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听澜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好像是有这么回事来着。<br />
既然高廷钧承诺了金络族会派兵去对方的边境驻守,还有些手续需要办理。<br />
这些事情办下来需要不少时日,怪不得每次打仗一来一回少则大半年,多则数年。<br />
一个月后,戚时锋等人终于收到了元兴帝的消息。<br />
远在金陵城的元兴帝得到梁军大捷的消息后龙颜大悦,在回信中对靖北军上下和高廷钧大夸特夸。<br />
尤其是对高廷钧,元兴帝连连称赞其智勇双全,想出了拉拢金络族这一招,从而把梁军伤亡数量降到最低,剿灭了数万北疆士兵。<br />
堪称将星下凡是也!<br />
为了表示嘉奖,元兴帝特意邀请高廷钧入京,并为他设宴庆功。<br />
除此之外,元兴帝还提到高廷钧有一个十七岁的儿子,如今到了婚配的年龄,正好自己膝下也有一位年岁相仿的公主,干脆给两个小的赐了婚。<br />
高廷钧的这个儿子长年被养在高家在金陵城的院子,虽与父亲数年也见不了一面,但元兴帝念高廷钧是国之功臣,从来也没有亏待过他,一直都锦衣玉食地养着。<br />
如今又是要给高廷钧摆庆功宴,又是亲自赐婚,朝野上下纷纷感叹高郡守这次怕是要一步登天了。<br />
然而傅彦得知此消息之后,知道元兴帝计划的事情就要来了。<br />
故而,在高廷钧在郡治设宴庆功时,傅彦特意趁着高廷钧喝得有些微醺,装作献殷勤的样子,举杯对高廷钧道:“圣上本就对郡守大人颇为器重,如今大人立下汗马功劳,圣上大喜,定会大力奖赏大人的。”<br />
高廷钧也笑着举杯,“傅大人言重了,本官身为一郡之长,庇护郡中百姓,免其受到外敌侵扰,本就是职责所在。”<br />
“不过,傅大人方才说圣上本就对本官颇为器重,又是从何说起啊?”<br />
傅彦惊讶道:“大人难道不知道吗?圣上经常提起您治理有方,是个好父母官。先前安置流民一事您就办得极为妥当,后来又严加整治武扬县的几桩命案,百姓对您是赞不绝口。这些圣上都是看在眼里的。”<br />
“哦,傅大人说这些啊。”高廷钧摆摆手,谦逊道,“这些也不光是本官一个人的功劳,都离不开全郡上下所有官民的一条心啊!”<br />
“哎,大人真是太谦虚了。”傅彦继续说,“唯有身为郡守的您洞察明晰,宁远郡才能有如今的盛景不是?”<br />
这一番话把高廷钧哄得心花怒放,再加上他本就有些喝高了,便更加来劲,直接让侍从端上来好几坛佳酿,大有要不醉不归的架势。<br />
傅彦见高廷钧喝得满面红光,趁机添油加醋道:“实不相瞒,高大人,一年前我递交上去的地方官员考绩,您是最优秀的。要不是有些人说三道四,圣上估计去年就要为令郎和公主赐婚了,哪里还用得着拖到今年!”<br />
高廷钧虽然喝高了,但还是听得出傅彦话中的意思。<br />
这小子话里话外是在提醒自己,圣上对自己的好印象当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让自己以后飞黄腾达了别忘了他。<br />
高廷钧浸淫官场多年,一眼就能看透傅彦这点小九九,大手一挥豪放道:“放心,将来若是本官去京城做官,肯定不会忘了傅大人!”<br />
“那下官就先在此谢过大人了!”傅彦十分配合地举杯敬酒。<br />
一场庆功宴下来,大家都吃得痛快、喝得尽兴,最后纷纷被侍从们扶着回到了各自的房间。<br />
高廷钧喝得实在是太多了,连路都走不稳,摇摇晃晃地回了屋,端起侍从早就为他备好的醒酒汤,咕咚咕咚灌了下去。<br />
不一会,一名身手矫健的人匆匆来到高廷钧的房间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门。<br />
高廷钧清了清嗓子,“进来。”<br />
那人迅速进入高廷钧的房间,干脆利落地在他跟前单膝跪地,道:“属下见过主上!”<br />
“免礼。”高廷钧道,“我吩咐你去办的事情怎么样了?”<br />
“回禀主上,他说圣上心中所言的确属实,确实要封赏您。只是……”<br />
高廷钧眉头一皱,“只是什么?但说无妨。”<br />
“只是这次圣上召您入京,除封赏以外,也有试探之意。”属下迅速说道。<br />
“朝中有人弹劾您,说您拥兵自重,根本不把圣上放在眼里,之前那些在宁远郡的功绩都是您让人故意捏造的,一直都在欺骗圣上。”<br />
