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第194节
她笑着眨眨眼,“要是累了,儿臣就偷懒休息一下。”<br />
李燧虚点她额头,眼中满是自豪与欣慰还带着一点难以言明的失落,“你啊。”<br />
“陈阁老曾跟朕讲起你做事风格,要求太过于具体,以至于低下官员做不到时会埋怨自己,你对他们也稍稍松快一些。”<br />
他这几个月听了不少人抱怨这件事,小昭随着他在太极殿处理公事,到需要拿主意时小昭提的要求太具体,以至于许多官员难以接受这样的命令。<br />
“人非完人,也不要太过为难他们。”<br />
贺云昭轻挑眉梢,倒没因为大臣弹劾她就感到不悦,有人弹劾甚至还算是一件好事,能找到一些自己都没发现的缺点。<br />
不过这件事,她却不觉得自己有错。<br />
“父皇,那儿臣斗胆问您一件事,不知您能不能回答。”<br />
李燧放下鱼竿,有些好奇,“说吧。”<br />
贺云昭眼珠子一转,一个好点子就冒出来。<br />
“父皇,假如母后生辰在即,母后想要一件首饰,第一种可能,母后说,她想要一件流光溢彩能够令人精神一振并回忆起从前的首饰。”<br />
李燧一顿,伸手挠挠脑袋。<br />
他细细一想,便觉得这要求有些为难人,不太好做到。<br />
贺云昭笑了,她伸出两根手指来,“第二种可能,母后说她想要一件黄金、芙蓉玉、玛瑙制成的头冠,要小巧一些方便佩戴,造价不超过二百两银子。”<br />
“父皇,您说,两个要求那个更容易做到?”<br />
李燧瞬间明白过来,他笑出声来,“你小子在这点我呢?”<br />
贺云昭一摊手,“这可是您自己说的,我可没说。”<br />
李燧看着贺云昭眼神一恍,他心中甚是感慨。<br />
明确的命令是最容易做到的,而那些模糊的命令要么是上官水平不够,要么就是上官不想要负责。<br />
事成了,上官指导有方分润功劳,失败了,下属擅自行动不听命令。<br />
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李燧看着小昭,心绪却复杂万千。<br />
他无奈笑道:“到底是朕老了,他们也开始糊弄朕。”<br />
专到他面前来搬弄是非,是真把他当老糊涂了。<br />
贺云昭也放下鱼竿,她搬着凳子凑近些,道:“父皇可别这样说,如今朝中臣子是依赖您,一个个的都撒不开手,就等着您给做主呢。”<br />
她没出现的时候也未必有这么忠心,但她一出现,这些大臣一个个都像是脑袋上克了忠臣两个字。<br />
无非是她带来的变化太多太快,令他们难以适应,所以自欺欺人的想要通过权力更大的皇帝来让他们熟悉的环境恢复原样。<br />
“您只要从自己本心就好,不必为了儿臣而压抑自己。”<br />
李燧忙道:“这怎么能行?”<br />
他道:“这皇位早晚是要交到你手上,朕可不能看着他们欺负朕的孩子,有何难事,朕都站在你那边。”<br />
贺云昭语气软了好多,“父皇,有您在,儿臣感觉是有生之来最安心的时刻。”<br />
“父皇仁慈,朝野上下无不称赞,可如今儿臣一进入朝堂,他们倒开始仗着父皇仁慈就胡来。”<br />
“您这样的皇帝这样的父亲是千百年来也未曾有一个的,那些大臣还不知道珍惜,要是谁气到您了,您告诉我,我带着小裴偷偷收拾他们去。”<br />
李燧听完心里一阵熨帖,他眼眶都微微泛红。<br />
他只生不养已经对小昭很是愧疚,却没想到在这孩子心里他这么好。<br />
顿时被哄的眼泪都要落下来,他急忙又擦去。<br />
“朕才是,有你这个孩子是朕几辈子积来的福气,旁人即使有十个百个孩子,都不及你这一个。”<br />
