刚刚登基的新帝林懿,更是受到了朝堂上下不少的攻击。<br />
晋国局势不稳,宁军却是攻势越来越猛。<br />
郁宁收到刑北和谢维已经带人拿下五洲的消息后,更是大喜不已。<br />
她在地图上,将代表宁国的旗帜,插到新的领地上。<br />
看着洛阳周围的领地,基本已经全部拿下,郁宁将目光转移向了晋国的都城,也就是曾经大禹的都城,禹京城。<br />
这里距离洛阳不远,宁国的大军想要挥师过去,也就不到一天的时间。<br />
可是,自从谢维占下洛阳后,郁宁一直没有让他们往禹京城派兵。<br />
禹京城中集中着晋国几乎全部的兵力,加上城池坚固,防守严密,并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打下的。<br />
而且,攻打禹京城,相当于将晋国逼到了绝境上,对方定然会拼死反扑,宁国虽然不怕对方,但是也肯定会被消耗大量兵力。<br />
这对郁宁来说,是她并不愿意看到的局面。<br />
不过,如今不同,洛阳周围的领地,已经被己方占下,宁国的后援线路已经彻底打通,此时就算是跟晋国打持久战,他们也不用担心了。<br />
是时候同晋国决一死战了!<br />
郁宁心中想着。<br />
可是郁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写给谢维的信,刚刚传出,前线就再次发生了变故。<br />
月前陇右路突袭关内道,关内道不堪一击,如今陇右路的大军,已经打到了秦州境内,大军直逼晋都!<br />
郁宁收到消息后,立刻让人将苏浮生和张川都叫了过来。<br />
两人听完郁宁说的消息后,也同时面露震惊。<br />
“这群王八羔子,他们这是看着我们要打下晋国,想要来抢战利品了呀!”<br />
张川忍不住破口大骂到。<br />
苏浮生也叹了一口气道:“如今晋国势弱,陇右道想来分一杯羹也正常。”<br />
郁宁则皱眉看着面前的地图,沉默着没有开口。<br />
苏浮生见此,也上前看起了郁宁面前的地图。<br />
突然,苏浮生笑道:“殿下,此时陇右道插手进来,也未必是一件坏事。”<br />
郁宁闻言,转头看向了他。<br />
张川听到声音,也跟着看了过来。<br />
苏浮生对着两人的目光道:“看如今陇右道的态度,应该是对晋都势在必得。”<br />
这是大家都看出来了的,郁宁和张川都没有反对。<br />
苏浮生接着道:“但是晋都就算是我们宁军出手,也未必能短时间拿下,如今陇右道和晋国对上,分散了晋国的注意力,反倒是更利于我们占领晋国剩余的领地。”<br />
郁宁点头,确实就算是她,也没有把握能短时间内拿下晋都。<br />
不过为了摧毁晋国的势力,晋都是必定要夺取的,所以郁宁才准备趁着晋国势弱的时候,占取晋都。<br />
如今陇右道对上晋国,定然不会像占下关内道那样轻松,两者之间势必将会有一场激烈的战斗。<br />
谁输谁赢就说不定了!<br />
不过……<br />
“不论陇右道和晋国,谁输谁赢,我们都可趁此机会,坐收渔翁之利!”<br />
郁宁将苏浮生没有说完的话,讲了出来。<br />
苏浮生笑着点了点头。<br />
张川此时也明白过来,大笑道:“哈哈哈,好,就让他们狗咬狗!”<br />
郁宁也终于一改愁色,当即再次给谢维写了一封信。<br />
让他不要阻拦陇右道和晋国的战争,并且尽量让宁国的军队避开两者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