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只见纪大人点头,确定道:“没错,不仅种成了,产量还很高。”<br />
“今年那三十亩试验田,一共产了八千七百斤棉花。”<br />
纪楚又道:“之前没说这个事,是因为今年采棉跟往常不一样,所以一时间没统计出数量。”<br />
“而且还需要白夫子他们看情况。”<br />
纪楚这个理由不算糊弄,听起来甚至有几分他严谨的作风。<br />
当然,也不能细究。<br />
好在在场众人,谁也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br />
他们满耳朵只有一件事。<br />
那就是滇州棉在昌河州种成了。<br />
产量还比预计的要高。<br />
这是什么天大的好消息?!<br />
若这个消息传出去,整个昌河州都会沸腾吧。<br />
纪楚明白,此刻说这些,大家还是有些不信的,所以道:“虽说外面下着雪,但本官想去广宁卫一趟,看看如今棉花的处理情况,大家可愿意出门?”<br />
换作其他时候,肯定没人愿意啊。<br />
就算你是上司,我们是下属,也不至于在这种天气出门。<br />
现在不一样。<br />
现在是去看棉花。<br />
衙门所有官吏,都争着抢着要去。<br />
消息传到最近的两个县,那县令马不停蹄地赶过来,要跟他们一起出发。<br />
虽说无令不得擅自来州城,可这会哪管得了那么多啊。<br />
可以说,棉花成功的消息一出来,就算在这种寒冷的季节,都能传播得飞快。<br />
听到消息的所有人,都抱着同样的疑惑。<br />
真的假的?<br />
不是他们质疑纪大人,是太突然了啊。<br />
之前不都说,那滇州棉已经失败了吗?<br />
还是晁同知杜通判想了想。<br />
也不对啊。<br />
之前他们偷偷安慰纪大人的时候,大人总是笑而不语,从来没说过滇州棉种植失败,只是朝他们笑笑不说话而已。<br />
所以,那时候大人只是在等结果,还没有给这事下定论?<br />
他们却单方面认为种植失败,还在安慰大人?<br />
不止他们在安慰,巡查那十二个县的时候,农夫猎户渔夫都在偷偷安慰?!<br />
啊?!<br />
他们都干了什么啊!<br />
不过纪大人这嘴也太严了,真是一点消息也不透露。<br />
大家想想,似乎又能理解。<br />
倘若提前说了,难免给大家带来希望。<br />
给了希望再失望,那感觉只会更难受。<br />
“所以,纪大人是为了保护我们,才没有透露消息。”<br />
“肯定是这样的,他这般谨慎的人,要等到棉花真正成功,这才说出来?”<br />
“纪大人真的是太好了。”<br />
“听说他们已经出发了,这么冷的天气,要从州城赶往广宁卫,还带了三十多个官吏呢。”<br />
“那么多人?!他们要干什么。”<br />
肯定是看看棉花啊。<br />
种在昌河州的滇州棉,到底是个什么样。<br />
明明他们相隔近六千里地,明明两地百姓都没见过面。<br />
可他们在同一个国家,已经完成一次互帮互助。<br />
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br />
十月二十五。<br />
冒着大风雪前进的众人,抱着最火热的内心,前往广宁卫,前往平临国的最北端。<br />
第118章<br />
漳兴二年, 十月二十九,昌河州广宁卫。<br />
日夜赶路的州城官吏,以及两个下面县的县令, 终于到了地方。<br />
纪振跟李纹依旧前来迎接,看着他们面带喜色, 就知道这里面的好消息了。<br />
众人在驿馆落脚后, 温书吏跟白婵婵便一起过来了。<br />
同样到驿馆的,还有满头雾水的邓融邓将军。<br />
这么大冷的天, 纪楚怎么来了?<br />
不过看看眼前负责棉花的温书吏,以及棉花团队的众人。<br />
还有满脸喜色的昌河州本地官吏, 他似乎知道点什么。<br />
甚至在看到他们之后,心里那个想法,便更加确定了。<br />
“滇州棉在昌河州种成了?”<br />
除了这个好消息之外,邓融想不到其他事情。<br />
其实再早之前,邓将军就有过这样的猜测。<br />
主要是一进到八月下旬之后,负责棉花试验田的士兵们便被严令禁口, 吃住都在试验田, 还由纪楚的侄儿纪振李纹亲自看管。<br />
这般严令禁止, 总是有些怪的。<br />
