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因此,这位韦太守才会对息禾这么客气。<br />
毕竟,就算他会对女人进入官场感到不满,可这不是还来了一位地位极高的人物嘛。<br />
息禾抿了抿嘴,等天亮,府衙上值,她是要看看最近下面呈上来的关于灾情的折子,避免其中有疏漏的地方。<br />
她既然已经到了汴梁,恐怕接下来灾后重建的事情,也是要落心爱她身上。<br />
这时,息禾不得不庆幸,好在当初将玻璃弄了出来,用此赚取暴利。加上朝廷其他官员的捐款,这些钱粮,至少能撑上一段时间。<br />
她记山东水灾这件事,自然也此别过史书中知晓,此次黄河水灾受灾人数达到七十多万人。<br />
如此,她还要让人去周边郡县统计,如今受灾的人数。<br />
息禾越想越精神,已经完全睡不着了。<br />
这时霍去病将水拿了进来,才洗过澡,用水清理一下就好。<br />
他将热水放在屏风后面,上前道:“想什么呢?”<br />
息禾起身:“想着赈灾的事。”<br />
她推了推他:“我要清理,你别看我。”<br />
霍去病闷笑:“还在害羞?”<br />
“才不是。”她抿了抿嘴,气道,“我怕你忍不住又闹我。”<br />
男人气血太旺,对女人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经不起折腾的。<br />
霍去病无言以对。<br />
见他背过身去,息禾这才去屏风后面沐浴,洗去一身的汗。<br />
一夜无话。<br />
到了辰时,外面鸡鸣狗叫,很是热闹。<br />
这样息禾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似乎她并非是来赈灾的,这只是往常一个平常的日子。<br />
而霍去病早已经起来了,下人端来了热水,息禾梳洗一番,又吃了一些点心。<br />
这时勾钺来报:“女君,侯爷和太守正在府衙等您。”<br />
息禾用手帕擦了擦手,点头:“好,我知道。”<br />
走了一盏茶的时间,到了府衙,她看了看天色,正是改上值的时辰。<br />
府衙里除了霍去病与韦太守,还有几个地方官员。<br />
几人相互打了招呼,其中有一个男子极为年轻,息禾倒是多看了几眼。<br />
息禾道:“我奉命前来赈灾,还需各位官员多多配合。”<br />
“自然自然。”<br />
息禾道先恭维一下对方:“我看到汴梁被治理得井井有条,面对突然而来的灾难,城内城外都不见乱象,可见诸位的才干。见此,我甚为敬佩。”<br />
只要是人,都喜欢听好话。更何况是陛下身边的红人,不见傲慢,还如此平易近人,让这些官员对于息禾的印象好了几分。<br />
韦太守道:“女君抬举,这都是我等份内之事。”<br />
他摸着自己面前的山羊胡子,亦恭维道:“很早之前,我等就听闻了女君之名,您在农事上的才干,我等皆有耳闻。当初您造出的水车,在我治理下的郡县亦有运用,着实让农户在农事上,省了不少的力气。”<br />
两人一来一往,又说了不少的恭维话。<br />
其他地方官员见息禾话说得漂亮,应答游刃有余,心中也逐渐暂时放下了对于她是女子的成见。<br />
至于在明面上刁难这位平宁君,那倒是没人这么愚蠢。<br />
在她身旁,这不还有一个煞神坐着。<br />
息禾亦知道他们心里的小九九,偷偷撇了一眼霍去病。<br />
还别说,有他在,着实省去了与这些官员的一番纠缠。<br />
只希望他们不仅面子上过得去,里子也能过得去,这样才是真的省事。<br />
相互吹捧完,便要说起正事。<br />
息禾道:“韦太守,昨日你派城中大夫去给流民检查,可有发现异常?”<br />
说起这个,着实让他出了一把冷汗:“幸亏女君提醒,那城外流民,已有近百人有腹泻,只是病症不明显,他们又怕被压去隔离,没病也被过了病气,便一直瞒着。如今,皆以将其隔离治疗。”<br />
第123章<br />
对此,息禾抿了抿嘴。<br />
如今在汴梁城外已经滞留如此之多的灾民,又有流民生病,事态的发展很是不妙。<br />
息禾问:“既然如此,大夫可有确认是否是疫病?”<br />
韦太守抿唇,声音有些沉:“是。”<br />
这话一落,屋子里顿时有些沉默,没有一个人说话。<br />
出现疫病,又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这不亚于养蛊。<br />
又不能让他们跑了,流串到其他的郡县,只能实行封锁。可是人心难测,若是这些流民听话倒也罢了,可总有刺头。这么一挑唆,可能导致民众暴乱。<br />
