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AD4</center>-->\n\t\t\t\t 你雪中送炭的感动?或是章太傅对你的青眼?你什么都得不到。”<br/><br/> 确实是这个道理,商洛并不是不准杨佑做想做的事情,而是多考虑几步,将所有的因素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推动。<br/><br/> 杨佑问道,“那该怎么办?”<br/><br/> 商洛将袖子拢了拢,笑道:“信鸿啊,我记得你师门好像还挺有名?”<br/><br/> 卓信鸿腆着脸笑了笑,“鸿师从净明道西山真人,忝列门墙,不足挂齿。”<br/><br/> 杨佑只知道卓信鸿是武林中人,却没想到他大有来头。<br/><br/> 道家宗派,正一道一脉有全真、茅山、灵宝、净明等若干分支。<br/><br/> 净明道是比较特殊的派别,这一点杨佑有所耳闻,他们除了教授身法武功之外,收徒的要求极为严格,不仅要求门人有难得一见的练武天赋,还要求他们严格遵行忠、孝、廉、谨、宽、裕、容、忍八宝,正心诚意,扶持纲常,化民以忠孝廉慎之教。<br/><br/> 净明道在道家宗派中人数最少,但是拿出来个个都是才学兼备的君子之流,只是随着世道变迁,也越发撑不下去了。<br/><br/> 杨佑只要商洛轻轻一点便会意,他对卓信鸿说道:“贵派宏教乃是光明正道,虽则视金钱如粪土,到底还需外物来支撑各位道长的生计。这些钱就送给道长们,修置道观也好,赈济灾民也罢,随便处置。”<br/><br/> 卓信鸿也不和他谦虚,直接就收下了,他道:“我早就有这个心思了。不瞒王爷你说,净明道一宗早就捉襟见肘,也是我时时接济,师门才得以勉强度日,陛下又对佛道讳莫如深,日子实在难过。王爷放心,这笔钱,我师门一定会好好利用,绝不辜负王爷的苦心。”<br/><br/> “能用到实处便好。”杨佑答道,“至于众位道长活动的通牒,我会和父皇说清楚,也会让礼部办好的。让他们不必担心,放心做事,只要不违背国法人伦就行。”<br/><br/> 弘扬教义,只靠着嘴上辩道是不行的。混乱痛苦的世道才是弘扬教义的最好时机,杨佑此举不仅给了净明道弘教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杨佑作为能在杨庭面前说得上话的皇子,此举无疑是在给净明道打包票,让净明道能在杨庭的高压政策下放心活动,这是商洛和其他人无法提供的保护。<br/><br/> 卓信鸿当然明白此举的意义,不说他和杨佑在官场上的联系,单是光大师门这一项,就值得他为杨佑赴汤蹈火。<br/><br/> 第56章<br/><br/> 答应了卓信鸿,到底如何在杨庭面前说好净明道的事情,这又是另外的东西。<br/><br/> 杨佑问道:“信鸿,你师门中有没有懂一些奇门异术,又能说会道的人?”<br/><br/> 要想让杨庭放松对净明道的限制,首先得让他对净明道有所偏好。<br/><br/> 皇帝讨厌的并不是教派的宗旨,而是教派的势力。<br/><br/> 凡是威胁到皇权的东西,都不允许存在。<br/><br/> 这也是杨佑能抓住的机会。<br/><br/> 卓信鸿想了想,向他推荐了一个人选:“我师叔弘光道人略通奇门,为人八面玲珑,不知是不是王爷要找的那种人?”<br/><br/> “若要弘教,便要将天地上下都考虑到,我想引荐几位师父与父皇接触。”<br/><br/> 卓信鸿愁的正是引见无门,谁都知道皇帝最不喜欢佛道之流,他不是没有为师门奔走过,但是谁都不敢举荐,他也就只能作罢。<br/><br/> 杨佑身份特殊,有胆量,说不定也有这种本事。<br/><br/> 这厢卓信鸿将钱财送往师门,安排道士们准备前往各地济灾,一边通知着自己的师叔从江西往京城赶来,另一厢,杨佑收到了一张特殊的请柬。<br/><br/> 二皇子杨倜邀请他到府上一叙。<br/><br/> 更巧的是,四皇子杨仕在同一天也举办了一场小小的宴会。<br/><br/> 两张请柬摆在了杨佑的案头。