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李隆基听了这话,完全放下心来。<br />
而杨国忠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在偌大的京城里,甚至连投进湖的石子都算不上。<br />
这一池水,连涟漪都没泛起。<br />
京郊,杨国忠躺在臭泥地里。<br />
他拼尽全力来京城一趟,经历了好一番大悲大喜,最后还是被扔出了京城。<br />
宦官们是有眼力见的,一直把杨国忠弄到了城郊无人处才丢下他。<br />
杨国忠像是被抬着的一袋没有生命的沙包,被宦官合力甩了出去。<br />
杨国忠只觉得心肺被震地生疼。<br />
将他丢出去后,宦官们用帕子擦擦手。<br />
他们往杨国忠的身上狠狠啐了两口,用脚泄愤般踢了又踢。<br />
“晦气东西。”<br />
“陛下仁慈,不去找你,放你一条生路,你巴巴地上赶着来领罪了。”<br />
“自己是什么东西自己心里没点数吗?”<br />
“走不上十八皇子妃的路子,钻营到这儿来了。”<br />
“李公竟也是你能使唤的?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br />
“睁开眼看看吧,世道变啦!”<br />
“啐!”<br />
宦官们看着杨国忠如烂肉躺在臭泥地,骂骂咧咧地离开了。<br />
渐行渐远的谩骂声让杨国忠缓缓睁开眼睛。<br />
他慢慢笑了起来,这声音越来越大。<br />
他开始叫嚷:“我是宰相!我妹妹是贵妃,皇贵妃!”<br />
“我是天子宠臣,我权势滔天!”<br />
“我不是杨钊,我是杨国忠!”<br />
“我……咳咳咳……”<br />
嘶吼声让他牵动了伤处,他觉得肺管里的血在往上涌,慢慢从他的口鼻溢出。<br />
“我是宰相,我是杨国忠……”<br />
杨国忠不断说话,血沫倒流回他的喉咙,有不断有新的血溢出。<br />
慢慢浓烈的血腥味让杨国忠感觉到生命在不断流逝。<br />
他终于害怕了。<br />
他想爬起身来,他想去找个大夫给自己瞧瞧病。<br />
不是已经看过了吗?大夫不是说,那都是跌打损伤,那不是小病吗?<br />
怎么会这样?<br />
杨国忠试图用胳膊支撑起自己,但他一动,浑身就是撕心裂肺般的疼痛。<br />
他又想翻个身,但这动作压到了他的内脏,鲜血流的更欢快了。<br />
杨国忠彻底害怕了,他开始发抖。<br />
“有人吗?有没有人,我是宰相!快来救我,谁能救我,我赏谁黄金万两,救救我!”<br />
可这里是荒无人烟的京郊。<br />
也没有人会管也一个地痞流氓的生死。<br />
杨国忠就这样,死在了臭泥地了。<br />
离他梦寐以求的长安,也仅仅不到十里的距离。<br />
-<br />
睢阳。<br />
张巡在这里已经当了约莫半月的父母官儿了。<br />
睢阳百姓善良淳朴,尤其是门口守卫柳三,见到他回回问好,那军姿站得相当挺拔。<br />
张巡总觉得自己很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治理睢阳也是得心应手。<br />
这日,有一人扣响了太守府的大门。<br />
这人络塞胡须,手拿一杆红缨长枪,肩上背着的,是一把看着就有几十斤沉的弓箭。<br />
他一身粗麻布衣,风尘仆仆。<br />
此人看着并非是个寻常人。<br />
守门的侍卫不敢怠慢,一溜烟跑去找太守张巡了。<br />
张巡本是不以为意:“有人求见?可有说是何姓名?”<br />
侍卫一拍脑袋。<br />
坏了,忘记问名字了!<br />
他找补着,为张巡描述那人的妆容。<br />
随着侍卫的描述,张巡脑海之中慢慢出现了一人的身影。<br />
他原本是坐着的,后来激动地站起身来。<br />
会七十二路枪法,精通骑射的,除了那人,没有旁人!<br />
张巡甚至没有听完侍卫的话,快步往太守府门前走过去。<br />
侍卫嘀咕:“果然是有身份啊,太守都不让接引过来,自己亲自去迎了。”<br />
太守府门前,仅仅一门槛之隔。<br />
那风尘仆仆的赶路人听到了脚步,转身。<br />
二人视线就这样隔空交汇。<br />
赶路人爽快地笑了,他双手抱拳行礼,朗声道:“在下南霁云,久闻张太守贤名,特来入太守麾下!太守可唤我南八。”<br />
南八,南八。<br />
这一辈子,张巡在睢阳,又等来了铁骨铮铮的南霁云!<br />