邓将军靠着信任才没多说。<br />
之后是九月份,棉花团队从曲夏州过来。<br />
那时候, 已经有消息说, 滇州棉跟西北棉一样, 种植失败。<br />
可棉花团队的人还是到了广宁卫, 而且在五块试验田里来回跑。<br />
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做弹花机了。<br />
这是棉花没成的样子吗?<br />
只是纪楚一直不正面回答, 而且广宁卫相对封闭,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些事。<br />
综合下来。<br />
邓将军只觉得,这棉花好像成了, 又好像没成。<br />
甚至成功的概率更大一点?<br />
不过他稳得住,相信纪楚不说肯定有其原因。<br />
现在终于让他等到了。<br />
纪楚点头道:“成了。”<br />
太好了。<br />
终于成功了啊。<br />
在邓融,或者说整个昌河州百姓知道棉花的时候,就觉得这东西属于这里。<br />
如此寒冷的地方,最最需要棉花。<br />
但一年又一年的失败,难免让他们心灰意冷。<br />
滇州棉?<br />
大家更没什么期待。<br />
六千里外的地方,跟这里气候截然不同的地方,怎么可能适合种一样的植物。<br />
可植物就是这般神奇。<br />
就是在这几千里外种成功了。<br />
不过在邓融看来,棉花均产在一百五左右,那就是成功。<br />
看着温书吏跟白夫子递上来的记录,邓将军这般稳重的人,都要站起来道:“均产在二百九十斤?!”<br />
这岂不是比西北棉产量还要高。<br />
不对,比滇州棉种在滇州还要高。<br />
别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清楚那边的均产。<br />
实在是对棉花太过渴望。<br />
纪楚并未多说,只是让跟过来的官吏们先看看账本,然后带着他们去看库房。<br />
其他东西可以作假,但新产的棉花,绝对不行。<br />
八千七百多斤的新棉,也不可能是他们从其他的地方运过来的。<br />
还有剥下来的棉籽,以及剩下的棉秆,全都不能作假。
“今年那三十亩试验田,一共产了八千七百斤棉花。”<br />
纪楚又道:“之前没说这个事,是因为今年采棉跟往常不一样,所以一时间没统计出数量。”<br />
“而且还需要白夫子他们看情况。”<br />
纪楚这个理由不算糊弄,听起来甚至有几分他严谨的作风。<br />
当然,也不能细究。<br />
好在在场众人,谁也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br />
他们满耳朵只有一件事。<br />
那就是滇州棉在昌河州种成了。<br />
产量还比预计的要高。<br />
这是什么天大的好消息?!<br />
若这个消息传出去,整个昌河州都会沸腾吧。<br />
纪楚明白,此刻说这些,大家还是有些不信的,所以道:“虽说外面下着雪,但本官想去广宁卫一趟,看看如今棉花的处理情况,大家可愿意出门?”<br />
换作其他时候,肯定没人愿意啊。<br />
就算你是上司,我们是下属,也不至于在这种天气出门。<br />
现在不一样。<br />
现在是去看棉花。<br />
衙门所有官吏,都争着抢着要去。<br />
消息传到最近的两个县,那县令马不停蹄地赶过来,要跟他们一起出发。<br />
虽说无令不得擅自来州城,可这会哪管得了那么多啊。<br />
可以说,棉花成功的消息一出来,就算在这种寒冷的季节,都能传播得飞快。<br />
听到消息的所有人,都抱着同样的疑惑。<br />
真的假的?<br />
不是他们质疑纪大人,是太突然了啊。<br />
之前不都说,那滇州棉已经失败了吗?<br />
还是晁同知杜通判想了想。<br />
也不对啊。<br />
之前他们偷偷安慰纪大人的时候,大人总是笑而不语,从来没说过滇州棉种植失败,只是朝他们笑笑不说话而已。<br />
所以,那时候大人只是在等结果,还没有给这事下定论?<br />
他们却单方面认为种植失败,还在安慰大人?<br />
不止他们在安慰,巡查那十二个县的时候,农夫猎户渔夫都在偷偷安慰?!<br />
啊?!<br />
他们都干了什么啊!<br />
不过纪大人这嘴也太严了,真是一点消息也不透露。<br />
