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却都放在纪楚面前。<br />
大概是皇上登基之前就有的交情。<br />
他们三人私下闲聊的时候,总是更坦诚些。<br />
这三个地方其实都不错。<br />
皇上刻意这么安排,自然有奖赏的意思。<br />
纪楚为平临国辛辛苦苦当差,必然要给他相应的回报。<br />
就像游戏通关之后,一定会有奖励大礼包一样。<br />
反正纪楚是这么形容的。<br />
放到这里,大概就是打完天下,平定了四方,所有部将就要论功行赏,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了。<br />
不过说到工司,纪楚倒是提到一个人:“曲夏州州衙门工司主事景若瑾景大人,他倒是适合在做工部的差事。”<br />
景若瑾,不管皇上还是薛明成,自然都知道他,确实有重用他的打算。<br />
皇上微微点头:“朕知道他,能力不错,就是爱躲事。”<br />
否则不会这么久也没升迁。<br />
好在,在曲夏州最后几年还不错。<br />
“不过既然是你举荐,就让他调回京城吧,他很熟悉工业作坊园,正好来工部当差。”<br />
作为吏部侍郎,薛明成立刻应下。<br />
既然不留在京城,那就是曲夏州,浙东二选一。<br />
“听说廖大人已经去了浙东,相信以他的能力,以及带过去的工匠,肯定能布置好船上火炮的。”<br />
纪楚当然知道,浙东不光有火器布置问题,还有土地兼并,豪强抱团等等。<br />
解决这些人并不算难。<br />
难就难在,再解决也只是一时的。<br />
所以他并不想去。<br />
到浙东,除了能发展海上力量之外,多数时间,都会像原化州一样,跟人钩心斗角。<br />
这不是纪楚的本意。<br />
即使在原化州钩心斗角时,他也在加速武器作坊的发展。<br />
发展,才是他的目的。<br />
所以那边也不太行。<br />
但其中理由就不必讲了,只说那里已经有廖大人在,不需要。<br />
话说到这,皇上跟薛大人下意识以为,纪楚要选曲夏州。<br />
皇上深深地看了纪楚一眼,最后只道:“你在曲夏州时间长,确实更合适,相信你会把那里建设得更好。”<br />
话是这么说,勤政殿内突然有股剑拔弩张的气息。<br />
薛明成盯着纪楚。<br />
不应该啊。<br />
这三个地方里,你最不应该的,就是还选曲夏州。<br />
不说别的。<br />
只讲曲夏州前来参加会试学生的态度,以及本地百姓那七把万民伞。<br />
以及当地有无数他提拔起来的官吏,甚至跟西北常备军里中上层兵将关系都不错。<br />
文武官员基本会听他的。<br />
甚至连火器都有他的份,更是民心所向。<br />
所以不管去哪,都不该回曲夏州。<br />
听说他被任命为钦差回原化州时,跟妻子二人,可是把曲夏州所有家当都打包干净,大有再也不回去的意思。<br />
皇上听说后还十分开怀,说纪楚确实是个极聪明的人。<br />
所以不管纪楚在原化州做钦差,还是来京城之后,皇上对他的态度,显然超过绝大多数官员。<br />
你选曲夏州,那是糊涂啊。<br />
要权势比不上京城。<br />
要银子,或者说要为百姓做主,比不上浙东的严峻。<br />
怎么能去曲夏州。<br />
这不是,让皇上忌惮?<br />
眼看气氛冷下去,纪楚直接说出他的目的地。<br />
“回皇上,微臣想去广宁卫。”<br />
这句话让皇上跟薛明成都愣住。<br />
广宁卫?<br />
为何?<br />
因为你侄子在哪?<br />
自然不是。<br />
因为棉花,或者说粮食。<br />
广宁卫一带,地广人稀。<br />
却是天然的粮仓。<br />
无论是沿海一带,还是内里的豫州鲁地等等,随着良种增多,以及工业作坊园的出现。<br />
渐渐会出现一个问题。<br />
就像现在的浙东一样。<br />
人满为患。<br />
内里人多地少。<br />
边卫的人却地广人稀。<br />
