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亲昵,他们已经很熟悉了,清蕴渐渐放松下来。<br />
直到那只手探过去,和以往轻柔的动作不同,还在往深处探索,即便是清蕴也不由紧张,身体僵硬。<br />
“放松些。”李秉真低低的声音贴在耳畔,“会舒服的。”<br />
他说着,竟整个人钻进被中,察觉到他一直往下,清蕴的惊声还没出口,就全被他的动作止住了。<br />
慢慢的,转换成另一种声音。<br />
她觉得奇怪,伸手捂住,却被李秉真腾出的一只手按在了枕上,那些不成调的声顿时从口中逸出。<br />
清蕴想咬唇止住,可当李秉真故意加快动作,有些感受就完全没法强行忍住。<br />
她整个人化成一滩水,又好像在滩涂不停挣扎的鱼,只能听到自己的剧烈喘息。不一会儿,李秉真的气息也重新出现在耳畔。<br />
他拿起杯子喝了口水,也没再问,因为他已经很清楚她完全准备好了。<br />
但清蕴在这种事上还是容易害羞,而他很喜欢听她的声音,便提前把她双手交握按住,吻掉沁出的一颗汗水,沉身。<br />
两人都紧绷了一瞬,而后再渐渐感受到彼此,感受到其中的快乐。<br />
这会儿,李秉真反而慢下来了,很温柔,也很折磨人。<br />
但清蕴不知他是因身体之故没法太快,还是喜欢这样,总之不好问出口,被他这种温吞方法弄得几乎哭出来。<br />
一回结束,她稍微松了口气,没想到李秉真稍作休整,又来了第二回 。<br />
这真是平时多走两步就不舒服,迎风咳嗽的世子吗?她内心很想问,最终还是和他一起失了所有力气,在榻上休整许久。<br />
直到他拿来打湿的巾子,才起身大致擦了遍。<br />
重新躺进被褥,李秉真眼角眉梢,都透着与以往不同的愉悦。<br />
他拿出了精益求精的态度,抚了会儿清蕴的发,轻声问她:“我方才表现,可有让你失望?”<br />
“……”清蕴不算委婉道,“如果能适可而止就更好。”<br />
她不是很适应那种失控的感觉。<br />
李秉真微微一怔,继而失笑,“我就当夫人在夸我,对不住,实在是你叫得……”<br />
轮到他的嘴被捂住,清蕴瞪人的眼在此时妩媚且撩人,她却不自知。李秉真感受到熟悉的冲动,但自知确实要量力而行,强行压了下去,安慰她,“没事,只有我们两人,多说些又有何妨?”<br />
他想让清蕴交流真实感受。<br />
耐不住他缠着问,清蕴只能含糊说:“我也很舒服。”<br />
随后低声夸了他一句。<br />
李秉真的笑意愈发止不住,又亲昵了会儿,被她提醒明天要去翰林院,总算消停下来。<br />
大概因为这两次睡前交流,两人这晚睡得格外沉,都没在中途醒过。<br />
清蕴睁眼时,李秉真已经洗漱好出门了,白芷进门服侍她。<br />
昨夜也是白芷守夜,单独给清蕴梳发髻时,她忍不住道:“昨夜主子可是不舒服?要叫大夫吗?”<br />
主子声音不大,等她意识到的时候感觉人好像在哭,但里面没有传唤,她也不敢随意进去,后来又听到世子哄人的声音,便想着可能是做噩梦了。<br />
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声音,白芷觉得,可能是撞到哪儿了。<br />
清蕴耳梢又热了下,“没事,不用叫。”<br />
原本她习惯了有人守夜,但经过了昨晚,意识到今后每次行房事都可能有人在听,就很不好意思。<br />
