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说完她自己又把自己的话给否定了。<br />
怎么会真的爱呢,这跟天仙似的杨家女娘,是被勒死的啊……<br />
武惠妃看了看天幕,对帝王宠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br />
她自嘲笑了笑。<br />
荔枝,连她都不怎么能吃的上几回的荔枝。<br />
王皇后表情逐渐严肃起来。<br />
这荔枝能大量频繁出现在宫中,想必花了不少人力物力吧?<br />
【为什么说这个荔枝能代表李隆基对杨贵妃的爱呢?当然,这和那首我们熟知的诗分不开关系。“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br />
【除了诗歌的宣传作用,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荔枝在唐朝非常珍贵。我们现在人人都能吃到的荔枝,在唐朝是非常珍贵的水果,珍贵的什么程度呢,珍贵到皇帝拿荔枝赏赐大臣,每人只能有一颗。】<br />
[我的天,只有一颗?皇帝太抠了。]<br />
[就这,大臣还愿意跟着他干?要我我掀桌了。]<br />
[哈哈哈哈,一颗荔枝就很珍贵了,在长安很难吃上荔枝的。]<br />
同样没怎么吃荔枝的李隆基:……<br />
后人说他抠。<br />
【荔枝晶莹剔透,汁水饱满且十分甘甜。正是因为这极高的糖分,荔枝的保鲜期很短。短到“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br />
【但唐朝的驿站十分发达,几乎每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小驿站一共有一千六百三十九个,这样的交通运输为荔枝的运送提供了可能。但尽管唐朝有着超越此前任何一个朝代的运输系统,可把荔枝运送到长安依旧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br />
【这要从荔枝产地说起。唐朝的主要荔枝种植地在两广、福建和川渝。如果荔枝从福建出发,那么荔枝要苦逼地跑五千多里。如果从荔枝从两广出发,那荔枝就更痛苦了,荔枝不仅要走四千多里的路,它还要爬山。这两条路所花费的时间都是十天左右,荔枝跑到长安它都该臭了。】<br />
【荔枝从四川出发是最好的选择了,只跑区区的两千里就可以了。】<br />
[哈哈,博主真幽默,区区两千里。]<br />
[划重点了,区区。]<br />
[荔枝:我真的会谢,求求了,还是让我在四川呆着吧。]<br />
[那要是这么看的话,荔枝在唐朝真的是很珍贵的哦?]<br />
被说抠的李隆基苦笑。<br />
不容易,后人们终于明白了荔枝运到长安的困难了。<br />
他真的不抠!<br />
【好了,确定了路线,可以运输了。荔枝运输究竟是怎么一个过程呢?首先得保证没有自然灾害,这样荔枝才会正常发芽,接着在荔枝生长的过程中,农民要拿一百二十分的精力来照料,他们要确保这荔枝在生长过程中不生病。无病无灾的情况下,这才完成了荔枝运输的必要条件。】<br />
【在荔枝七八成熟的时候,就要摘荔枝了,不是摘果子,而是带着整条枝干采摘,并且摘完就立马放进竹筒里。这竹筒是专门为运送荔枝而制作的,它分两层,内层放置荔枝,外层放置冰块用来保鲜,用湿润的泥土封口。】<br />
【接着由士兵带着荔枝上马,走八百里加急的军用驿站,五十里换人马,昼夜不分,日夜兼程,只为了把荔枝完好地运送到长安。】<br />
【荔枝必须得新鲜送到长安,如果这路途上出现了任何的差池,等待所有人的都将是皇帝的怒火,被问责的将有成百上千的人。荔枝运输速度快不是因为大唐有好马,而是有无数的人命在后面催。】<br />
[这得跑死多少马啊。]<br />
[何止是马。]<br />
[估计人死了也不会管的吧。]<br />
[荔枝的保质期也只有那三天,送到皇宫里的还必须是新鲜的。]<br />
[之前只是觉得妃子笑很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荔枝运送的艰难才是真正深刻的东西。]<br />
[这就是劳民伤财的意思吧。]<br />
张九龄目光沉沉看着天幕。<br />
天幕中的颜色逐渐暗淡了几分,这颜色打在张九龄的脸上折射出了一道阴影。<br />
神音用轻松的语气在讲述荔枝运往长安的过程。<br />
这不是荔枝,这是妃子一笑,这是帝王之爱。<br />
而此时,心系江山社稷,满心装着大唐百姓的张九龄却只觉得这帝王的爱情分外沉重,重到压弯了他的脊梁。<br />
