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各地工业作坊园搞得轰轰烈烈,没有粮食吃,什么都白搭。<br />
当然,不是说作坊园不好,而是要以农业为基础才行。<br />
昌河州跟岐州那么大片肥沃土地,一定不能浪费。<br />
“今年来投奔的人肯定极多,做好安置工作。”纪楚吩咐道,“各家农户,必须有主粮,主粮成了才能种棉花。”<br />
“执意经商的,就要换成商籍,省得跟农户争利益。”<br />
然后就是养殖行当。<br />
经过去年皮子售卖。<br />
昌河州的养殖皮子已经有些名气。<br />
都知道他们这的皮子质量好,产量也稳定,来这买肯定没错。<br />
“发展归发展,疫病防治一定要看严了,那些养殖作坊都要远离人群,不能建在饮水用的上游。”<br />
还有口蹄疫的防治药物,现在就可以制作,不仅自家养殖要用,还要给草原上分发。<br />
自然不是免费的,要用他们的羊毛羊奶来换,但价格不能太贵,让他们都用上才是正理。<br />
平临国各地还等着他们牛羊,而且他们日子过好了,大家都太平。<br />
这说起来简直没完。<br />
纪楚跟李师爷发现,他们从漳兴二年过来,至今也已经快三年了。<br />
这是片极好的土地。<br />
他们来之前,纪楚就说过的。<br />
却也没想到,这地方竟然如此不同。<br />
还有沿海几个县的情况。<br />
造船作坊,经营上有乐薇在,技术还是祝耘祝亚,以及他们培训的学生。<br />
这点不用担心。<br />
一件件事情说完,还要安顿家里。<br />
纪楚颇有些遗憾,绵绵三岁的生辰,他不能陪着过了。<br />
“等爹回来,再给你补过一个。”<br />
去京城领命,去灾区办差,肯定不能带老婆孩子。<br />
绵绵看着她爹,别看她年纪小,其实心里什么都懂,平日颇有些倔劲的她,这回发现乖乖点头。<br />
乐薇心里担心,可她已经在帮相公收拾东西。<br />
跟着相公在第一个任地时,她就知道,她家相公不是普通人。<br />
既然如此,她早就做好心理准备。<br />
再说,昌河州也是他们另一个家,完全不用担忧的。<br />
她跟孩子在这,两地百姓更能安心,相信相公还能回来。<br />
纪振还特意过来,不过纪楚没打算让他跟着,同时也对李纹道:“你们两个,一个刚有了孩子,一个刚成亲,而且两地都需要你们照看,就不用跟着我了。”<br />
李师爷也道:“你们安心在家吧,我们过去就行。”<br />
等到四下无人时,李师爷才深深叹气,跟李娘子道:“这次跟以往不同。”<br />
“不管发生什么事,你们顾好自己即可。”<br />
李娘子心中一惊。<br />
怎么了?<br />
这也不是纪大人头一次当钦差,不至于出什么大事吧。<br />
李师爷微微摇头。<br />
其实纪大人私下里问过他,这次也不带上他。<br />
原因便是。<br />
这次旱情太大,稍有不慎,必然会有百姓闹事。<br />
再者,他们是冲着当地士族粮仓去的。<br />
不管成与不成,不见血是不可能的。<br />
纪楚本不打算带所有利益相关的人,尤其是自己有血缘的亲人,到时候很容易被人当作把柄。<br />
可李师爷知道后,却是执意要去的。<br />
“从第一个任期,我就是你的师爷,如今这么大的事,我要是不去,楚哥儿你只会更危险。”<br />
此话不是作假。<br />
去灾区当钦差,还不带亲信,颇有些舍命相陪之感。<br />
李师爷过去,至少让当地士族放松警惕。<br />
纪楚上次当钦差,那曹家为首的几家如何,大家还历历在目。<br />
