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山里的发现
('\n\t同时袁理担心日军的报复性扫荡。<br /><br />开始对掌控的村子,进行群众疏散方案和反扫荡预案。<br /><br />怎么跑?往哪跑?躲哪里?<br /><br />预留多少食物?<br /><br />袁理根据每个村子的地理位置,进行了合理的规划。<br /><br />在下了山的第一个月份,三纵终于派来了两个老政工。<br /><br />袁理这才松了一口气,很多东西他根本干不来。<br /><br />这些老政工来了之后,果不其然,原本状况百出,跌跌撞撞的县大队很快就恢复了正常。<br /><br />袁理从老政工那长了不少见识。<br /><br />老政工来的当天,床位还没安排呢,就直接展开了工作。<br /><br />根据袁理手里的信息,结合李大本事传来的情报。<br /><br />在第二天晚上就展开了诉苦运动。<br /><br />组织队员讲述家破人亡的经历,将个人觉悟升级为阶级觉悟。<br /><br />袁理通过自身观察,在此之前,县大队的队员开小差的频率开始大幅度下降。<br /><br />从原本的30%多,现在至少降到个位数。<br /><br />(真实案例:晋察冀某县大队通过诉苦会,开小差率从37%降至5%)<br /><br />然后又展开了对比教育,用日伪军暴行的照片,与八路军在村民家帮忙干活的照片做对比,强化为谁而战的认知。<br /><br />很多县大队成员察觉到,原本对他们抱有警惕性,不搭理他们,防着他们的村民慢慢的遇见他们也会露出笑脸。<br /><br />同时建立了三查三整,查成分,查关系,查表现。<br /><br />两个老政工,一内一外。<br /><br />对外的负责宣传,对内的自纠自查,并且发展党员。<br /><br />袁理虽然是县大队队长,但是这两名老政工来了之后,只感觉浑身轻松。<br /><br />最起码指挥部队顺手了不少,有什么点子也有人能够探讨了。<br /><br />袁理虽然是来自后世,听说过老政工的大名,但是没想到老政工的用处这么大。<br /><br />连忙写信给三纵,提出知识付费,用步枪38大盖儿和子弹,来交换更多的老政工,当然这个是有时间限制的,通常都是三四个月。<br /><br />在下山的第二个月,袁理拿出了简化版,还没有取名的赤脚医生手册与两名老政工探讨。<br /><br />根据实验与验证,效果非常好。<br /><br />然后一些基础的,经常遇到的病症,就开始传播了起来。<br /><br />又手抄了一本带去了三纵开始进行大范围的传播。<br /><br />第二个月下半旬。<br /><br />鬼子的扫荡来了。<br /><br />袁理通过李大本事传来的情报判断,日伪军的扫荡不痛不痒。<br /><br />但是对于村民来说依旧是末日来临。<br /><br />袁理开始紧急疏散村民。<br /><br />而自身带领队伍对日伪军进行游击战。<br /><br />日军的这次小范围扫荡不痛不痒,时间耗的久了自然就缩进窝里去了。<br /><br />但是一些袁理没有接触过的村庄,受到的打击是致命的。<br /><br />袁理尽管很痛心,很不忍,但是依旧趁此机会继续发展武装队伍,吸引那些想要报仇的青年加入县大队。<br /><br />“老袁!我来这儿给你送个猛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