帝王爱像是成了实体,而心里装着百姓的张九龄,像是变成了千千万万的普通大唐百姓。<br />
恍惚间,张九龄觉得周围的空气都稀薄了起来。<br />
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呼吸,在这种帝王的重压下变得极为艰难起来。<br />
荔枝鲜嫩通红,那是百姓的血肉。<br />
第88章 (视频) 杨贵妃回娘家<br />
李隆基笑不出来。<br />
他不再纠结于之前天幕说他抠门的事情, 他的表情逐渐严肃起来。<br />
此时的李隆基是天幕的观看者,因为历史发生了多处改变,他难以真正将自己代入进去。<br />
他更像一个旁观者, 而非一个参与者。<br />
可正是这样旁观者的角色,让他更清楚看到了隐藏在小小荔枝背后,牵动江山社稷的那无数条细线。<br />
人在身陷纸醉金迷之中, 眼睛就被蒙上了布。<br />
四周温软舒适的感觉让人沉醉其中而不自知, 或许并不是不自知, 而是甘愿沉沦。<br />
幸好的是, 此时的李隆基并未踏足其中,所以他能看得透彻。<br />
他只觉得那“一骑红尘妃子笑”离他实在是遥远。<br />
他见过那杨家女娘,平心而论, 她的确国色天香。<br />
但李隆基在清楚知道她的身份之后, 便再难对这张脸有什么想法。<br />
杨贵妃这三字在现在的李隆基这里,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br />
这三个字和四大贤相之一的宋璟联系在了一起, 和一心为公直言上谏的韩休联系在了一起,和“有违纲常伦理, 是国之倾颓之势”的谏言联系在了一起, 和满朝文武的口诛笔伐联系在了一起, 更和史册上流传千古的骂名联系在了一起。<br />
李隆基像是看到了佳人轻拈荔枝, 嫣然一笑的画面。<br />
他成功博得美人一笑的昏聩笑声如在耳畔。<br />
倏然, 妃子笑扭曲起来, 荔枝壳红的像要滴出了血, 整个画面被撕裂, 隐藏其后的另一层画面暴露出来。<br />
那是整个盛世大唐轰然坍塌, 如在一炬之中灰飞烟灭的图景。<br />
大唐,盛世大唐,他一手缔造的盛世大唐。<br />
李隆基如梦初醒,他被自己的幻想吓得满后背皆是冷汗,他甚至能感觉到汗水浸湿衣裳,布料黏在他肌肤上的感觉。<br />
他不敢,他不敢看妃子笑是怎样的美艳动人,也不敢看成堆的荔枝是怎样晶莹鲜艳。<br />
李隆基喘着气,打定主意离那杨贵妃更远一点,离那鲜红的荔枝更远一点。<br />
李倩看着天幕,他有些疑惑。<br />
他扯李瑛的袖子:“荔枝运到长安如此麻烦,为何还要吃荔枝?”<br />
李瑛随口答:“因为好吃啊。”<br />
李倩本就带着婴儿肥的脸,因为略抿起的嘴,更嘟了点。<br />
李瑛上手就是一掐。<br />
“可吃这口荔枝要耗费如此人力物力,还有银钱,百姓也会因此而受苦……天幕说这是,劳民伤财。”<br />
李瑛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把话咽了下去。<br />
他长叹一口气。<br />
他无法告诉自己的儿子,这是昏君之举。<br />
这回是真的不能妄议父兄了。<br />
李瑛眼神复杂,他看着自己的儿子,最终所有的复杂都变成了欣慰和期待。<br />
面前才只到他大腿的糯米团子,其实更像是一块璞玉,还未雕琢就已经能绽出光芒了。<br />
李瑛回答道:“小倩郎想的是对的,只为了一口荔枝,确实不值。”<br />
李倩又问:“买荔枝的那么多钱,都是哪里来的呢?”<br />
李瑛答:“百姓每年都要给国家钱,大唐那么多的百姓,加在一起当然就是很多的钱。”<br />
李瑛一双凤眼里带着笑意,他逗儿子:“小倩郎要是有这么多钱,想干什么呢?”<br />
李倩看着李瑛,认认真真:“我能吃饱,能穿暖,我不需要很多的钱,钱还是给他们吧。”<br />
收上来的税哪里有还回去的道理。<br />
国不收税那不乱套了吗。<br />
李瑛及时纠正:“小倩郎也可以不把钱还给他们,可以用这些钱解决他们的困难。”<br />
“什么困难呢?”<br />
“比如有百姓吃不饱饭,穿不上衣裳,再比如有水冲走了他们的房子,还有……”<br />
糯米团觉得阿耶说的很对,阿耶说一句,他的小脑袋点一下。<br />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br />
【李隆基把三千宠爱都给了杨贵妃了,自己也乐的找不着北,朝都不想上了,李隆基看着貌若神仙的杨贵妃,是怎么看都看不够啊。骊山的华清宫几乎是成了杨贵妃的专属宫殿,杨贵妃和李隆基在这里,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怎么会真的爱呢,这跟天仙似的杨家女娘,是被勒死的啊……<br />