“圣上自然不信,但架不住朝中看您不爽之人太多。所以这次这次召您进京也是想看看您是否真的是被冤枉的。”<br />
高廷钧闻言眉毛一挑,慢悠悠地笑着说道:“既然如此,不妨就去给那些嘴碎之人赏几记耳光罢。”<br />
“是,属下明白。”<br />
第186章<br />
仲春时分, 宁远郡一切事宜全部处理妥当,也是时候班师回朝了。<br />
北疆经此一役之后遭受重创,再也没心思侵扰大梁边陲,只好硬着头皮与大梁签下了休战协议。<br />
北疆三十二部首长布鲁哈曼大王承诺, 未来五十年内不会再侵犯大梁边境分毫, 并恳请大梁尽快与他们恢复互市。<br />
看得出来, 北疆人已经被这段时间的罢市给打乱了正常生活。<br />
双方互市, 自然是北疆人从中获利更多。<br />
大梁若是不与北疆互市, 最多就是市面上的皮子价格会变贵一些, 而其他的一些由北疆商人带来的例如战马、金银宝石、鹿茸麝香等珍贵药材这些货物, 其实也可以从西域商人那里买来。<br />
所以取消互市对大梁而言影响并不大。<br />
但对于北疆来说可就太不一样了。<br />
北疆每年所需要的粮食其中有六七成都仰仗从中原购入, 一旦取消了互市,对北疆人而言可谓是一记沉重的打击。<br />
戚时锋对北疆人恨得牙痒痒,恨不能再多关闭一阵互市,让他们好好涨涨教训。<br />
然而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元兴帝否决了。<br />
元兴帝派人通知戚时锋,需要尽快恢复互市。<br />
因为关闭互市不仅仅会影响商人们赚钱, 导致大梁的许多东西卖不出去, 还会逼得北疆去找齐国合作。<br />
从前北疆人获得中原物产的来源基本是齐、梁两国对半开, 若是齐国趁着这个机会与北疆建立了合作友谊,将来对大梁也十分不利。<br />
戚时锋虽心有不甘,但为了大局也只好同意。<br />
处理完一切事宜之后,顾怀仁一行人此行的任务也算是圆满完成了,准备整军回金陵城。<br />
当然,这次跟着一起回去的还有高廷钧。<br />
此次高廷钧联合金络族一举击溃北疆十万大军,元兴帝龙颜大悦,说高爱卿离开金陵城去宁远郡赴任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想必十分怀念在金陵城的生活和亲眷们, 所以这次特意为他准备了庆功宴。<br />
对此,高廷钧身边的谋士杜晋卿颇为担忧。<br />
“大人,圣上这次突然宣您进京,会不会是鸿门宴啊?”杜晋卿紧锁眉头。<br />
“我当然知道是鸿门宴了。”高廷钧倒是不怎么意外,反而一副胜券在握的神情笑着说道。<br />
“自我上任第三年开始,就一直有人看我不爽,在圣上耳边吹风,圣上不起疑心才怪。”<br />
杜晋卿立刻道:“那您还要进京?这不是以身犯险吗?”<br />
“无妨。”高廷钧道,“那些人所说的话看似有道理,实则根本经不起推敲。可本官这次立下的战功却是实打实的。圣上虽然年纪大了,却还没到分不清是非的程度。”<br />
“再者说,圣上赐婚,这么大的喜事若是本官各种推脱不肯去,岂不是更加引得圣上猜疑?”<br />
见杜晋卿还是一脸担忧的神情,高廷钧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元策不必过度担忧,圣上只是有所怀疑,试探我罢了。此行去金陵城,也正好可以除掉几个总在圣上跟前蹦跶的东西。”<br />
杜晋卿还想说什么,但见主上心思已定,也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只好退下。<br />
然而杜晋卿出了营帐,还没在外面走多久便看见一个影子一晃而过。<br />
“什么人?!”杜晋卿立刻警觉起来。<br />
然而他在周围查了一圈都没有发现一点踪迹,不禁开始怀疑自己刚才是不是看错了。<br />
难道是最近劳累过度,还是年事已高、老眼昏花了?<br />
罢了,杜晋卿转身回到自己的营帐。<br />
确认杜晋卿离开之后,傅彦这才从装水的那几口大缸背后走了出来。<br />
吓死了,这位谋士这么晚怎么还在跟高廷钧商议事情?<br />
刚才差点就暴露了,还好自己反应快。<br />
傅彦松了口气,赶紧检查一下怀中的纸还在,便放心朝顾怀仁的营帐走去。<br />
然而到了营帐却发现顾怀仁并不在里面,傅彦便抓了个在门口当值的士兵问道:“敢问大将军去了哪里?”<br />
