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蔚忽然就不说话了。<br />
金凤儿将点好的浓茶端到了他面前,李云蔚便只顾低头吃茶,等茶喝完了,他便抬起头说:“我有些累了,想回房里躺一躺,前线那里若是有什么战报,你记得叫金凤儿来知会我一声。”<br />
这也是他寻常会说的话,因此沈琅应了声好。<br />
说完李云蔚便起身回去了。<br />
“他好像有几分不对劲,”沈琅道,“……说不上来。”<br />
金凤儿忙着收拾茶具,闻言他应声道:“应该没什么事吧……要是山下出了什么事,三爷怎么还有闲心到咱们这里来喝茶呢?”<br />
话是这样说,可沈琅还是觉得心里难受,因此便吩咐金凤儿:“等临近傍晚时,你到他那里去看一眼,就说我请他到咱们这里来吃晚饭。”<br />
金凤儿:“行。”<br />
可惜没能等到傍晚,有一名土寇忽地便匆匆跑来敲开了沈琅的房门。<br />
“沈师爷……”那人满脸的慌张,“出事了,三爷他出事了……”<br />
“我们原见着他好好地回了房,躺在榻上小憩的,屋里无声无息的,我们两个都没察觉……”那人红着眼眶,“谁知方才一推门、就……”<br />
不等他说完,金凤儿就忙推着沈琅往李云蔚那边去了。<br />
沈琅赶到的时候,只见李云蔚那屋的大门洞开着,四周一片寂静。<br />
而李云蔚身穿素白色丧服,吊死在了屋内横梁之上,山风灌进屋内,吹地那素色衣摆微微晃荡着。<br />
第74章<br />
日暮时分, 夕阳如血。<br />
始终站立于城墙之上的薛鸷,听见不远处的山林里传来了几声空灵的鸦啼。<br />
城楼之前那堆叠起来的一片无辜百姓的尸山血海,不论怎样, 还是大大地打击了他们的士气。<br />
到底是兵力悬殊, 除了刚开始薛鸷带队击返鞑靼轻骑的那场胜仗, 其他时候, 他们几乎都是被这群鞑虏死死压着的。<br />
多日胆战心惊的苦守, 也叫他们心里或多或少都升起了一股无力感。<br />
城楼下的鞑靼显然没打算再给他们以继续喘息的时间, 没一会儿便将昨日组装好的攻城锤与云梯一并推向了城楼。<br />
薛鸷立即命令一部分人搬起准备好的石块,另一批擅射者则负责跟在后边补箭。<br />
因为这一次鞑靼的攻势很猛, 等到天色渐暗下来,他们便已经将剩余的所有“流星箭”都用完了,普通箭矢也几乎不剩几只了。<br />
他们挡不住, 也没可能挡住。<br />
登封县很快就要被攻破了, 薛鸷心里这样想着,就在他犹豫着要不要带人撤到天武寨时, 借着最后一点余晖, 他看见不远处忽然压来了一片象征着大宁朝的绛紫色旗帜——<br />
援军终于到了!<br />
城楼上原来有些萎靡不振的将士们见状, 顿时欢欣鼓舞了起来。<br />
他们这样叫喊着, 底下的鞑靼军队自然也听见了身后那猛地逼近的马蹄声, 这些异族顿时也明白过来, 他们这是被包抄了。<br />
后头那批军队只是一眼望上去, 便绝不只有两万兵马。<br />
薛鸷等人听见下边的军队忽地吹响号角,紧接着那鞑靼将领喊了句什么, 旋即这些鞑虏便立时加快了攻城速度。<br />
眼看着后边被援军拦住,他们自然急迫地想要破一条路出去,否则便要沦为瓮中之兽了。<br />
眼下天色已然黑透, 薛鸷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接连往方才发出命令的方向上乱射了十几箭。<br />
等到那些箭雨反噬过来,他才收手闪开。<br />