武惠妃看了看天幕,对帝王宠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br />
她自嘲笑了笑。<br />
荔枝,连她都不怎么能吃的上几回的荔枝。<br />
王皇后表情逐渐严肃起来。<br />
这荔枝能大量频繁出现在宫中,想必花了不少人力物力吧?<br />
【为什么说这个荔枝能代表李隆基对杨贵妃的爱呢?当然,这和那首我们熟知的诗分不开关系。“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br />
【除了诗歌的宣传作用,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荔枝在唐朝非常珍贵。我们现在人人都能吃到的荔枝,在唐朝是非常珍贵的水果,珍贵的什么程度呢,珍贵到皇帝拿荔枝赏赐大臣,每人只能有一颗。】<br />
[我的天,只有一颗?皇帝太抠了。]<br />
[就这,大臣还愿意跟着他干?要我我掀桌了。]<br />
[哈哈哈哈,一颗荔枝就很珍贵了,在长安很难吃上荔枝的。]<br />
同样没怎么吃荔枝的李隆基:……<br />
后人说他抠。<br />
【荔枝晶莹剔透,汁水饱满且十分甘甜。正是因为这极高的糖分,荔枝的保鲜期很短。短到“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br />
【但唐朝的驿站十分发达,几乎每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小驿站一共有一千六百三十九个,这样的交通运输为荔枝的运送提供了可能。但尽管唐朝有着超越此前任何一个朝代的运输系统,可把荔枝运送到长安依旧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br />
【这要从荔枝产地说起。唐朝的主要荔枝种植地在两广、福建和川渝。如果荔枝从福建出发,那么荔枝要苦逼地跑五千多里。如果从荔枝从两广出发,那荔枝就更痛苦了,荔枝不仅要走四千多里的路,它还要爬山。这两条路所花费的时间都是十天左右,荔枝跑到长安它都该臭了。】<br />
【荔枝从四川出发是最好的选择了,只跑区区的两千里就可以了。】<br />
[哈哈,博主真幽默,区区两千里。]<br />
[划重点了,区区。]<br />
[荔枝:我真的会谢,求求了,还是让我在四川呆着吧。]<br />
[那要是这么看的话,荔枝在唐朝真的是很珍贵的哦?]<br />
被说抠的李隆基苦笑。<br />
不容易,后人们终于明白了荔枝运到长安的困难了。<br />
他真的不抠!<br />
【好了,确定了路线,可以运输了。荔枝运输究竟是怎么一个过程呢?首先得保证没有自然灾害,这样荔枝才会正常发芽,接着在荔枝生长的过程中,农民要拿一百二十分的精力来照料,他们要确保这荔枝在生长过程中不生病。无病无灾的情况下,这才完成了荔枝运输的必要条件。】<br />
【在荔枝七八成熟的时候,就要摘荔枝了,不是摘果子,而是带着整条枝干采摘,并且摘完就立马放进竹筒里。这竹筒是专门为运送荔枝而制作的,它分两层,内层放置荔枝,外层放置冰块用来保鲜,用湿润的泥土封口。】<br />
【接着由士兵带着荔枝上马,走八百里加急的军用驿站,五十里换人马,昼夜不分,日夜兼程,只为了把荔枝完好地运送到长安。】<br />
【荔枝必须得新鲜送到长安,如果这路途上出现了任何的差池,等待所有人的都将是皇帝的怒火,被问责的将有成百上千的人。荔枝运输速度快不是因为大唐有好马,而是有无数的人命在后面催。】<br />
[这得跑死多少马啊。]<br />
[何止是马。]<br />
[估计人死了也不会管的吧。]<br />
[荔枝的保质期也只有那三天,送到皇宫里的还必须是新鲜的。]<br />
[之前只是觉得妃子笑很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荔枝运送的艰难才是真正深刻的东西。]<br />
[这就是劳民伤财的意思吧。]<br />
张九龄目光沉沉看着天幕。<br />
天幕中的颜色逐渐暗淡了几分,这颜色打在张九龄的脸上折射出了一道阴影。<br />
神音用轻松的语气在讲述荔枝运往长安的过程。<br />
这不是荔枝,这是妃子一笑,这是帝王之爱。<br />
而此时,心系江山社稷,满心装着大唐百姓的张九龄却只觉得这帝王的爱情分外沉重,重到压弯了他的脊梁。<br />
帝王爱像是成了实体,而心里装着百姓的张九龄,像是变成了千千万万的普通大唐百姓。<br />
