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零香江豪门生存法则 第143节
这场大火也终于摆到了叶伦国女王的咖啡桌上。<br />
星城总督收到了来自女王的问责。<br />
*<br />
早上刚刚起床的何添伟正打算穿上衣服到楼下去享受一顿美味的早餐,顺便翻看一下各家报纸上登载的他的新闻——他特意提前打点了各家报纸,一定要给他拍得帅一点,报道要多写他好。<br />
可是没等他悠哉下楼,他的房间就被人使劲砸门,吓了他一跳,生气地道:“敲什么?急着要去死吗?”<br />
他还以为是哪个鲁莽的佣人,正准备将对方劈头盖脸骂一顿,但是打开房门看到的却是他爹何宽寿。<br />
“爹?”<br />
何宽寿沉着脸,塞给他一份对家《明江晨报》的报纸。<br />
何添伟正疑惑怎么不是自己家的《星光日报》,就已经看到了头版头条的大字:《木屋区再次大火缘何故?》<br />
一看地址还是劳森道木屋区,何添伟皱着眉头,“怎么那地方住了火鬼吗?这两个月总在那发生火灾?”<br />
他还以为自己挺幽默,他爹看着他:“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br />
何添伟不明所以,何宽寿厉声道:“意味着何家要被你害惨了!”<br />
连苏文娴看到报纸时都惊讶了,怎么就那么巧,上午刚刚为新的安置房剪彩完,下午就再一次发生火灾?<br />
而且何家的《星光日报》竟然没有报道这件事?<br />
她又习惯性地拿起洋文报纸,结果这次她才真的惊呆了,往日里都会延后一天报道新闻的洋文报纸竟然也报道了这次星城的木屋区大火!<br />
这证明星城大火的消息已经捅到了国外!<br />
那么总督势必得对这场大火有一个解释。<br />
苏文娴看到餐桌尽头正一脸阴沉的何家老太爷,他也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br />
何老太太不明白一场大火而已,老头子怎么如临大敌呢?<br />
“不过是恰巧罢了,跟我们阿伟有什么关系呢?”<br />
“火又不是阿伟放的,他昨晚一直在家里睡觉,全家上下所有人都能给他作证的。”<br />
何老太爷沉着声音:“不是他放的,难道是昨天出席的总督吗?”<br />
老太太:“反正跟阿伟没有关系啦,你不要这样杞人忧天。”<br />
老太爷忽然抬头看向了一直没说话的苏文娴,说道:“阿娴,你来跟你奶奶解释。”<br />
苏文娴很自然地接话道:“奶奶,这件事不是阿伟哥是否有人给他作证昨晚在家睡觉这么简单,这件事目前已经捅到了国外,想必一定会捅到叶伦国女王那里。”<br />
“国际社会这么关注这场大火,那么女王势必要问询总督,哪怕只是问,这件事也够总督喝一壶的了。”<br />
“若是搞不好的话,会影响他的升迁的。”<br />
“那么这场火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总督势必会安排一个替罪羊的。”<br />
她缓缓地说:“因为总督是不会错的。”<br />
“而很显然,昨天在场身份最高的华国人阿伟哥,无论是从身份还是地位都很适合当这个替罪羊。”<br />
老太爷赞赏地看了她一眼。<br />
不错,看得很明白。<br />
老太太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曲折关系,着急道:“那怎么办啊?”<br />
苏文娴心道,那她就不知道了。<br />
忽然管家急匆匆走了进来,低声在老太爷耳边说:“老爷,差佬明带人来了。”<br />
“让他进来。”<br />
很快,一群便衣警察就被管家领着进了何家的大厅里。<br />
负责抓人的曹云明恭敬地对老太爷道:“何先生,我们奉上头的命令来抓捕昨晚劳森道木屋区纵火犯嫌疑人何添伟。”<br />
完全被苏文娴猜中了!<br />
何添伟大概已经被他爹何宽寿交待过了,所以并没有抗捕,而是主动走在差佬前面。<br />
倒不像是被捕了,反倒像是带着一群小弟出去巡街。<br />