“所有人,”薛鸷也兀地高喊了一声,“誓死守城,别放他们一兵一卒过去!”<br />
一刻钟后。<br />
他们这片城墙已经被攻破了,好在薛鸷已经提前命人极尽城中可用的材料,在几处较为薄弱的城墙后头又搭筑了土墙、木墙,作为第二道防线。<br />
只是这临时修筑起来的城墙不可能拦住全力出击的鞑靼军队太久,薛鸷等人眼下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尽可能地拖延时间。<br />
……<br />
这场厮杀一直到第二日凌晨才堪堪结束。<br />
登封城门已然洞开,但薛鸷他们一夜浴血奋战,果真死也没放他们过去。<br />
鞑靼腹背受敌,自然也应接不暇。<br />
到了凌晨,反倒是鞑靼军队先一步挥动旗帜放出了休战信号。<br />
鞑靼的军队只剩下了大约五万人不到,薛鸷原先带的那七千人如今也只剩两千不到,大部分已经成了伤兵,他自己身上也有了伤。<br />
很快的,城门处的缺漏便被那洪将军派来的人给补上了,薛鸷等人终于可以退去后方营帐休整。<br />
迅速地就着冷茶冷水吞下去八九个干巴巴的烧饼,薛鸷便掀开营帐又走了出去。<br />
那些被派来的将士拦住了他:“薛副将哪里去?”<br />
“不是要和那些鞑虏谈判么?”<br />
“那边有洪将军交涉,您请回去休整。”<br />
薛鸷闻言皱了皱眉。<br />
虽说鞑靼如今被他们暂时困住了,但他们己方的兵力加起来,还是逊色于鞑靼,这次谈判他们未必会占优势。<br />
洪铮不叫他参与谈判,就说明后边的战局都想将他撇开,不打算和他商量了。<br />
薛鸷信不过他。他想,倘若这个洪铮真有什么扭转乾坤的本事,怎么先前不带兵来打?龟缩到现在才肯出头,可见也和他那个主子一样,是个贪生怕死的王八。<br />
既然他不搭理自己,薛鸷也懒得和他商量,趁着两边的兵都归营休整,他悄没生息地就带了一支不到百人的小队溜了出去。<br />
趁着天还没亮,便从密林小道间悄悄绕到了鞑靼营地的侧后方。<br />
这会儿正是秋冬之交,这几日天比往常更要冷了,薛鸷之前其实就想这么干了,可苦于找不到机会,如今两方将领谈判,止战的旗帜也刚挂上不久,也许正是他们最松懈的时候。<br />
薛鸷带他们轻装上阵,只带了锹镐,到了地方,他们摸着黑就将河道的几个出水口都堵住了,紧接着又开始挖开河堤。<br />
这里靠近水源,地势较平较低,有一大片草场,植被也比别处丰茂,鞑靼人大约是出于节约草料和隐蔽之故,才选择了在此处安营扎寨。<br />
薛鸷选来的这些人,都是自小在登封长大的,对于城外的这条河,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即便摸着黑,大家伙手里的动作也是有条不紊的。<br />
不过他们的时间很紧迫,但这会儿其实也无须真的淹死他们多少人,薛鸷此次乃是冲着他们的粮草辎重去的。<br />
只要将这水引来,大冷天的,他们忙着营救辎重,必然个个都弄得一声湿泞,冷风再一吹,不病也蔫了。<br />
这样一来,他们的军心自然也就乱了。<br />
*<br />
登封城外,临时搭设的营帐内。<br />
鞑靼首领阿剌忽失一把将桌上的茶盏砸烂,随即冷笑着开口说话。<br />
有个汉人军师在中间传话,他低声转述着这位鞑靼首领的话:“凭什么我们要退?你们加起来也不过才三万兵力,真要往死里打起来,你们拦不住我们的。”<br />
洪铮也笑,他用蹩脚的腔调念出了阿剌忽失的名字,而后道:“你忘了?你两个叔叔都死在我手上。”<br />
