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树下还堆了一些花生,据说是“好柿花生”的意思。<br />
“学生们知道这是你亲手种下的柿子树,就把它当成了许愿树,希望自己也能和你一样飞黄腾达。”傅彦解释道。<br />
贺听澜笑了,“对了,你有没有可以挂在上面的东西?彩带什么的?”<br />
“这还真没有。”傅彦道,“你也想写一个挂在上面?”<br />
“是啊,来都来了,不许个愿多可惜。”贺听澜说。<br />
“嗯……让我想想。”傅彦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突然灵机一动,从旁边的另一棵树上摘了一片叶子下来。<br />
“或许用这个试试呢?”<br />
谁知与此同时贺听澜也摘下一片树叶,并与他异口同声说了同样的话。<br />
两人说完都愣住了,然后一齐笑了起来。<br />
“既然咱俩都觉得这个办法好,那就开始写吧!”贺听澜兴高采烈道。<br />
“可是这里没有笔墨。”傅彦道,“要不回去一趟,跟山长借一副?”<br />
“不用笔墨。”贺听澜摇摇脑袋,“别人都用笔墨,那多无聊,咱俩玩点新花样。”<br />
“什么新花样?”<br />
“你看我的!”贺听澜摩拳擦掌地从腰间取出一把小刀,将树叶放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便在树叶上划了起来。<br />
哦,原来是在树叶上刻字。傅彦心想。<br />
然而他凑过去一看,越看越发现不对劲。<br />
贺听澜居然在镂字!<br />
只见贺听澜用小刀一点点把树叶上面一层的部分刮掉,只留下面那层薄薄的树叶经脉。<br />
透光的部分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字,贺听澜将树叶举起来,阳光从镂空的树叶经脉中穿过,映得这些字像是泛着金光。<br />
“以前怎么不知道你还有这本事呢?”傅彦不禁赞叹道。<br />
“哼,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贺听澜神气地扬扬下巴,“不过不用担心,反正以后的日子还长,你会慢慢知道的。”<br />
“以后的日子”这几个字在一瞬间击中了傅彦,他不由得笑了,“好啊。”<br />
贺听澜雕完第一片树叶,迫不及待地挂在了柿子树上。<br />
“希望这棵树上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傅彦读了出来,“你许的第一个愿望竟然不是关于你自己的?”<br />
“怎么不是?”贺听澜道,“我再写一个放上去,也算在其中了。”<br />
“也对。”傅彦点点头,把自己的树叶也挂了上去,“那我就借你的光了。”<br />
“河清海晏,家人康健,永结同心?”贺听澜也将傅彦的读了出来,笑着打趣道:“小傅大人还挺周到的嘛。”<br />
“嗯。”傅彦道,“许愿树的主人都发话让整棵树上的愿望全部成真了,我不得多许点?”<br />
贺听澜乐了,“那我也再挂一个。”<br />
说完,贺听澜又找到一片漂亮的树叶,开始雕字。<br />
傅彦想凑过去看,谁知贺听澜竟然捂着不让自己看。<br />
“写的什么啊,还神神秘秘的。”傅彦嘀咕道。<br />
“这个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不灵了。”贺听澜道,然后纵身一跃,将手中的树叶挂在了柿子树最高的枝桠上。<br />
“好了,许愿完成,咱们该回去听课了。”贺听澜拍拍手,拉着傅彦便往回走去。<br />
“你到底写的什么嘛?”傅彦还是很好奇。<br />
“不告诉你。”<br />
“我写的都告诉你了。”<br />
“那我写的第一个不也告诉你了嘛?”<br />
“那不公平,你写了两个。”<br />
“谁让我是许愿树之主呢?”<br />
“哎呀你说嘛,到底写了什么?是不是跟我有关?”<br />
“嘿嘿~”<br />
“别光嘿嘿,你一嘿嘿我就感觉不是什么好事。”<br />
“嘿嘿嘿~”<br />
“嘿三下也不行!”<br />
“那我嘿四下,嘿嘿嘿嘿!”<br />
“贺听澜!”<br />
两人打打闹闹一路跑回了书院,彼时学生们已经开始往明伦堂走了。<br />
二人见状立刻混入其中,假装自己也是凌霄书院的一名学生。<br />
课上,傅彦忍不住朝贺听澜的方向看去。<br />
只见他专心致志地听着夫子讲课,脸上是从未有过的认真。<br />
傅彦看得有些出神,浑然不知此刻他们的状态好像颠倒了。<br />
一向活泼好动的贺听澜成了最认真听课的那个,而一向认真听课的自己却在此刻走神了。<br />
他突然有些恍惚,过去的画面和此刻重叠,让人一时间分不清是真是假。<br />
就好像自己还在国子学的学堂里,台上夫子讲得头头是道,窗外风铃声阵阵,清脆悦耳,淡淡的纸墨香萦绕在鼻间。<br />
而自己的身侧,真的坐着这样一位同窗。<br />