对于现在的平临国来说,开荒是个必要的选择。<br />
纪楚既不想在京城享受“权势”。<br />
也懒得去浙东跟豪强们钩心斗角。<br />
他想去开荒。<br />
这事极难,却不得不做。<br />
如果说,之前这个念头只是在脑海里回荡。<br />
可今日正好听说滇州府发现了新棉种,便让他更加坚定了。<br />
如果说有什么地方,可以大量种植棉花,让平临国的人都穿上平价棉衣。<br />
那这个地方,非广宁卫莫属。<br />
小麦,水稻,大豆,高粱,棉花。<br />
都能在那边生根发芽。<br />
滇州府找到的棉种,大概率是能在广宁卫种活的,那边的黑土地能养活无数百姓。<br />
皇上一时愣住。<br />
他千想万想,都没想到这个答案。<br />
开荒?<br />
这可是既累又苦,堪称流放的差事。<br />
广宁卫,可不是什么轻松地方。<br />
大家都认为,纪楚为了平临国做了那样多的事,是到享受荣耀的时候了。<br />
怎么一开口,就要去哪?<br />
明明如今四海升平。<br />
无论是他的权势,还是平临国四周战事都已经平稳。<br />
何必还要那样辛苦。<br />
薛明成头一个抬起头,眼里闪过几分不敢置信之外,又多了几分懊恼。<br />
这是成为皇上近臣之前,都没怎么有过的眼神。<br />
而皇上也明白过来,纪楚是什么意思。<br />
要说他们三个,上次在京城见面时,身份都不算显赫。<br />
纪楚跟薛明成被召进京城,差一点就要入狱。<br />
皇上还是五王爷,稍有不慎便会成为二王爷的臣弟,到时候一起就都完了。<br />
等登基之后,朝中派系林立,周围还有战事。<br />
皇上也好,薛明成也好,一刻都不得轻松。<br />
甚至在今年年初,还因为先太子旧党闹得不愉快。<br />
不过还好,也在今年彻底解决。<br />
皇上大权在握。<br />
身为皇上近臣的薛明成也是松口气。<br />
不论是他们两个,还是其他在潜邸时的近臣,以及帮皇上坐稳皇位的一众臣子,从年后一直到如今的四月份,都处在兴奋跟放松的状态。
大概是皇上登基之前就有的交情。<br />
他们三人私下闲聊的时候,总是更坦诚些。<br />
这三个地方其实都不错。<br />
皇上刻意这么安排,自然有奖赏的意思。<br />
纪楚为平临国辛辛苦苦当差,必然要给他相应的回报。<br />
就像游戏通关之后,一定会有奖励大礼包一样。<br />
反正纪楚是这么形容的。<br />
放到这里,大概就是打完天下,平定了四方,所有部将就要论功行赏,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了。<br />
不过说到工司,纪楚倒是提到一个人:“曲夏州州衙门工司主事景若瑾景大人,他倒是适合在做工部的差事。”<br />
景若瑾,不管皇上还是薛明成,自然都知道他,确实有重用他的打算。<br />
皇上微微点头:“朕知道他,能力不错,就是爱躲事。”<br />
否则不会这么久也没升迁。<br />
好在,在曲夏州最后几年还不错。<br />
“不过既然是你举荐,就让他调回京城吧,他很熟悉工业作坊园,正好来工部当差。”<br />
作为吏部侍郎,薛明成立刻应下。<br />
既然不留在京城,那就是曲夏州,浙东二选一。<br />
“听说廖大人已经去了浙东,相信以他的能力,以及带过去的工匠,肯定能布置好船上火炮的。”<br />
纪楚当然知道,浙东不光有火器布置问题,还有土地兼并,豪强抱团等等。<br />
解决这些人并不算难。<br />
难就难在,再解决也只是一时的。<br />
所以他并不想去。<br />
到浙东,除了能发展海上力量之外,多数时间,都会像原化州一样,跟人钩心斗角。<br />
这不是纪楚的本意。<br />
即使在原化州钩心斗角时,他也在加速武器作坊的发展。<br />
发展,才是他的目的。<br />
所以那边也不太行。<br />
但其中理由就不必讲了,只说那里已经有廖大人在,不需要。<br />
话说到这,皇上跟薛大人下意识以为,纪楚要选曲夏州。<br />