这次当钦差,不少士族已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了。<br />
李娘子颇有些紧张,李师爷却认真安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纪大人必然要去,咱们也不能坐视不管。”<br />
“当师爷这么多年,你我也是做了不少善事的,如此于国于民有利之事,若不拼一把,实在可惜。”<br />
或许是在纪大人身边时间长,李师爷自然而有上司的习性。<br />
不只是他,纪楚身边不少官吏皆是如此。<br />
很多人猜到此次钦差之行必然凶险,可还是想跟着过去。<br />
最后定下的主要名单则有七人。<br />
纪楚,李师爷,极为兴奋的纽海。<br />
还有极为熟悉农业的温淳温书吏。<br />
安丘县出身乡兵的刘大江,陈永波。<br />
再有熟悉灾区浩洲的余海县县令张民生张大人,以及本地工司的一名书吏龚珑。<br />
这几个人算是主力,有文有武,还有技术人员。<br />
再加上纪楚还有短柄火铳在手,安全至少有保障。<br />
剩下随行人员一一清点,众人便在三月初一清晨出发。<br />
这一路狂奔,片刻都不得停歇。<br />
纪楚这一走,昌河州跟岐州百姓颇有些惆怅。<br />
就怕日子又回到从前。<br />
好在纪大人留下的官员,并未懈怠,而是认认真真办差。<br />
晁同知一时管着两个地方,终于体会到纪大人两头跑的感觉。<br />
两个州内,大大小小那么多事,还有极为特殊的广宁卫,没两把刷子,真是搞不定。<br />
即便如此,纪大人还能抽空跟曲夏州,京城,浙东许多官员接触,实在是太忙了。<br />
可想想平临国的情况,不忙实在不行啊。<br />
只希望灾情赶紧结束,纪大人可以快些回来。<br />
还在回京途中的一行人日夜兼程。<br />
不过回去的道路修得一般。<br />
虽说水泥已经普及,但这种稍微偏远一点点的地方,肯定是不会修水泥路的,能把官道整齐一下,就算差不多了。<br />
在繁华地方修官道,还有当地最有钱的士族支持。<br />
可这种地方,既无利益,就没人愿意来修。<br />
长此下去,必然是繁华的地方,因为修路更繁华,而稍微落后地方则更落后。<br />
虽说有地理位置的缘故,可都是平临国的地方,总要合理开发利用才是。<br />
如果让晁同知知道,纪大人回京的路上,脑子也是不停转的,估计立刻都要给跪下了?<br />
纪楚倒不是可以这样想,而是看到这路就觉得应该修。<br />
这大概是上辈子留下的本能反应吧?<br />
漳兴五年,三月初五清晨,纪楚终于到了京城。<br />
到地方第一时间,就让手下温书吏前去礼部递名帖,证明自己已经到了。<br />
不到半个时辰,吏部已经派人到了驿馆,再看纪大人已经收拾妥当,这让吏部官员松口气,心里也定了定。<br />
“大人,皇上吩咐,您到京城之后,可以立刻进宫,不用额外通传。”<br />
纪楚点头,事情虽然紧急,可到了京城的他还是极为沉稳。<br />
事实上,这场波及十二州府的天灾,除了受灾的地方之外,其他地方,尤其是官员,还是要沉得住气。<br />
他们要是慌了,那各地百姓也会慌。<br />
所以京城这边,还是一片祥和,没有太大变化。<br />
也就进了皇宫方才有些不同。<br />
来来往往的官员脸色都不算好看。<br />
今年灾情太过严重,不少官员的老家同样受灾,难免心中焦急。<br />
“纪大人!是纪楚纪大人吗!”<br />
纪楚回头一看,这人他倒是认识的,原化州同乡的,每年逢年过节,也会给他送去贺信。<br />
而且知道他不收礼物,故而只是书信往来,顶多送点任地又或者家乡特产。<br />