总算是没丢了大豪商何家的脸面。<br />
可是何添伟还是不忘了回头喊了一声:“爹,爷爷奶奶,你们要救我啊!”<br />
曹云明看着手下的将何家长孙请到警车上去,他又俯身在何老太爷耳边低声道:“我会保护何少爷安全的,但这件事时总督亲自下令,您得早点行动起来,有什么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您的。”<br />
能当上华探长的人自然不会轻易得罪何家这样的大华商,他将来想当总华探长还得靠华商大佬捧他呢。<br />
何老太爷抬起手对管家吩咐道:“给差佬明装个信封,辛苦他和兄弟们了,拿去喝茶。”<br />
话说地很客气,但信封的厚度起码一万元,可不仅仅是个茶水钱。<br />
等差佬们离开走,何宽寿立刻起身道:“爹,我去陆家问问。”<br />
何老太爷叹了一口气,说:“你先吩咐你的秘书准备一些现金吧。”<br />
何宽寿沉默了,很明显他明白老太爷的意思。<br />
“至少二百万。”<br />
苏文娴在旁边咋舌,何添伟这房子盖的,还把自己给盖进去了。<br />
一开始,她还以为何添伟的事跟她没什么关系,当个乐子似的围观着。<br />
第111章<br />
就像是之前苏文娴猜测的那样, 何添伟明显是被殖民地政府当成了最合适的替罪羊。<br />
下午,何家与陆家一起为这件事斡旋,但是形势并不是很乐观。<br />
因为何添伟并没有被关在普通差馆里, 而是被关进了政治部——一个独立于普通差馆的执法机构, 它虽然还归警察系统管理, 但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被关进去之后, 外人的势力伸不进去。<br />
就算是像何家这样的大华商, 触角也伸不进政治部里。<br />
何老太爷更是亲自去求见总督, 而平日里对他客气有佳的总督却让他坐了一下午的冷板凳。<br />
但是为了长孙的安危,也为了何家, 何老太爷必须吃下这个羞辱。<br />
等他从总督办公室出来, 何宽寿赶紧上来搀着他的胳膊,“爹,怎么样?”<br />
何老太爷沉着脸拄着拐杖往外走, 一直到车里之后,他才开口对大儿子吐出了几个字:“三百万。”<br />
“总督要三百万。”<br />
“否则他就要把阿伟当做纵火事件的始作俑者写在他提交给女王的报告里。”<br />
何宽寿道:“他们这是把白的说成黑的啊!阿伟明明是在家里睡觉, 怎么可能去放火?”<br />
何老太爷靠在座位上, 有那么一瞬间他真的觉得自己老了, 缓缓地说:“警署那边已经查清楚了,因为阿伟盖的安置房数量太少, 大量的难民没有得到安置引起了不满,所以才点起了火,难民是希望闹起来得到重视。”<br />
“而且这一次火灾跟上一次不一样的是,这次的难民都期望着将来能住进崭新的安置房里, 烧了旧的,就有新的了。”<br />
何老太爷说完这么多话似乎很累,缓了缓又说:“我听说, 那块地一开始的方案是盖七层高的安置房,但是阿伟为了赶时间只盖了两层就封顶。”<br />
“这才导致大多数难民都没有分到房。”<br />
“他太急功近利了。”<br />
叹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总督能说出个数字来,这件事就能救。”<br />
“三百万,我们何家还是拿得起的。”<br />
何宽寿道:“钱可以再挣,但是阿伟是我的儿子,必须得救。”<br />
何老太爷只说了一句:“这件事之后,让阿伟继续在报社里从最底层做起吧。”<br />
连去搞最稳妥的房地产都能惹出这么大的事,放他出去做别的生意岂不是要把何家都搭进去吗?<br />
甚至这话里透着对何添伟的失望,也几乎宣判了他的命运。<br />
何宽寿当然听明白了,但是他是长房,何家的家业必须得传给他的儿子才对,他立刻提议道:“那就让阿健也一起去报社里做事吧?”<br />
之前因为顾及何添伟一直没有让庶子何添健去报社,如今也不得不让何添健去了。<br />
何老太爷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何宽寿,应了一声:“让阿健去锻炼一下也可以。”<br />
