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代刷短视频不小心开了投屏 第115节
而且就听着这个意思, 好像萧何本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出现?<br />
刘邦心念一动, 随即目光不由得四处扫了一圈。<br />
随即四目相对,哎?<br />
林朝?!<br />
本以为是国馆小吏, 没想到竟然是公卿吗?!<br />
与此同时那声音更是接踵而至——<br />
【好家伙,刘邦。】<br />
【感觉这边要是再出现个张良我都不意外了。】<br />
【这也就是兵仙岁数小,现在八成还在别人家蹭饭呢, 要不然国馆都有可能刷新出来兵仙了。】<br />
兵, 兵仙?<br />
众人不由得心下一顿。<br />
甚至王翦也不由得心中一动。<br />
【到底还是开始关公战秦琼了是吧?】<br />
【哦不对,就眼下这情况, 别的不说, 我至少能够看见李斯战萧何。】<br />
【萧何月下追刘邦。】<br />
【刘邦回头见陛下。】<br />
【可惜了, 吕不韦是死了, 不然能够吕不韦、李斯、萧何, 直接来一个三相同堂交流会。】<br />
隗状:?<br />
王绾:?<br />
不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呢, 李斯不是吕不韦之后当丞相的。<br />
吕不韦之后当丞相的是我们啊!<br />
我们!<br />
怎么听着就剩下李斯了呢?<br />
李斯当丞相才几天啊?<br />
这就三相了?<br />
至于李斯, 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br />
萧何是日后来跟他争位置的?<br />
果然, 没有蒙恬那也会有别人。<br />
反正他和长公子政见相左,殊途已是注定的。<br />
【最后再来一出,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br />
【过程我都能编好了。】<br />
【吕不韦举荐李斯,在吕不韦的扶持下,李斯一点点超越吕不韦,只要有吕不韦一天,他就得不到相权,没办法走到陛下面前,李斯试图弯道超车,上了谏逐客书,李斯成功入了陛下之眼,吕不韦发现掩盖不住李斯的光华,再加上年老体衰,心力交瘁,大势已去,同归于尽不太好,萧何这个时候,帮了李斯,教李斯以洛水为誓,一定要保吕不韦当富家翁,最后吕不韦信了,然后李斯罔顾誓言,逼迫吕不韦自杀。】<br />
【天行有常,后有萧何,紧随其上,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不过为了避免走李斯的旧路,萧何在除了对付李斯之外,克己攻身,甚至自污保命,哦不对,杀李斯,就是自污本身,但是他其实是个好官,最终大结局,吕不韦自杀,李斯被杀,萧何功成身退。】<br />
【史称三相事变。】<br />
【评语,始作俑者,其无后乎?】<br />
【我真是个天才。】<br />
“……”<br />
“……”<br />
神仙,都,这样的吗?<br />
萧何愣了。<br />
啊?<br />
我怎么不着知道,我以前还在咸阳帮助李斯动吕不韦了呢?<br />
至于李斯,那已经麻木了,至于吗?<br />
至于吗?<br />
这么的至于吗?<br />
现在不仅仅连名字都不好好念了,还要在你那胡编乱造的故事中被写死了吗?<br />
这都从谁身上来事,怎么全扣我身上了???<br />
我的廷尉是陛下给的,我是凭本事走到陛下身边的,我只是当年在吕不韦手下当过门客,而且当年真说是去吕不韦丞相之职,那也是陛下撤的,与我何干啊?<br />
还什么洛水,这离洛水多远?<br />
除非我跟着陛下跑雍城去。<br />
但是我当时还没到能够跟陛下一起回雍城的地步!<br />
吕不韦的事情,跟我没有任何关系。<br />
这边正想着呢,就注意到了那边隗状和王绾投过来的视线。<br />
李斯:……<br />
我都已经这样了,还用这么看我吗?<br />
如果说王绾那已经是下来的那个,那隗状可是一直都在,谁管你这样不这样?!<br />
我们难道不存在吗?!<br />
你这算什么三代!<br />
李斯:?<br />
不是,这话不是我说的啊!<br />
李斯少有的感觉委屈,特别委屈,就是委屈之余,还站直了腰板,甚至多看了几眼自己这位接班人。<br />
嗯,说不准这中间也有空隙。<br />
只不过当听着萧何那继续说出来的话,李斯这心态就不太平了。<br />
轻税一事可大可小,更是有的谈,但是眼下这个?<br />
“乱世当用重典,秦以此为上,如今已无乱世,天下已平,法当渐缓矣。”<br />
一句话下来,甚至别说李斯了,在场不少人直接站了出来,“刑罚当削?”<br />
“法已规心,法已规行,若刑法削之,天下以何为准?”<br />
“令行禁止,便是法!”<br />
“若无法,那就是前车之鉴!”<br />
“难不成,还要回于周礼不成?!”此话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br />