下午的课结束后,贺听澜提议时辰不早了,他们也该回去了。<br />
“也可以不回去。”傅彦神神秘秘地说。<br />
“可是再不回去就宵禁了啊。”贺听澜道,“难不成你想在这里过夜?”<br />
“也不是不可以。”傅彦拉起贺听澜的手便往入云峰的最高处跑去,“你说得对,来都来了,怎么能少得了看星星?”<br />
两人来到一处房间,隔大老远贺听澜就闻到了熟悉的红果清香。<br />
“不会吧……”贺听澜喃喃道,“这些是你准备的?”<br />
“既然要故地重游,那就要全面一点。”傅彦笑着说道。<br />
是夜,天气格外晴朗,天上的星星似乎都比平时亮很多。<br />
两人拿着一根芦苇杆,爬到屋顶上,掀开一片瓦片,将芦苇杆放下去,精准无误地插//进酒坛子里。<br />
贺听澜猛吸一口,感慨道:“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感觉。”<br />
傅彦笑了,也跟着吸了一口红果酒,躺在贺听澜身边,望着天上的星星发呆。<br />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这里喝酒的时候吗?”傅彦突然开口道。<br />
“当然记得,那天我还亲了你一口。”<br />
傅彦一阵脸红,“差点没把我吓得从房顶滚下去。”<br />
“结果亲完我就忘了。”<br />
“简直太不像话!”<br />
贺听澜翻身凑到傅彦跟前,歪着脑袋问:“那再亲一个?这次我保证不会忘。”<br />
傅彦看着他亮亮的眼睛,比天上的星星还夺目,一时间有些出神。<br />
但他没有多想,下意识地亲了上去。<br />
这下真的忘不掉了。<br />
第282章<br />
贺听澜在宁远郡待了一年多, 便准备动身前往下一个州郡了。<br />
当初赵承安派他以军器监指挥同知的身份云游天下,为的就是代替赵承安走访并查看各个州郡的军器布防,以及确保各地方军队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新式战车。<br />
贺听澜知道,自己是赵承安放在外面的一双眼睛, 要将各地的真实情况回禀于他。<br />
而这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处于边境线上的各个州郡。<br />
四年多的时间里, 贺听澜基本已经走遍了大半边境州郡, 原本打算继续往东北方向走, 估计再过个两三年就能回到金陵城。<br />
谁知西域诸国突然产生战乱, 不少部族和小国都在找中原购买铁器。<br />
贺听澜意外了解到西域人打仗时给马匹的盔甲轻便又极具韧性, 以至于战马损耗极少, 仅有中原人打仗时的一半。<br />
于是他便对此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br />
要知道中原不产优质战马, 那些耐力强、灵活聪明还能听懂主人的意思的战马一匹就要数百两银子。<br />
如此昂贵的战马投入战争后若是损耗严重,便是军费再充裕的军队也是吃不消的。<br />
大梁的军队不是没有花心思训练过骑兵,只是战马身上的盔甲包裹得太严则会导致战马束手束脚、不够灵活,耐力也会因为沉重的甲胄而很快消耗殆尽。<br />
可若是盔甲覆盖得太少,又很容易导致战马被击中要害。<br />
这也是大梁骑兵一直难以与北疆抗衡的原因之一。<br />
既然北疆与大梁的关系紧张, 不如采用曲线救国的方法, 从西域下手。<br />
西域、北疆和大梁形成了一种相互掣肘却又格外稳固的三角关系, 如今西域的丹陀族正和北疆部落有冲突,若是此时大梁能带着足够的粮食援助丹陀,从而进入西域境内,也可以趁机调查一下战马甲胄的奥秘。<br />
贺听澜将自己的想法告知赵承安后,这位年轻的帝王表示十分赞同,并说如果此行能够有所收获,或许可以改变大梁骑兵的未来。<br />
赵承安大笔一挥,命郁云骞带一万石粮食前往西域,并让贺听澜乔装打扮成一名普通的辎重小将, 与郁云骞汇合后进入西域境内,暗中探查。<br />
如此一来,贺听澜便不必绕路,直接从宁远郡出发即可。<br />
傅彦一开始是反对他去西域的,毕竟那边正值战乱,战事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br />
但他也知道贺听澜是一定会去的。<br />
“多余的话不必多说,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切莫以身犯险。”临别时傅彦嘱咐道,“相信很快我们就能在金陵城重逢。”
“学生们知道这是你亲手种下的柿子树,就把它当成了许愿树,希望自己也能和你一样飞黄腾达。”傅彦解释道。<br />
贺听澜笑了,“对了,你有没有可以挂在上面的东西?彩带什么的?”<br />
“这还真没有。”傅彦道,“你也想写一个挂在上面?”<br />
“是啊,来都来了,不许个愿多可惜。”贺听澜说。<br />
