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第57章 日讲课卷王,沈一贯与王家屏<br />
腊月二十五日,近午时。<br />
户科给事中徐贞明、广东道御史李桢、陕西道御史乔岩、翰林院检讨赵用贤,毫发无损地从诏狱内走出。<br />
张居正命人送给他们八个字:若秉公心,诸事可言。<br />
这让四人有些懵。<br />
让诸多暗中观察此事的京师官员们都有些懵。<br />
依照张居正往昔的行事作风,这四人即使不被贬谪,也绝对会外放。<br />
这让官员们看到了张居正的底线:可以言,但不可乱言。<br />
沈念知后甚喜。<br />
他本以为即使轻惩也是外放为官,没想到竟未有丝毫惩戒。<br />
这说明——<br />
张居正在正确的事情上是听劝不拗的,是愿意妥协的,是想与一众志同道合的同僚兴盛大明的。<br />
此事就以“傅应祯发配定海卫充军终身”结束了。<br />
傅应祯的最大罪过是诋毁皇上,这点儿,谁也救不了他。<br />
……<br />
腊月二十七日。<br />
百官呈递贺表庆贺岁暮大袷祭祀。<br />
腊月三十日,除夕。<br />
小万历前往太庙,行大袷礼,祭祀列祖列宗。<br />
除夕之后。<br />
大明的官员们将迎来一年之中最幸福的年假。<br />
自正旦到初五,官员们可以连歇五日。<br />
然后上衙五日后。<br />
正月十一日到正月二十日,放元宵假,可连歇十日。<br />
这对年法定假期只有十八天的大明官员而言,实乃久旱逢甘霖。<br />
一些官员为凑足二十日大长假甚至月假,或请省亲假、或请祭祖假、或请成亲假。<br />
这时,是最好批的。<br />
不过,京师官员正旦日还需参加大明最盛大的元旦大朝会以及正旦午宴。<br />
他们的假期在正旦下午才算开始。<br />
……<br />
万历四年,正月初一。<br />
天微微亮。<br />
禁中内外,灯火通明,锦衣卫列队如林。<br />
鸿胪寺官员手持牙牌引导六部九卿、各省督辅、各国使臣,步入皇极殿。<br />
张居正身穿绯色蟒袍,站于文官之首,其他官员依照职位高低排列。<br />
站在临近门口处的沈念,强打着精神,不时拧一下大腿,才能保证上眼皮不会碰到下眼皮。<br />
昨晚守夜,他子时才睡,而今日,三更天便起来了。<br />
他周围的官员,精神状态也都大多一般,比往昔上衙要疲累多了,然却还要必须打起精神。<br />
稍倾。<br />
小万历身穿玄色衮服,走到御座前,稚嫩的小脸上微微泛红,显然有些紧张。<br />
从小就要穿上帝王衣裳,装出大人模样,端出帝王威严,确实难为他了!<br />
司礼监太监冯保站于一侧,如一只鹰隼般俯视着群臣。<br />
首先,是四夷入觐环节。<br />
蒙古鞑靼部使者献骏马,高呼:愿与大明永息兵戈!<br />
身穿蓝缎团领袍的朝鲜使臣献人参布匹,称与大明的关系是:如子事父!<br />
还有琉球、暹罗、安南、爪哇、满剌加等小国的使者,皆对大明送上祝福。<br />
小万历依照礼部和鸿胪寺事先拟好的说辞,逐个封赏。紧接着。<br />
大明首辅张居正大步走出,开始汇报大明去年一整年取得的成果。<br />
如:考成法施行后政令传达的效率明显提高;给驿条例为朝廷节省了多少开支;戚继光、李成梁等边将的胜利军报等等。<br />
听完张居正的汇报,给人一种“大明朝国泰民安、正值盛世”的感觉。<br />
最后,就是小万历对所有官员的夸奖以及新一年的寄语。<br />
此稿来自翰林院,沈念亦有参与。<br />
临近午时,小万历赐宴,百官们迎来了放松时刻。<br />
教坊司的舞姬们开始表演,一众珍馐美食纷纷端上桌子。<br />
群臣觥筹交错,吃喝交谈,寻沈念这位后起之秀喝酒闲叙之人甚多。<br />
……<br />
一个时辰后。<br />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br />
各个衙门的主官都已离去,就在沈念准备开溜回家,享受假期时。<br />
翰林院修撰王家屏、翰林院编修沈一贯提着酒壶、端着酒杯来到沈念面前。<br />
这二人,一个三十八岁,一个四十三岁,且比沈念官职高,皆是今年特例擢升的日讲官。<br />
他们寻沈念喝酒,沈念自然不能端着。<br />
三人闲聊了片刻后。<br />
沈一贯凑在沈念耳边,道:“子珩,我与忠伯(王家屏的字)打算明早呈递奏疏,将陛下元月五日至十日的日讲课课业担起来,但我二人恐有些撑不起来,故而想邀请子珩贤弟与我们一起联名上奏,如何?”<br />
