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炮灰签到躺赢日常 第313节
裴玄只是冷色不语。<br />
“顾太师,听闻你与太后柳家关系僵硬,柳家屡屡上门交好却被拒之门外,柳家人出了名的心胸狭隘,一旦陛下亲政,你的好日子也到头了。”<br />
顾清衍心知肚明这是挑拨离间,但也知道柳家确实如此。<br />
他笑着回答:“若有那一日,本官就告老还乡,去过采菊东篱下的日子也不错。”<br />
说完两人联袂离开。<br />
“哼,老夫就不信他们真的视功名利禄为粪土,不过是嘴上说得好听。”<br />
“不如我们略作手脚,等太后与柳家对此二人不满,两虎相争,我们便能渔翁得利。”<br />
三人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br />
风雨欲来,顾清衍敏锐的感受到朝着他们围拢过来的阴谋诡计。<br />
从小皇帝亲政那一刻开始,两人的地位忽然变得暧昧不明。<br />
对此,顾清衍与裴玄商量后,决定早做打算。<br />
第158章 辞官<br />
“陛下, 太后跟前的月红来了,说娘娘惦记着陛下身体,特意炖了人参鸡汤。”<br />
听着大太监的话, 小皇帝眉头微皱, 眼底闪过一丝微不可见的不耐烦。<br />
略作停顿,他还是点头让月红进来。<br />
果然又是一顿老生常谈的话, 无非是太后如何如何关切皇上的身体, 又如何如何辛苦炖了鸡汤。<br />
小皇帝刚刚亲政, 正是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听见这些家里长短的话难免不耐烦。<br />
没等月红说完,他便开口打断:“朕知道了, 鸡汤放下, 等朕有空再喝。”<br />
月红欲言又止。<br />
小皇帝心知她还有话要说, 便道:“等朕处理好公务就去看望太后。”<br />
月红这才离开。<br />
等到黄昏时分, 小皇帝终于从公务中解脱出来, 他如今才知道前些年多轻松,原来一国之君竟然要处理这么多事情。<br />
忍不住便想起之前那段日子,顾太师曾经表示可以缓慢过度。<br />
当时皇帝还觉得顾太师有些瞧不起人, 如今猛然接手, 心底倒了解顾清衍确实是好意。<br />
“陛下,太后娘娘那边已经派人催了两三回了。”<br />
听见这话, 皇帝心中更是不耐。<br />
到底是亲娘,小皇帝揉了揉眉心便起身:“走吧。”<br />
太后正翘首以盼, 一桌子饭菜热了好几回,等得心底焦急不已才终于接到信。<br />
她忙不迭的走到宫殿门口,看见皇帝就开口:“皇儿总算来了,可让哀家好等。”<br />
“太后若是饿了就早些吃, 公务繁忙,若是因此饿坏了母后,儿臣心中不忍。”小皇帝笑着说道。<br />
太后亲昵的拉住他,一如当年,只是她还没意识到眼前的孩子,早已不是她当年能搂在怀中庇护的小太子。<br />
“既然你说了要来,就算再晚哀家都愿意等。”<br />
说着又关切道:“朝堂固然重要,可皇帝的身体更重要,你可千万别累坏身体,否则……”<br />
两人都想起英年早逝的先帝。<br />
小皇帝轻咳一声,点头道:“多谢母后关心,儿臣会照顾好自己的。”<br />
“也怪皇后年纪小不经事儿,每日里忙东忙西的,也不知道关心皇帝身体。”太后忍不住埋怨了一句。<br />
小皇帝已经皱了眉头,知道太后又要开始挑剔皇后的不是。<br />
皇后是先帝亲自挑选的,德容样貌无一不好,更难得一举生下嫡子,让小皇帝有了亲政的机会。<br />
于情于理,小皇帝都十分喜欢这位皇后。<br />
但不知道为什么,太后与皇后总有几分不对付,让小皇帝有些发愁。<br />
