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收获700块,宾客来
('\n\t关于狗熊胆,牛有铁事先也大概的了解过市场价,新鲜的胆,一般价格在十五六块钱左右,阴干的胆,价格一般在三十块钱左右,当然全都是按克算的。<br /><br />他这个金胆,已经冻实了,算是新鲜胆,去掉外膜后,净胆汁,大概有三四十克重。<br /><br />当然,现在要想细算,也不好操作,毕竟,胆汁一旦挤出来,就不好保存,而且还容易变质污染。<br /><br />再说,即便是挤出来了,也没那么精确的克重秤来称,即便是供销社,也没有。<br /><br />姚志民来时也没做什么特殊准备,甚至,他连熊胆见都没见过,但亲戚之间推荐的,他也就相信是真熊胆了。<br /><br />一番观察,没什么问题了之后。<br /><br />姚志民冲牛有铁笑了笑,为避免直接谈价格,他接着便借口说他要找他姐说个事,然后就走开了。<br /><br />牛有铁也知道他心里所思所想,便没开口谈论价格问题,站在门口,目送着姚志民往厨窑里走去。<br /><br />片刻后,姚志民和她姐来到了厦房。<br /><br />双方简单客套了两句,随即,姚杏芳主动走过去问牛有铁,她笑着说:“有铁,这熊胆你打算卖多钱哩?”<br /><br />说话的声音很小,就跟在牛市买卖牛一样。<br /><br />牛有铁稍稍琢磨,便客气地道:“是这样,看在咱两家亲戚的份上,这熊胆我一共就收你弟700块钱。”<br /><br />话刚说完,姚杏芳就愣了一下。<br /><br />不过很快就恢复了神态,熊胆贵这件事,她其实早早的,就在心里做了功课,因此并不觉得惊奇。<br /><br />牛有铁接着解释道:“你弟应该也知道,熊胆的市场价,新鲜的胆,一般每克都在十七八块钱左右,风干的胆,每克大概在三四十块钱左右,而我这个胆,算是新鲜胆,如果把胆汁挤出来,少说也都有四十多克了。”<br /><br />姚杏芳听了有些无奈,又不好讨价还价。<br /><br />让她没想到的是,眼前这个堂弟,跟以往的他完全判若两人,以前的他,多少还会在亲戚熟人这层关系上有所羁绊,但现在,他一开口就是一副亲兄弟明算账的架势,而且看起来头脑冷静的可怕,使她完全找不到一点能拿来抱怨的谈资,总之,她听的是心服口服。<br /><br />“另外,二嫂子,我这熊胆是黄金胆。”牛有铁接着又解释道:“你应该听说过黄金胆吧,这种胆算是所有熊胆里面最好的一种。”<br /><br />最后,他还想再说一句“这种胆,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觉得有些“王婆卖瓜”的味道,就没再说了。<br /><br />“哦。”姚杏芳此刻更加的无话可说了。<br /><br />她回头瞅了弟弟一眼,犹豫着脚步走了过去,把牛有铁的报价说给了弟弟,本以为弟弟会讨价还价,没想弟弟竟直接答应了。<br /><br />“你就这么干脆地同意了?”姚杏芳有些不解道。<br /><br />“这个价格已经可以的很了。”姚志民微微笑着道:“姐,你不知道,这种黄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金胆,现在市面上缺的很,我时常开车跑县城,我心里清楚,各大药市都买不到,原因是熊胆太抢手了,收购站一收到货,还不等上架卖,提前就有人预定走了。”<br /><br />“那行,只要你觉得好就好,姐也不是很懂。”姚杏芳说道,同时也放心了。<br /><br />随后,姚志民当场就从牛皮钱包里将钱掏出来,拿给了牛有铁,并笑着道:“长哥,以后再打到了麝香,鹿羔子了联系我,市面上卖多少,我就给你多少,咱虽然沾了这么点亲戚关系,但是也甭客气了,老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咱就明算账,是多少就多少,谁也不亏谁。”<br /><br />见对方如此明事理,爽快,牛有铁很高兴,当即答应道:“能行么!以后打到了就联系你。”<br /><br />微微一顿,又问道:“姨现在还差几种药引子?”<br /><br />“麝香还有哩,不过也不多了,鹿羔子还差,呃,大夫说是鹿茸,比较不好弄。”<br /><br />姚志民慢悠悠,一字一顿地说道:“再就是虎骨,不过,理论上这么一说,真正要虎骨,谁上哪弄去!不太现实么,总之,差不多就这些了,你弄到了就先联系我,多钱都好说,只要有东西,钱不是问题。”<br /><br />“能行!”牛有铁笑着道,同时伸出手跟对方握。<br /><br />“那就烦劳表哥你了。”<br /><br />“啥表哥,我都没你大,按理来说,我把你叫哥哩!”