孔子立志尊周礼,不少铁杆纯认孔子派的儒生听了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周礼如何不好了?”<br />
你是不是看不起周礼?!<br />
即便是秦灭周,但是周礼这玩意,秦国亦是也用了不知道多少年了!<br />
天下人更是如此!<br />
即便是各国变法,周礼这东西也没有彻底清除啊,或多或少也是留有点遗迹的。<br />
礼崩乐坏是真的,但是又不是彻底不存在了!<br />
这一个个是想要作甚?<br />
不过借此机会,此时此刻,真的有人直接试图拥护周礼。<br />
而且还是有萧何背书的那种!<br />
至于萧何是不是真的背书?<br />
这个自然没人管,只不过还不等众人发散,那边就听见萧何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回周礼亦是不妥,法当严,震慑人心,但是在细小之事上,却又不应该过甚。”<br />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遍布之百姓者也,法家者,非以苦民伤众为为之构陷,乃是以兴利除害,尊主安民而救暴乱也!”<br />
【好家伙,萧何竟然也是六经注我?】<br />
【不过就这玩意,的确也不能说是错的,理论上来说,法家也的确在尝试进步,虽然和很久以后现代以上的法家,那几乎就不是一个东西了。】<br />
“为公,为承,为天下平,此乃天下之幸!”<br />
【好,开始进一步拉拢队友了。】<br />
萧何声音一顿,随即继续道,“然功多赏重,功少赏薄,罪大为重,罪小为轻,亦是能够起到规天下之心。”<br />
“且民虽伏罪而至死而不怨,知罪罚之至,实属自取灭亡,不应怨天尤人,更昭陛下之恩,天下知福,亦是为法之所向。”<br />
“得太平而得礼,得礼而有义,有义而出仁,故得道,天下平。”<br />
【呼唤道家队友了是吧。】<br />
【旧法已死,新法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br />
【哦不对,拿错剧本了,这不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这玩意也不是道家,这是道教的味。】<br />
不好反驳的,那也不代表不反驳,即便是萧何借力打力,但是仍旧有一些人不买账。<br />
当然,这边有人不买账反驳再三。<br />
那边道家学派的心态就有点怪异了——<br />
道……教?<br />
什么教???<br />
【诸子百家,就道家从哲学思想,逐渐朝着奇奇怪怪的方向而去,直接演变成了道教,求神问卜,长生不老,说不清,道不明,玄之又玄,众妙之门。】<br />
这是道家吗?
刘邦心念一动, 随即目光不由得四处扫了一圈。<br />
随即四目相对,哎?<br />
林朝?!<br />
本以为是国馆小吏, 没想到竟然是公卿吗?!<br />
与此同时那声音更是接踵而至——<br />
【好家伙,刘邦。】<br />
【感觉这边要是再出现个张良我都不意外了。】<br />
【这也就是兵仙岁数小,现在八成还在别人家蹭饭呢, 要不然国馆都有可能刷新出来兵仙了。】<br />
兵, 兵仙?<br />
众人不由得心下一顿。<br />
甚至王翦也不由得心中一动。<br />
【到底还是开始关公战秦琼了是吧?】<br />
【哦不对,就眼下这情况, 别的不说, 我至少能够看见李斯战萧何。】<br />
【萧何月下追刘邦。】<br />
【刘邦回头见陛下。】<br />
【可惜了, 吕不韦是死了, 不然能够吕不韦、李斯、萧何, 直接来一个三相同堂交流会。】<br />
隗状:?<br />
王绾:?<br />
不是有没有一种可能呢, 李斯不是吕不韦之后当丞相的。<br />
吕不韦之后当丞相的是我们啊!<br />
我们!<br />
怎么听着就剩下李斯了呢?<br />
李斯当丞相才几天啊?<br />
这就三相了?<br />
至于李斯, 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br />
萧何是日后来跟他争位置的?<br />
果然, 没有蒙恬那也会有别人。<br />
反正他和长公子政见相左,殊途已是注定的。<br />
【最后再来一出,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br />
【过程我都能编好了。】<br />
【吕不韦举荐李斯,在吕不韦的扶持下,李斯一点点超越吕不韦,只要有吕不韦一天,他就得不到相权,没办法走到陛下面前,李斯试图弯道超车,上了谏逐客书,李斯成功入了陛下之眼,吕不韦发现掩盖不住李斯的光华,再加上年老体衰,心力交瘁,大势已去,同归于尽不太好,萧何这个时候,帮了李斯,教李斯以洛水为誓,一定要保吕不韦当富家翁,最后吕不韦信了,然后李斯罔顾誓言,逼迫吕不韦自杀。】<br />
【天行有常,后有萧何,紧随其上,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不过为了避免走李斯的旧路,萧何在除了对付李斯之外,克己攻身,甚至自污保命,哦不对,杀李斯,就是自污本身,但是他其实是个好官,最终大结局,吕不韦自杀,李斯被杀,萧何功成身退。】<br />