那军师转译完,阿剌忽失便拍着桌子站了起来。<br />
“况且你们的老家现今也岌岌可危,当心反被瓦剌咬了尾巴。”<br />
听了这话,那将领反而改了怒容,爽朗笑道:“那又如何?待拿下你们中原后,那一点地方,他们就是吃下去,也会被我们打得吐出来。”<br />
“……”<br />
两边断断续续的,足谈了两个时辰,却是怎么也谈不拢。<br />
鞑靼人想要东都以北的所有城池,还要大宁通开贸易,并每岁给鞑靼绢丝十五万匹、银十万两,除此之外,还要娶大宁公主和亲。<br />
这样无耻的要求,洪铮自然不肯答应。<br />
天将亮时,突然有个鞑靼轻骑将马急停在了营帐之外,随即他掀帘闯入,进来后便附耳对那阿剌忽失说了句什么。<br />
那鞑靼将领登时暴怒,指着洪铮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们汉人不守信用,说好停战,居然趁机用水淹了我们后方营帐!”<br />
还不等到那汉人军师转述,两边拔刀的拔刀、抽剑的抽剑,隐约又有了不死不休的意思。<br />
洪铮年轻时没少同他们打交道,因此多少也知道几句异族话,几个词拼凑起来,也大约明白了他那句话的意思。<br />
但此时阿剌忽失暴怒起来,解释也是火上添油,显然的,两方已经没有了谈判的必要。<br />
天才刚蒙蒙亮,两边的止战旗便被猛然揭下。<br />
接下来的一整日下来,两方先后打了两场战,两场都只能算是势均力敌,没人能占到便宜。<br />
到了傍晚时分,兵疲马乏,两方只能暂时原地休整。<br />
才刚休战,洪铮便打马闯进了薛鸷这边的营地,见他气势汹汹地闯进来,刚打算躺下打会儿盹的薛鸷又猛地坐了起来,伸手抓起身侧的战刀,便起身迎了上去。<br />
那人看见他,先是眯了眯眼,而后道:“你就是薛鸷?”
金凤儿将点好的浓茶端到了他面前,李云蔚便只顾低头吃茶,等茶喝完了,他便抬起头说:“我有些累了,想回房里躺一躺,前线那里若是有什么战报,你记得叫金凤儿来知会我一声。”<br />
这也是他寻常会说的话,因此沈琅应了声好。<br />
说完李云蔚便起身回去了。<br />
“他好像有几分不对劲,”沈琅道,“……说不上来。”<br />
金凤儿忙着收拾茶具,闻言他应声道:“应该没什么事吧……要是山下出了什么事,三爷怎么还有闲心到咱们这里来喝茶呢?”<br />
话是这样说,可沈琅还是觉得心里难受,因此便吩咐金凤儿:“等临近傍晚时,你到他那里去看一眼,就说我请他到咱们这里来吃晚饭。”<br />
金凤儿:“行。”<br />
可惜没能等到傍晚,有一名土寇忽地便匆匆跑来敲开了沈琅的房门。<br />
“沈师爷……”那人满脸的慌张,“出事了,三爷他出事了……”<br />
“我们原见着他好好地回了房,躺在榻上小憩的,屋里无声无息的,我们两个都没察觉……”那人红着眼眶,“谁知方才一推门、就……”<br />
不等他说完,金凤儿就忙推着沈琅往李云蔚那边去了。<br />
沈琅赶到的时候,只见李云蔚那屋的大门洞开着,四周一片寂静。<br />
而李云蔚身穿素白色丧服,吊死在了屋内横梁之上,山风灌进屋内,吹地那素色衣摆微微晃荡着。<br />
第74章<br />
日暮时分, 夕阳如血。<br />
始终站立于城墙之上的薛鸷,听见不远处的山林里传来了几声空灵的鸦啼。<br />
城楼之前那堆叠起来的一片无辜百姓的尸山血海,不论怎样, 还是大大地打击了他们的士气。<br />
到底是兵力悬殊, 除了刚开始薛鸷带队击返鞑靼轻骑的那场胜仗, 其他时候, 他们几乎都是被这群鞑虏死死压着的。<br />