不仅是南霁云。<br />
在张巡任睢阳太守的时候,陆陆续续,有多人来投奔睢阳太守。<br />
这些人有的是只身一人,有的是拖家带口。<br />
睢阳像是有什么感召一般,引这些人前仆后继往这座小城来。<br />
而投奔张巡之人,除了张巡与南霁云,一共三十六人。<br />
上一辈子死守睢阳,拒不投降的三十七个高级将领,又重新奔赴张巡麾下。<br />
而在张巡太守任职期满,调任都督的时候,这三十七人依旧跟随张巡。<br />
他们认的不是睢阳太守,他们认的,是睢阳张巡。<br />
自此,三十七猛将之名渐渐传了出去,他们在睢阳启航,不仅守卫睢阳,更深入边境,守卫整个大唐。<br />
这一世,他们重新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三十七猛将之威名不仅被大唐百姓记在了心上,更是永远刻在了历史之上。<br />
-<br />
“陛下,臣想为手下几个将士求个官职。”<br />
“哦?几个将士?”<br />
“不多,不多,也就五百来个吧……”<br />
大殿上,是安禄山嬉皮笑脸的丑恶嘴脸。<br />
他在笑,李隆基也跟着一块笑。<br />
李隆基难得有这样的笑容。<br />
如沐春风一般,像是在看自己的亲儿子。<br />
安禄山感受到了这种亲儿子般的目光。<br />
他心里越发笃定天幕说的是对的。<br />
没错,正是这样的,看儿子一样的眼光!<br />
这样的视线让安禄山几乎就觉得自己是唯一的宠臣了。<br />
原先来京城之前的忐忑不安与焦虑,就在李隆基和风细雨的声音中慢慢消失了。<br />
安禄山胆子逐渐大了起来。<br />
他盘算着,不仅要把空白委任状拿到手,还要把战马搞回去。<br />
“你倒是真敢开口。”<br />
李隆基像是变了个人,不再用笑脸对安禄山了。<br />
原是想看看安禄山是否真的有了谋反之心,现在看来,天幕上的他与现在的他没有两样。<br />
都是一样的觊觎大唐江山,妄想着挑动战乱。<br />
“捆起来。”<br />
李隆基没半句废话。<br />
于是周围埋伏好的士兵蜂拥而上,将安禄山给牵制住了。<br />
安禄山傻眼了。<br />
现在李隆基有经验了,在安禄山叫唤冤屈之前就命人赌住了他的嘴。<br />
李隆基一点都不想看到这个大腹便便的逆贼。<br />
将士们也有眼力见,即刻就将安禄山扭送到了大牢。<br />
至于李隆基为何不现在杀了安禄山……<br />
万一杀了安禄山那个脏东西,天幕就消失了,那可如何是好?<br />
李隆基慎重稳妥,决定先把安禄山捆起来。<br />
想了想接下来出现的天幕,李隆基心情很好。<br />
他还得瞧瞧诗仙诗圣呢!<br />
距离上次天幕结束已经过去多日了。<br />
李隆基每日都得出来溜达溜达,这溜达啊,不看景色,就往天上看。<br />
好像天上能掉钱一样。<br />
高力士很焦心。<br />
陛下走路不看脚下,摔坏了可怎么办?<br />
李隆基不管这些,他边仰头边嘀咕:“怎么回事呢?天幕不是说了,那个视频啊很快就上传了,怎么还不传上来。”<br />
“快传啊,朕急着看呢。”<br />
自从知道天幕下次要讲的就是“诗仙”与“诗圣”之后,李隆基是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的。<br />
已经上了年纪的李隆基像是守在电视机前,等午夜档偶像剧的小年轻人,抓耳挠腮。<br />
“陛下莫急,再等等,约莫就能等出来了。”<br />
“就是等不到天幕,那派出去寻李白的人也该有消息带回来了。”<br />
李隆基觉得高力士说的很是。<br />
他得问问去。<br />
就是寻不到,他多问问,也能给他们写紧迫感,让他们抓紧努力找李白。<br />
就在这时,天上重新积聚起阴云。<br />
熟悉的光晕又出现了。<br />
李隆基激动坏了。<br />
“是不是天幕来了?”<br />
【想必大家都听过诗仙李白的大名吧?】<br />
【余光中有一首诗,叫《寻李白》,里面有这样一段:“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br />
李隆基几乎破音:“快,上朝了,上朝了!让他们进宫,一起来看李白了!!”<br />
【今日我便带着大家寻一寻李白,但是在寻李白之前呢,我们先来找找诗圣杜甫。】<br />
李隆基真是人在宫中坐,馅儿饼从天上来。<br />
