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168章 献寿勾心<br />
七月二十八,承庆太后的七旬圣寿。<br />
沿街酒肆便支起了湘妃竹帘,蒸腾的水汽裹着羊肉汤的膻香漫过街道,连巡街禁军的护心镜都擦得锃亮——<br />
天刚破晓,端王府内便忙碌开了。<br />
妆台前,薛绥被两个丫头围着梳妆,发间一支碧玺点翠簪压在乌云般的秀发,耳垂一对玛瑙流苏坠轻轻晃动,连腕上的镯子都透着幽幽清光。<br />
一张映着晨光的俏脸,流转着盈盈水色,清冷却又夺目。<br />
薛月沉看到她,便发出由衷的赞叹。<br />
“妹妹今日好气色。端得是光彩照人。”<br />
她当真不再是从前那个任人欺凌的受气包薛六了。<br />
“姐姐才叫容色照人呢。这雍容端庄,哪家王妃比得了?我方才见到,那枝头的雀儿,都看痴了呢。”<br />
薛绥眉眼含笑,不吝说些恭维话。<br />
薛月沉满意地看了一下身上的天青色裙服,金线勾勒的银杏叶脉,与时季相得益彰,就好似为她量身定做一般,很是衬她。<br />
“走吧,快别耽搁了,得早些进宫,省得落人口实。”<br />
薛绥扶她上马车时,看到李桓独自骑马在前,脸上神色冷峻,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br />
邱先生为他找来了九龙琉璃盏,原以为他接下来会有更隐密的事情交代,可他却按兵不动,再无动作。<br />
难不成是瑞和郡主回京一事,扰了他的心绪,乱了心智?<br />
不像啊。<br />
薛月沉察觉她指尖幽凉,轻声道:“妹妹,可是身子不适,还是因着要进宫,心里紧张?”<br />
薛绥顺水推舟,应道:“我从未参加过这般隆重的寿典,心里难免忐忑……”<br />
薛月沉暗自叹气。<br />
到底还是养在外头的姑娘,缺了些见识。<br />
她宽慰道:“你跟着姐姐便是,只要避着萧贵妃母女,就不会出什么差错。”<br />
今日宫中大摆宴席。<br />
要避萧贵妃母女,怎么避得开呢。<br />
果然,刚过安仁坊,就看到平乐公主的步辇浩浩荡荡而来。<br />
与她同行的是瑞和郡主。<br />
李毓宁的脸隐在帘后,发间白玉簪映着朝阳,清瘦得仿佛宫墙砖石的缝隙里拼命钻出来的野草,说不出的柔弱……<br />
而平乐裙裾轻扬,广袖飘逸,即使在公主府禁足许久,饱受顽疾折磨,但眉眼仍是难掩骄矜,那股子冷漠高傲的气势,与往昔相比,并无半分收敛。<br />
步辇轻摇,她带着抢来的《药王经》绣卷,若有似无的看着端王府的车驾,唇角扬起一丝冷笑。<br />
“皇兄真是糊涂,被薛氏女迷得晕头转向。”<br />
李毓宁轻声咳嗽,绞着帕子劝解。<br />
“妹妹莫要动怒,好歹是二哥哥的家眷。”<br />
“你这辈子就活该被人欺负,没脊梁骨的孬货!”<br />
平乐公主说着又瞥一眼她的衣着,没什么好气地冷笑。<br />
“宫中最看不得素净,今日又是祖母寿辰,你倒好,穿成这一副病恹恹的寡妇模样,是想给谁添晦气呢?”<br />
李毓宁脸色瞬间变得煞白。<br />
平乐公主冷哼一声,下巴微微一抬,扭头便吩咐轿夫加快脚步,连个招呼都不打,眼中满是不屑与傲慢,扬长而去。<br />
平乐公主狂傲不羁,好似宫殿屋檐上那要命的鸱吻兽。李毓宁却楚楚可怜,受了委屈也不吱声,默默朝端王府车驾盈盈一拜。<br />
她望着骑马在前的李桓,眼中似藏着千言万语的委屈。<br />
“二哥哥近来可好?”<br />
李桓微微颔首:“托郡主的福,一切安好。”<br />