经筵日讲官中,三人的官职最小。<br />
若想特例擢升,为小万历讲课就必须积极主动一些。<br />
他们称想带上沈念,其实是让沈念带上他们。<br />
有沈念在,成功率至少能翻一倍。<br />
王家屏笑着说道:“子珩,我已规划妥善,稍后咱们便回翰林院撰写奏疏,待内阁同意后,咱们初二、初三备课撰写讲义,初四交审,初五还能歇一日,甚是美哉,你看如何?”<br />
听罢这番安排,沈念只想趁着微醺,揍二人一顿。<br />
这还是人吗?<br />
吭吭哧哧忙活一年,本可以休息的,却主动要求干活。<br />
正旦五日假,就休息一日。<br />
太拼了!<br />
若小万历听到这两人大年初一都在筹划着为其备课,估计想赐二人诏狱五日游,外加鹤顶红。<br />
沈念心中的规划是——<br />
初二携妻逛庙会,初三携妻看杂剧,初四携妻听评书,初五大睡一天,享受夫妻静谧时光。<br />
沈一贯见沈念没说话,不由得疑惑道:“莫非子珩贤弟不愿,想多休息几日?”<br />
沈念还未开口。<br />
王家屏便一脸正气地反驳道:“子唯兄,你太小瞧子珩了!子珩向来勤勉,将陛下课业看得如国事一般重要,他怎会偷懒?怎会选择虚度时日?”<br />
“再说,当年太祖执政时,官员假期全年不过三日,我们如今已经幸福多了,完全可以在元宵日休息嘛!”<br />
“子珩,是愚兄说错话了!”沈一贯朝着沈念郑重拱手,一脸认真。<br />
此刻的沈念,张嘴都不知说什么。<br />
这二人将其架到了道德高处。<br />
他若反驳,就是懒政,就是虚度光阴,就不是二人心中那个闪着光的沈子珩。<br />
“可以,我们现在就去写联名奏疏!”沈念说道。<br />
沈念猜想这几日向他寄送拜帖的人会特别多,他正好可用此公事回绝。<br />
另外,正旦假期抢日讲课,确实可让内阁大喜,可受小万历褒奖。<br />
沈念也是想追求进步的。<br />
至于他的原有规划,只能放到元宵节的十日假了。<br />
亲爱的书友们,元宵节快乐哈!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财源滚滚,步步高升!<br />
(本章完)</p>
腊月二十五日,近午时。<br />
户科给事中徐贞明、广东道御史李桢、陕西道御史乔岩、翰林院检讨赵用贤,毫发无损地从诏狱内走出。<br />
张居正命人送给他们八个字:若秉公心,诸事可言。<br />
这让四人有些懵。<br />
让诸多暗中观察此事的京师官员们都有些懵。<br />
依照张居正往昔的行事作风,这四人即使不被贬谪,也绝对会外放。<br />
这让官员们看到了张居正的底线:可以言,但不可乱言。<br />
沈念知后甚喜。<br />
他本以为即使轻惩也是外放为官,没想到竟未有丝毫惩戒。<br />
这说明——<br />
张居正在正确的事情上是听劝不拗的,是愿意妥协的,是想与一众志同道合的同僚兴盛大明的。<br />
此事就以“傅应祯发配定海卫充军终身”结束了。<br />
傅应祯的最大罪过是诋毁皇上,这点儿,谁也救不了他。<br />
……<br />
腊月二十七日。<br />
百官呈递贺表庆贺岁暮大袷祭祀。<br />
腊月三十日,除夕。<br />
小万历前往太庙,行大袷礼,祭祀列祖列宗。<br />
除夕之后。<br />
大明的官员们将迎来一年之中最幸福的年假。<br />
自正旦到初五,官员们可以连歇五日。<br />
然后上衙五日后。<br />
正月十一日到正月二十日,放元宵假,可连歇十日。<br />
这对年法定假期只有十八天的大明官员而言,实乃久旱逢甘霖。<br />
一些官员为凑足二十日大长假甚至月假,或请省亲假、或请祭祖假、或请成亲假。<br />
这时,是最好批的。<br />
不过,京师官员正旦日还需参加大明最盛大的元旦大朝会以及正旦午宴。<br />
他们的假期在正旦下午才算开始。<br />
……<br />
万历四年,正月初一。<br />
天微微亮。<br />
禁中内外,灯火通明,锦衣卫列队如林。<br />
鸿胪寺官员手持牙牌引导六部九卿、各省督辅、各国使臣,步入皇极殿。<br />
张居正身穿绯色蟒袍,站于文官之首,其他官员依照职位高低排列。<br />
站在临近门口处的沈念,强打着精神,不时拧一下大腿,才能保证上眼皮不会碰到下眼皮。<br />
昨晚守夜,他子时才睡,而今日,三更天便起来了。<br />