三言两语之间,就对家族的第三代重新进行了安排。<br />
而苏文娴白天去工厂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让手下去消防署迁过来一条消防水喉,卖油仔一听光是上下打点的费用就得两万多,啧了啧舌:“老板,非得花这么多钱去扯一条消防水喉吗?”<br />
苏文娴道:“必须得扯,我们厂里都是易燃的货品,万一发生火灾的话损失太惨重了。”<br />
而且根据上辈子的历史,像劳森道木屋区这样的火灾今后会时不时发生的,一开始是真的意外,但是后来渐渐的就是人为了。<br />
有木屋区难民想住进新的安置房里自己故意放火烧掉的,也有□□为了得到木屋区的地皮故意烧的,等烧光了地面的建筑物之后,将难民迁到别的地方去安置,□□再从政府手里拍到这块地皮,至于为了得到这块地烧死多少人,他们毫不在乎。<br />
而殖民政府也不会在乎是不是人为的,反正卖地他们有钱拿,死一些难民又怎样?<br />
那么多难民,死不绝的。<br />
*<br />
苏文娴是晚上到家之后才知道何家要拿三百万赎回何添伟,这次轮到她来咋舌了,三百万呐,救那么一个只会画裸女的家伙。<br />
何家第二天就凑齐了三百万,转到会风银行的总督夫人账户里,但是何添伟仍然没有被立刻放出来。<br />
因为总督还是有顾虑,他可以将起火的原因描述成是木屋房子易燃,再加上老百姓夜里照明用的是蜡烛和火油灯,所以很容易着火。<br />
但问题是,女王要的不是原因,她要的是这件事要怎么解决?<br />
要怎么平息国际社会对这件事的问责?<br />
不能丢了叶伦国和女王的脸面,这才是重点。<br />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话,他这个总督的位置恐怕坐一届就到头了。<br />
他可不想提前退休,在这个远东的殖民地,他还没捞够呢,不管是为了钱还是为了前途,都得好好处理这件事。<br />
而处理好这件事的关键点还是要安抚难民。<br />
否则又像前两天那样,他前脚离开难民区,后脚就着大火。
星城总督收到了来自女王的问责。<br />
*<br />
早上刚刚起床的何添伟正打算穿上衣服到楼下去享受一顿美味的早餐,顺便翻看一下各家报纸上登载的他的新闻——他特意提前打点了各家报纸,一定要给他拍得帅一点,报道要多写他好。<br />
可是没等他悠哉下楼,他的房间就被人使劲砸门,吓了他一跳,生气地道:“敲什么?急着要去死吗?”<br />
他还以为是哪个鲁莽的佣人,正准备将对方劈头盖脸骂一顿,但是打开房门看到的却是他爹何宽寿。<br />
“爹?”<br />
何宽寿沉着脸,塞给他一份对家《明江晨报》的报纸。<br />
何添伟正疑惑怎么不是自己家的《星光日报》,就已经看到了头版头条的大字:《木屋区再次大火缘何故?》<br />
一看地址还是劳森道木屋区,何添伟皱着眉头,“怎么那地方住了火鬼吗?这两个月总在那发生火灾?”<br />
他还以为自己挺幽默,他爹看着他:“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br />
何添伟不明所以,何宽寿厉声道:“意味着何家要被你害惨了!”<br />
连苏文娴看到报纸时都惊讶了,怎么就那么巧,上午刚刚为新的安置房剪彩完,下午就再一次发生火灾?<br />
而且何家的《星光日报》竟然没有报道这件事?<br />
她又习惯性地拿起洋文报纸,结果这次她才真的惊呆了,往日里都会延后一天报道新闻的洋文报纸竟然也报道了这次星城的木屋区大火!<br />
这证明星城大火的消息已经捅到了国外!<br />
那么总督势必得对这场大火有一个解释。<br />
苏文娴看到餐桌尽头正一脸阴沉的何家老太爷,他也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br />
何老太太不明白一场大火而已,老头子怎么如临大敌呢?<br />
“不过是恰巧罢了,跟我们阿伟有什么关系呢?”<br />
