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小女孩上前一步抱了贺听澜一下,然后转身哒哒哒地跑走了。<br />
贺听澜傻了,愣在原地半天不知道该做什么。<br />
“呃……我也就是闲得没事做,用不着这么感谢……”贺听澜自言自语道。<br />
他向来都不擅长面对一些直白的、纯粹的善意,更不习惯被人当作大善人去感激、去膜拜。<br />
贺听澜从很小就发现,自己不敢去直视那些清澈得没有一丝杂质的眼睛。<br />
就像在无名寨的时候,每次有人对他说什么“要不是当年大当家救了我,我现在就是白骨一堆了”这样的话,他都会感到十分不自在。<br />
说白了自己和大家只是合作共赢啊,贺听澜确信地想。<br />
自己又不是为了帮别人才帮的。<br />
组建无名寨是为了搜集一大群人一块挣钱,再加上人多力量大,能过得安稳些。<br />
现在他来帮着官府安置流民,也是为了保证这里不会出乱子。<br />
否则可能被波及到的还是无名寨。<br />
真的没什么好感谢的,贺听澜心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br />
他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顺便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利益罢了。<br />
双赢的局面谁不乐意看到呢?<br />
然而其他人并不知道贺听澜此刻内心乱七八糟的想法。<br />
贺听澜摇了摇头,把这些乱窜的思绪甩到一边,继续忙活起来。<br />
然而,在贺听澜没有注意到的角落,远处的燕十三正默默注视着他。<br />
燕十三一时间有些恍惚。<br />
他看着跟百姓们打成一片的贺听澜,那么鲜活明朗。<br />
少年人一身红衣张扬似火,从远处看那抹亮丽的赤色像是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br />
仿佛不管是谁,只要放眼看过去,就没法不注意到他。<br />
燕十三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br />
记忆被拉得很长很长,长到穿越了时光,回到了十几年前。<br />
那时也有一个这般明媚的人,一样的令人移不开眼,仿佛走到哪都有光芒环绕。<br />
那个人在他灰暗无光的人生里点燃了一根巨大的蜡烛。<br />
那簇火焰比太阳还要亮,好像彻底给燕十三换了一个世界一般。<br />
以至于他后来找寻了十几年,惦记了十几年,时至今日也难以忘记。<br />
燕十三不知道出神了多久,直到被人拍了拍肩膀,他才如梦初醒。<br />
“十三兄!十三兄?”贺听澜见他在发愣,好奇地歪头看着他,“想什么呢?这都午时了,赶紧去吃饭!”<br />
燕十三猛地回过神来,冲贺听澜挤出一个微笑,“好。”<br />
第78章<br />
在孙道仁的帮助下, 傅彦成功拿到了过去一年西北各州郡的政务报告。<br />
这下可好,又有的忙了。<br />
傅彦伏案研究了一整天,却发现似乎有哪里不太对劲。<br />
这宁远郡上报的税收未免太少了些吧?<br />
虽说宁远郡位处西北,冬天极冷, 夏天极热, 还常年干旱, 并不适合种植。<br />
但是为什么宁远郡周围的州郡上报的税收都比它要高出三成?<br />
难道宁远郡的东南西北方向的州郡都适合种植, 唯有这一个郡不适合?<br />
傅彦顿时心生疑窦, 于是他连忙翻出来历年的报告, 仔细查阅起来。<br />
很快, 他便发现了端倪。<br />
宁远郡的税收在五年前还是正常的, 可是从四年前的报告开始,就逐年下滑,甚至下滑到了不正常的范畴之内。<br />
而宁远郡的郡守高廷钧,正是五年前上任的。<br />
就这么巧吗?<br />
傅彦发现了这个信息后,立即找到今年的文书报告, 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br />
查着查着, 傅彦突然感觉其中一页纸怪怪的。<br />
嗯?这一页好像比别的厚, 还有点皱巴。<br />
于是傅彦小心翼翼地把这一页纸单独拎起来,对着烛光照了一下。<br />
他又拎起另外一页,再对着烛光照了照。<br />
很明显,那页厚一点的纸没有其余的纸张透光性好。<br />
傅彦顿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br />
于是他将这页诡异的纸竖着立了起来,然后用手指按在边缘的位置,往下轻轻压了压。<br />
果不其然,这张纸的中心部位朝两边鼓了出去,中间似乎有一个空间。<br />
有夹层!<br />