这会儿听着太后念念叨叨的话,小皇帝忍着吃了点东西,便岔开话题:“母后若是在宫里头待得闷了,不如去行宫住一些时候,那边地方宽敞,景色也好。”<br />
哪知道一说这话,太后的脸色就变了。<br />
她立刻想到先帝临死的时候让她去行宫祈福,差点没能回来。<br />
如今小皇帝因为皇后,居然再次提起让她去行宫,太后心底对皇后更恨。<br />
小皇帝若是知道亲娘的想法,心底也会觉得冤枉。<br />
天知道他压根没这个意思,提起这个想法只是想让亲娘别老盯着皇后,有这个闲工夫就去行宫住几日玩一玩,此行宫非彼行宫。<br />
太后连忙岔开话题:“倒也不是很闷,皇帝,如今你已经亲政,一切可还顺利,朝臣们可还听话?”<br />
小皇帝见他不肯,也不强求:“尚好,还得以后再看。”<br />
太后便道:“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差使柳家舅舅和表兄弟,他们都是乐意为你分忧的。”<br />
小皇帝忍不住放下碗筷,脸色都挂下来。<br />
“他们虽然出身不高,却是跟你血脉相连的亲人,肯定是一心一意为你,别旁人更值得信任。”<br />
太后尚且没察觉,心底想着娘家人说的话,越发觉得如此。<br />
柳家入朝能得到富贵,还能帮到自己的亲儿子,在太后看来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br />
皇帝却叹气不已,心想先帝说的没错,当年太后还是太子妃的时候,身上恭顺听话的优点,如今都成了缺点。<br />
柳家那是有什么人才,一个个恨不得趴在太后身上吸血,他登基为帝这几年就闹出不少事情来。<br />
如今满京城都知道柳家的糟心事,要不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小皇帝连个闲差都不想给他们。<br />
偏偏太后看不清,还以为是其他人故意打压娘家。<br />
见皇帝不搭话,太后越发着急了,连声问道:“皇帝,哀家都是为了你好啊。”<br />
“那几位辅政大臣霸占朝政,虎视眈眈,寿亲王与顾清衍如今看着是还好,可人心隔肚皮,你也得多一个心眼子才好。”<br />
小皇帝忍不住捏了捏眉心:“母后,是不是又有人在你耳边嚼舌根?”<br />
太后闪过一丝心虚,但想到自己也是一腔好意,顿时理直气壮起来:“难道不是吗?”<br />
“不说顾清衍,光是寿亲王就值得提防,人人都知道他虽然姓裴,实则是文帝的嫡次子,名正言顺的继承人。”<br />
甚至还说道:“他好好当着寿国公倒也罢了,如今偏偏成了君王,你父皇临死之前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将兵权交给了他。”<br />
“裴玄既是文帝嫡系,又手握兵权,此人不得不防。”<br />
太后说着说着,自己都觉得心惊肉跳。<br />
小皇帝冷声道:“母后!”<br />
“寿亲王一心为国,乃是忠贞之臣,此话切勿再提。”<br />
太后脸色微变,连声解释:“皇帝,哀家也是为你担心,哪一天他若是造反如何是好?”<br />
小皇帝额头越发疼了。<br />
早知如此,他就不该将太后接回来,徒生烦恼。<br />
小皇帝心底忍不住闪过这念头,但看到太后衰老不少的模样,又狠不下这份心。<br />
于是便将罪名扔到了柳家头上,认定是他们挑拨离间才让太后如此。<br />
太后并不知道自己一番话,倒是让小皇帝对柳家愈发不喜,断了前程。<br />
她见小皇帝沉默下来,还以为自己说的话起了效果,又说道:“防人之心不可无,皇帝不如慢慢将兵权要回来,您才是一言九鼎的皇帝。”<br />
方才的话,小皇帝是不放在心上的。<br />
他毕竟是顾清衍一手教导长大,对裴顾两人感情深厚,并不会因为三言两语就心生猜忌。<br />
可听到兵权,皇帝不禁也心动起来。<br />