李毓宁又道:“我来王府几次,都未能见到二哥哥,还以为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惹二哥哥恼了。”<br />
“公务缠身,怠慢了郡主。往后有事,找你皇嫂便好。”<br />
李桓的嗓音向来温润,可今日听来,却透着丝丝寒意,仿若浸了冰的薄刃。<br />
李毓宁怅然一笑,“本想来寻皇嫂一同前往慈安宫,给太后娘娘叩头请安,没想到在此处遇见了。”<br />
她已然调整好情绪,神色如常。<br />
李桓点点头,未再多言。<br />
这时,薛月沉撩开帘子,笑容温婉地说道:“郡主安好,不如一同进宫吧。”<br />
李毓宁松了一口气。<br />
“正愁路上无趣,有王妃相伴,再好不过。”<br />
-<br />
崇昭帝为表孝思,特旨敕造慈安殿宫灯三十六盏,遍悬宫阙。<br />
他们到达时,宫墙内已是一片锦绣,檐角铜铃叮咚,恍若仙乐。宫娥捧着鎏金铜盆匆匆穿过回廊,广袖垂落处银铃轻响。<br />
薛绥扶着薛月沉下了马车。<br />
看着那一派奢华的景象,不由感叹。<br />
“这皇城的气派就是不同,你看那玉簪,都开得格外娇艳些。”<br />
薛月沉笑着瞥一眼瑞和,胳膊微微一僵。<br />
只见那瑞和郡主,素白的手指将帘子掀起半幅,目光追逐着刚跃下马的李桓,似乎忘了她们的存在。<br />
薛月沉轻声提醒,“郡主,还不下车?”<br />
宫外来的车马,一律只能停在承天门外。<br />
李毓宁回过神,扶了扶鬓边的白玉簪,尴尬一笑,顾左右而言他。<br />
“前日太后便要留我在宫中陪伴,我想着约王妃一同前来,这才出宫。如今想来,倒是辜负了太后的一番盛情。”<br />
话里话外,透着她与太后关系更为亲厚。<br />
薛月沉淡淡一笑,并未多言。<br />
今日的皇城,百官云集,皇帝同众臣共宴,贺太后七十圣寿。男女各自分席,李桓抱拳行礼,朝薛月沉点点头,便阔步离去,并没有多看旁人一眼。<br />
薛绥不动声色地看着李桓细微的表情,眉头微微一皱,便见东宫华丽的步辇缓缓而来,李肇的脸隐在明黄的帷幔里,周身散发着冷峻而威严的气息。<br />
薛月沉连忙欠身行礼。<br />
“见过太子殿下……”<br />
瑞和也跟着屈膝。<br />
倒是薛绥慢了半拍,等她行礼时,李肇的步辇已匆匆而过,只留下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br />
众人面面相觑……<br />
东宫何故绕道而行,走这里来了?<br />
这时,来福满脸堆笑地走了过来,朝众人一一行礼。<br />
“太子殿下说雨后路滑,特赐步辇送端王府女眷去慈安殿。”<br />
说罢招了招手,两抬步辇缓缓过来,停在薛月沉和薛绥的面前。<br />
来福说得很清楚,是送端王府女眷。<br />
听上去是太子和端王的交情,却把瑞和郡主排除在外。<br />
薛月沉惊疑不定地看一眼庶妹,淡淡浅笑,“多谢太子美意,我们和瑞和郡主同行的。时辰还早,我们走走路,说说话也无妨。”<br />
来福点头,没有勉强。<br />
因为他也觉得主子行事很是要命。<br />
李毓宁瞧着离去的步辇,忽地轻笑一声,“太子殿下这番安排,莫不是另有深意?”<br />
她是玩笑口吻,薛月沉听了却神色一凛。<br />
“郡主慎言,有些话可乱说不得。”<br />
李毓宁轻抿嘴唇,歉意地道:“我随口一说,倒是忘了前些日子听来的宫中流言……不是有意冒犯平安夫人,只是有些替夫人委屈。”<br />
这话,不知是在惋惜薛绥做侧室委屈,还是说她被平乐陷害与李肇传谣?<br />
薛绥轻笑一声,“郡主不必放在心上。世人只当金笼好,哪知黄莺爱柳条?”<br />