“火又不是阿伟放的,他昨晚一直在家里睡觉,全家上下所有人都能给他作证的。”<br />
何老太爷沉着声音:“不是他放的,难道是昨天出席的总督吗?”<br />
老太太:“反正跟阿伟没有关系啦,你不要这样杞人忧天。”<br />
老太爷忽然抬头看向了一直没说话的苏文娴,说道:“阿娴,你来跟你奶奶解释。”<br />
苏文娴很自然地接话道:“奶奶,这件事不是阿伟哥是否有人给他作证昨晚在家睡觉这么简单,这件事目前已经捅到了国外,想必一定会捅到叶伦国女王那里。”<br />
“国际社会这么关注这场大火,那么女王势必要问询总督,哪怕只是问,这件事也够总督喝一壶的了。”<br />
“若是搞不好的话,会影响他的升迁的。”<br />
“那么这场火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总督势必会安排一个替罪羊的。”<br />
她缓缓地说:“因为总督是不会错的。”<br />
“而很显然,昨天在场身份最高的华国人阿伟哥,无论是从身份还是地位都很适合当这个替罪羊。”<br />
老太爷赞赏地看了她一眼。<br />
不错,看得很明白。<br />
老太太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曲折关系,着急道:“那怎么办啊?”<br />
苏文娴心道,那她就不知道了。<br />
忽然管家急匆匆走了进来,低声在老太爷耳边说:“老爷,差佬明带人来了。”<br />
“让他进来。”<br />
很快,一群便衣警察就被管家领着进了何家的大厅里。<br />
负责抓人的曹云明恭敬地对老太爷道:“何先生,我们奉上头的命令来抓捕昨晚劳森道木屋区纵火犯嫌疑人何添伟。”<br />
完全被苏文娴猜中了!<br />
何添伟大概已经被他爹何宽寿交待过了,所以并没有抗捕,而是主动走在差佬前面。<br />
倒不像是被捕了,反倒像是带着一群小弟出去巡街。<br />
总算是没丢了大豪商何家的脸面。<br />
可是何添伟还是不忘了回头喊了一声:“爹,爷爷奶奶,你们要救我啊!”<br />
曹云明看着手下的将何家长孙请到警车上去,他又俯身在何老太爷耳边低声道:“我会保护何少爷安全的,但这件事时总督亲自下令,您得早点行动起来,有什么消息我会第一时间告诉您的。”<br />
能当上华探长的人自然不会轻易得罪何家这样的大华商,他将来想当总华探长还得靠华商大佬捧他呢。<br />
何老太爷抬起手对管家吩咐道:“给差佬明装个信封,辛苦他和兄弟们了,拿去喝茶。”<br />
话说地很客气,但信封的厚度起码一万元,可不仅仅是个茶水钱。<br />
等差佬们离开走,何宽寿立刻起身道:“爹,我去陆家问问。”<br />
何老太爷叹了一口气,说:“你先吩咐你的秘书准备一些现金吧。”<br />
何宽寿沉默了,很明显他明白老太爷的意思。<br />
“至少二百万。”<br />
苏文娴在旁边咋舌,何添伟这房子盖的,还把自己给盖进去了。<br />
一开始,她还以为何添伟的事跟她没什么关系,当个乐子似的围观着。<br />
第111章<br />
就像是之前苏文娴猜测的那样, 何添伟明显是被殖民地政府当成了最合适的替罪羊。<br />
下午,何家与陆家一起为这件事斡旋,但是形势并不是很乐观。<br />
因为何添伟并没有被关在普通差馆里, 而是被关进了政治部——一个独立于普通差馆的执法机构, 它虽然还归警察系统管理, 但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被关进去之后, 外人的势力伸不进去。<br />
就算是像何家这样的大华商, 触角也伸不进政治部里。<br />
何老太爷更是亲自去求见总督, 而平日里对他客气有佳的总督却让他坐了一下午的冷板凳。<br />
但是为了长孙的安危,也为了何家, 何老太爷必须吃下这个羞辱。<br />
等他从总督办公室出来, 何宽寿赶紧上来搀着他的胳膊,“爹,怎么样?”<br />
何老太爷沉着脸拄着拐杖往外走, 一直到车里之后,他才开口对大儿子吐出了几个字:“三百万。”<br />
“总督要三百万。”<br />