大家想想,似乎又能理解。<br />
倘若提前说了,难免给大家带来希望。<br />
给了希望再失望,那感觉只会更难受。<br />
“所以,纪大人是为了保护我们,才没有透露消息。”<br />
“肯定是这样的,他这般谨慎的人,要等到棉花真正成功,这才说出来?”<br />
“纪大人真的是太好了。”<br />
“听说他们已经出发了,这么冷的天气,要从州城赶往广宁卫,还带了三十多个官吏呢。”<br />
“那么多人?!他们要干什么。”<br />
肯定是看看棉花啊。<br />
种在昌河州的滇州棉,到底是个什么样。<br />
明明他们相隔近六千里地,明明两地百姓都没见过面。<br />
可他们在同一个国家,已经完成一次互帮互助。<br />
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br />
十月二十五。<br />
冒着大风雪前进的众人,抱着最火热的内心,前往广宁卫,前往平临国的最北端。<br />
第118章<br />
漳兴二年, 十月二十九,昌河州广宁卫。<br />
日夜赶路的州城官吏,以及两个下面县的县令, 终于到了地方。<br />
纪振跟李纹依旧前来迎接,看着他们面带喜色, 就知道这里面的好消息了。<br />
众人在驿馆落脚后, 温书吏跟白婵婵便一起过来了。<br />
同样到驿馆的,还有满头雾水的邓融邓将军。<br />
这么大冷的天, 纪楚怎么来了?<br />
不过看看眼前负责棉花的温书吏,以及棉花团队的众人。<br />
还有满脸喜色的昌河州本地官吏, 他似乎知道点什么。<br />
甚至在看到他们之后,心里那个想法,便更加确定了。<br />
“滇州棉在昌河州种成了?”<br />
除了这个好消息之外,邓融想不到其他事情。<br />
其实再早之前,邓将军就有过这样的猜测。<br />
主要是一进到八月下旬之后,负责棉花试验田的士兵们便被严令禁口, 吃住都在试验田, 还由纪楚的侄儿纪振李纹亲自看管。<br />
这般严令禁止, 总是有些怪的。<br />
邓将军靠着信任才没多说。<br />
之后是九月份,棉花团队从曲夏州过来。<br />
那时候, 已经有消息说, 滇州棉跟西北棉一样, 种植失败。<br />
可棉花团队的人还是到了广宁卫, 而且在五块试验田里来回跑。<br />
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做弹花机了。<br />
这是棉花没成的样子吗?<br />
只是纪楚一直不正面回答, 而且广宁卫相对封闭,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些事。<br />
综合下来。<br />
邓将军只觉得,这棉花好像成了, 又好像没成。<br />
甚至成功的概率更大一点?<br />
不过他稳得住,相信纪楚不说肯定有其原因。<br />
现在终于让他等到了。<br />
纪楚点头道:“成了。”<br />
太好了。<br />
终于成功了啊。<br />
在邓融,或者说整个昌河州百姓知道棉花的时候,就觉得这东西属于这里。<br />
如此寒冷的地方,最最需要棉花。<br />
但一年又一年的失败,难免让他们心灰意冷。<br />
滇州棉?<br />
大家更没什么期待。<br />
六千里外的地方,跟这里气候截然不同的地方,怎么可能适合种一样的植物。<br />
可植物就是这般神奇。<br />
就是在这几千里外种成功了。<br />
不过在邓融看来,棉花均产在一百五左右,那就是成功。<br />
看着温书吏跟白夫子递上来的记录,邓将军这般稳重的人,都要站起来道:“均产在二百九十斤?!”<br />
这岂不是比西北棉产量还要高。<br />
不对,比滇州棉种在滇州还要高。<br />
别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清楚那边的均产。<br />
实在是对棉花太过渴望。<br />
纪楚并未多说,只是让跟过来的官吏们先看看账本,然后带着他们去看库房。<br />
其他东西可以作假,但新产的棉花,绝对不行。<br />
八千七百多斤的新棉,也不可能是他们从其他的地方运过来的。<br />
还有剥下来的棉籽,以及剩下的棉秆,全都不能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