但也只是心动了一瞬间,如今他刚刚亲政,尚未能得心应手,这时候并不是夺回兵权的好时机。<br />
母子俩这顿饭最后还是不欢而散。<br />
皇帝一走,太后就扶着脑袋说晕,一群宫女围着她团团转。<br />
“哀家算是看明白了,如今皇帝也跟我生分了,都怪先帝当年一句话让哀家去了行宫,否则怎么会跟皇帝生分。”<br />
说完这话,又开始别扭:“如今哀家说的话,他是一句话都听不进去。”<br />
甚至拉着宫女说:“大哥说的对,裴玄狼子野心,顾清衍权倾朝野,他们夫妻万一有反心,后果不堪设想,哀家得想想办法。”<br />
顾清衍若是知道宫里头太后的担心,恐怕会宛然失笑。<br />
太后实在是想太多了,说句不好听的,裴玄要反,当年先帝刚死,新帝年幼,那时候才是最佳时机。<br />
何必等到小皇帝长大成人,如今娶妻生子开始亲政,慢慢坐稳了皇位。<br />
这时候再反,付出的代价就大了。<br />
可惜人人都能看清楚的道理,太后却看不清。<br />
柳家在太后的示意下上蹿下跳,每日盯着裴顾两人,恨不得拿着放大镜从他们身上找毛病。<br />
长此以往,顾清衍心底也觉得厌烦。<br />
小皇帝亲政一年后,裴玄便将虎符交出。<br />
一开始,小皇帝执意不肯接受,裴玄却一而再再而三坚持,小皇帝到底是收下。<br />
虎符交接后一个月,朝中对裴玄的弹劾愈发多,除了那三位辅政大臣之外,亦有柳家人踪影。<br />
皇帝一味站在裴玄这头,但这样的情况还是愈演愈烈,甚至蔓延到顾清衍身上,连那三位辅政大臣也没有例外。<br />
顾清衍与裴玄私底下商量,觉得已经到了最佳时期。<br />
第二天早晨,又是一顿唇枪舌战,但这一日的顾清衍分外沉默。<br />
小皇帝扫过群臣,见顾清衍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架势,心底不知为何咯噔一声,总觉得有事情脱离了计划。
“顾太师,听闻你与太后柳家关系僵硬,柳家屡屡上门交好却被拒之门外,柳家人出了名的心胸狭隘,一旦陛下亲政,你的好日子也到头了。”<br />
顾清衍心知肚明这是挑拨离间,但也知道柳家确实如此。<br />
他笑着回答:“若有那一日,本官就告老还乡,去过采菊东篱下的日子也不错。”<br />
说完两人联袂离开。<br />
“哼,老夫就不信他们真的视功名利禄为粪土,不过是嘴上说得好听。”<br />
“不如我们略作手脚,等太后与柳家对此二人不满,两虎相争,我们便能渔翁得利。”<br />
三人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br />
风雨欲来,顾清衍敏锐的感受到朝着他们围拢过来的阴谋诡计。<br />
从小皇帝亲政那一刻开始,两人的地位忽然变得暧昧不明。<br />
对此,顾清衍与裴玄商量后,决定早做打算。<br />
第158章 辞官<br />
“陛下, 太后跟前的月红来了,说娘娘惦记着陛下身体,特意炖了人参鸡汤。”<br />
听着大太监的话, 小皇帝眉头微皱, 眼底闪过一丝微不可见的不耐烦。<br />
略作停顿,他还是点头让月红进来。<br />
果然又是一顿老生常谈的话, 无非是太后如何如何关切皇上的身体, 又如何如何辛苦炖了鸡汤。<br />
小皇帝刚刚亲政, 正是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听见这些家里长短的话难免不耐烦。<br />
没等月红说完,他便开口打断:“朕知道了, 鸡汤放下, 等朕有空再喝。”<br />
月红欲言又止。<br />
小皇帝心知她还有话要说, 便道:“等朕处理好公务就去看望太后。”<br />
月红这才离开。<br />