恍惚间,张九龄觉得周围的空气都稀薄了起来。<br />
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呼吸,在这种帝王的重压下变得极为艰难起来。<br />
荔枝鲜嫩通红,那是百姓的血肉。<br />
第88章 (视频) 杨贵妃回娘家<br />
李隆基笑不出来。<br />
他不再纠结于之前天幕说他抠门的事情, 他的表情逐渐严肃起来。<br />
此时的李隆基是天幕的观看者,因为历史发生了多处改变,他难以真正将自己代入进去。<br />
他更像一个旁观者, 而非一个参与者。<br />
可正是这样旁观者的角色,让他更清楚看到了隐藏在小小荔枝背后,牵动江山社稷的那无数条细线。<br />
人在身陷纸醉金迷之中, 眼睛就被蒙上了布。<br />
四周温软舒适的感觉让人沉醉其中而不自知, 或许并不是不自知, 而是甘愿沉沦。<br />
幸好的是, 此时的李隆基并未踏足其中,所以他能看得透彻。<br />
他只觉得那“一骑红尘妃子笑”离他实在是遥远。<br />
他见过那杨家女娘,平心而论, 她的确国色天香。<br />
但李隆基在清楚知道她的身份之后, 便再难对这张脸有什么想法。<br />
杨贵妃这三字在现在的李隆基这里,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br />
这三个字和四大贤相之一的宋璟联系在了一起, 和一心为公直言上谏的韩休联系在了一起,和“有违纲常伦理, 是国之倾颓之势”的谏言联系在了一起, 和满朝文武的口诛笔伐联系在了一起, 更和史册上流传千古的骂名联系在了一起。<br />
李隆基像是看到了佳人轻拈荔枝, 嫣然一笑的画面。<br />
他成功博得美人一笑的昏聩笑声如在耳畔。<br />
倏然, 妃子笑扭曲起来, 荔枝壳红的像要滴出了血, 整个画面被撕裂, 隐藏其后的另一层画面暴露出来。<br />
那是整个盛世大唐轰然坍塌, 如在一炬之中灰飞烟灭的图景。<br />
大唐,盛世大唐,他一手缔造的盛世大唐。<br />
李隆基如梦初醒,他被自己的幻想吓得满后背皆是冷汗,他甚至能感觉到汗水浸湿衣裳,布料黏在他肌肤上的感觉。<br />
他不敢,他不敢看妃子笑是怎样的美艳动人,也不敢看成堆的荔枝是怎样晶莹鲜艳。<br />
李隆基喘着气,打定主意离那杨贵妃更远一点,离那鲜红的荔枝更远一点。<br />
李倩看着天幕,他有些疑惑。<br />
他扯李瑛的袖子:“荔枝运到长安如此麻烦,为何还要吃荔枝?”<br />
李瑛随口答:“因为好吃啊。”<br />
李倩本就带着婴儿肥的脸,因为略抿起的嘴,更嘟了点。<br />
李瑛上手就是一掐。<br />
“可吃这口荔枝要耗费如此人力物力,还有银钱,百姓也会因此而受苦……天幕说这是,劳民伤财。”<br />
李瑛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把话咽了下去。<br />
他长叹一口气。<br />
他无法告诉自己的儿子,这是昏君之举。<br />
这回是真的不能妄议父兄了。<br />
李瑛眼神复杂,他看着自己的儿子,最终所有的复杂都变成了欣慰和期待。<br />
面前才只到他大腿的糯米团子,其实更像是一块璞玉,还未雕琢就已经能绽出光芒了。<br />
李瑛回答道:“小倩郎想的是对的,只为了一口荔枝,确实不值。”<br />
李倩又问:“买荔枝的那么多钱,都是哪里来的呢?”<br />
李瑛答:“百姓每年都要给国家钱,大唐那么多的百姓,加在一起当然就是很多的钱。”<br />
李瑛一双凤眼里带着笑意,他逗儿子:“小倩郎要是有这么多钱,想干什么呢?”<br />
李倩看着李瑛,认认真真:“我能吃饱,能穿暖,我不需要很多的钱,钱还是给他们吧。”<br />
收上来的税哪里有还回去的道理。<br />
国不收税那不乱套了吗。<br />
李瑛及时纠正:“小倩郎也可以不把钱还给他们,可以用这些钱解决他们的困难。”<br />
“什么困难呢?”<br />
“比如有百姓吃不饱饭,穿不上衣裳,再比如有水冲走了他们的房子,还有……”<br />
糯米团觉得阿耶说的很对,阿耶说一句,他的小脑袋点一下。<br />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br />
【李隆基把三千宠爱都给了杨贵妃了,自己也乐的找不着北,朝都不想上了,李隆基看着貌若神仙的杨贵妃,是怎么看都看不够啊。骊山的华清宫几乎是成了杨贵妃的专属宫殿,杨贵妃和李隆基在这里,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