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你也不必担心,你家祖上和六大家扯不上关系,和我也是私交,这事儿过后,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br />
    “是。”商人应诺。<br />
    “好了,我走了。”老大人道。<br />
    “送老大人。”<br />
    “不必。”<br />
    老大人从后门出去,很快混入人群中找不到身影。<br />
    当行到僻静处,老大人停下,身后突的站出一人,低声:“没有人跟随。”<br />
    老大人颔首:“处理了。”<br />
    “是。”<br />
    “准备一下,一个时辰后,我要出京。”<br />
    “是。”<br />
    身后的人无声离开。<br />
    老大人回头看了眼街头那栋高大的风云台。<br />
    昨儿晚上得知太子妃每户敲门,他就知道罢市成不了,而果然也如他所料,只是万万没想到那生意居然不是假的,而是真的,真的要掐住六大家的命脉。<br />
    海贸,是这几年六大家最大的进项。<br />
    原以为皇家远在京都不会知道多少,没想到竟是洞若观火。<br />
    若是真的依着这个册子,他们六大家还挣什么钱。<br />
    他必须要立刻离京。<br />
    *******<br />
    “听说太子殿下和京都的各位商户东家做生意?”<br />
    “什么生意?”<br />
    “不知道,听说是太子妃在风云台商谈的。”<br />
    “早先不是听说要罢市吗?”<br />
    “怎么这么多听说,真的假的?”<br />
    “都是真的,今儿啊,可是热闹。”<br />
    “早先的八百里军情急报看到了吗?边境又出事儿了。”<br />
    “艹,真是不消停,早就该灭了他们。”<br />
    “……”<br />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br />
    两部大人出衙听到的就是这般如洪水汹涌。<br />
    边境之事,在他们掌握。<br />
    什么罢市,生意,他们竟是堪堪听闻。<br />
    京都之内,眼皮子底下,半日间竟是发生了这么多事!<br />
    ……<br />
    “做生意不是都投钱吗?怎么商户们还没投钱,户部就有钱开拔了?”<br />
    镇国公府,得知了朝中从接到消息到预备开拔不过短短不过半日,震惊不已的冯暮修先一个跑到青竹小院来一问究竟。<br />
    他自问也是耳濡目染多年,怎么就不明白?<br />
    冯云道:“商户们签字的条子,我送入了宫,太子殿下见了,也让户部尚书瞧了,囊括了近乎大半个京都的商贾要和太子殿下做生意,你说户部尚书看到了什么?”<br />
    “商户和皇家做生意,皇家还能亏钱?户部尚书肯定是看到了银钱。”冯暮修。<br />
    “对,就是银钱。”冯云对上同样疑惑的冯妙,道,“只要太子殿下再说一句,户部尚书就算是勒紧了脖子也会让大军早日开拔。”<br />
    “什么话?”冯妙没问冯云,转头问身侧的冯暮尘。<br />
    冯暮尘看着冯云,道:“早日平定战事,也好早日安下心做生意。”<br />
    冯云点头。<br />
    冯妙嗤声:“户部尚书?怎么看都像是做生意的。”<br />
    “看的银钱多了,怎么也沾点儿。”冯云沉吟,忽的又是一笑,“就像是我,若非是有大姐姐每日里耳提面命的,我又怎么会想到那些主意?”<br />
    “哦,那倒也是。”冯妙若有所思的应着,背脊越发的挺拔。<br />
    冯暮修偷偷吐了下舌头。<br />
    冯暮尘悄悄瞪了眼。<br />
    冯暮修立刻仰脸,憨状。<br />
    冯妙毫无察觉。<br />
    冯云也好像没看到,只和冯妙说着话:“大姐姐,这回的生意必然不会让郑家郎君吃亏,诚然早些时候京都郑家铺子是因为歹人才亏了,郑郎君也受了惊,可若是这回再有什么,郑郎君在家里也会说不上话不是?司马家虽是攀上了太子,但咱家更亲近,到了分利之时,有我在,必不会让大姐姐难为。”<br />
    “嗯,我信三妹妹。”冯妙重重点头,“这几日我也熟知了太子大婚的礼仪规范,放心,有我在,必要三妹妹成为咱们大乾最端庄华贵的太子妃。”<br />
    冯云弯唇,笑若灿烂。<br />
    ******<br />
    京都城门口。<br />
    一边是络绎进京的百姓,另一边是准备离京的车马。<br />
    寻常的青布车轿在离京车马中,毫不起眼。<br />
    前面的车马查过,京兆府官兵循例问过来。<br />
    “去哪儿?车上有什么?”<br />
    车内的老人应声回着。<br />
    官兵们又是仔细的看了好几眼,才总算是放行。<br />
    青布的车轿正要离开,忽的听着城门里面传来一声高喝:“停下!”<br />
    第三百八十六章 还有几日<br />