当真还有这好事。<br />
不仅诗仙能找到了,诗圣也不会缺席。
而杨国忠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在偌大的京城里,甚至连投进湖的石子都算不上。<br />
这一池水,连涟漪都没泛起。<br />
京郊,杨国忠躺在臭泥地里。<br />
他拼尽全力来京城一趟,经历了好一番大悲大喜,最后还是被扔出了京城。<br />
宦官们是有眼力见的,一直把杨国忠弄到了城郊无人处才丢下他。<br />
杨国忠像是被抬着的一袋没有生命的沙包,被宦官合力甩了出去。<br />
杨国忠只觉得心肺被震地生疼。<br />
将他丢出去后,宦官们用帕子擦擦手。<br />
他们往杨国忠的身上狠狠啐了两口,用脚泄愤般踢了又踢。<br />
“晦气东西。”<br />
“陛下仁慈,不去找你,放你一条生路,你巴巴地上赶着来领罪了。”<br />
“自己是什么东西自己心里没点数吗?”<br />
“走不上十八皇子妃的路子,钻营到这儿来了。”<br />
“李公竟也是你能使唤的?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br />
“睁开眼看看吧,世道变啦!”<br />
“啐!”<br />
宦官们看着杨国忠如烂肉躺在臭泥地,骂骂咧咧地离开了。<br />
渐行渐远的谩骂声让杨国忠缓缓睁开眼睛。<br />
他慢慢笑了起来,这声音越来越大。<br />
他开始叫嚷:“我是宰相!我妹妹是贵妃,皇贵妃!”<br />
“我是天子宠臣,我权势滔天!”<br />
“我不是杨钊,我是杨国忠!”<br />
“我……咳咳咳……”<br />
嘶吼声让他牵动了伤处,他觉得肺管里的血在往上涌,慢慢从他的口鼻溢出。<br />
“我是宰相,我是杨国忠……”<br />
杨国忠不断说话,血沫倒流回他的喉咙,有不断有新的血溢出。<br />
慢慢浓烈的血腥味让杨国忠感觉到生命在不断流逝。<br />
他终于害怕了。<br />
他想爬起身来,他想去找个大夫给自己瞧瞧病。<br />
不是已经看过了吗?大夫不是说,那都是跌打损伤,那不是小病吗?<br />
怎么会这样?<br />
杨国忠试图用胳膊支撑起自己,但他一动,浑身就是撕心裂肺般的疼痛。<br />
他又想翻个身,但这动作压到了他的内脏,鲜血流的更欢快了。<br />
杨国忠彻底害怕了,他开始发抖。<br />
“有人吗?有没有人,我是宰相!快来救我,谁能救我,我赏谁黄金万两,救救我!”<br />
可这里是荒无人烟的京郊。<br />
也没有人会管也一个地痞流氓的生死。<br />
杨国忠就这样,死在了臭泥地了。<br />
离他梦寐以求的长安,也仅仅不到十里的距离。<br />
-<br />
睢阳。<br />
张巡在这里已经当了约莫半月的父母官儿了。<br />
睢阳百姓善良淳朴,尤其是门口守卫柳三,见到他回回问好,那军姿站得相当挺拔。<br />
张巡总觉得自己很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治理睢阳也是得心应手。<br />
这日,有一人扣响了太守府的大门。<br />
这人络塞胡须,手拿一杆红缨长枪,肩上背着的,是一把看着就有几十斤沉的弓箭。<br />
他一身粗麻布衣,风尘仆仆。<br />
此人看着并非是个寻常人。<br />
守门的侍卫不敢怠慢,一溜烟跑去找太守张巡了。<br />
张巡本是不以为意:“有人求见?可有说是何姓名?”<br />
侍卫一拍脑袋。<br />
坏了,忘记问名字了!<br />
他找补着,为张巡描述那人的妆容。<br />
随着侍卫的描述,张巡脑海之中慢慢出现了一人的身影。<br />
他原本是坐着的,后来激动地站起身来。<br />
会七十二路枪法,精通骑射的,除了那人,没有旁人!<br />
张巡甚至没有听完侍卫的话,快步往太守府门前走过去。<br />
侍卫嘀咕:“果然是有身份啊,太守都不让接引过来,自己亲自去迎了。”<br />
太守府门前,仅仅一门槛之隔。<br />
那风尘仆仆的赶路人听到了脚步,转身。<br />
二人视线就这样隔空交汇。<br />
赶路人爽快地笑了,他双手抱拳行礼,朗声道:“在下南霁云,久闻张太守贤名,特来入太守麾下!太守可唤我南八。”<br />
南八,南八。<br />
这一辈子,张巡在睢阳,又等来了铁骨铮铮的南霁云!<br />
不仅是南霁云。<br />