“傅大人请恕罪,属下不知。”士兵行礼道,“大约一个时辰之前,大将军就独自离开营帐了,属下们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既然高廷钧承诺了金络族会派兵去对方的边境驻守,还有些手续需要办理。<br />
这些事情办下来需要不少时日,怪不得每次打仗一来一回少则大半年,多则数年。<br />
一个月后,戚时锋等人终于收到了元兴帝的消息。<br />
远在金陵城的元兴帝得到梁军大捷的消息后龙颜大悦,在回信中对靖北军上下和高廷钧大夸特夸。<br />
尤其是对高廷钧,元兴帝连连称赞其智勇双全,想出了拉拢金络族这一招,从而把梁军伤亡数量降到最低,剿灭了数万北疆士兵。<br />
堪称将星下凡是也!<br />
为了表示嘉奖,元兴帝特意邀请高廷钧入京,并为他设宴庆功。<br />
除此之外,元兴帝还提到高廷钧有一个十七岁的儿子,如今到了婚配的年龄,正好自己膝下也有一位年岁相仿的公主,干脆给两个小的赐了婚。<br />
高廷钧的这个儿子长年被养在高家在金陵城的院子,虽与父亲数年也见不了一面,但元兴帝念高廷钧是国之功臣,从来也没有亏待过他,一直都锦衣玉食地养着。<br />
如今又是要给高廷钧摆庆功宴,又是亲自赐婚,朝野上下纷纷感叹高郡守这次怕是要一步登天了。<br />
然而傅彦得知此消息之后,知道元兴帝计划的事情就要来了。<br />
故而,在高廷钧在郡治设宴庆功时,傅彦特意趁着高廷钧喝得有些微醺,装作献殷勤的样子,举杯对高廷钧道:“圣上本就对郡守大人颇为器重,如今大人立下汗马功劳,圣上大喜,定会大力奖赏大人的。”<br />
高廷钧也笑着举杯,“傅大人言重了,本官身为一郡之长,庇护郡中百姓,免其受到外敌侵扰,本就是职责所在。”<br />
“不过,傅大人方才说圣上本就对本官颇为器重,又是从何说起啊?”<br />
傅彦惊讶道:“大人难道不知道吗?圣上经常提起您治理有方,是个好父母官。先前安置流民一事您就办得极为妥当,后来又严加整治武扬县的几桩命案,百姓对您是赞不绝口。这些圣上都是看在眼里的。”<br />
“哦,傅大人说这些啊。”高廷钧摆摆手,谦逊道,“这些也不光是本官一个人的功劳,都离不开全郡上下所有官民的一条心啊!”<br />
“哎,大人真是太谦虚了。”傅彦继续说,“唯有身为郡守的您洞察明晰,宁远郡才能有如今的盛景不是?”<br />
这一番话把高廷钧哄得心花怒放,再加上他本就有些喝高了,便更加来劲,直接让侍从端上来好几坛佳酿,大有要不醉不归的架势。<br />
傅彦见高廷钧喝得满面红光,趁机添油加醋道:“实不相瞒,高大人,一年前我递交上去的地方官员考绩,您是最优秀的。要不是有些人说三道四,圣上估计去年就要为令郎和公主赐婚了,哪里还用得着拖到今年!”<br />
高廷钧虽然喝高了,但还是听得出傅彦话中的意思。<br />
这小子话里话外是在提醒自己,圣上对自己的好印象当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让自己以后飞黄腾达了别忘了他。<br />
高廷钧浸淫官场多年,一眼就能看透傅彦这点小九九,大手一挥豪放道:“放心,将来若是本官去京城做官,肯定不会忘了傅大人!”<br />
“那下官就先在此谢过大人了!”傅彦十分配合地举杯敬酒。<br />
一场庆功宴下来,大家都吃得痛快、喝得尽兴,最后纷纷被侍从们扶着回到了各自的房间。<br />
高廷钧喝得实在是太多了,连路都走不稳,摇摇晃晃地回了屋,端起侍从早就为他备好的醒酒汤,咕咚咕咚灌了下去。<br />
不一会,一名身手矫健的人匆匆来到高廷钧的房间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门。<br />
高廷钧清了清嗓子,“进来。”<br />
那人迅速进入高廷钧的房间,干脆利落地在他跟前单膝跪地,道:“属下见过主上!”<br />
“免礼。”高廷钧道,“我吩咐你去办的事情怎么样了?”<br />
“回禀主上,他说圣上心中所言的确属实,确实要封赏您。只是……”<br />
高廷钧眉头一皱,“只是什么?但说无妨。”<br />
“只是这次圣上召您入京,除封赏以外,也有试探之意。”属下迅速说道。<br />
“朝中有人弹劾您,说您拥兵自重,根本不把圣上放在眼里,之前那些在宁远郡的功绩都是您让人故意捏造的,一直都在欺骗圣上。”<br />
“圣上自然不信,但架不住朝中看您不爽之人太多。所以这次这次召您进京也是想看看您是否真的是被冤枉的。”<br />
高廷钧闻言眉毛一挑,慢悠悠地笑着说道:“既然如此,不妨就去给那些嘴碎之人赏几记耳光罢。”<br />