薛月沉听了,心中愉悦,瞥一眼李毓宁,“郡主是有所不知,我六妹妹向来随性洒脱,可没有那等争强好胜之心。”<br />
李毓宁微笑应和,不再多说什么。<br />
三人一路到了慈安殿。<br />
有品级的命妇,已来了不少。<br />
薛绥在人群中看到了崔老太太和傅氏,相互行礼,寒暄几句便有女官前来引领而入……<br />
薛绥刻意落后半步。<br />
与刚刚抵达的文嘉目光在空中交汇,二人相视点头,随后迈过了门槛。<br />
内外命妇依照品级依次落座,太后居于主位。<br />
皇后、妃嫔次之。<br />
其余外命妇则在下方分席而坐。<br />
宫宴正式开始,皇后率领内外命妇,庄重地向太后行叩拜大礼。<br />
礼毕,各家便献上寿礼,竞相展示各自的心意与奇巧。<br />
孔雀灯映着百鸟朝凤,戏台上是贤王殿下孝敬的一出《麻姑献寿》,承庆太后乐呵呵的,脸上满是笑意,对每一份寿礼都细细观赏,赞不绝口。<br />
正唱到热闹的地方,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br />
众人循声望去。<br />
只见平乐公主一身绛红蹙金裙裾,步伐轻盈地扫过门槛,身后八个宫女鱼贯而入,这阵仗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br />
她们手捧的《药王经》绣卷徐徐展开,两丈长的云绡绢帛之上,字迹工整娟秀,色泽鲜艳夺目,透着庄重且虔诚的力量。<br />
“恭贺祖母七十寿诞……”<br />
平乐双手高举经卷过顶,八个宫女分别托住绣卷两侧,端正地跪在太后座下。<br />
“为祈祖母寿考维祺,永绥康宁,孙女刺破手指以血调色,在佛前供奉百日方有所成……”<br />
李肇:看标题还以为是有人来勾我心呢?<br />
薛绥:会有的,等着吧。</p>
七月二十八,承庆太后的七旬圣寿。<br />
沿街酒肆便支起了湘妃竹帘,蒸腾的水汽裹着羊肉汤的膻香漫过街道,连巡街禁军的护心镜都擦得锃亮——<br />
天刚破晓,端王府内便忙碌开了。<br />
妆台前,薛绥被两个丫头围着梳妆,发间一支碧玺点翠簪压在乌云般的秀发,耳垂一对玛瑙流苏坠轻轻晃动,连腕上的镯子都透着幽幽清光。<br />
一张映着晨光的俏脸,流转着盈盈水色,清冷却又夺目。<br />
薛月沉看到她,便发出由衷的赞叹。<br />
“妹妹今日好气色。端得是光彩照人。”<br />
她当真不再是从前那个任人欺凌的受气包薛六了。<br />
“姐姐才叫容色照人呢。这雍容端庄,哪家王妃比得了?我方才见到,那枝头的雀儿,都看痴了呢。”<br />
薛绥眉眼含笑,不吝说些恭维话。<br />
薛月沉满意地看了一下身上的天青色裙服,金线勾勒的银杏叶脉,与时季相得益彰,就好似为她量身定做一般,很是衬她。<br />
“走吧,快别耽搁了,得早些进宫,省得落人口实。”<br />
薛绥扶她上马车时,看到李桓独自骑马在前,脸上神色冷峻,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br />
邱先生为他找来了九龙琉璃盏,原以为他接下来会有更隐密的事情交代,可他却按兵不动,再无动作。<br />
难不成是瑞和郡主回京一事,扰了他的心绪,乱了心智?<br />
不像啊。<br />
薛月沉察觉她指尖幽凉,轻声道:“妹妹,可是身子不适,还是因着要进宫,心里紧张?”<br />
薛绥顺水推舟,应道:“我从未参加过这般隆重的寿典,心里难免忐忑……”<br />
薛月沉暗自叹气。<br />
到底还是养在外头的姑娘,缺了些见识。<br />
