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第106节
《经学抉原》,巴蜀书社,1995<br />
孟祥才:《王莽传》,人民出版社,2016<br />
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br />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br />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br />
《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02<br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br />
《秦汉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br />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4<br />
《汉代社会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br />
饶宗颐、李均明:《新莽简辑证》,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br />
沈展如:《新莽全史》,正中书局,1977<br />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br />
孙少华:《桓谭年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br />
汤志钧:《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br />
王葆玹:《西汉经学源流》,东大图书公司,1994<br />
王子今:《秦汉文化风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br />
《秦汉史:帝国的成立》,中信出版社,2017<br />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br />
辛德勇:《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中华书局,2013<br />
邢义田:《天下一家:中国人的天下观》,中华书局,2011<br />
《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中华书局,2011<br />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br />
《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br />
《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br />
徐景昭:《禅让、世袭及革命: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的君权传承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br />
许倬云:《求古编》,商务印书馆,2014<br />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br />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br />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br />
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br />
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br />
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中华书局,2006<br />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br />
杨向奎:《西汉经学与政治》,1943<br />
杨永俊:《禅让政治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br />
杨振红:《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续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br />
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0<br />
张杰:《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br />
张树国:《楚骚·谶纬·易占与仪式乐歌:西汉诗歌创作形态与〈诗〉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br />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br />
朱腾:《渗入皇帝政治的经典之学:汉代儒家法思想的形态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br />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br />
(美)艾兰:《世袭与禅让: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传说(新译本)》,商务印书馆,2010<br />
(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马彪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br />
(日)桥本敬造:《中国占星术的世界》,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12<br />
(日)日比野丈夫:《秦汉帝国:中国文明的历史(三)》,吴少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br />
(日)西嶋定生:《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顾姗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br />
(日)纸屋正和:《汉代郡县制的展开》,朱海滨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孟祥才:《王莽传》,人民出版社,2016<br />
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br />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br />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br />
《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02<br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br />
《秦汉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br />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4<br />
《汉代社会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br />
饶宗颐、李均明:《新莽简辑证》,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br />
沈展如:《新莽全史》,正中书局,1977<br />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br />
孙少华:《桓谭年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br />
汤志钧:《西汉经学与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br />
王葆玹:《西汉经学源流》,东大图书公司,1994<br />
王子今:《秦汉文化风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br />
《秦汉史:帝国的成立》,中信出版社,2017<br />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br />
辛德勇:《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中华书局,2013<br />
邢义田:《天下一家:中国人的天下观》,中华书局,2011<br />
《地不爱宝:汉代的简牍》,中华书局,2011<br />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br />
《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br />
《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br />
徐景昭:《禅让、世袭及革命:从春秋战国到西汉中期的君权传承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br />
许倬云:《求古编》,商务印书馆,2014<br />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br />
《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br />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br />
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第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br />
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br />
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中华书局,2006<br />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br />
杨向奎:《西汉经学与政治》,1943<br />
杨永俊:《禅让政治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br />
杨振红:《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续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br />
余英时:《中国知识阶层史论(古代篇)》,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0<br />
张杰:《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br />
张树国:《楚骚·谶纬·易占与仪式乐歌:西汉诗歌创作形态与〈诗〉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br />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br />
朱腾:《渗入皇帝政治的经典之学:汉代儒家法思想的形态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br />
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br />
(美)艾兰:《世袭与禅让: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传说(新译本)》,商务印书馆,2010<br />
(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马彪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br />
(日)桥本敬造:《中国占星术的世界》,王仲涛译,商务印书馆,2012<br />
(日)日比野丈夫:《秦汉帝国:中国文明的历史(三)》,吴少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br />
(日)西嶋定生:《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顾姗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br />
(日)纸屋正和:《汉代郡县制的展开》,朱海滨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