她想,下次不能再让李秉真扣住手了。<br />
还有,那两本话本也得放起来。里面的花样太多,她昨晚看了前面几页,就发现李秉真已经用上了,不知后面还会有什么情节。<br />
他身体弱于常人,在这种事上总要节制些。<br />
想到这儿,清蕴顺理成章地把话本锁进了箱柜最下层。<br />
“现在什么时辰?”<br />
“快巳时了。”<br />
摸算着日子,清蕴道:“那就去向太夫人请安罢。”<br />
自从两府分隔,她早晨还没单独向太夫人请过安,如今最疼爱的孙子常回来住,她应当会好很多。<br />
第37章 “臣对这些女人没兴趣。”<br />
清蕴被引进太夫人院子时, 老太太正在用早饭。<br />
随着女使打起帘子,陪在她身旁的那道身影变得清晰,正是李审言。<br />
清蕴走进门,他撩起眼皮扫了下, 继续盛粥。<br />
太夫人一惯捏在手里的佛珠串被取下, 淡漠的神色变得温和, 问清蕴, “吃过了没?”<br />
“孙媳用过了。”<br />
太夫人心情颇好,“那就坐下, 说说话。”<br />
不过是四方小桌,落座的话,若非捱着李审言,就是在他对面,清蕴干脆没坐, 转而帮忙布膳。<br />
这不是她头次这样做, 太夫人也清楚长孙媳妇孝顺知礼,笑了笑,视线转回小孙子。<br />
李审言见状, 腾出手来,拾起筷子。<br />
他吃东西利落而迅速,不见怎么动作,桌上三碟包子、两碗粥并一盘豌豆糕就下了腹。说不上粗鲁, 但也绝对不能称优雅, 和李秉真、王宗赫这等世家子弟风格迥然不同。<br />
太夫人深觉他在皇帝身边当差辛苦, 心疼不已, 让下人们再添些点心。这回,李审言动作就慢了下来。<br />
“之前你在外头住的时候, 身边不是还有个陛下赐的人,怎么没有带回来?”<br />
“人家嫌弃我官阶低、俸禄少,不愿伺候,回家去了。”<br />
太夫人摇头,当然不信这话,“管家给你分去女使,怎么也不要呢?身边就留个小子伺候,够吗?”<br />
“不需要。”李审言顿了下,“我不喜欢那些柔弱、整日哭哭啼啼的女人。”<br />
一句话出来,在场人听出两个意思。<br />
太夫人想到李审言的生母,那孩子就是典型的弱女子,温柔似水,人也宛如水做的一般,哭起来泪涟涟的模样惹人怜惜。<br />
审言是对他生母仍有怨。太夫人内心忧虑。<br />
清蕴则忆起她曾在大长公主面前落泪,恰好被李审言撞见。因和他不熟,也知晓他在国公府地位,不曾斟酌这位小叔子的神色,现在想来,当时他确实是讥讽无疑。<br />
不过,她从来不觉得适当示弱有什么不妥,李审言的看法,也与她无关。<br />
太夫人招手,候在外面的阿宽忙颠颠跑了过来。<br />
“你叫什么名儿?从前在哪里伺候?”<br />
阿宽一一道来,随后被问及年龄、家人、是否识字等问题,也都答了。因对答流畅,有股机灵劲儿,太夫人看起来还算满意。<br />
清蕴静看着。<br />
来国公府这么久,她第一次见这位祖母如此操心的模样。李秉真病了,只能得她一句事后问候。李审言身边一个伺候的小厮,她却恨不得了解其祖上八代事迹。<br />
当着自己的面特意问,肯定也是知道她如今执掌中馈,有意彰显对李审言的重视,敲打她这个孙媳。<br />
人心总是偏的,清蕴理解,却不能赞同。就像她此刻,也在为李秉真不值。<br />