这是最严重的事情了。<br />
因此,大家这不就闭嘴了。<br />
息禾也觉得有点难办,这帮古人民智未开,说大道理,他们也是不会听。<br />
只能在其中,找出流民中,对于他们中能说得上话的就行管理,让这帮人成为官府与流民之间的缓冲带。<br />
否则,大多数不识字的流民的野蛮劲,官民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br />
息禾脑子里将事态的可能性过了一遍,于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br />
韦太守闻言,顿觉眼前一亮:“这些流民,大多数不识字,都是跟着村里有名望的人跑了的汴梁城外。毕竟逃难,都想着路上有个照应。至于与村里人跑散的自然也有,只是终究是少数,身旁没有同伴壮胆,也就翻不出什么浪花。”<br />
说完,他甚觉这主意不错:“我可以在城门张榜,找到各村的里正,或者是宗族中的族长,让他们对流民进行约束,管理。”<br />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br />
“里正本就是管理一村之事,族长管理族中事宜,想让他们约束自己的人,想来比我们容易。”<br />
“没错,此法甚好。”<br />
就连韦太守自己也没有想到还能这么做,只全将人看作灾民,却忘记了他们亦有来处,一叶障目了。<br />
众人被息禾道破,有一种竟还能这样做的恍然。<br />
只这一计,就让人佩服。<br />
于是,众人便又纷纷对息禾开始一顿吹嘘。<br />
混官场,漂亮话定是要会的。千年来,解释如此。<br />
见众人反应,霍去病喝了一口茶水,看来今日他不在这里,自己这夫人也有办法治得他们服服帖帖。<br />
倒是,令他也觉得佩服。<br />
息禾却没被这些官员的马屁迷了眼,她淡淡道:“如此,这事便先定下来。”<br />
随后,她问:“我再册子中,言明要建茅厕,可昨日我来时,为何还有流民随地解决?”<br />
虽然她很不想承认,实际上,她来时的确是看见了。<br />
韦太守道:“女君,我们已经建立了茅厕,可是那些流民不听啊,憋不住了,他们就随便找个地方解决了,管不住。”<br />
息禾有些头疼,就是现代社会,还有人屡教不改,更别提古人。<br />
恐怕她册子上写的,让流民饭前洗手,食热水,咳咳,那就更不可能出现。<br />
她深深看了一眼,对着韦太守与官员解释道:“此疫病的传染途径之一就是粪便。”<br />
韦太守不是大夫,自然不知道疫病的传染途径,闻言,脸上一变。<br />
息禾道:“如今既然决定让里正或者族长管理流民,那么这件事一定约束好,无论是恐吓还是引导,定不能再让这些人到处解决。”<br />
韦太守点头:“如此,就按女君说的办。”<br />
事情便一件一件的商讨,应该怎么做,交由谁做。<br />
而息禾也在琢磨。<br />
疫病的传染途径之一,便是水源。<br />
汴梁是受灾最轻的郡县,河流之水却依旧浑浊,灾民的饮用水大多是从城里未受灾地区用运水车送过来的井水,且每日都有定量,不是人人都能分到。<br />
可是水系向来复杂,井水属于地下水,洪水来临,地下暗河也不一定幸免。<br />
因此,喝生水还是有染病的风险。<br />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将水煮沸。<br />
当然,这也不现实。<br />
让这些流民去茅厕都难,更何况这等费劲的用柴火烧水。再者,柴是生活必需品,也能换钱,谁愿意浪费柴去烧水喝。<br />
如果用现代技术呢?<br />
给污水的饮用水消毒,可以用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碘伏等等。<br />
加氯消毒能对各种细菌灭活,防止细菌再生,对于不同的水质,也有很强的适应性。<br />
可是吧,问题来了,去哪里搞到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br />
碘伏同理。<br />
行吧,这个且先放下。<br />
让她回去先琢磨琢磨,有什么好办法能够替代。<br />
见众人在商议,息禾道:“汴梁周边的郡县,可有消息传来,目前是个什么情况?”<br />
韦太守道:“正要与女君商议呢,受灾严重的地区,目前曹州峄县洪水已退,徐州离汴梁较远,还没有消息传过来。”