    “停下停下。”<br />
    京兆府官兵跟着高喝。<br />
    城门楼下,不论入京还是出京的人马尽数停下。<br />
    青布的车轿狠狠的晃了下。<br />
    而后又和其他的车轿几若一般。<br />
    “怎么了?”<br />
    “先前京里出了人命案,若不是那家的邻居过去还物十还不知道,刚死了还没一个时辰,应该是年轻力壮的高手所为,上头怕是行凶之人急着出京,严查一番。”<br />
    “是是,放心,都盯紧了的。”<br />
    “……”<br />
    几句寒暄,有校尉过来查问。<br />
    小校道:“这车里的是位老人家。”<br />
    “那就放行吧。”校尉。<br />
    “放行。”<br />
    随着小校高呼,青布的车子缓缓驶出京都。<br />
    *******<br />
    皇宫。<br />
    季子墨低声:“盯紧了。”<br />
    “殿下放心。”方文轩道。<br />
    季子墨颔首,方文轩左右看了眼,旁边伺候的小海子自动退避三丈开外,好像什么都听不到。季子墨看着方文轩的举动,轻笑道:“可是说做生意?”<br />
    方文轩悄悄的竖了个大拇指。<br />
    太子殿下英明。<br />
    面上肃然正色:“臣听殿下的,殿下总不会委屈了自己人。”<br />
    “只是如今又是镇国公府领兵,陛下那边没事吧?”<br />
    众所周知,陛下最忧心的就是镇国公府。<br />
    季子墨道:“请方大人告知外祖,有我在。”<br />
    一声“外祖”可见亲切,另一句“有我在”,已是告诫。<br />
    方文轩身形再直,对季子墨行礼,退下大殿。<br />
    季子墨在殿内端坐些许,转身去了皇帝寝宫,向皇帝禀告前朝政务。<br />
    玉门县危,朝中上下齐心,不日大军遣派,提望东伯护卫京畿,何尝为副,各部官员齐心协力,太子代陛下勉力众臣工,另早些时候宫中失窃案已结案,宫内上下查出不少蛀虫,外头的商铺也滤了一遍,因郑家郎君还有其他商铺掌柜东家招供,再抽丝剥茧,已经查到了六大家的身上,京都六大家多少去了层皮。工部员外郎王大人家门前被刺一案又有进展,已查明和六大家有关,更有自陈罪责之卢家。<br />
    “如今京都内外大都知道风云台楼阁,是孩儿的产业,卢家找了儿臣,说了依红园所在,儿臣以为京都的六家已渐不为六大家所容,昨日的罢市就是由头。”季子墨道。<br />
    皇帝垂着的眼帘掀开,浑浊的眼底透出精光:“罢市?他们不想活了?”<br />
    季子墨道:“请父皇息怒,因太子妃的谋算,并未得逞。”<br />
    季子墨把手中的册子奉上。<br />
    高德正要去接,皇帝摆手:“你说。”<br />
    “是。”季子墨道,“父皇可还记得前阵子太子妃上的折子,折子上事关海贸,开疆,父皇当时看了许久,昨日太子妃召集了京都各商铺的东家就是商谈此事……”<br />
    季子墨的声音清润,听着听着皇帝渐渐恍惚。<br />
    那折子,他还记得,也记得他的批复,太早了也太晚了。<br />
    现在看,好像不早也不晚。<br />
    正是时候。<br />
    以利换了那些商贾东家的惧。<br />
    日后再想起来,想到的是六大家的威逼和朝廷的宽容。<br />
    这个太子妃,好像他选的太好了。<br />
    耳边的声音渐歇,皇帝问:“提望东伯,是太子令,还是御旨?”<br />
    季子墨:“太子令。”<br />
    皇帝笑出声:“你啊,就不怕你的太子妃不悦?”<br />
    季子墨也忍不住弯起了嘴角,道:“她不会。”<br />
    “这倒是,望东伯也是镇国公府的连襟儿。”皇帝似有戏谑。<br />
    季子墨微微肃目:“望东伯忠心的是父皇,那夜是望东伯阻止了镇国公世子与大郎君往宫中而来。”而那夜皇帝最先想杀的就有她。<br />
    皇帝也意识到不能再说下去,咳了几声,高德忙上前侍奉。<br />
    季子墨眉目微动,也没有再说下去,道:“察其言,观其行,辨其心,而善恶彰焉。孩儿蒙镇国公教导多年,虽不敢言知镇国公为人,但有外祖和父皇言谈,儿臣也知晓一二,镇国公并无意朝中争斗,若非是孩儿要回京,镇国公恐怕还会留在西山寺。”<br />
    “太子妃学六韬时,镇国公并未避讳儿臣,镇国公之教导悉数在目,儿臣不以为聪慧,但自认也得一二真意,镇国公之六韬气荡宏伟,并不在一城一地,而是在百姓在万民,儿臣时常在想当初祖父和镇国公并肩时该是何等的气魄!也难怪短短十多年便平定了乱世,立下大乾江山。”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三角错位

小于号

堕落幻境

松月兔兔

在后宫里开后宫(1vN)

逆龄巽

邪巫

牛奶少年郎

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

路遥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