原来,这张纸竟然是两张纸贴在一起形成的, 有人将两张纸的四周粘起来,而中间的部分空着,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夹层。<br />
如此看来,这中间必定是有东西了!<br />
傅彦的心跳顿时加快,他下意识就要去拆封,然而直觉告诉他这中间的东西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br />
于是傅彦刚要去拆的手停在了半空中。<br />
要不要打开看看呢?<br />
还是干脆装作什么都不知道?<br />
如果说为了不麻烦自己,肯定是装作没看见比较好。<br />
可是……<br />
万一这里面是什么要紧的情报,关乎一整个郡的百姓的福祉,如果错过了,岂不是愧对自己所食的俸禄?<br />
在其位谋其政,既然被他发现了,那就没有置之不顾的道理!<br />
傅彦在心中暗暗决定了,于是立刻开始行动。<br />
他拿了一把小刀,将被粘合的纸张的边缘小心翼翼地裁开。<br />
经过一番努力,总算是将这两页纸分开了一个小口子。<br />
有了突破口就好办了,傅彦立刻沿着边缘将三条被粘合的边分开,露出里面的空间。<br />
正如自己猜想的那样,这里面夹着一张薄薄的纸。<br />
傅彦的心几乎要跳到嗓子眼,他左顾右盼,见身边没人,于是赶紧把这张纸藏在自己手里,展开后仔细阅读起来——<br />
郡守高廷钧贪污巨额赋税,实收税银与上报国库数额严重不符。高廷钧为掩盖其罪行,剥削百姓,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此地怨声载道已有数年,恐生变乱。<br />
臣,宁远郡御史杜世宏,恐遭迫害,冒死密奏。三次请愿,望陛下派遣钦差大臣彻查,严惩贪官,救民于水火。<br />
纸上的字迹形虽俊秀,但却蕴藏着力量,仿佛能穿透纸张。<br />
傅彦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br />
他突然想到,方才在查看地方官吏任职与罢免的记录时,发现宁远郡的御史换得比别的州郡都要频繁。<br />
几乎是每过不到一年,前一任御史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世。<br />
有回家路上被土匪抢劫而死的。<br />
有得了怪病不治而亡的。<br />
有失足掉河里淹死的。<br />
还有甚者在爬山采药的路上一不小心踩空,从悬崖峭壁上掉下去摔死的。<br />
总之,宁远郡御史一职仿佛是被施了什么诅咒一般,没有人能在这个位置上活过一年。<br />
联想到方才这封密信就是由宁远郡的新任御史上奏,傅彦顿时猜想到一个可怕的事情。<br />
御史杜世宏一定是发现了什么确凿的真相,他这是在跟中央求救!<br />
傅彦将所有和宁远郡有关的文书都放在一起,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捋了一遍。<br />
如果说实收税银与上报国库数额不符,这应该是能很轻易地查到的。<br />
只要把账目与国库那边的记录进行比对,就能发现其中端倪。<br />
可现在的问题是,该如何查看?<br />
更详细的账目存放在户部,傅彦并没有查看的权限。<br />
不过……<br />
自己老爹就是户部尚书,说不定可以走个后门!<br />
傅彦想到这,顿时按耐不住起身,拿着文书就要出门。<br />
然而临出门的时候,他突然发觉自己似乎有点太冲动了。<br />
虽说此事事关重大,不能轻视,可是自己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的员外郎,插手地方官员贪污一事实属越俎代庖。<br />
不行,傅彦冷静下来,回到书案前坐下。<br />
还是得再想想。<br />
按照规矩,员外郎如果发现任何可疑的信息,都要先上报给所属司的郎中。<br />
对于傅彦来说,就是要先告诉孙道仁的意思。<br />
傅彦坐在书案前,犯起愁来。<br />
到底要不要先禀报呢?<br />
他一边思考,一边再次读了一遍那封密信。<br />
这一次,傅彦突然发现了一处自己先前没有太注意的地方。<br />
御史杜世宏说,他这是“三次请愿”?<br />
那么前两次在哪?<br />
傅彦意识到这个问题,立刻开始查看过往的文书。<br />
他将宁远郡过去一年上报的所有文书每一页都仔细查看,然而却并没有发现有两页粘在一起的情况。<br />
难道是前几年上报的?<br />
于是傅彦又把过去三年的文书都查了个遍。<br />
然而他查了大半天,也没有再查出第二张被粘合在一起的纸。<br />
真是奇了怪了。<br />
莫非前两封密信是从其他的渠道送来的?<br />
还是说……那两封密信根本就没有成功送出去,而是在半路上被拦截了?<br />