她宽慰道:“你跟着姐姐便是,只要避着萧贵妃母女,就不会出什么差错。”<br />
今日宫中大摆宴席。<br />
要避萧贵妃母女,怎么避得开呢。<br />
果然,刚过安仁坊,就看到平乐公主的步辇浩浩荡荡而来。<br />
与她同行的是瑞和郡主。<br />
李毓宁的脸隐在帘后,发间白玉簪映着朝阳,清瘦得仿佛宫墙砖石的缝隙里拼命钻出来的野草,说不出的柔弱……<br />
而平乐裙裾轻扬,广袖飘逸,即使在公主府禁足许久,饱受顽疾折磨,但眉眼仍是难掩骄矜,那股子冷漠高傲的气势,与往昔相比,并无半分收敛。<br />
步辇轻摇,她带着抢来的《药王经》绣卷,若有似无的看着端王府的车驾,唇角扬起一丝冷笑。<br />
“皇兄真是糊涂,被薛氏女迷得晕头转向。”<br />
李毓宁轻声咳嗽,绞着帕子劝解。<br />
“妹妹莫要动怒,好歹是二哥哥的家眷。”<br />
“你这辈子就活该被人欺负,没脊梁骨的孬货!”<br />
平乐公主说着又瞥一眼她的衣着,没什么好气地冷笑。<br />
“宫中最看不得素净,今日又是祖母寿辰,你倒好,穿成这一副病恹恹的寡妇模样,是想给谁添晦气呢?”<br />
李毓宁脸色瞬间变得煞白。<br />
平乐公主冷哼一声,下巴微微一抬,扭头便吩咐轿夫加快脚步,连个招呼都不打,眼中满是不屑与傲慢,扬长而去。<br />
平乐公主狂傲不羁,好似宫殿屋檐上那要命的鸱吻兽。李毓宁却楚楚可怜,受了委屈也不吱声,默默朝端王府车驾盈盈一拜。<br />
她望着骑马在前的李桓,眼中似藏着千言万语的委屈。<br />
“二哥哥近来可好?”<br />
李桓微微颔首:“托郡主的福,一切安好。”<br />
李毓宁又道:“我来王府几次,都未能见到二哥哥,还以为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惹二哥哥恼了。”<br />
“公务缠身,怠慢了郡主。往后有事,找你皇嫂便好。”<br />
李桓的嗓音向来温润,可今日听来,却透着丝丝寒意,仿若浸了冰的薄刃。<br />
李毓宁怅然一笑,“本想来寻皇嫂一同前往慈安宫,给太后娘娘叩头请安,没想到在此处遇见了。”<br />
她已然调整好情绪,神色如常。<br />
李桓点点头,未再多言。<br />
这时,薛月沉撩开帘子,笑容温婉地说道:“郡主安好,不如一同进宫吧。”<br />
李毓宁松了一口气。<br />
“正愁路上无趣,有王妃相伴,再好不过。”<br />
-<br />
崇昭帝为表孝思,特旨敕造慈安殿宫灯三十六盏,遍悬宫阙。<br />
他们到达时,宫墙内已是一片锦绣,檐角铜铃叮咚,恍若仙乐。宫娥捧着鎏金铜盆匆匆穿过回廊,广袖垂落处银铃轻响。<br />
薛绥扶着薛月沉下了马车。<br />
看着那一派奢华的景象,不由感叹。<br />
“这皇城的气派就是不同,你看那玉簪,都开得格外娇艳些。”<br />
薛月沉笑着瞥一眼瑞和,胳膊微微一僵。<br />
只见那瑞和郡主,素白的手指将帘子掀起半幅,目光追逐着刚跃下马的李桓,似乎忘了她们的存在。<br />
薛月沉轻声提醒,“郡主,还不下车?”<br />
宫外来的车马,一律只能停在承天门外。<br />
李毓宁回过神,扶了扶鬓边的白玉簪,尴尬一笑,顾左右而言他。<br />
“前日太后便要留我在宫中陪伴,我想着约王妃一同前来,这才出宫。如今想来,倒是辜负了太后的一番盛情。”<br />
话里话外,透着她与太后关系更为亲厚。<br />
薛月沉淡淡一笑,并未多言。<br />
今日的皇城,百官云集,皇帝同众臣共宴,贺太后七十圣寿。男女各自分席,李桓抱拳行礼,朝薛月沉点点头,便阔步离去,并没有多看旁人一眼。<br />