原化州的曹家曹阁老一倒,乡党党魁自然而然就是纪楚,所以这些交际应酬少不了。
当然,不是说作坊园不好,而是要以农业为基础才行。<br />
昌河州跟岐州那么大片肥沃土地,一定不能浪费。<br />
“今年来投奔的人肯定极多,做好安置工作。”纪楚吩咐道,“各家农户,必须有主粮,主粮成了才能种棉花。”<br />
“执意经商的,就要换成商籍,省得跟农户争利益。”<br />
然后就是养殖行当。<br />
经过去年皮子售卖。<br />
昌河州的养殖皮子已经有些名气。<br />
都知道他们这的皮子质量好,产量也稳定,来这买肯定没错。<br />
“发展归发展,疫病防治一定要看严了,那些养殖作坊都要远离人群,不能建在饮水用的上游。”<br />
还有口蹄疫的防治药物,现在就可以制作,不仅自家养殖要用,还要给草原上分发。<br />
自然不是免费的,要用他们的羊毛羊奶来换,但价格不能太贵,让他们都用上才是正理。<br />
平临国各地还等着他们牛羊,而且他们日子过好了,大家都太平。<br />
这说起来简直没完。<br />
纪楚跟李师爷发现,他们从漳兴二年过来,至今也已经快三年了。<br />
这是片极好的土地。<br />
他们来之前,纪楚就说过的。<br />
却也没想到,这地方竟然如此不同。<br />
还有沿海几个县的情况。<br />
造船作坊,经营上有乐薇在,技术还是祝耘祝亚,以及他们培训的学生。<br />
这点不用担心。<br />
一件件事情说完,还要安顿家里。<br />
纪楚颇有些遗憾,绵绵三岁的生辰,他不能陪着过了。<br />
“等爹回来,再给你补过一个。”<br />
去京城领命,去灾区办差,肯定不能带老婆孩子。<br />
绵绵看着她爹,别看她年纪小,其实心里什么都懂,平日颇有些倔劲的她,这回发现乖乖点头。<br />
乐薇心里担心,可她已经在帮相公收拾东西。<br />
跟着相公在第一个任地时,她就知道,她家相公不是普通人。<br />
既然如此,她早就做好心理准备。<br />
再说,昌河州也是他们另一个家,完全不用担忧的。<br />
她跟孩子在这,两地百姓更能安心,相信相公还能回来。<br />
纪振还特意过来,不过纪楚没打算让他跟着,同时也对李纹道:“你们两个,一个刚有了孩子,一个刚成亲,而且两地都需要你们照看,就不用跟着我了。”<br />
李师爷也道:“你们安心在家吧,我们过去就行。”<br />
等到四下无人时,李师爷才深深叹气,跟李娘子道:“这次跟以往不同。”<br />
“不管发生什么事,你们顾好自己即可。”<br />
李娘子心中一惊。<br />
怎么了?<br />
这也不是纪大人头一次当钦差,不至于出什么大事吧。<br />
李师爷微微摇头。<br />
其实纪大人私下里问过他,这次也不带上他。<br />
原因便是。<br />
这次旱情太大,稍有不慎,必然会有百姓闹事。<br />
再者,他们是冲着当地士族粮仓去的。<br />
不管成与不成,不见血是不可能的。<br />
纪楚本不打算带所有利益相关的人,尤其是自己有血缘的亲人,到时候很容易被人当作把柄。<br />
可李师爷知道后,却是执意要去的。<br />
“从第一个任期,我就是你的师爷,如今这么大的事,我要是不去,楚哥儿你只会更危险。”<br />
此话不是作假。<br />
去灾区当钦差,还不带亲信,颇有些舍命相陪之感。<br />
李师爷过去,至少让当地士族放松警惕。<br />
纪楚上次当钦差,那曹家为首的几家如何,大家还历历在目。<br />
这次当钦差,不少士族已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了。<br />