【史称三相事变。】<br />
【评语,始作俑者,其无后乎?】<br />
【我真是个天才。】<br />
“……”<br />
“……”<br />
神仙,都,这样的吗?<br />
萧何愣了。<br />
啊?<br />
我怎么不着知道,我以前还在咸阳帮助李斯动吕不韦了呢?<br />
至于李斯,那已经麻木了,至于吗?<br />
至于吗?<br />
这么的至于吗?<br />
现在不仅仅连名字都不好好念了,还要在你那胡编乱造的故事中被写死了吗?<br />
这都从谁身上来事,怎么全扣我身上了???<br />
我的廷尉是陛下给的,我是凭本事走到陛下身边的,我只是当年在吕不韦手下当过门客,而且当年真说是去吕不韦丞相之职,那也是陛下撤的,与我何干啊?<br />
还什么洛水,这离洛水多远?<br />
除非我跟着陛下跑雍城去。<br />
但是我当时还没到能够跟陛下一起回雍城的地步!<br />
吕不韦的事情,跟我没有任何关系。<br />
这边正想着呢,就注意到了那边隗状和王绾投过来的视线。<br />
李斯:……<br />
我都已经这样了,还用这么看我吗?<br />
如果说王绾那已经是下来的那个,那隗状可是一直都在,谁管你这样不这样?!<br />
我们难道不存在吗?!<br />
你这算什么三代!<br />
李斯:?<br />
不是,这话不是我说的啊!<br />
李斯少有的感觉委屈,特别委屈,就是委屈之余,还站直了腰板,甚至多看了几眼自己这位接班人。<br />
嗯,说不准这中间也有空隙。<br />
只不过当听着萧何那继续说出来的话,李斯这心态就不太平了。<br />
轻税一事可大可小,更是有的谈,但是眼下这个?<br />
“乱世当用重典,秦以此为上,如今已无乱世,天下已平,法当渐缓矣。”<br />
一句话下来,甚至别说李斯了,在场不少人直接站了出来,“刑罚当削?”<br />
“法已规心,法已规行,若刑法削之,天下以何为准?”<br />
“令行禁止,便是法!”<br />
“若无法,那就是前车之鉴!”<br />
“难不成,还要回于周礼不成?!”此话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br />
孔子立志尊周礼,不少铁杆纯认孔子派的儒生听了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周礼如何不好了?”<br />
你是不是看不起周礼?!<br />
即便是秦灭周,但是周礼这玩意,秦国亦是也用了不知道多少年了!<br />
天下人更是如此!<br />
即便是各国变法,周礼这东西也没有彻底清除啊,或多或少也是留有点遗迹的。<br />
礼崩乐坏是真的,但是又不是彻底不存在了!<br />
这一个个是想要作甚?<br />
不过借此机会,此时此刻,真的有人直接试图拥护周礼。<br />
而且还是有萧何背书的那种!<br />
至于萧何是不是真的背书?<br />
这个自然没人管,只不过还不等众人发散,那边就听见萧何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回周礼亦是不妥,法当严,震慑人心,但是在细小之事上,却又不应该过甚。”<br />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遍布之百姓者也,法家者,非以苦民伤众为为之构陷,乃是以兴利除害,尊主安民而救暴乱也!”<br />
【好家伙,萧何竟然也是六经注我?】<br />
【不过就这玩意,的确也不能说是错的,理论上来说,法家也的确在尝试进步,虽然和很久以后现代以上的法家,那几乎就不是一个东西了。】<br />
“为公,为承,为天下平,此乃天下之幸!”<br />
【好,开始进一步拉拢队友了。】<br />
萧何声音一顿,随即继续道,“然功多赏重,功少赏薄,罪大为重,罪小为轻,亦是能够起到规天下之心。”<br />
“且民虽伏罪而至死而不怨,知罪罚之至,实属自取灭亡,不应怨天尤人,更昭陛下之恩,天下知福,亦是为法之所向。”<br />
“得太平而得礼,得礼而有义,有义而出仁,故得道,天下平。”<br />
【呼唤道家队友了是吧。】<br />
【旧法已死,新法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br />
【哦不对,拿错剧本了,这不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这玩意也不是道家,这是道教的味。】<br />
不好反驳的,那也不代表不反驳,即便是萧何借力打力,但是仍旧有一些人不买账。<br />
当然,这边有人不买账反驳再三。<br />
那边道家学派的心态就有点怪异了——<br />
道……教?<br />
什么教???<br />
【诸子百家,就道家从哲学思想,逐渐朝着奇奇怪怪的方向而去,直接演变成了道教,求神问卜,长生不老,说不清,道不明,玄之又玄,众妙之门。】<br />
这是道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