“否则他就要把阿伟当做纵火事件的始作俑者写在他提交给女王的报告里。”<br />
何宽寿道:“他们这是把白的说成黑的啊!阿伟明明是在家里睡觉, 怎么可能去放火?”<br />
何老太爷靠在座位上, 有那么一瞬间他真的觉得自己老了, 缓缓地说:“警署那边已经查清楚了,因为阿伟盖的安置房数量太少, 大量的难民没有得到安置引起了不满,所以才点起了火,难民是希望闹起来得到重视。”<br />
“而且这一次火灾跟上一次不一样的是,这次的难民都期望着将来能住进崭新的安置房里, 烧了旧的,就有新的了。”<br />
何老太爷说完这么多话似乎很累,缓了缓又说:“我听说, 那块地一开始的方案是盖七层高的安置房,但是阿伟为了赶时间只盖了两层就封顶。”<br />
“这才导致大多数难民都没有分到房。”<br />
“他太急功近利了。”<br />
叹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总督能说出个数字来,这件事就能救。”<br />
“三百万,我们何家还是拿得起的。”<br />
何宽寿道:“钱可以再挣,但是阿伟是我的儿子,必须得救。”<br />
何老太爷只说了一句:“这件事之后,让阿伟继续在报社里从最底层做起吧。”<br />
连去搞最稳妥的房地产都能惹出这么大的事,放他出去做别的生意岂不是要把何家都搭进去吗?<br />
甚至这话里透着对何添伟的失望,也几乎宣判了他的命运。<br />
何宽寿当然听明白了,但是他是长房,何家的家业必须得传给他的儿子才对,他立刻提议道:“那就让阿健也一起去报社里做事吧?”<br />
之前因为顾及何添伟一直没有让庶子何添健去报社,如今也不得不让何添健去了。<br />
何老太爷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何宽寿,应了一声:“让阿健去锻炼一下也可以。”<br />
三言两语之间,就对家族的第三代重新进行了安排。<br />
而苏文娴白天去工厂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让手下去消防署迁过来一条消防水喉,卖油仔一听光是上下打点的费用就得两万多,啧了啧舌:“老板,非得花这么多钱去扯一条消防水喉吗?”<br />
苏文娴道:“必须得扯,我们厂里都是易燃的货品,万一发生火灾的话损失太惨重了。”<br />
而且根据上辈子的历史,像劳森道木屋区这样的火灾今后会时不时发生的,一开始是真的意外,但是后来渐渐的就是人为了。<br />
有木屋区难民想住进新的安置房里自己故意放火烧掉的,也有□□为了得到木屋区的地皮故意烧的,等烧光了地面的建筑物之后,将难民迁到别的地方去安置,□□再从政府手里拍到这块地皮,至于为了得到这块地烧死多少人,他们毫不在乎。<br />
而殖民政府也不会在乎是不是人为的,反正卖地他们有钱拿,死一些难民又怎样?<br />
那么多难民,死不绝的。<br />
*<br />
苏文娴是晚上到家之后才知道何家要拿三百万赎回何添伟,这次轮到她来咋舌了,三百万呐,救那么一个只会画裸女的家伙。<br />
何家第二天就凑齐了三百万,转到会风银行的总督夫人账户里,但是何添伟仍然没有被立刻放出来。<br />
因为总督还是有顾虑,他可以将起火的原因描述成是木屋房子易燃,再加上老百姓夜里照明用的是蜡烛和火油灯,所以很容易着火。<br />
但问题是,女王要的不是原因,她要的是这件事要怎么解决?<br />
要怎么平息国际社会对这件事的问责?<br />
不能丢了叶伦国和女王的脸面,这才是重点。<br />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话,他这个总督的位置恐怕坐一届就到头了。<br />
他可不想提前退休,在这个远东的殖民地,他还没捞够呢,不管是为了钱还是为了前途,都得好好处理这件事。<br />
而处理好这件事的关键点还是要安抚难民。<br />
否则又像前两天那样,他前脚离开难民区,后脚就着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