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而他们的情绪,比起他们这个团伙的头目,右都御史范承谟,便是小巫见大巫。<br />
    自从朱御史反水那一刻起,范承谟便知大难临头,确定顾月霖这一次是要拿他开刀,作为动都察院的引子。<br />
    顾月霖身上,到底是文人的风骨更重,还是武将的骁悍更重,早已无人分得清。<br />
    此番若依照文人的规矩,如何都会网开一面,可要是只讲究行伍时的铁腕手段,范承谟心知余生必定非常惨淡。<br />
    曾与废帝争储的秦王、燕王,他都在暗中常来常往。争储期间,两位王爷明里暗里对顾月霖示好,顾月霖从来不理,如今被迫成了闲散王爷,两个人如何能不恨首辅?<br />
    这次全盘的谋算之中,五成的计划源于两位王爷的暗中协助,一旦败露,两位王爷要受牵连,他则势必惹得今上忌惮、震怒,不变着法儿地要首辅将他流放才是怪事。<br />
    他真是恨死了自己。在劝诫朱御史自尽成仁之前,他不该相信对方那些鬼话,居然与他用亲笔书信商定诸事。<br />
    ——事实证明,这些人对自己下场的估算,过分乐观。<br />
    他们的恶意、暗中做的诸事的意图、用心之龌龊歹毒,足够任何人想将之碎尸万段,他们并未做成,只是有那个意图,照常理来讲,罪责就要减半,再结合考虑其他因素,罪责就要更轻。<br />
    只可惜,这一次,顾月霖根本不会照常理行事。<br />
    他要治一治文官、言官妄想独大统治朝纲的毛病,往死里治。<br />
    随着查案的进展,范承谟、**年及钱御史、王御史、廖御史的歹毒龌龊居心公之于众,引发士林前所未有的愤怒,联名呈万言书至刑部、大理寺,恳请朝廷从重从严处理。<br />
    朝廷未必会让士林如愿,但是顾月霖不会让他们失望。<br />
    结案论罪时,顾月霖代行天子令:范、刘、钱、王、廖五人结党营私、勾结亲王、祸乱朝纲,赐死,各家中男丁流放千里,妇孺贬为庶民,此生再不可入京。朱御史功过相抵,罢职返原籍,终生自省。<br />
    之所以说代行天子令,当然是因为,顾月霖是先斩后奏。<br />
    定罪次日夜间,五人在狱中迎来狱卒捧着的毒酒、匕首、白绫,相继自尽。<br />
    转过天,尹同自请革去官职,返乡思过,当日便被允许。<br />
    这一来,士林的公愤被平息了,都察院上下人等却快疯了,要么是气的,要么是怕的。<br />
    都在官场混,谁看不出首辅要动监察院握有的重权的意图?这要不先一步阻止,他们便再保不住超然的地位。<br />
    左右都御史、左佥都御史全不在了,没关系,还有与十三道御史同仇敌忾的右佥都御史——左右副都御使就不用想了,两人早已装病告假,谁都不见,分明是彻底怂了。<br />
    当日傍晚,都察院的百余名官员,在右佥都御史的带领下来到宫门外。<br />
    他们要去奉先殿,哭一哭已故的历代帝王,有十余人出列言明,若得不到允许,便碰死在宫门外。<br />
    看守宫门的侍卫当即请他们稍安勿躁,这便去请示。<br />
    一百多号以为,侍卫的意思是去请示中宫皇后,没成想,等了多时,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人,是禁军统领沈星予,以及数百名身姿矫健面容端肃的大内侍卫。<br />
    从头到尾,沈星予理都不理那些御史,只对下属下令:<br />
    “四人一组,将诸位大人送回家中,如有尝试再度进宫生事者,当即押送诏狱。”<br />
    他是这么说的,他的下属也是这么做的。<br />
    执意再度进宫的,还真没有。诏狱那两个字意味着的,是与顾月霖同样的恐怖,谁会没事把自己往那里头送?他们就算要死或者半死不活,也得是在金銮殿上。<br />
    皇后听说此事的时候,风波已成了过去。她与心腹笑言:“要那些人想出新招数,也是不能够的。首辅料事如神,岂能不做防范。”<br />
    心腹也颇觉好笑,“本就成了笑话,他们偏要闹成天大的笑话。今日这自取其辱的一出,怕是要在青史上留下一笔。”<br />
    皇后略一琢磨,吩咐道:“赏蒋氏、君若、魏二小姐各一柄玉如意。”<br />
    她是不能赏赐朝臣的,赏赐官员家眷倒是无妨。总得让首辅知晓,她不是那作妖的,立场自来与皇帝一致。<br />
    事发第二天,右佥都御史丢官罢职。<br />
    至此,都察院里六位首脑折了四个。<br />
    顾月霖调四名地方官进京补缺,这一来,又有一系列的调动,他处理得从容又麻利。傻子也看得出,他分明早已料到今时今日。<br />
    到这时候,顾月霖才向巡游在外的皇帝禀明近日诸事,请皇帝降罪。<br />
    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帝拿到顾月霖的请罪折子,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br />