<br/><br/> 两位皇兄如此阵仗,无非也是在此次亚献之争中明确自己的党羽,不过局势尚未明朗就逼人表态,也未免过于急躁。<br/><br/> 何况,朝中有绝对<br/><br/>\t\t\t\n\t\t\t\n\t\t\t', '\t')('<!--<center>AD4</center>-->\n\t\t\t\t鲜明立场的官员只是少数,剩下的要么中立要么就是墙头草。<br/><br/> 对付这些人,逼着表态只会适得其反。<br/><br/> 对杨佑来说,二皇兄的心思很好猜。<br/><br/> 杨倜人如其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有“小陈王”之称,说他才华堪比当年才高八斗的曹植,三步成诗,七步作赋,是天下文人的魁首,很早之前就成了宫中天下共同仰望的对象。<br/><br/> 他们在一起接触的时间长了很多,作为最突出的皇子之一,杨倜很早就成为了杨佑的观察对象。<br/><br/> 四皇子杨仕……<br/><br/> 在商洛的指引下,他也逐渐掌握了和杨仕相处的诀窍——示弱。<br/><br/> 对于杨仕这样自恃强者的人而言,越弱他越瞧不起你,也就越不注意你,他相信弱小的人翻不出手掌心,反而越信任你。<br/><br/> 受到请帖那天,他当晚就拿着二皇子的请帖去找杨仕哭了一场。<br/><br/> 主要表达了自己对四哥的忠心,陈述了自己从小到大遭受的种种来自二皇子的责难和欺辱,表示自己是个柔弱无助的废物,不敢反抗二皇子,但是又不能辜负四哥,所以找他拿主意,一切唯四哥马首是瞻。<br/><br/> 杨仕笑嘻嘻地将他从地下扶起来,温言说道:“五弟莫哭了,哥哥懂你的难处,大家被二哥压着不是一天两天了,谁没有个怨气?你也别慌,二哥突然邀请你,你知道是为什么吗?”<br/><br/> 杨佑擦了擦鼻涕,控诉道:“我哪知道?他从来就没带我一起玩过!”<br/><br/> 杨仕循循善诱:“你再想想,最近可有什么大事发生?”<br/><br/> 要不怎么说四哥思想境界高呢,杨佑恍然大悟道:“最近……莫非是为了亚献的事?”<br/><br/> “对了!”杨仕抚掌,“你想想,你在太常寺待着,又是咱们兄弟中能在陛下面前说上话的,他找你就是想让你替他……”<br/><br/> 杨仕使了个眼色,杨佑赶紧摆手否认,“四哥,你可别这样说,我肯定是支持四哥的,不管是谁来问我,我答案都只有一个。”<br/><br/> 杨仕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就像是一个终于见到孩子长大的老妈子一般,目含泪光道:“哥哥也知道你的心意,但二哥势大,戾侯之后再无人与他相敌,四哥也不忍心你违逆他,被他针对再受苦难。这样吧,四哥这边你不用来,直接去二哥那边,他说什么你答应便是,回来之后咱们兄弟再仔细商议。”<br/><br/> “可是……”杨佑犹豫道,“我不知道二哥他要我做什么……”<br/><br/> 杨仕捏着杨佑的肩,用肢体传达他不可违抗的命令:“你信不信四哥?”<br/><br/> “当然是信的。”<br/><br/> “那就按四哥说的去做,二哥说什么你都先答应,然后再回来与我商议。”<br/><br/> 杨佑吸两口气,下定决心地说道:“好!我便按照四哥说的办!”<br/><br/> 才怪!<br/><br/> 杨仕用那种老母亲一样的温柔神色瞧着杨佑,极有欣慰又有隐隐约约的骄傲,倒真像一个认真指导弟弟为人处世的兄长,“五弟,我备了便饭,你也一起吃点吧。”<br/><br/> 杨佑应了。<br/><br/> 杨仕的厨子应该也是西北的,说着是顿便饭,确实一顿分量十足的烤全羊,羊肉软糯劲道,却毫无腥膻之味,只剩下了鲜肥滋味,让人口欲大开。<br/><br/> 平日里杨仕会和自己的下属一起吃饭,他将这种方式视为拉拢人心的手段。今日为了让杨佑觉得自己在四哥眼里是与众不同的,<br/>\t\t\t\n\t\t\t\n\t\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