皇上深深地看了纪楚一眼,最后只道:“你在曲夏州时间长,确实更合适,相信你会把那里建设得更好。”<br />
话是这么说,勤政殿内突然有股剑拔弩张的气息。<br />
薛明成盯着纪楚。<br />
不应该啊。<br />
这三个地方里,你最不应该的,就是还选曲夏州。<br />
不说别的。<br />
只讲曲夏州前来参加会试学生的态度,以及本地百姓那七把万民伞。<br />
以及当地有无数他提拔起来的官吏,甚至跟西北常备军里中上层兵将关系都不错。<br />
文武官员基本会听他的。<br />
甚至连火器都有他的份,更是民心所向。<br />
所以不管去哪,都不该回曲夏州。<br />
听说他被任命为钦差回原化州时,跟妻子二人,可是把曲夏州所有家当都打包干净,大有再也不回去的意思。<br />
皇上听说后还十分开怀,说纪楚确实是个极聪明的人。<br />
所以不管纪楚在原化州做钦差,还是来京城之后,皇上对他的态度,显然超过绝大多数官员。<br />
你选曲夏州,那是糊涂啊。<br />
要权势比不上京城。<br />
要银子,或者说要为百姓做主,比不上浙东的严峻。<br />
怎么能去曲夏州。<br />
这不是,让皇上忌惮?<br />
眼看气氛冷下去,纪楚直接说出他的目的地。<br />
“回皇上,微臣想去广宁卫。”<br />
这句话让皇上跟薛明成都愣住。<br />
广宁卫?<br />
为何?<br />
因为你侄子在哪?<br />
自然不是。<br />
因为棉花,或者说粮食。<br />
广宁卫一带,地广人稀。<br />
却是天然的粮仓。<br />
无论是沿海一带,还是内里的豫州鲁地等等,随着良种增多,以及工业作坊园的出现。<br />
渐渐会出现一个问题。<br />
就像现在的浙东一样。<br />
人满为患。<br />
内里人多地少。<br />
边卫的人却地广人稀。<br />
对于现在的平临国来说,开荒是个必要的选择。<br />
纪楚既不想在京城享受“权势”。<br />
也懒得去浙东跟豪强们钩心斗角。<br />
他想去开荒。<br />
这事极难,却不得不做。<br />
如果说,之前这个念头只是在脑海里回荡。<br />
可今日正好听说滇州府发现了新棉种,便让他更加坚定了。<br />
如果说有什么地方,可以大量种植棉花,让平临国的人都穿上平价棉衣。<br />
那这个地方,非广宁卫莫属。<br />
小麦,水稻,大豆,高粱,棉花。<br />
都能在那边生根发芽。<br />
滇州府找到的棉种,大概率是能在广宁卫种活的,那边的黑土地能养活无数百姓。<br />
皇上一时愣住。<br />
他千想万想,都没想到这个答案。<br />
开荒?<br />
这可是既累又苦,堪称流放的差事。<br />
广宁卫,可不是什么轻松地方。<br />
大家都认为,纪楚为了平临国做了那样多的事,是到享受荣耀的时候了。<br />
怎么一开口,就要去哪?<br />
明明如今四海升平。<br />
无论是他的权势,还是平临国四周战事都已经平稳。<br />
何必还要那样辛苦。<br />
薛明成头一个抬起头,眼里闪过几分不敢置信之外,又多了几分懊恼。<br />
这是成为皇上近臣之前,都没怎么有过的眼神。<br />
而皇上也明白过来,纪楚是什么意思。<br />
要说他们三个,上次在京城见面时,身份都不算显赫。<br />
纪楚跟薛明成被召进京城,差一点就要入狱。<br />
皇上还是五王爷,稍有不慎便会成为二王爷的臣弟,到时候一起就都完了。<br />
等登基之后,朝中派系林立,周围还有战事。<br />
皇上也好,薛明成也好,一刻都不得轻松。<br />
甚至在今年年初,还因为先太子旧党闹得不愉快。<br />
不过还好,也在今年彻底解决。<br />
皇上大权在握。<br />
身为皇上近臣的薛明成也是松口气。<br />
不论是他们两个,还是其他在潜邸时的近臣,以及帮皇上坐稳皇位的一众臣子,从年后一直到如今的四月份,都处在兴奋跟放松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