多日胆战心惊的苦守, 也叫他们心里或多或少都升起了一股无力感。<br />
城楼下的鞑靼显然没打算再给他们以继续喘息的时间, 没一会儿便将昨日组装好的攻城锤与云梯一并推向了城楼。<br />
薛鸷立即命令一部分人搬起准备好的石块,另一批擅射者则负责跟在后边补箭。<br />
因为这一次鞑靼的攻势很猛, 等到天色渐暗下来,他们便已经将剩余的所有“流星箭”都用完了,普通箭矢也几乎不剩几只了。<br />
他们挡不住, 也没可能挡住。<br />
登封县很快就要被攻破了, 薛鸷心里这样想着,就在他犹豫着要不要带人撤到天武寨时, 借着最后一点余晖, 他看见不远处忽然压来了一片象征着大宁朝的绛紫色旗帜——<br />
援军终于到了!<br />
城楼上原来有些萎靡不振的将士们见状, 顿时欢欣鼓舞了起来。<br />
他们这样叫喊着, 底下的鞑靼军队自然也听见了身后那猛地逼近的马蹄声, 这些异族顿时也明白过来, 他们这是被包抄了。<br />
后头那批军队只是一眼望上去, 便绝不只有两万兵马。<br />
薛鸷等人听见下边的军队忽地吹响号角,紧接着那鞑靼将领喊了句什么, 旋即这些鞑虏便立时加快了攻城速度。<br />
眼看着后边被援军拦住,他们自然急迫地想要破一条路出去,否则便要沦为瓮中之兽了。<br />
眼下天色已然黑透, 薛鸷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接连往方才发出命令的方向上乱射了十几箭。<br />
等到那些箭雨反噬过来,他才收手闪开。<br />
“所有人,”薛鸷也兀地高喊了一声,“誓死守城,别放他们一兵一卒过去!”<br />
一刻钟后。<br />
他们这片城墙已经被攻破了,好在薛鸷已经提前命人极尽城中可用的材料,在几处较为薄弱的城墙后头又搭筑了土墙、木墙,作为第二道防线。<br />
只是这临时修筑起来的城墙不可能拦住全力出击的鞑靼军队太久,薛鸷等人眼下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尽可能地拖延时间。<br />
……<br />
这场厮杀一直到第二日凌晨才堪堪结束。<br />
登封城门已然洞开,但薛鸷他们一夜浴血奋战,果真死也没放他们过去。<br />
鞑靼腹背受敌,自然也应接不暇。<br />
到了凌晨,反倒是鞑靼军队先一步挥动旗帜放出了休战信号。<br />
鞑靼的军队只剩下了大约五万人不到,薛鸷原先带的那七千人如今也只剩两千不到,大部分已经成了伤兵,他自己身上也有了伤。<br />
很快的,城门处的缺漏便被那洪将军派来的人给补上了,薛鸷等人终于可以退去后方营帐休整。<br />
迅速地就着冷茶冷水吞下去八九个干巴巴的烧饼,薛鸷便掀开营帐又走了出去。<br />
那些被派来的将士拦住了他:“薛副将哪里去?”<br />
“不是要和那些鞑虏谈判么?”<br />
“那边有洪将军交涉,您请回去休整。”<br />
薛鸷闻言皱了皱眉。<br />
虽说鞑靼如今被他们暂时困住了,但他们己方的兵力加起来,还是逊色于鞑靼,这次谈判他们未必会占优势。<br />
洪铮不叫他参与谈判,就说明后边的战局都想将他撇开,不打算和他商量了。<br />
薛鸷信不过他。他想,倘若这个洪铮真有什么扭转乾坤的本事,怎么先前不带兵来打?龟缩到现在才肯出头,可见也和他那个主子一样,是个贪生怕死的王八。<br />
既然他不搭理自己,薛鸷也懒得和他商量,趁着两边的兵都归营休整,他悄没生息地就带了一支不到百人的小队溜了出去。<br />