李娘子颇有些紧张,李师爷却认真安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纪大人必然要去,咱们也不能坐视不管。”<br />
“当师爷这么多年,你我也是做了不少善事的,如此于国于民有利之事,若不拼一把,实在可惜。”<br />
或许是在纪大人身边时间长,李师爷自然而有上司的习性。<br />
不只是他,纪楚身边不少官吏皆是如此。<br />
很多人猜到此次钦差之行必然凶险,可还是想跟着过去。<br />
最后定下的主要名单则有七人。<br />
纪楚,李师爷,极为兴奋的纽海。<br />
还有极为熟悉农业的温淳温书吏。<br />
安丘县出身乡兵的刘大江,陈永波。<br />
再有熟悉灾区浩洲的余海县县令张民生张大人,以及本地工司的一名书吏龚珑。<br />
这几个人算是主力,有文有武,还有技术人员。<br />
再加上纪楚还有短柄火铳在手,安全至少有保障。<br />
剩下随行人员一一清点,众人便在三月初一清晨出发。<br />
这一路狂奔,片刻都不得停歇。<br />
纪楚这一走,昌河州跟岐州百姓颇有些惆怅。<br />
就怕日子又回到从前。<br />
好在纪大人留下的官员,并未懈怠,而是认认真真办差。<br />
晁同知一时管着两个地方,终于体会到纪大人两头跑的感觉。<br />
两个州内,大大小小那么多事,还有极为特殊的广宁卫,没两把刷子,真是搞不定。<br />
即便如此,纪大人还能抽空跟曲夏州,京城,浙东许多官员接触,实在是太忙了。<br />
可想想平临国的情况,不忙实在不行啊。<br />
只希望灾情赶紧结束,纪大人可以快些回来。<br />
还在回京途中的一行人日夜兼程。<br />
不过回去的道路修得一般。<br />
虽说水泥已经普及,但这种稍微偏远一点点的地方,肯定是不会修水泥路的,能把官道整齐一下,就算差不多了。<br />
在繁华地方修官道,还有当地最有钱的士族支持。<br />
可这种地方,既无利益,就没人愿意来修。<br />
长此下去,必然是繁华的地方,因为修路更繁华,而稍微落后地方则更落后。<br />
虽说有地理位置的缘故,可都是平临国的地方,总要合理开发利用才是。<br />
如果让晁同知知道,纪大人回京的路上,脑子也是不停转的,估计立刻都要给跪下了?<br />
纪楚倒不是可以这样想,而是看到这路就觉得应该修。<br />
这大概是上辈子留下的本能反应吧?<br />
漳兴五年,三月初五清晨,纪楚终于到了京城。<br />
到地方第一时间,就让手下温书吏前去礼部递名帖,证明自己已经到了。<br />
不到半个时辰,吏部已经派人到了驿馆,再看纪大人已经收拾妥当,这让吏部官员松口气,心里也定了定。<br />
“大人,皇上吩咐,您到京城之后,可以立刻进宫,不用额外通传。”<br />
纪楚点头,事情虽然紧急,可到了京城的他还是极为沉稳。<br />
事实上,这场波及十二州府的天灾,除了受灾的地方之外,其他地方,尤其是官员,还是要沉得住气。<br />
他们要是慌了,那各地百姓也会慌。<br />
所以京城这边,还是一片祥和,没有太大变化。<br />
也就进了皇宫方才有些不同。<br />
来来往往的官员脸色都不算好看。<br />
今年灾情太过严重,不少官员的老家同样受灾,难免心中焦急。<br />
“纪大人!是纪楚纪大人吗!”<br />
纪楚回头一看,这人他倒是认识的,原化州同乡的,每年逢年过节,也会给他送去贺信。<br />
而且知道他不收礼物,故而只是书信往来,顶多送点任地又或者家乡特产。<br />
原化州的曹家曹阁老一倒,乡党党魁自然而然就是纪楚,所以这些交际应酬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