牛有铁笑着道。<br /><br />这时,姚杏芳捂嘴一笑,嚷道:“你俩能把人笑死,谁大谁小,谁把谁叫啥都分不清!”<br /><br />姚志民抓着牛有铁的手,赔笑道:“那应该就是,你把我叫堂表哥,对不对?”<br /><br />“这还算准确。”姚杏芳又是一笑。<br /><br />“好啦,搞得那么复杂,我都理不清了。”牛有铁慷慨地道:“走,去吃饭,今晌午不走了,留下来,我给咱做好吃的,把饭吃了再走不迟。”<br /><br />一边牢牢地拉着姚志民的手不放。<br /><br />见主家如此热情,姚志民便不再客气,反正他也知道,牛有铁卖了他那么多钱,在这年代,相当于发了一笔横财,而他给人跑长途货运,一个月也才赚几个钱。<br /><br />总之,他知道主家心里高兴,请吃一顿饭根本损失不了什么。<br /><br />就笑着道:“我不走,不走!”<br /><br />说着,赶紧从牛有铁手中挣脱出自己的胖手,再慢都给捏红了,他没想到,打猎的,手劲居然这么大。<br /><br />兴之所至,姚杏芳也笑着说:“那我也不走了。”<br /><br />“你走?你打算走哪里去?”牛有铁斜了他二嫂子一眼。<br /><br />姚杏芳笑了笑,指着牛有铁,对她弟弟开玩笑说:“你看,我这堂弟,打牲赚钱了,牛的锃锃的,连说话都跟人不一样了!”<br /><br />姚志民没搭腔,赔笑了笑,很快,几个人就说说笑笑地走进了厨窑。<br /><br />看到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微笑,赵菊兰就知道这桩买卖成了,她赶忙客气地道:“志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民表哥,你赶紧把鞋脱了上炕去坐。”<br /><br />“啥表哥,明明是堂表哥!”姚杏芳笑着纠正道。<br /><br />“哦,堂表哥。”赵菊兰又立刻道:“堂表哥,你上炕去坐着,饭马上就好了。”<br /><br />见这家人如此客气,姚志民便脱了鞋,坐上了炕。<br /><br />此时,大庆,二庆和瑶瑶几个,还在炕上爬来爬去玩耍,赵菊兰趁机狠狠给大庆使了个眼色,大庆读懂,赶紧下了炕,二庆和瑶瑶也跟着下了炕。<br /><br />“野,你俩娃乖的,知道来人了,还主动下炕去外面耍了。”姚杏芳开口夸赞道。<br /><br />“乖他达头哩!一天天,能把人糟蹋死!”赵菊兰谦虚道。<br /><br />与此同时,牛有铁已经把姚志民给他的侄女婿简单的介绍了,随后,几个人便闲聊了起来。<br /><br />姚志民为人和善,又能说会道,因此,他们几个人很快就说到一块去了。<br /><br />片刻后,他们开始聊关于打猎的话题。<br /><br />当姚志民聊到关于梅花鹿的时候,唐孝年立刻说道:“鹿羔子在我唐子沟大山里多的很,到处都是,山路上全是它们的脚印子,又没人打,这种鹿身上花的,就像人蘸着墨汁在身上点下的圆点子一样,点点星星的,跑得快的,人都不敢眨眼,一眨眼,它就能从你面前溜了。”<br /><br />这话立刻引起了姚志民的注意,他瞅了瞅唐孝年,将目光游移至牛有铁身上,说道:“就是这种鹿,这就是叫做梅花鹿,这种鹿,头上的鹿茸可以做药引子,但是必须是刚长出来的鹿角,药劲才大,效果才最好。”<br /><br />唐孝年听了附和着点点头,接着又说道:“有鹿角哩,我见过好些鹿,头上都顶着角哩,有的角就像树一样,长的,真真……有这么长!”<br /><br />说着,还一边用手比划了出来。<br /><br />姚志民赔笑了笑,但他想要的鹿茸并非他所比划的那种,但一时间又不好形容,毕竟,他又不是大夫,而且,他连梅花鹿见都没见过,总之,那所谓的鹿茸,在他大脑中,仅仅以一团混沌的形式存在着。<br /><br />要真让他形容,也形容不出个子午寅卯丑来。<br /><br />他尴尬地瞅了瞅牛有铁,开口道:“就是……是那种鹿茸,表弟你该知道么?”<br /><br />牛有铁看出了姚志民的心思,笑了笑,安慰说:“堂表哥,你放心,我知道。”<br /><br />事实上,姚志民想要的鹿茸是二杠鹿茸,即鹿茸正在生长的阶段,这时候的鹿茸还没有骨化,比较幼嫩,仅仅有一个侧枝,行话说叫“两叉”,此时的茸体粗壮、顶端饱满,无论是其营养价值,还是药效价值,都是顶好的。<br /><br />等到第三叉开始生长的时候,原来的根部就会变硬,逐渐骨化,这时候鹿茸的品质就会下降。<br /><br />总之,这种鹿茸一般多见于刚成年的梅花鹿,也因此比较难打。<br /><br />不过,只要有梅花鹿的踪迹,牛有铁就有把握打的到,至少,他有机会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n\t了。