毕竟,就算他会对女人进入官场感到不满,可这不是还来了一位地位极高的人物嘛。<br />
息禾抿了抿嘴,等天亮,府衙上值,她是要看看最近下面呈上来的关于灾情的折子,避免其中有疏漏的地方。<br />
她既然已经到了汴梁,恐怕接下来灾后重建的事情,也是要落心爱她身上。<br />
这时,息禾不得不庆幸,好在当初将玻璃弄了出来,用此赚取暴利。加上朝廷其他官员的捐款,这些钱粮,至少能撑上一段时间。<br />
她记山东水灾这件事,自然也此别过史书中知晓,此次黄河水灾受灾人数达到七十多万人。<br />
如此,她还要让人去周边郡县统计,如今受灾的人数。<br />
息禾越想越精神,已经完全睡不着了。<br />
这时霍去病将水拿了进来,才洗过澡,用水清理一下就好。<br />
他将热水放在屏风后面,上前道:“想什么呢?”<br />
息禾起身:“想着赈灾的事。”<br />
她推了推他:“我要清理,你别看我。”<br />
霍去病闷笑:“还在害羞?”<br />
“才不是。”她抿了抿嘴,气道,“我怕你忍不住又闹我。”<br />
男人气血太旺,对女人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经不起折腾的。<br />
霍去病无言以对。<br />
见他背过身去,息禾这才去屏风后面沐浴,洗去一身的汗。<br />
一夜无话。<br />
到了辰时,外面鸡鸣狗叫,很是热闹。<br />
这样息禾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似乎她并非是来赈灾的,这只是往常一个平常的日子。<br />
而霍去病早已经起来了,下人端来了热水,息禾梳洗一番,又吃了一些点心。<br />
这时勾钺来报:“女君,侯爷和太守正在府衙等您。”<br />
息禾用手帕擦了擦手,点头:“好,我知道。”<br />
走了一盏茶的时间,到了府衙,她看了看天色,正是改上值的时辰。<br />
府衙里除了霍去病与韦太守,还有几个地方官员。<br />
几人相互打了招呼,其中有一个男子极为年轻,息禾倒是多看了几眼。<br />
息禾道:“我奉命前来赈灾,还需各位官员多多配合。”<br />
“自然自然。”<br />
息禾道先恭维一下对方:“我看到汴梁被治理得井井有条,面对突然而来的灾难,城内城外都不见乱象,可见诸位的才干。见此,我甚为敬佩。”<br />
只要是人,都喜欢听好话。更何况是陛下身边的红人,不见傲慢,还如此平易近人,让这些官员对于息禾的印象好了几分。<br />
韦太守道:“女君抬举,这都是我等份内之事。”<br />
他摸着自己面前的山羊胡子,亦恭维道:“很早之前,我等就听闻了女君之名,您在农事上的才干,我等皆有耳闻。当初您造出的水车,在我治理下的郡县亦有运用,着实让农户在农事上,省了不少的力气。”<br />
两人一来一往,又说了不少的恭维话。<br />
其他地方官员见息禾话说得漂亮,应答游刃有余,心中也逐渐暂时放下了对于她是女子的成见。<br />
至于在明面上刁难这位平宁君,那倒是没人这么愚蠢。<br />
在她身旁,这不还有一个煞神坐着。<br />
息禾亦知道他们心里的小九九,偷偷撇了一眼霍去病。<br />
还别说,有他在,着实省去了与这些官员的一番纠缠。<br />
只希望他们不仅面子上过得去,里子也能过得去,这样才是真的省事。<br />
相互吹捧完,便要说起正事。<br />
息禾道:“韦太守,昨日你派城中大夫去给流民检查,可有发现异常?”<br />
说起这个,着实让他出了一把冷汗:“幸亏女君提醒,那城外流民,已有近百人有腹泻,只是病症不明显,他们又怕被压去隔离,没病也被过了病气,便一直瞒着。如今,皆以将其隔离治疗。”<br />
第123章<br />
对此,息禾抿了抿嘴。<br />
如今在汴梁城外已经滞留如此之多的灾民,又有流民生病,事态的发展很是不妙。<br />
息禾问:“既然如此,大夫可有确认是否是疫病?”<br />
韦太守抿唇,声音有些沉:“是。”<br />
这话一落,屋子里顿时有些沉默,没有一个人说话。<br />
出现疫病,又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这不亚于养蛊。<br />
又不能让他们跑了,流串到其他的郡县,只能实行封锁。可是人心难测,若是这些流民听话倒也罢了,可总有刺头。这么一挑唆,可能导致民众暴乱。<br />
这是最严重的事情了。<br />
因此,大家这不就闭嘴了。<br />