薛绥不动声色地看着李桓细微的表情,眉头微微一皱,便见东宫华丽的步辇缓缓而来,李肇的脸隐在明黄的帷幔里,周身散发着冷峻而威严的气息。<br />
薛月沉连忙欠身行礼。<br />
“见过太子殿下……”<br />
瑞和也跟着屈膝。<br />
倒是薛绥慢了半拍,等她行礼时,李肇的步辇已匆匆而过,只留下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br />
众人面面相觑……<br />
东宫何故绕道而行,走这里来了?<br />
这时,来福满脸堆笑地走了过来,朝众人一一行礼。<br />
“太子殿下说雨后路滑,特赐步辇送端王府女眷去慈安殿。”<br />
说罢招了招手,两抬步辇缓缓过来,停在薛月沉和薛绥的面前。<br />
来福说得很清楚,是送端王府女眷。<br />
听上去是太子和端王的交情,却把瑞和郡主排除在外。<br />
薛月沉惊疑不定地看一眼庶妹,淡淡浅笑,“多谢太子美意,我们和瑞和郡主同行的。时辰还早,我们走走路,说说话也无妨。”<br />
来福点头,没有勉强。<br />
因为他也觉得主子行事很是要命。<br />
李毓宁瞧着离去的步辇,忽地轻笑一声,“太子殿下这番安排,莫不是另有深意?”<br />
她是玩笑口吻,薛月沉听了却神色一凛。<br />
“郡主慎言,有些话可乱说不得。”<br />
李毓宁轻抿嘴唇,歉意地道:“我随口一说,倒是忘了前些日子听来的宫中流言……不是有意冒犯平安夫人,只是有些替夫人委屈。”<br />
这话,不知是在惋惜薛绥做侧室委屈,还是说她被平乐陷害与李肇传谣?<br />
薛绥轻笑一声,“郡主不必放在心上。世人只当金笼好,哪知黄莺爱柳条?”<br />
薛月沉听了,心中愉悦,瞥一眼李毓宁,“郡主是有所不知,我六妹妹向来随性洒脱,可没有那等争强好胜之心。”<br />
李毓宁微笑应和,不再多说什么。<br />
三人一路到了慈安殿。<br />
有品级的命妇,已来了不少。<br />
薛绥在人群中看到了崔老太太和傅氏,相互行礼,寒暄几句便有女官前来引领而入……<br />
薛绥刻意落后半步。<br />
与刚刚抵达的文嘉目光在空中交汇,二人相视点头,随后迈过了门槛。<br />
内外命妇依照品级依次落座,太后居于主位。<br />
皇后、妃嫔次之。<br />
其余外命妇则在下方分席而坐。<br />
宫宴正式开始,皇后率领内外命妇,庄重地向太后行叩拜大礼。<br />
礼毕,各家便献上寿礼,竞相展示各自的心意与奇巧。<br />
孔雀灯映着百鸟朝凤,戏台上是贤王殿下孝敬的一出《麻姑献寿》,承庆太后乐呵呵的,脸上满是笑意,对每一份寿礼都细细观赏,赞不绝口。<br />
正唱到热闹的地方,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br />
众人循声望去。<br />
只见平乐公主一身绛红蹙金裙裾,步伐轻盈地扫过门槛,身后八个宫女鱼贯而入,这阵仗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br />
她们手捧的《药王经》绣卷徐徐展开,两丈长的云绡绢帛之上,字迹工整娟秀,色泽鲜艳夺目,透着庄重且虔诚的力量。<br />
“恭贺祖母七十寿诞……”<br />
平乐双手高举经卷过顶,八个宫女分别托住绣卷两侧,端正地跪在太后座下。<br />
“为祈祖母寿考维祺,永绥康宁,孙女刺破手指以血调色,在佛前供奉百日方有所成……”<br />
李肇:看标题还以为是有人来勾我心呢?<br />
薛绥:会有的,等着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