“是,属下明白。”<br />
第186章<br />
仲春时分, 宁远郡一切事宜全部处理妥当,也是时候班师回朝了。<br />
北疆经此一役之后遭受重创,再也没心思侵扰大梁边陲,只好硬着头皮与大梁签下了休战协议。<br />
北疆三十二部首长布鲁哈曼大王承诺, 未来五十年内不会再侵犯大梁边境分毫, 并恳请大梁尽快与他们恢复互市。<br />
看得出来, 北疆人已经被这段时间的罢市给打乱了正常生活。<br />
双方互市, 自然是北疆人从中获利更多。<br />
大梁若是不与北疆互市, 最多就是市面上的皮子价格会变贵一些, 而其他的一些由北疆商人带来的例如战马、金银宝石、鹿茸麝香等珍贵药材这些货物, 其实也可以从西域商人那里买来。<br />
所以取消互市对大梁而言影响并不大。<br />
但对于北疆来说可就太不一样了。<br />
北疆每年所需要的粮食其中有六七成都仰仗从中原购入, 一旦取消了互市,对北疆人而言可谓是一记沉重的打击。<br />
戚时锋对北疆人恨得牙痒痒,恨不能再多关闭一阵互市,让他们好好涨涨教训。<br />
然而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元兴帝否决了。<br />
元兴帝派人通知戚时锋,需要尽快恢复互市。<br />
因为关闭互市不仅仅会影响商人们赚钱, 导致大梁的许多东西卖不出去, 还会逼得北疆去找齐国合作。<br />
从前北疆人获得中原物产的来源基本是齐、梁两国对半开, 若是齐国趁着这个机会与北疆建立了合作友谊,将来对大梁也十分不利。<br />
戚时锋虽心有不甘,但为了大局也只好同意。<br />
处理完一切事宜之后,顾怀仁一行人此行的任务也算是圆满完成了,准备整军回金陵城。<br />
当然,这次跟着一起回去的还有高廷钧。<br />
此次高廷钧联合金络族一举击溃北疆十万大军,元兴帝龙颜大悦,说高爱卿离开金陵城去宁远郡赴任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想必十分怀念在金陵城的生活和亲眷们, 所以这次特意为他准备了庆功宴。<br />
对此,高廷钧身边的谋士杜晋卿颇为担忧。<br />
“大人,圣上这次突然宣您进京,会不会是鸿门宴啊?”杜晋卿紧锁眉头。<br />
“我当然知道是鸿门宴了。”高廷钧倒是不怎么意外,反而一副胜券在握的神情笑着说道。<br />
“自我上任第三年开始,就一直有人看我不爽,在圣上耳边吹风,圣上不起疑心才怪。”<br />
杜晋卿立刻道:“那您还要进京?这不是以身犯险吗?”<br />
“无妨。”高廷钧道,“那些人所说的话看似有道理,实则根本经不起推敲。可本官这次立下的战功却是实打实的。圣上虽然年纪大了,却还没到分不清是非的程度。”<br />
“再者说,圣上赐婚,这么大的喜事若是本官各种推脱不肯去,岂不是更加引得圣上猜疑?”<br />
见杜晋卿还是一脸担忧的神情,高廷钧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元策不必过度担忧,圣上只是有所怀疑,试探我罢了。此行去金陵城,也正好可以除掉几个总在圣上跟前蹦跶的东西。”<br />
杜晋卿还想说什么,但见主上心思已定,也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只好退下。<br />
然而杜晋卿出了营帐,还没在外面走多久便看见一个影子一晃而过。<br />
“什么人?!”杜晋卿立刻警觉起来。<br />
然而他在周围查了一圈都没有发现一点踪迹,不禁开始怀疑自己刚才是不是看错了。<br />
难道是最近劳累过度,还是年事已高、老眼昏花了?<br />
罢了,杜晋卿转身回到自己的营帐。<br />
确认杜晋卿离开之后,傅彦这才从装水的那几口大缸背后走了出来。<br />
吓死了,这位谋士这么晚怎么还在跟高廷钧商议事情?<br />
刚才差点就暴露了,还好自己反应快。<br />
傅彦松了口气,赶紧检查一下怀中的纸还在,便放心朝顾怀仁的营帐走去。<br />
然而到了营帐却发现顾怀仁并不在里面,傅彦便抓了个在门口当值的士兵问道:“敢问大将军去了哪里?”<br />
“傅大人请恕罪,属下不知。”士兵行礼道,“大约一个时辰之前,大将军就独自离开营帐了,属下们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