<br /><br />牛有铁想了想,突然想到什么,瞅向眼前这侄女婿,好奇地问:“孝年,你说唐子沟的山上,是哪个山?大概在哪个方向?”<br /><br />唐孝年简单地想了想思,说道:“在我唐子沟大队的西面哩。”<br /><br />微微一顿,呷一口淡茶,又说:“站在咱这里看的话,就是东面,顺着太阳升起来的方向,那边有座大山,我唐子沟大队的人都叫鹿羔子山,山大的很。”<br /><br />牛有铁微微明悟,想到了打狗熊的那天晚上,他们走捷径去养马大队的山上,他看到了梅花鹿的踪迹。<br /><br />便立刻问道:“养马大队离你唐子沟大队远不远?”<br /><br />事实上,前世他是知道的,但时隔几十年,现在也搞混了。<br /><br />“紧挨着哩!”唐孝年笑着道:“养马大队在下面,我唐子沟大队在上面。”<br /><br />说着,一边纳闷儿,他四达怎么可能连这种常识性的东西都不知道?<br /><br />不过他也没太在意,说完,端起茶杯又呷了一口。<br /><br />牛有铁一听这话,便立刻断定,那座有梅花鹿的山,十有八九就是这侄女婿所说的“鹿羔子山”了,而且,那晚即便是到不了养马大队,也都能到达唐子沟大队。<br /><br />当然,叫什么山不重要,重要的是,山上有梅花鹿。<br /><br />这时,姚志民看着唐孝年,开玩笑似的说道:“亲家,刚刚你说你唐子沟大队没人进山打梅花鹿,为啥?你们大队都没猎户呀?”<br /><br />“猎户有。”唐孝年道:“主要是鹿羔子不好打,跑的太快了,嗯,我感觉是这样的,反正,我从来没听说过谁打到了鹿羔子。”<br /><br />姚志民笑了笑,又看向牛有铁,笑着道:“表弟,你看我能打牲不?能的话,咱表兄表弟一起去打,顺便跟你学个手艺。”<br /><br />牛有铁笑着道:“打牲哪有你开大卡车挣钱?运气好打到了,才有得钱挣,打不到,只能喝西北风。”<br /><br />“瞧表弟你说的啥话,我还不知这道理?”姚志民笑着道:“再说,咱去试试,万一打到了呢?它鹿羔子快的很,咱不会想方子?人是活的,又不是死的。”<br /><br />“能行,只要你有时间,咱随时去打。”牛有铁爽快道。<br /><br />就这样,几个人正闲聊着时,大门外又来了几个人,热热闹闹的,与此同时,老爷子的吼叫声也传了过来。<br /><br />“你去看看,是不是岁妈来了?”赵菊兰开口提醒一句。<br /><br />这时,大庆和二庆跑了过来,俩小子激动地叫道:“我达达来了。”<br /><br />“你哪个达达?是不是你岁奶的达达?”<br /><br />“就是。”<br /><br />牛有铁忙下了炕,穿鞋走了出去。<br /><br />发现果然是他们,一共来了三个人,最前面走来的是邓乐琴,今年58岁,后面跟着她俩儿子,牛广卓和牛广文,其中牛广文手里拎着一竹篮东西。<br /><br />牛有铁先礼貌地跟他岁妈打了声招呼,他这个岁妈,其实是他父亲的弟媳,也算是比较亲的。<br /><br />紧跟着,喊了牛广卓一声“哥”,喊牛广文时,直接喊了名字,因为牛有铁比牛广文大几个月。<br /><br />“你兄弟俩看看,有铁本事大的,靠打牲,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连厦房都盖起来了。”邓乐琴有感而发地道。<br /><br />“就是,有铁运气好,靠打牲就把钱挣了。”牛广卓笑着道。<br /><br />牛广文仍是一脸的不可思议,心说他工作几年了,都盖不起厦房,没想牛有铁这么快就把厦房盖起了。<br /><br />“岁妈,快回来!回吃来。”这时,赵菊兰追出窑门外,热情地叫道。<br /><br />邓乐琴便跟着赵菊兰回厨窑去了,牛广卓和牛广文兄弟俩往厦房方向走去,他们来的目的是为了看望老爷子。<br /><br />牛有铁没再管他们,回到厨窑忙去了。<br /><br />令他没想到的是,今天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客人,本来他家就计划了五六个人的饭,现在居然一下子有十来个人了。<br /><br />赵菊兰也很无语,只好又令牛新芳多和了些面。<br /><br />看外面太阳越来越好了,牛有铁便决定在院子里吃饭,便扛着桌子去外面摆。<br /><br />一番操作,桌子摆好了,可突然间,大门外又叽叽喳喳地来了几个人。<br /><br />“我日!”牛有铁直接愣住。 <br /><br />请收藏:https://m.qibaxs10.cc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