如果是第二种,那么杜世宏恐怕是凶多吉少。
贺听澜傻了,愣在原地半天不知道该做什么。<br />
“呃……我也就是闲得没事做,用不着这么感谢……”贺听澜自言自语道。<br />
他向来都不擅长面对一些直白的、纯粹的善意,更不习惯被人当作大善人去感激、去膜拜。<br />
贺听澜从很小就发现,自己不敢去直视那些清澈得没有一丝杂质的眼睛。<br />
就像在无名寨的时候,每次有人对他说什么“要不是当年大当家救了我,我现在就是白骨一堆了”这样的话,他都会感到十分不自在。<br />
说白了自己和大家只是合作共赢啊,贺听澜确信地想。<br />
自己又不是为了帮别人才帮的。<br />
组建无名寨是为了搜集一大群人一块挣钱,再加上人多力量大,能过得安稳些。<br />
现在他来帮着官府安置流民,也是为了保证这里不会出乱子。<br />
否则可能被波及到的还是无名寨。<br />
真的没什么好感谢的,贺听澜心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br />
他只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顺便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利益罢了。<br />
双赢的局面谁不乐意看到呢?<br />
然而其他人并不知道贺听澜此刻内心乱七八糟的想法。<br />
贺听澜摇了摇头,把这些乱窜的思绪甩到一边,继续忙活起来。<br />
然而,在贺听澜没有注意到的角落,远处的燕十三正默默注视着他。<br />
燕十三一时间有些恍惚。<br />
他看着跟百姓们打成一片的贺听澜,那么鲜活明朗。<br />
少年人一身红衣张扬似火,从远处看那抹亮丽的赤色像是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br />
仿佛不管是谁,只要放眼看过去,就没法不注意到他。<br />
燕十三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br />
记忆被拉得很长很长,长到穿越了时光,回到了十几年前。<br />
那时也有一个这般明媚的人,一样的令人移不开眼,仿佛走到哪都有光芒环绕。<br />
那个人在他灰暗无光的人生里点燃了一根巨大的蜡烛。<br />
那簇火焰比太阳还要亮,好像彻底给燕十三换了一个世界一般。<br />
以至于他后来找寻了十几年,惦记了十几年,时至今日也难以忘记。<br />
燕十三不知道出神了多久,直到被人拍了拍肩膀,他才如梦初醒。<br />
“十三兄!十三兄?”贺听澜见他在发愣,好奇地歪头看着他,“想什么呢?这都午时了,赶紧去吃饭!”<br />
燕十三猛地回过神来,冲贺听澜挤出一个微笑,“好。”<br />
第78章<br />
在孙道仁的帮助下, 傅彦成功拿到了过去一年西北各州郡的政务报告。<br />
这下可好,又有的忙了。<br />
傅彦伏案研究了一整天,却发现似乎有哪里不太对劲。<br />
这宁远郡上报的税收未免太少了些吧?<br />
虽说宁远郡位处西北,冬天极冷, 夏天极热, 还常年干旱, 并不适合种植。<br />
但是为什么宁远郡周围的州郡上报的税收都比它要高出三成?<br />
难道宁远郡的东南西北方向的州郡都适合种植, 唯有这一个郡不适合?<br />
傅彦顿时心生疑窦, 于是他连忙翻出来历年的报告, 仔细查阅起来。<br />
很快, 他便发现了端倪。<br />
宁远郡的税收在五年前还是正常的, 可是从四年前的报告开始,就逐年下滑,甚至下滑到了不正常的范畴之内。<br />
而宁远郡的郡守高廷钧,正是五年前上任的。<br />
就这么巧吗?<br />
傅彦发现了这个信息后,立即找到今年的文书报告, 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br />
查着查着, 傅彦突然感觉其中一页纸怪怪的。<br />
嗯?这一页好像比别的厚, 还有点皱巴。<br />
于是傅彦小心翼翼地把这一页纸单独拎起来,对着烛光照了一下。<br />
他又拎起另外一页,再对着烛光照了照。<br />
很明显,那页厚一点的纸没有其余的纸张透光性好。<br />
傅彦顿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br />
于是他将这页诡异的纸竖着立了起来,然后用手指按在边缘的位置,往下轻轻压了压。<br />
果不其然,这张纸的中心部位朝两边鼓了出去,中间似乎有一个空间。<br />
有夹层!<br />
原来,这张纸竟然是两张纸贴在一起形成的, 有人将两张纸的四周粘起来,而中间的部分空着,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夹层。<br />