等到黄昏时分, 小皇帝终于从公务中解脱出来, 他如今才知道前些年多轻松,原来一国之君竟然要处理这么多事情。<br />
忍不住便想起之前那段日子,顾太师曾经表示可以缓慢过度。<br />
当时皇帝还觉得顾太师有些瞧不起人, 如今猛然接手, 心底倒了解顾清衍确实是好意。<br />
“陛下,太后娘娘那边已经派人催了两三回了。”<br />
听见这话, 皇帝心中更是不耐。<br />
到底是亲娘,小皇帝揉了揉眉心便起身:“走吧。”<br />
太后正翘首以盼, 一桌子饭菜热了好几回,等得心底焦急不已才终于接到信。<br />
她忙不迭的走到宫殿门口,看见皇帝就开口:“皇儿总算来了,可让哀家好等。”<br />
“太后若是饿了就早些吃, 公务繁忙,若是因此饿坏了母后,儿臣心中不忍。”小皇帝笑着说道。<br />
太后亲昵的拉住他,一如当年,只是她还没意识到眼前的孩子,早已不是她当年能搂在怀中庇护的小太子。<br />
“既然你说了要来,就算再晚哀家都愿意等。”<br />
说着又关切道:“朝堂固然重要,可皇帝的身体更重要,你可千万别累坏身体,否则……”<br />
两人都想起英年早逝的先帝。<br />
小皇帝轻咳一声,点头道:“多谢母后关心,儿臣会照顾好自己的。”<br />
“也怪皇后年纪小不经事儿,每日里忙东忙西的,也不知道关心皇帝身体。”太后忍不住埋怨了一句。<br />
小皇帝已经皱了眉头,知道太后又要开始挑剔皇后的不是。<br />
皇后是先帝亲自挑选的,德容样貌无一不好,更难得一举生下嫡子,让小皇帝有了亲政的机会。<br />
于情于理,小皇帝都十分喜欢这位皇后。<br />
但不知道为什么,太后与皇后总有几分不对付,让小皇帝有些发愁。<br />
这会儿听着太后念念叨叨的话,小皇帝忍着吃了点东西,便岔开话题:“母后若是在宫里头待得闷了,不如去行宫住一些时候,那边地方宽敞,景色也好。”<br />
哪知道一说这话,太后的脸色就变了。<br />
她立刻想到先帝临死的时候让她去行宫祈福,差点没能回来。<br />
如今小皇帝因为皇后,居然再次提起让她去行宫,太后心底对皇后更恨。<br />
小皇帝若是知道亲娘的想法,心底也会觉得冤枉。<br />
天知道他压根没这个意思,提起这个想法只是想让亲娘别老盯着皇后,有这个闲工夫就去行宫住几日玩一玩,此行宫非彼行宫。<br />
太后连忙岔开话题:“倒也不是很闷,皇帝,如今你已经亲政,一切可还顺利,朝臣们可还听话?”<br />
小皇帝见他不肯,也不强求:“尚好,还得以后再看。”<br />
太后便道:“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差使柳家舅舅和表兄弟,他们都是乐意为你分忧的。”<br />
小皇帝忍不住放下碗筷,脸色都挂下来。<br />
“他们虽然出身不高,却是跟你血脉相连的亲人,肯定是一心一意为你,别旁人更值得信任。”<br />
太后尚且没察觉,心底想着娘家人说的话,越发觉得如此。<br />
柳家入朝能得到富贵,还能帮到自己的亲儿子,在太后看来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br />
皇帝却叹气不已,心想先帝说的没错,当年太后还是太子妃的时候,身上恭顺听话的优点,如今都成了缺点。<br />
柳家那是有什么人才,一个个恨不得趴在太后身上吸血,他登基为帝这几年就闹出不少事情来。<br />
如今满京城都知道柳家的糟心事,要不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小皇帝连个闲差都不想给他们。<br />
偏偏太后看不清,还以为是其他人故意打压娘家。<br />
见皇帝不搭话,太后越发着急了,连声问道:“皇帝,哀家都是为了你好啊。”<br />