在张巡任睢阳太守的时候,陆陆续续,有多人来投奔睢阳太守。<br />
这些人有的是只身一人,有的是拖家带口。<br />
睢阳像是有什么感召一般,引这些人前仆后继往这座小城来。<br />
而投奔张巡之人,除了张巡与南霁云,一共三十六人。<br />
上一辈子死守睢阳,拒不投降的三十七个高级将领,又重新奔赴张巡麾下。<br />
而在张巡太守任职期满,调任都督的时候,这三十七人依旧跟随张巡。<br />
他们认的不是睢阳太守,他们认的,是睢阳张巡。<br />
自此,三十七猛将之名渐渐传了出去,他们在睢阳启航,不仅守卫睢阳,更深入边境,守卫整个大唐。<br />
这一世,他们重新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三十七猛将之威名不仅被大唐百姓记在了心上,更是永远刻在了历史之上。<br />
-<br />
“陛下,臣想为手下几个将士求个官职。”<br />
“哦?几个将士?”<br />
“不多,不多,也就五百来个吧……”<br />
大殿上,是安禄山嬉皮笑脸的丑恶嘴脸。<br />
他在笑,李隆基也跟着一块笑。<br />
李隆基难得有这样的笑容。<br />
如沐春风一般,像是在看自己的亲儿子。<br />
安禄山感受到了这种亲儿子般的目光。<br />
他心里越发笃定天幕说的是对的。<br />
没错,正是这样的,看儿子一样的眼光!<br />
这样的视线让安禄山几乎就觉得自己是唯一的宠臣了。<br />
原先来京城之前的忐忑不安与焦虑,就在李隆基和风细雨的声音中慢慢消失了。<br />
安禄山胆子逐渐大了起来。<br />
他盘算着,不仅要把空白委任状拿到手,还要把战马搞回去。<br />
“你倒是真敢开口。”<br />
李隆基像是变了个人,不再用笑脸对安禄山了。<br />
原是想看看安禄山是否真的有了谋反之心,现在看来,天幕上的他与现在的他没有两样。<br />
都是一样的觊觎大唐江山,妄想着挑动战乱。<br />
“捆起来。”<br />
李隆基没半句废话。<br />
于是周围埋伏好的士兵蜂拥而上,将安禄山给牵制住了。<br />
安禄山傻眼了。<br />
现在李隆基有经验了,在安禄山叫唤冤屈之前就命人赌住了他的嘴。<br />
李隆基一点都不想看到这个大腹便便的逆贼。<br />
将士们也有眼力见,即刻就将安禄山扭送到了大牢。<br />
至于李隆基为何不现在杀了安禄山……<br />
万一杀了安禄山那个脏东西,天幕就消失了,那可如何是好?<br />
李隆基慎重稳妥,决定先把安禄山捆起来。<br />
想了想接下来出现的天幕,李隆基心情很好。<br />
他还得瞧瞧诗仙诗圣呢!<br />
距离上次天幕结束已经过去多日了。<br />
李隆基每日都得出来溜达溜达,这溜达啊,不看景色,就往天上看。<br />
好像天上能掉钱一样。<br />
高力士很焦心。<br />
陛下走路不看脚下,摔坏了可怎么办?<br />
李隆基不管这些,他边仰头边嘀咕:“怎么回事呢?天幕不是说了,那个视频啊很快就上传了,怎么还不传上来。”<br />
“快传啊,朕急着看呢。”<br />
自从知道天幕下次要讲的就是“诗仙”与“诗圣”之后,李隆基是天天盼星星,盼月亮的。<br />
已经上了年纪的李隆基像是守在电视机前,等午夜档偶像剧的小年轻人,抓耳挠腮。<br />
“陛下莫急,再等等,约莫就能等出来了。”<br />
“就是等不到天幕,那派出去寻李白的人也该有消息带回来了。”<br />
李隆基觉得高力士说的很是。<br />
他得问问去。<br />
就是寻不到,他多问问,也能给他们写紧迫感,让他们抓紧努力找李白。<br />
就在这时,天上重新积聚起阴云。<br />
熟悉的光晕又出现了。<br />
李隆基激动坏了。<br />
“是不是天幕来了?”<br />
【想必大家都听过诗仙李白的大名吧?】<br />
【余光中有一首诗,叫《寻李白》,里面有这样一段:“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br />
李隆基几乎破音:“快,上朝了,上朝了!让他们进宫,一起来看李白了!!”<br />
【今日我便带着大家寻一寻李白,但是在寻李白之前呢,我们先来找找诗圣杜甫。】<br />
李隆基真是人在宫中坐,馅儿饼从天上来。<br />
当真还有这好事。<br />
不仅诗仙能找到了,诗圣也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