    其时魏太傅就在他跟前,瞧着他表情从讶异到舒心地笑再到几许悲伤,不由纳闷儿:这神色怎么跟全情投入地看戏似的?谁的折子能让皇上的心绪起落至此?<br />
    正在犯嘀咕,皇帝将折子递给他。<br />
    魏太傅看了,心情也是三起三落的。<br />
    “淳风如此,是不想我担上罪名。”皇帝苦笑,“他最是知我,也最不知我。”<br />
    魏太傅默然。<br />
    随后,皇帝批示道:淳风所为,即为朕意。<br />
    第138章 他预感到,顾月霖怕要一去不回<br />
    时年四月起,顾月霖针对都察院做出相关律例的调整:<br />
    免去都察院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之权,凡御史弹劾重臣、勋贵,要经大理寺与刑部核实,弹劾属实当即呈报内阁再转呈皇帝,相反,弄虚作假沽名钓誉者一概严惩不贷。<br />
    禁止官员死谏行为,凡有明知故犯者,即为蓄意惊驾藐视王法,斩立决,居心叵测死谏者满门抄斩,更恶者灭族。<br />
    总之,都察院日后有刑部、大理寺制衡,再不是官职不高却高人一等的地位。<br />
    此一事,顾月霖仍是先斩后奏。<br />
    都察院自然不能接受,一个个抡起笔杆子,绞尽脑汁地控诉首辅跋扈擅专、违逆旧制、不敬历代帝王英灵等等过错。<br />
    大多数人言辞委婉,到底是担心脑袋搬家,却又不得不为前程争取一二;<br />
    少数人言辞毒辣,实在是恼羞成怒以极,都察院统共只有六个品阶高的人,十三道御史台的一个个,官阶不过七品而已,若非有着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谁他娘的想做这种官儿?首辅却把他们的特权免了,那他们往后怎么办?汲汲营营这么久,到了却要想辙去别的衙门混饭吃么?<br />
    极少数真是情绪到了崩溃的临界点,在折子里将首辅一通谩骂。<br />
    内阁一两日间收到堆成小山的来自都察院的折子,齐齐摇头苦笑,看过之后,全部转到首辅的案上,意思很明显:您老人家惹出的祸,您自个儿善后,我们就算有心帮衬,也不知道打哪儿下手。<br />
    对于大多数与少数御史的折子,顾月霖看过就算,对于极少数疯狂骂他却毫无章法与理性的折子,却是认真追究,当即命锦衣卫将三名御史缉拿到北镇抚司,各杖责三十。<br />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被杖责的人,要在几十名锦衣卫、数名小吏、差役的眼前,被扒掉裤子挨板子。<br />
    这已经是奇耻大辱,而这比起行刑的锦衣卫下手没个轻重,将三人无一例外地打废了双腿带来的打击,也就不算什么了。<br />
    血淋淋的人事不省的三个人抬出北镇抚司之际,顾阁老针对此事下发给都察院的公文送至:<br />
    言辞类疯犬者,概以杖责处之,首次滋事者从轻发落,后继者杖责加倍,菜市口行刑。<br />
    都察院首脑一声不吭,只是照实传达下去。下面的人有跳脚的,有彻底怕了沉默的,最多的则是放弃进谏,开始面对现实,琢磨新的出路。<br />
    而等到三个被杖责的人双腿皆废掉的消息传到都察院,上上下下保持了一致的沉默。<br />
    “首次滋事者从轻发落”,不是你顾阁老说的么?合着腿废了还是从轻?加倍处置得是什么情形?直接打死还是整个人瘫掉?<br />
    他们心里怎么想都没用,根本没辙。眼下首辅这做派,摆明了是“你发疯我奉陪,我疯起来你绝对陪不起”的意思。<br />
    可不就是,他们真陪不起。谁不是只有一条命?<br />
    算了,且忍着,等皇帝出巡归来再说吧。<br />
    由此,御史彻底老实了,依照新的规矩章程行事。<br />
    他们也知道,顾月霖绝对又先斩后奏了,但谁也不敢就此质问。皇帝赐顾月霖尚方宝剑是在金殿上的事,跑去质问,被那活阎王一剑割断喉咙可怎么办?<br />
    唉……真就是到了横三竖四碰壁受挫的地步。<br />
    这一忍,就是四个来月。<br />
    出去可哪儿野——不,出巡的皇帝一走就是半年,起先走官道,由着沿途官员迎驾,到半路改为微服巡视,带着魏太傅和精锐侍卫溜了,到七月下旬才在北直隶现身,摆驾回京。<br />
    圣驾回銮时,离中秋节只有小半个月,早晚的风里有了秋意。
言情女生相关阅读More+

三角错位

小于号

堕落幻境

松月兔兔

在后宫里开后宫(1vN)

逆龄巽

邪巫

牛奶少年郎

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

路遥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