他周围的官员,精神状态也都大多一般,比往昔上衙要疲累多了,然却还要必须打起精神。<br />
稍倾。<br />
小万历身穿玄色衮服,走到御座前,稚嫩的小脸上微微泛红,显然有些紧张。<br />
从小就要穿上帝王衣裳,装出大人模样,端出帝王威严,确实难为他了!<br />
司礼监太监冯保站于一侧,如一只鹰隼般俯视着群臣。<br />
首先,是四夷入觐环节。<br />
蒙古鞑靼部使者献骏马,高呼:愿与大明永息兵戈!<br />
身穿蓝缎团领袍的朝鲜使臣献人参布匹,称与大明的关系是:如子事父!<br />
还有琉球、暹罗、安南、爪哇、满剌加等小国的使者,皆对大明送上祝福。<br />
小万历依照礼部和鸿胪寺事先拟好的说辞,逐个封赏。紧接着。<br />
大明首辅张居正大步走出,开始汇报大明去年一整年取得的成果。<br />
如:考成法施行后政令传达的效率明显提高;给驿条例为朝廷节省了多少开支;戚继光、李成梁等边将的胜利军报等等。<br />
听完张居正的汇报,给人一种“大明朝国泰民安、正值盛世”的感觉。<br />
最后,就是小万历对所有官员的夸奖以及新一年的寄语。<br />
此稿来自翰林院,沈念亦有参与。<br />
临近午时,小万历赐宴,百官们迎来了放松时刻。<br />
教坊司的舞姬们开始表演,一众珍馐美食纷纷端上桌子。<br />
群臣觥筹交错,吃喝交谈,寻沈念这位后起之秀喝酒闲叙之人甚多。<br />
……<br />
一个时辰后。<br />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br />
各个衙门的主官都已离去,就在沈念准备开溜回家,享受假期时。<br />
翰林院修撰王家屏、翰林院编修沈一贯提着酒壶、端着酒杯来到沈念面前。<br />
这二人,一个三十八岁,一个四十三岁,且比沈念官职高,皆是今年特例擢升的日讲官。<br />
他们寻沈念喝酒,沈念自然不能端着。<br />
三人闲聊了片刻后。<br />
沈一贯凑在沈念耳边,道:“子珩,我与忠伯(王家屏的字)打算明早呈递奏疏,将陛下元月五日至十日的日讲课课业担起来,但我二人恐有些撑不起来,故而想邀请子珩贤弟与我们一起联名上奏,如何?”<br />
经筵日讲官中,三人的官职最小。<br />
若想特例擢升,为小万历讲课就必须积极主动一些。<br />
他们称想带上沈念,其实是让沈念带上他们。<br />
有沈念在,成功率至少能翻一倍。<br />
王家屏笑着说道:“子珩,我已规划妥善,稍后咱们便回翰林院撰写奏疏,待内阁同意后,咱们初二、初三备课撰写讲义,初四交审,初五还能歇一日,甚是美哉,你看如何?”<br />
听罢这番安排,沈念只想趁着微醺,揍二人一顿。<br />
这还是人吗?<br />
吭吭哧哧忙活一年,本可以休息的,却主动要求干活。<br />
正旦五日假,就休息一日。<br />
太拼了!<br />
若小万历听到这两人大年初一都在筹划着为其备课,估计想赐二人诏狱五日游,外加鹤顶红。<br />
沈念心中的规划是——<br />
初二携妻逛庙会,初三携妻看杂剧,初四携妻听评书,初五大睡一天,享受夫妻静谧时光。<br />
沈一贯见沈念没说话,不由得疑惑道:“莫非子珩贤弟不愿,想多休息几日?”<br />
沈念还未开口。<br />
王家屏便一脸正气地反驳道:“子唯兄,你太小瞧子珩了!子珩向来勤勉,将陛下课业看得如国事一般重要,他怎会偷懒?怎会选择虚度时日?”<br />
“再说,当年太祖执政时,官员假期全年不过三日,我们如今已经幸福多了,完全可以在元宵日休息嘛!”<br />
“子珩,是愚兄说错话了!”沈一贯朝着沈念郑重拱手,一脸认真。<br />
此刻的沈念,张嘴都不知说什么。<br />
这二人将其架到了道德高处。<br />
他若反驳,就是懒政,就是虚度光阴,就不是二人心中那个闪着光的沈子珩。<br />
“可以,我们现在就去写联名奏疏!”沈念说道。<br />
沈念猜想这几日向他寄送拜帖的人会特别多,他正好可用此公事回绝。<br />
另外,正旦假期抢日讲课,确实可让内阁大喜,可受小万历褒奖。<br />
沈念也是想追求进步的。<br />
至于他的原有规划,只能放到元宵节的十日假了。<br />
亲爱的书友们,元宵节快乐哈!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财源滚滚,步步高升!<br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