桌上碗筷轻微的磕碰声不知何时消失,唯剩太夫人和阿宽的问答声。清蕴垂手站在太夫人身侧,如安静的壁画,没发表任何看法。<br />
阿宽却主动提起她,“老祖宗宽心,早在派去二公子身边时,世子夫人就已经吩咐过了,让小的务必用心伺候。二公子若有要求,尽管照做,遇到难处就去寻她。”<br />
太夫人、李审言皆望过来,清蕴顿了下,“这是应该的。”<br />
太夫人很欣慰,“考虑周到,怪不得你父亲令你管家。既然这样,我也不必多说什么了。”<br />
她就是怕因长孙的缘故,孙媳也和原来的儿媳一样,处处针对审言。如今看来,果然是个知书达理,懂得顾全大局的好姑娘。<br />
说完,令人取出两枚平安扣,分别递给面前两人,说是给孙子们特制的,放在佛堂诵经供奉了八十一日。<br />
光看玉质,细腻如脂,品相上佳,确实费了心思。清蕴代李秉真接过,听太夫人又道:“我听你父亲说过了,你如今虽然得陛下新任,任旗手校尉,但……”<br />
有一众仆妇在,她把不该说的话咽回,“到底和你从前期盼不同,你父亲另有想法,得了空闲,就去和他说说话。”<br />
李审言应了声。<br />
整个国公府,大概只有太夫人能让他这么迁就,再不情愿的事也不会直接拒绝。<br />
各自嘱咐完,太夫人照常要去礼佛,终于让两人离开了。<br />
从太夫人这儿回月舍,必得经过同一条游廊,清蕴有意走慢些,任李秉真越过十来步,再恢复正常步伐。<br />
游廊连通内外两院,经过花草丛生的庭院,快到分路口时,清蕴远远就瞧见临大门前附近有人牵马等候。<br />
那马儿外形不算健硕,身上还有几道极明显的伤疤,尾巴仅剩半截,不算美观。<br />
李审言大步走过去,抬手抚了抚马身,从袖中取出饴糖。马儿卷走糖,温顺地打了个响鼻,凑近他身前贴了下。<br />
一人一马互动了会儿,李审言再一跃而上,驾马离去。
直到那只手探过去,和以往轻柔的动作不同,还在往深处探索,即便是清蕴也不由紧张,身体僵硬。<br />
“放松些。”李秉真低低的声音贴在耳畔,“会舒服的。”<br />
他说着,竟整个人钻进被中,察觉到他一直往下,清蕴的惊声还没出口,就全被他的动作止住了。<br />
慢慢的,转换成另一种声音。<br />
她觉得奇怪,伸手捂住,却被李秉真腾出的一只手按在了枕上,那些不成调的声顿时从口中逸出。<br />
清蕴想咬唇止住,可当李秉真故意加快动作,有些感受就完全没法强行忍住。<br />
她整个人化成一滩水,又好像在滩涂不停挣扎的鱼,只能听到自己的剧烈喘息。不一会儿,李秉真的气息也重新出现在耳畔。<br />
他拿起杯子喝了口水,也没再问,因为他已经很清楚她完全准备好了。<br />
但清蕴在这种事上还是容易害羞,而他很喜欢听她的声音,便提前把她双手交握按住,吻掉沁出的一颗汗水,沉身。<br />
两人都紧绷了一瞬,而后再渐渐感受到彼此,感受到其中的快乐。<br />
这会儿,李秉真反而慢下来了,很温柔,也很折磨人。<br />
但清蕴不知他是因身体之故没法太快,还是喜欢这样,总之不好问出口,被他这种温吞方法弄得几乎哭出来。<br />
一回结束,她稍微松了口气,没想到李秉真稍作休整,又来了第二回 。<br />
这真是平时多走两步就不舒服,迎风咳嗽的世子吗?她内心很想问,最终还是和他一起失了所有力气,在榻上休整许久。<br />
直到他拿来打湿的巾子,才起身大致擦了遍。<br />
重新躺进被褥,李秉真眼角眉梢,都透着与以往不同的愉悦。<br />