贺云昭也捧着手,面上动容不已。<br />
父皇的确是个好人,但也确实没好到她嘴里说的那种程度,但能说些好话哄他开心开心,这不是很好吗?<br />
有些好话少说才有效果,说的多了反倒只是平常。<br />
李燧没将自己的打算告诉小昭,但心里却默默准备着。<br />
好多原本是由他亲笔才能批复的事也在潜移默化中交给了贺云昭。<br />
大臣们从看到太子笔迹眉头一皱到习以为常,适应的很快。<br />
……<br />
七月初,刑名字公署算是站稳了脚跟,署长这个名头在朝堂上也有几分重量,百官对刑名公署隐隐多了几分慎重,远不是之前对待顺天府的态度。<br />
顺天府之前的处境可算不得好,甚至有人笑话顺天府是东华门门口的砖石,上朝的狗时候都要踩一下,这话也不知道是讽刺谁呢。<br />
如今顺天府甩开了那些处理地痞流氓纨绔公子的麻烦事,摇身一变成了州郡衙门一样的地位,小心谨慎的处理京城诸事,态度也比之前强硬了几分。<br />
贺云昭将顾文淮送入了礼部做事,也是基于他的性格,顾文淮有脑子有手段,但心不够黑。<br />
她觉得心不够黑也无妨,要是满朝堂都是曲瞻这样的人,那她这个太子可就睡不着觉了。<br />
礼部相对来说人际关系简单一些,但对学问要求极高,正好适合顾文淮。<br />
初六这日,顾文淮带着礼部准备的祭祀流程到体仁殿来求见太子。<br />
陛下将今年的中元节、中秋节等等节日的祭祀都甩给了太子殿下。<br />
道是自己精力不济,撑不下来整套流程,太子代劳正好。<br />
于是礼部又把原本砍掉的几个步骤重新加上,但怕太子怪罪,就安排顾文淮送来。<br />
他来时,贺云昭正在侧殿前面练箭。<br />
乌黑的头发高高的束起,用幞头包裹,直脚跟着动作轻轻摇晃,濡湿的鬓发贴在红润的脸颊上。<br />
窄袖宽袍,腰间玉带扣着金丝银线驰纹箭囊,袴裤扎紧鹿皮绑腿,皮皂靴稳稳踏在青石砖上。<br />
顾文淮行礼时顺着视线只能看到让太子的小腿以下,他眼神一怔,露出一点喜色。<br />
殿下穿的是他娘精心缝制的一双靴子,只是被母亲催着送来,临到门口却退却了,生怕遭遇难堪,但殿下却接过并说会穿的。<br />
他本以为是殿下客气一句,却没想到真的看到殿下穿了。<br />
正在陪贺云昭玩的穆砚眼皮子一抬,他看见顾文淮盯着小昭的靴子看了好一会。<br />
贺云昭浑然不觉的松开三根手指,箭矢犹如白羽划过,铮的一声,精准的落在靶子上。<br />
她放下弓,手臂有些酸,扭头一瞧,“小顾来了。”<br />
随后就放下弓,走到凉亭下喝茶。<br />
顾文淮本还随着闲聊几句,但眼神却不经意落在穆砚的手上。<br />
青梅竹马的默契一般时候很难见到,但只要有外人在的时候,轻易就能看出差别来。<br />
穆砚手里扒的橘子落到贺云昭手里,她吃了一瓣,酸的厉害,当即一皱脸,掰下一瓣递给穆砚。<br />
穆砚一尝果然是酸的,随后就自然的从贺云昭手里拿出剩下的橘子放在桌子上,又伸出扒了另一个。<br />
不是故意的,但看起来他们才是一船的,而顾文淮还站在岸边挥手等船来。<br />
待人走后,穆砚接过手帕擦擦手,又自然的给贺云昭抹干净手。<br />
“再来一局?”<br />
贺云昭看着他直接问:“小顾怎么惹你了?”<br />
穆砚呵呵一笑,答非所问道:“他们关系那么好,顾文淮怎么不劝一劝曲瞻早点娶妻生子。”<br />
哦,原来是被曲瞻连累的,谁叫他们俩关系好呢。<br />
穆砚现在两个名字听不得,一个是裴泽渊,一个是曲瞻。<br />