如此看来,这中间必定是有东西了!<br />
傅彦的心跳顿时加快,他下意识就要去拆封,然而直觉告诉他这中间的东西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br />
于是傅彦刚要去拆的手停在了半空中。<br />
要不要打开看看呢?<br />
还是干脆装作什么都不知道?<br />
如果说为了不麻烦自己,肯定是装作没看见比较好。<br />
可是……<br />
万一这里面是什么要紧的情报,关乎一整个郡的百姓的福祉,如果错过了,岂不是愧对自己所食的俸禄?<br />
在其位谋其政,既然被他发现了,那就没有置之不顾的道理!<br />
傅彦在心中暗暗决定了,于是立刻开始行动。<br />
他拿了一把小刀,将被粘合的纸张的边缘小心翼翼地裁开。<br />
经过一番努力,总算是将这两页纸分开了一个小口子。<br />
有了突破口就好办了,傅彦立刻沿着边缘将三条被粘合的边分开,露出里面的空间。<br />
正如自己猜想的那样,这里面夹着一张薄薄的纸。<br />
傅彦的心几乎要跳到嗓子眼,他左顾右盼,见身边没人,于是赶紧把这张纸藏在自己手里,展开后仔细阅读起来——<br />
郡守高廷钧贪污巨额赋税,实收税银与上报国库数额严重不符。高廷钧为掩盖其罪行,剥削百姓,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此地怨声载道已有数年,恐生变乱。<br />
臣,宁远郡御史杜世宏,恐遭迫害,冒死密奏。三次请愿,望陛下派遣钦差大臣彻查,严惩贪官,救民于水火。<br />
纸上的字迹形虽俊秀,但却蕴藏着力量,仿佛能穿透纸张。<br />
傅彦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br />
他突然想到,方才在查看地方官吏任职与罢免的记录时,发现宁远郡的御史换得比别的州郡都要频繁。<br />
几乎是每过不到一年,前一任御史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世。<br />
有回家路上被土匪抢劫而死的。<br />
有得了怪病不治而亡的。<br />
有失足掉河里淹死的。<br />
还有甚者在爬山采药的路上一不小心踩空,从悬崖峭壁上掉下去摔死的。<br />
总之,宁远郡御史一职仿佛是被施了什么诅咒一般,没有人能在这个位置上活过一年。<br />
联想到方才这封密信就是由宁远郡的新任御史上奏,傅彦顿时猜想到一个可怕的事情。<br />
御史杜世宏一定是发现了什么确凿的真相,他这是在跟中央求救!<br />
傅彦将所有和宁远郡有关的文书都放在一起,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捋了一遍。<br />
如果说实收税银与上报国库数额不符,这应该是能很轻易地查到的。<br />
只要把账目与国库那边的记录进行比对,就能发现其中端倪。<br />
可现在的问题是,该如何查看?<br />
更详细的账目存放在户部,傅彦并没有查看的权限。<br />
不过……<br />
自己老爹就是户部尚书,说不定可以走个后门!<br />
傅彦想到这,顿时按耐不住起身,拿着文书就要出门。<br />
然而临出门的时候,他突然发觉自己似乎有点太冲动了。<br />
虽说此事事关重大,不能轻视,可是自己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的员外郎,插手地方官员贪污一事实属越俎代庖。<br />
不行,傅彦冷静下来,回到书案前坐下。<br />
还是得再想想。<br />
按照规矩,员外郎如果发现任何可疑的信息,都要先上报给所属司的郎中。<br />
对于傅彦来说,就是要先告诉孙道仁的意思。<br />
傅彦坐在书案前,犯起愁来。<br />
到底要不要先禀报呢?<br />
他一边思考,一边再次读了一遍那封密信。<br />
这一次,傅彦突然发现了一处自己先前没有太注意的地方。<br />
御史杜世宏说,他这是“三次请愿”?<br />
那么前两次在哪?<br />
傅彦意识到这个问题,立刻开始查看过往的文书。<br />
他将宁远郡过去一年上报的所有文书每一页都仔细查看,然而却并没有发现有两页粘在一起的情况。<br />
难道是前几年上报的?<br />
于是傅彦又把过去三年的文书都查了个遍。<br />
然而他查了大半天,也没有再查出第二张被粘合在一起的纸。<br />
真是奇了怪了。<br />
莫非前两封密信是从其他的渠道送来的?<br />
还是说……那两封密信根本就没有成功送出去,而是在半路上被拦截了?<br />
如果是第二种,那么杜世宏恐怕是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