他拿出了精益求精的态度,抚了会儿清蕴的发,轻声问她:“我方才表现,可有让你失望?”<br />
“……”清蕴不算委婉道,“如果能适可而止就更好。”<br />
她不是很适应那种失控的感觉。<br />
李秉真微微一怔,继而失笑,“我就当夫人在夸我,对不住,实在是你叫得……”<br />
轮到他的嘴被捂住,清蕴瞪人的眼在此时妩媚且撩人,她却不自知。李秉真感受到熟悉的冲动,但自知确实要量力而行,强行压了下去,安慰她,“没事,只有我们两人,多说些又有何妨?”<br />
他想让清蕴交流真实感受。<br />
耐不住他缠着问,清蕴只能含糊说:“我也很舒服。”<br />
随后低声夸了他一句。<br />
李秉真的笑意愈发止不住,又亲昵了会儿,被她提醒明天要去翰林院,总算消停下来。<br />
大概因为这两次睡前交流,两人这晚睡得格外沉,都没在中途醒过。<br />
清蕴睁眼时,李秉真已经洗漱好出门了,白芷进门服侍她。<br />
昨夜也是白芷守夜,单独给清蕴梳发髻时,她忍不住道:“昨夜主子可是不舒服?要叫大夫吗?”<br />
主子声音不大,等她意识到的时候感觉人好像在哭,但里面没有传唤,她也不敢随意进去,后来又听到世子哄人的声音,便想着可能是做噩梦了。<br />
至于那些听不懂的声音,白芷觉得,可能是撞到哪儿了。<br />
清蕴耳梢又热了下,“没事,不用叫。”<br />
原本她习惯了有人守夜,但经过了昨晚,意识到今后每次行房事都可能有人在听,就很不好意思。<br />
她想,下次不能再让李秉真扣住手了。<br />
还有,那两本话本也得放起来。里面的花样太多,她昨晚看了前面几页,就发现李秉真已经用上了,不知后面还会有什么情节。<br />
他身体弱于常人,在这种事上总要节制些。<br />
想到这儿,清蕴顺理成章地把话本锁进了箱柜最下层。<br />
“现在什么时辰?”<br />
“快巳时了。”<br />
摸算着日子,清蕴道:“那就去向太夫人请安罢。”<br />
自从两府分隔,她早晨还没单独向太夫人请过安,如今最疼爱的孙子常回来住,她应当会好很多。<br />
第37章 “臣对这些女人没兴趣。”<br />
清蕴被引进太夫人院子时, 老太太正在用早饭。<br />
随着女使打起帘子,陪在她身旁的那道身影变得清晰,正是李审言。<br />
清蕴走进门,他撩起眼皮扫了下, 继续盛粥。<br />
太夫人一惯捏在手里的佛珠串被取下, 淡漠的神色变得温和, 问清蕴, “吃过了没?”<br />
“孙媳用过了。”<br />
太夫人心情颇好,“那就坐下, 说说话。”<br />
不过是四方小桌,落座的话,若非捱着李审言,就是在他对面,清蕴干脆没坐, 转而帮忙布膳。<br />
这不是她头次这样做, 太夫人也清楚长孙媳妇孝顺知礼,笑了笑,视线转回小孙子。<br />
李审言见状, 腾出手来,拾起筷子。<br />
他吃东西利落而迅速,不见怎么动作,桌上三碟包子、两碗粥并一盘豌豆糕就下了腹。说不上粗鲁, 但也绝对不能称优雅, 和李秉真、王宗赫这等世家子弟风格迥然不同。<br />
太夫人深觉他在皇帝身边当差辛苦, 心疼不已, 让下人们再添些点心。这回,李审言动作就慢了下来。<br />
“之前你在外头住的时候, 身边不是还有个陛下赐的人,怎么没有带回来?”<br />
“人家嫌弃我官阶低、俸禄少,不愿伺候,回家去了。”<br />