贺云昭心道,此事麻烦,算了算了,反正也不影响朝政,她装傻就好。<br />
她随即打着哈哈就起身去射箭去了。<br />
穆砚本被勾起一点怒气,但很快还是起身护着贺云昭射箭。<br />
她的护指是穆砚自己找来好木头做的,握在右手,刚好有几个位置能够放好手指,保证不会伤到人。<br />
左手握住弓,右手勾住弓弦,一松,“哇!”<br />
穆砚没看靶子,反而低头看看她手臂,角度不太对,左手臂被弓弦刮了一下。<br />
他伸出手指探入护臂的皮革内,指腹抵着她的手臂内侧防止勒到,又小心调整一下位置。<br />
“再试试。”<br />
“好,不会刮到了。”<br />
他垂眸看向贺云昭,睫翼轻轻扫过,看她感叹自己应该学武,简直是天赋异禀。<br />
穆砚点点头,“那也不错。”<br />
贺云昭挑眉看他,“现在呢?”<br />
穆砚:“现在更好。”<br />
第128章<br />
贺云昭对射箭并不算多爱, 只是兴致来了就玩一会儿。<br />
裴泽渊在京都大营任职,他不能一直待在京城内,每月总有十日八日是在营里度过, 营地在城门外西南十五里, 没法一日之内来回。<br />
他在的时候定然是要叫他, 他不在的时候, 旁人来也是一样的。<br />
不仅仅是为了玩乐,贺云昭作为太子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同众多臣子联络感情。<br />
要是皇帝是个多疑的老皇帝, 那贺云昭自然不敢如此随意行事。<br />
但父皇很明显有意将朝政交给她, 她也随即明白了过来。<br />
父皇年事已高, 身体又一直算不得康健, 或许也是担心将来她不好上手。<br />
可正因如此, 贺云昭才待父皇更亲近更孝顺。<br />
老人家已经准备将家业交到她手里, 此刻又何必着急呢?<br />
<script>read_xia();</script>
李燧虚点她额头,眼中满是自豪与欣慰还带着一点难以言明的失落,“你啊。”<br />
“陈阁老曾跟朕讲起你做事风格,要求太过于具体,以至于低下官员做不到时会埋怨自己,你对他们也稍稍松快一些。”<br />
他这几个月听了不少人抱怨这件事,小昭随着他在太极殿处理公事,到需要拿主意时小昭提的要求太具体,以至于许多官员难以接受这样的命令。<br />
“人非完人,也不要太过为难他们。”<br />
贺云昭轻挑眉梢,倒没因为大臣弹劾她就感到不悦,有人弹劾甚至还算是一件好事,能找到一些自己都没发现的缺点。<br />
不过这件事,她却不觉得自己有错。<br />
“父皇,那儿臣斗胆问您一件事,不知您能不能回答。”<br />
李燧放下鱼竿,有些好奇,“说吧。”<br />
贺云昭眼珠子一转,一个好点子就冒出来。<br />
“父皇,假如母后生辰在即,母后想要一件首饰,第一种可能,母后说,她想要一件流光溢彩能够令人精神一振并回忆起从前的首饰。”<br />
李燧一顿,伸手挠挠脑袋。<br />
他细细一想,便觉得这要求有些为难人,不太好做到。<br />
贺云昭笑了,她伸出两根手指来,“第二种可能,母后说她想要一件黄金、芙蓉玉、玛瑙制成的头冠,要小巧一些方便佩戴,造价不超过二百两银子。”<br />
“父皇,您说,两个要求那个更容易做到?”<br />
李燧瞬间明白过来,他笑出声来,“你小子在这点我呢?”<br />
贺云昭一摊手,“这可是您自己说的,我可没说。”<br />
李燧看着贺云昭眼神一恍,他心中甚是感慨。<br />
明确的命令是最容易做到的,而那些模糊的命令要么是上官水平不够,要么就是上官不想要负责。<br />