“那几位辅政大臣霸占朝政,虎视眈眈,寿亲王与顾清衍如今看着是还好,可人心隔肚皮,你也得多一个心眼子才好。”<br />
小皇帝忍不住捏了捏眉心:“母后,是不是又有人在你耳边嚼舌根?”<br />
太后闪过一丝心虚,但想到自己也是一腔好意,顿时理直气壮起来:“难道不是吗?”<br />
“不说顾清衍,光是寿亲王就值得提防,人人都知道他虽然姓裴,实则是文帝的嫡次子,名正言顺的继承人。”<br />
甚至还说道:“他好好当着寿国公倒也罢了,如今偏偏成了君王,你父皇临死之前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将兵权交给了他。”<br />
“裴玄既是文帝嫡系,又手握兵权,此人不得不防。”<br />
太后说着说着,自己都觉得心惊肉跳。<br />
小皇帝冷声道:“母后!”<br />
“寿亲王一心为国,乃是忠贞之臣,此话切勿再提。”<br />
太后脸色微变,连声解释:“皇帝,哀家也是为你担心,哪一天他若是造反如何是好?”<br />
小皇帝额头越发疼了。<br />
早知如此,他就不该将太后接回来,徒生烦恼。<br />
小皇帝心底忍不住闪过这念头,但看到太后衰老不少的模样,又狠不下这份心。<br />
于是便将罪名扔到了柳家头上,认定是他们挑拨离间才让太后如此。<br />
太后并不知道自己一番话,倒是让小皇帝对柳家愈发不喜,断了前程。<br />
她见小皇帝沉默下来,还以为自己说的话起了效果,又说道:“防人之心不可无,皇帝不如慢慢将兵权要回来,您才是一言九鼎的皇帝。”<br />
方才的话,小皇帝是不放在心上的。<br />
他毕竟是顾清衍一手教导长大,对裴顾两人感情深厚,并不会因为三言两语就心生猜忌。<br />
可听到兵权,皇帝不禁也心动起来。<br />
但也只是心动了一瞬间,如今他刚刚亲政,尚未能得心应手,这时候并不是夺回兵权的好时机。<br />
母子俩这顿饭最后还是不欢而散。<br />
皇帝一走,太后就扶着脑袋说晕,一群宫女围着她团团转。<br />
“哀家算是看明白了,如今皇帝也跟我生分了,都怪先帝当年一句话让哀家去了行宫,否则怎么会跟皇帝生分。”<br />
说完这话,又开始别扭:“如今哀家说的话,他是一句话都听不进去。”<br />
甚至拉着宫女说:“大哥说的对,裴玄狼子野心,顾清衍权倾朝野,他们夫妻万一有反心,后果不堪设想,哀家得想想办法。”<br />
顾清衍若是知道宫里头太后的担心,恐怕会宛然失笑。<br />
太后实在是想太多了,说句不好听的,裴玄要反,当年先帝刚死,新帝年幼,那时候才是最佳时机。<br />
何必等到小皇帝长大成人,如今娶妻生子开始亲政,慢慢坐稳了皇位。<br />
这时候再反,付出的代价就大了。<br />
可惜人人都能看清楚的道理,太后却看不清。<br />
柳家在太后的示意下上蹿下跳,每日盯着裴顾两人,恨不得拿着放大镜从他们身上找毛病。<br />
长此以往,顾清衍心底也觉得厌烦。<br />
小皇帝亲政一年后,裴玄便将虎符交出。<br />
一开始,小皇帝执意不肯接受,裴玄却一而再再而三坚持,小皇帝到底是收下。<br />
虎符交接后一个月,朝中对裴玄的弹劾愈发多,除了那三位辅政大臣之外,亦有柳家人踪影。<br />
皇帝一味站在裴玄这头,但这样的情况还是愈演愈烈,甚至蔓延到顾清衍身上,连那三位辅政大臣也没有例外。<br />
顾清衍与裴玄私底下商量,觉得已经到了最佳时期。<br />
第二天早晨,又是一顿唇枪舌战,但这一日的顾清衍分外沉默。<br />
小皇帝扫过群臣,见顾清衍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架势,心底不知为何咯噔一声,总觉得有事情脱离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