息禾也觉得有点难办,这帮古人民智未开,说大道理,他们也是不会听。<br />
只能在其中,找出流民中,对于他们中能说得上话的就行管理,让这帮人成为官府与流民之间的缓冲带。<br />
否则,大多数不识字的流民的野蛮劲,官民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br />
息禾脑子里将事态的可能性过了一遍,于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br />
韦太守闻言,顿觉眼前一亮:“这些流民,大多数不识字,都是跟着村里有名望的人跑了的汴梁城外。毕竟逃难,都想着路上有个照应。至于与村里人跑散的自然也有,只是终究是少数,身旁没有同伴壮胆,也就翻不出什么浪花。”<br />
说完,他甚觉这主意不错:“我可以在城门张榜,找到各村的里正,或者是宗族中的族长,让他们对流民进行约束,管理。”<br />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br />
“里正本就是管理一村之事,族长管理族中事宜,想让他们约束自己的人,想来比我们容易。”<br />
“没错,此法甚好。”<br />
就连韦太守自己也没有想到还能这么做,只全将人看作灾民,却忘记了他们亦有来处,一叶障目了。<br />
众人被息禾道破,有一种竟还能这样做的恍然。<br />
只这一计,就让人佩服。<br />
于是,众人便又纷纷对息禾开始一顿吹嘘。<br />
混官场,漂亮话定是要会的。千年来,解释如此。<br />
见众人反应,霍去病喝了一口茶水,看来今日他不在这里,自己这夫人也有办法治得他们服服帖帖。<br />
倒是,令他也觉得佩服。<br />
息禾却没被这些官员的马屁迷了眼,她淡淡道:“如此,这事便先定下来。”<br />
随后,她问:“我再册子中,言明要建茅厕,可昨日我来时,为何还有流民随地解决?”<br />
虽然她很不想承认,实际上,她来时的确是看见了。<br />
韦太守道:“女君,我们已经建立了茅厕,可是那些流民不听啊,憋不住了,他们就随便找个地方解决了,管不住。”<br />
息禾有些头疼,就是现代社会,还有人屡教不改,更别提古人。<br />
恐怕她册子上写的,让流民饭前洗手,食热水,咳咳,那就更不可能出现。<br />
她深深看了一眼,对着韦太守与官员解释道:“此疫病的传染途径之一就是粪便。”<br />
韦太守不是大夫,自然不知道疫病的传染途径,闻言,脸上一变。<br />
息禾道:“如今既然决定让里正或者族长管理流民,那么这件事一定约束好,无论是恐吓还是引导,定不能再让这些人到处解决。”<br />
韦太守点头:“如此,就按女君说的办。”<br />
事情便一件一件的商讨,应该怎么做,交由谁做。<br />
而息禾也在琢磨。<br />
疫病的传染途径之一,便是水源。<br />
汴梁是受灾最轻的郡县,河流之水却依旧浑浊,灾民的饮用水大多是从城里未受灾地区用运水车送过来的井水,且每日都有定量,不是人人都能分到。<br />
可是水系向来复杂,井水属于地下水,洪水来临,地下暗河也不一定幸免。<br />
因此,喝生水还是有染病的风险。<br />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将水煮沸。<br />
当然,这也不现实。<br />
让这些流民去茅厕都难,更何况这等费劲的用柴火烧水。再者,柴是生活必需品,也能换钱,谁愿意浪费柴去烧水喝。<br />
如果用现代技术呢?<br />
给污水的饮用水消毒,可以用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碘伏等等。<br />
加氯消毒能对各种细菌灭活,防止细菌再生,对于不同的水质,也有很强的适应性。<br />
可是吧,问题来了,去哪里搞到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br />
碘伏同理。<br />
行吧,这个且先放下。<br />
让她回去先琢磨琢磨,有什么好办法能够替代。<br />
见众人在商议,息禾道:“汴梁周边的郡县,可有消息传来,目前是个什么情况?”<br />
韦太守道:“正要与女君商议呢,受灾严重的地区,目前曹州峄县洪水已退,徐州离汴梁较远,还没有消息传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