事成了,上官指导有方分润功劳,失败了,下属擅自行动不听命令。<br />
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李燧看着小昭,心绪却复杂万千。<br />
他无奈笑道:“到底是朕老了,他们也开始糊弄朕。”<br />
专到他面前来搬弄是非,是真把他当老糊涂了。<br />
贺云昭也放下鱼竿,她搬着凳子凑近些,道:“父皇可别这样说,如今朝中臣子是依赖您,一个个的都撒不开手,就等着您给做主呢。”<br />
她没出现的时候也未必有这么忠心,但她一出现,这些大臣一个个都像是脑袋上克了忠臣两个字。<br />
无非是她带来的变化太多太快,令他们难以适应,所以自欺欺人的想要通过权力更大的皇帝来让他们熟悉的环境恢复原样。<br />
“您只要从自己本心就好,不必为了儿臣而压抑自己。”<br />
李燧忙道:“这怎么能行?”<br />
他道:“这皇位早晚是要交到你手上,朕可不能看着他们欺负朕的孩子,有何难事,朕都站在你那边。”<br />
贺云昭语气软了好多,“父皇,有您在,儿臣感觉是有生之来最安心的时刻。”<br />
“父皇仁慈,朝野上下无不称赞,可如今儿臣一进入朝堂,他们倒开始仗着父皇仁慈就胡来。”<br />
“您这样的皇帝这样的父亲是千百年来也未曾有一个的,那些大臣还不知道珍惜,要是谁气到您了,您告诉我,我带着小裴偷偷收拾他们去。”<br />
李燧听完心里一阵熨帖,他眼眶都微微泛红。<br />
他只生不养已经对小昭很是愧疚,却没想到在这孩子心里他这么好。<br />
顿时被哄的眼泪都要落下来,他急忙又擦去。<br />
“朕才是,有你这个孩子是朕几辈子积来的福气,旁人即使有十个百个孩子,都不及你这一个。”<br />
贺云昭也捧着手,面上动容不已。<br />
父皇的确是个好人,但也确实没好到她嘴里说的那种程度,但能说些好话哄他开心开心,这不是很好吗?<br />
有些好话少说才有效果,说的多了反倒只是平常。<br />
李燧没将自己的打算告诉小昭,但心里却默默准备着。<br />
好多原本是由他亲笔才能批复的事也在潜移默化中交给了贺云昭。<br />
大臣们从看到太子笔迹眉头一皱到习以为常,适应的很快。<br />
……<br />
七月初,刑名字公署算是站稳了脚跟,署长这个名头在朝堂上也有几分重量,百官对刑名公署隐隐多了几分慎重,远不是之前对待顺天府的态度。<br />
顺天府之前的处境可算不得好,甚至有人笑话顺天府是东华门门口的砖石,上朝的狗时候都要踩一下,这话也不知道是讽刺谁呢。<br />
如今顺天府甩开了那些处理地痞流氓纨绔公子的麻烦事,摇身一变成了州郡衙门一样的地位,小心谨慎的处理京城诸事,态度也比之前强硬了几分。<br />
贺云昭将顾文淮送入了礼部做事,也是基于他的性格,顾文淮有脑子有手段,但心不够黑。<br />
她觉得心不够黑也无妨,要是满朝堂都是曲瞻这样的人,那她这个太子可就睡不着觉了。<br />
礼部相对来说人际关系简单一些,但对学问要求极高,正好适合顾文淮。<br />
初六这日,顾文淮带着礼部准备的祭祀流程到体仁殿来求见太子。<br />
陛下将今年的中元节、中秋节等等节日的祭祀都甩给了太子殿下。<br />
道是自己精力不济,撑不下来整套流程,太子代劳正好。<br />
于是礼部又把原本砍掉的几个步骤重新加上,但怕太子怪罪,就安排顾文淮送来。<br />
他来时,贺云昭正在侧殿前面练箭。<br />
乌黑的头发高高的束起,用幞头包裹,直脚跟着动作轻轻摇晃,濡湿的鬓发贴在红润的脸颊上。<br />
窄袖宽袍,腰间玉带扣着金丝银线驰纹箭囊,袴裤扎紧鹿皮绑腿,皮皂靴稳稳踏在青石砖上。<br />