趁着天还没亮,便从密林小道间悄悄绕到了鞑靼营地的侧后方。<br />
这会儿正是秋冬之交,这几日天比往常更要冷了,薛鸷之前其实就想这么干了,可苦于找不到机会,如今两方将领谈判,止战的旗帜也刚挂上不久,也许正是他们最松懈的时候。<br />
薛鸷带他们轻装上阵,只带了锹镐,到了地方,他们摸着黑就将河道的几个出水口都堵住了,紧接着又开始挖开河堤。<br />
这里靠近水源,地势较平较低,有一大片草场,植被也比别处丰茂,鞑靼人大约是出于节约草料和隐蔽之故,才选择了在此处安营扎寨。<br />
薛鸷选来的这些人,都是自小在登封长大的,对于城外的这条河,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即便摸着黑,大家伙手里的动作也是有条不紊的。<br />
不过他们的时间很紧迫,但这会儿其实也无须真的淹死他们多少人,薛鸷此次乃是冲着他们的粮草辎重去的。<br />
只要将这水引来,大冷天的,他们忙着营救辎重,必然个个都弄得一声湿泞,冷风再一吹,不病也蔫了。<br />
这样一来,他们的军心自然也就乱了。<br />
*<br />
登封城外,临时搭设的营帐内。<br />
鞑靼首领阿剌忽失一把将桌上的茶盏砸烂,随即冷笑着开口说话。<br />
有个汉人军师在中间传话,他低声转述着这位鞑靼首领的话:“凭什么我们要退?你们加起来也不过才三万兵力,真要往死里打起来,你们拦不住我们的。”<br />
洪铮也笑,他用蹩脚的腔调念出了阿剌忽失的名字,而后道:“你忘了?你两个叔叔都死在我手上。”<br />
那军师转译完,阿剌忽失便拍着桌子站了起来。<br />
“况且你们的老家现今也岌岌可危,当心反被瓦剌咬了尾巴。”<br />
听了这话,那将领反而改了怒容,爽朗笑道:“那又如何?待拿下你们中原后,那一点地方,他们就是吃下去,也会被我们打得吐出来。”<br />
“……”<br />
两边断断续续的,足谈了两个时辰,却是怎么也谈不拢。<br />
鞑靼人想要东都以北的所有城池,还要大宁通开贸易,并每岁给鞑靼绢丝十五万匹、银十万两,除此之外,还要娶大宁公主和亲。<br />
这样无耻的要求,洪铮自然不肯答应。<br />
天将亮时,突然有个鞑靼轻骑将马急停在了营帐之外,随即他掀帘闯入,进来后便附耳对那阿剌忽失说了句什么。<br />
那鞑靼将领登时暴怒,指着洪铮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们汉人不守信用,说好停战,居然趁机用水淹了我们后方营帐!”<br />
还不等到那汉人军师转述,两边拔刀的拔刀、抽剑的抽剑,隐约又有了不死不休的意思。<br />
洪铮年轻时没少同他们打交道,因此多少也知道几句异族话,几个词拼凑起来,也大约明白了他那句话的意思。<br />
但此时阿剌忽失暴怒起来,解释也是火上添油,显然的,两方已经没有了谈判的必要。<br />
天才刚蒙蒙亮,两边的止战旗便被猛然揭下。<br />
接下来的一整日下来,两方先后打了两场战,两场都只能算是势均力敌,没人能占到便宜。<br />
到了傍晚时分,兵疲马乏,两方只能暂时原地休整。<br />
才刚休战,洪铮便打马闯进了薛鸷这边的营地,见他气势汹汹地闯进来,刚打算躺下打会儿盹的薛鸷又猛地坐了起来,伸手抓起身侧的战刀,便起身迎了上去。<br />
那人看见他,先是眯了眯眼,而后道:“你就是薛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