太夫人摇头,当然不信这话,“管家给你分去女使,怎么也不要呢?身边就留个小子伺候,够吗?”<br />
“不需要。”李审言顿了下,“我不喜欢那些柔弱、整日哭哭啼啼的女人。”<br />
一句话出来,在场人听出两个意思。<br />
太夫人想到李审言的生母,那孩子就是典型的弱女子,温柔似水,人也宛如水做的一般,哭起来泪涟涟的模样惹人怜惜。<br />
审言是对他生母仍有怨。太夫人内心忧虑。<br />
清蕴则忆起她曾在大长公主面前落泪,恰好被李审言撞见。因和他不熟,也知晓他在国公府地位,不曾斟酌这位小叔子的神色,现在想来,当时他确实是讥讽无疑。<br />
不过,她从来不觉得适当示弱有什么不妥,李审言的看法,也与她无关。<br />
太夫人招手,候在外面的阿宽忙颠颠跑了过来。<br />
“你叫什么名儿?从前在哪里伺候?”<br />
阿宽一一道来,随后被问及年龄、家人、是否识字等问题,也都答了。因对答流畅,有股机灵劲儿,太夫人看起来还算满意。<br />
清蕴静看着。<br />
来国公府这么久,她第一次见这位祖母如此操心的模样。李秉真病了,只能得她一句事后问候。李审言身边一个伺候的小厮,她却恨不得了解其祖上八代事迹。<br />
当着自己的面特意问,肯定也是知道她如今执掌中馈,有意彰显对李审言的重视,敲打她这个孙媳。<br />
人心总是偏的,清蕴理解,却不能赞同。就像她此刻,也在为李秉真不值。<br />
桌上碗筷轻微的磕碰声不知何时消失,唯剩太夫人和阿宽的问答声。清蕴垂手站在太夫人身侧,如安静的壁画,没发表任何看法。<br />
阿宽却主动提起她,“老祖宗宽心,早在派去二公子身边时,世子夫人就已经吩咐过了,让小的务必用心伺候。二公子若有要求,尽管照做,遇到难处就去寻她。”<br />
太夫人、李审言皆望过来,清蕴顿了下,“这是应该的。”<br />
太夫人很欣慰,“考虑周到,怪不得你父亲令你管家。既然这样,我也不必多说什么了。”<br />
她就是怕因长孙的缘故,孙媳也和原来的儿媳一样,处处针对审言。如今看来,果然是个知书达理,懂得顾全大局的好姑娘。<br />
说完,令人取出两枚平安扣,分别递给面前两人,说是给孙子们特制的,放在佛堂诵经供奉了八十一日。<br />
光看玉质,细腻如脂,品相上佳,确实费了心思。清蕴代李秉真接过,听太夫人又道:“我听你父亲说过了,你如今虽然得陛下新任,任旗手校尉,但……”<br />
有一众仆妇在,她把不该说的话咽回,“到底和你从前期盼不同,你父亲另有想法,得了空闲,就去和他说说话。”<br />
李审言应了声。<br />
整个国公府,大概只有太夫人能让他这么迁就,再不情愿的事也不会直接拒绝。<br />
各自嘱咐完,太夫人照常要去礼佛,终于让两人离开了。<br />
从太夫人这儿回月舍,必得经过同一条游廊,清蕴有意走慢些,任李秉真越过十来步,再恢复正常步伐。<br />
游廊连通内外两院,经过花草丛生的庭院,快到分路口时,清蕴远远就瞧见临大门前附近有人牵马等候。<br />
那马儿外形不算健硕,身上还有几道极明显的伤疤,尾巴仅剩半截,不算美观。<br />
李审言大步走过去,抬手抚了抚马身,从袖中取出饴糖。马儿卷走糖,温顺地打了个响鼻,凑近他身前贴了下。<br />
一人一马互动了会儿,李审言再一跃而上,驾马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