顾文淮行礼时顺着视线只能看到让太子的小腿以下,他眼神一怔,露出一点喜色。<br />
殿下穿的是他娘精心缝制的一双靴子,只是被母亲催着送来,临到门口却退却了,生怕遭遇难堪,但殿下却接过并说会穿的。<br />
他本以为是殿下客气一句,却没想到真的看到殿下穿了。<br />
正在陪贺云昭玩的穆砚眼皮子一抬,他看见顾文淮盯着小昭的靴子看了好一会。<br />
贺云昭浑然不觉的松开三根手指,箭矢犹如白羽划过,铮的一声,精准的落在靶子上。<br />
她放下弓,手臂有些酸,扭头一瞧,“小顾来了。”<br />
随后就放下弓,走到凉亭下喝茶。<br />
顾文淮本还随着闲聊几句,但眼神却不经意落在穆砚的手上。<br />
青梅竹马的默契一般时候很难见到,但只要有外人在的时候,轻易就能看出差别来。<br />
穆砚手里扒的橘子落到贺云昭手里,她吃了一瓣,酸的厉害,当即一皱脸,掰下一瓣递给穆砚。<br />
穆砚一尝果然是酸的,随后就自然的从贺云昭手里拿出剩下的橘子放在桌子上,又伸出扒了另一个。<br />
不是故意的,但看起来他们才是一船的,而顾文淮还站在岸边挥手等船来。<br />
待人走后,穆砚接过手帕擦擦手,又自然的给贺云昭抹干净手。<br />
“再来一局?”<br />
贺云昭看着他直接问:“小顾怎么惹你了?”<br />
穆砚呵呵一笑,答非所问道:“他们关系那么好,顾文淮怎么不劝一劝曲瞻早点娶妻生子。”<br />
哦,原来是被曲瞻连累的,谁叫他们俩关系好呢。<br />
穆砚现在两个名字听不得,一个是裴泽渊,一个是曲瞻。<br />
贺云昭心道,此事麻烦,算了算了,反正也不影响朝政,她装傻就好。<br />
她随即打着哈哈就起身去射箭去了。<br />
穆砚本被勾起一点怒气,但很快还是起身护着贺云昭射箭。<br />
她的护指是穆砚自己找来好木头做的,握在右手,刚好有几个位置能够放好手指,保证不会伤到人。<br />
左手握住弓,右手勾住弓弦,一松,“哇!”<br />
穆砚没看靶子,反而低头看看她手臂,角度不太对,左手臂被弓弦刮了一下。<br />
他伸出手指探入护臂的皮革内,指腹抵着她的手臂内侧防止勒到,又小心调整一下位置。<br />
“再试试。”<br />
“好,不会刮到了。”<br />
他垂眸看向贺云昭,睫翼轻轻扫过,看她感叹自己应该学武,简直是天赋异禀。<br />
穆砚点点头,“那也不错。”<br />
贺云昭挑眉看他,“现在呢?”<br />
穆砚:“现在更好。”<br />
第128章<br />
贺云昭对射箭并不算多爱, 只是兴致来了就玩一会儿。<br />
裴泽渊在京都大营任职,他不能一直待在京城内,每月总有十日八日是在营里度过, 营地在城门外西南十五里, 没法一日之内来回。<br />
他在的时候定然是要叫他, 他不在的时候, 旁人来也是一样的。<br />
不仅仅是为了玩乐,贺云昭作为太子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同众多臣子联络感情。<br />
要是皇帝是个多疑的老皇帝, 那贺云昭自然不敢如此随意行事。<br />
但父皇很明显有意将朝政交给她, 她也随即明白了过来。<br />
父皇年事已高, 身体又一直算不得康健, 或许也是担心将来她不好上手。<br />
可正因如此, 贺云昭才待父皇更亲近更孝顺。<br />
老人家已经准备将家业交到她手里, 此刻又何必着急呢?<br />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