“嗯……让我想想。”傅彦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突然灵机一动,从旁边的另一棵树上摘了一片叶子下来。<br />
“或许用这个试试呢?”<br />
谁知与此同时贺听澜也摘下一片树叶,并与他异口同声说了同样的话。<br />
两人说完都愣住了,然后一齐笑了起来。<br />
“既然咱俩都觉得这个办法好,那就开始写吧!”贺听澜兴高采烈道。<br />
“可是这里没有笔墨。”傅彦道,“要不回去一趟,跟山长借一副?”<br />
“不用笔墨。”贺听澜摇摇脑袋,“别人都用笔墨,那多无聊,咱俩玩点新花样。”<br />
“什么新花样?”<br />
“你看我的!”贺听澜摩拳擦掌地从腰间取出一把小刀,将树叶放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便在树叶上划了起来。<br />
哦,原来是在树叶上刻字。傅彦心想。<br />
然而他凑过去一看,越看越发现不对劲。<br />
贺听澜居然在镂字!<br />
只见贺听澜用小刀一点点把树叶上面一层的部分刮掉,只留下面那层薄薄的树叶经脉。<br />
透光的部分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字,贺听澜将树叶举起来,阳光从镂空的树叶经脉中穿过,映得这些字像是泛着金光。<br />
“以前怎么不知道你还有这本事呢?”傅彦不禁赞叹道。<br />
“哼,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贺听澜神气地扬扬下巴,“不过不用担心,反正以后的日子还长,你会慢慢知道的。”<br />
“以后的日子”这几个字在一瞬间击中了傅彦,他不由得笑了,“好啊。”<br />
贺听澜雕完第一片树叶,迫不及待地挂在了柿子树上。<br />
“希望这棵树上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傅彦读了出来,“你许的第一个愿望竟然不是关于你自己的?”<br />
“怎么不是?”贺听澜道,“我再写一个放上去,也算在其中了。”<br />
“也对。”傅彦点点头,把自己的树叶也挂了上去,“那我就借你的光了。”<br />
“河清海晏,家人康健,永结同心?”贺听澜也将傅彦的读了出来,笑着打趣道:“小傅大人还挺周到的嘛。”<br />
“嗯。”傅彦道,“许愿树的主人都发话让整棵树上的愿望全部成真了,我不得多许点?”<br />
贺听澜乐了,“那我也再挂一个。”<br />
说完,贺听澜又找到一片漂亮的树叶,开始雕字。<br />
傅彦想凑过去看,谁知贺听澜竟然捂着不让自己看。<br />
“写的什么啊,还神神秘秘的。”傅彦嘀咕道。<br />
“这个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不灵了。”贺听澜道,然后纵身一跃,将手中的树叶挂在了柿子树最高的枝桠上。<br />
“好了,许愿完成,咱们该回去听课了。”贺听澜拍拍手,拉着傅彦便往回走去。<br />
“你到底写的什么嘛?”傅彦还是很好奇。<br />
“不告诉你。”<br />
“我写的都告诉你了。”<br />
“那我写的第一个不也告诉你了嘛?”<br />
“那不公平,你写了两个。”<br />
“谁让我是许愿树之主呢?”<br />
“哎呀你说嘛,到底写了什么?是不是跟我有关?”<br />
“嘿嘿~”<br />
“别光嘿嘿,你一嘿嘿我就感觉不是什么好事。”<br />
“嘿嘿嘿~”<br />
“嘿三下也不行!”<br />
“那我嘿四下,嘿嘿嘿嘿!”<br />
“贺听澜!”<br />
两人打打闹闹一路跑回了书院,彼时学生们已经开始往明伦堂走了。<br />
二人见状立刻混入其中,假装自己也是凌霄书院的一名学生。<br />
课上,傅彦忍不住朝贺听澜的方向看去。<br />
只见他专心致志地听着夫子讲课,脸上是从未有过的认真。<br />
傅彦看得有些出神,浑然不知此刻他们的状态好像颠倒了。<br />
一向活泼好动的贺听澜成了最认真听课的那个,而一向认真听课的自己却在此刻走神了。<br />
他突然有些恍惚,过去的画面和此刻重叠,让人一时间分不清是真是假。<br />
就好像自己还在国子学的学堂里,台上夫子讲得头头是道,窗外风铃声阵阵,清脆悦耳,淡淡的纸墨香萦绕在鼻间。<br />
而自己的身侧,真的坐着这样一位同窗。<br />
下午的课结束后,贺听澜提议时辰不早了,他们也该回去了。<br />
“也可以不回去。”傅彦神神秘秘地说。<br />
“可是再不回去就宵禁了啊。”贺听澜道,“难不成你想在这里过夜?”<br />
“也不是不可以。”傅彦拉起贺听澜的手便往入云峰的最高处跑去,“你说得对,来都来了,怎么能少得了看星星?”<br />
两人来到一处房间,隔大老远贺听澜就闻到了熟悉的红果清香。<br />
“不会吧……”贺听澜喃喃道,“这些是你准备的?”<br />
“既然要故地重游,那就要全面一点。”傅彦笑着说道。<br />
是夜,天气格外晴朗,天上的星星似乎都比平时亮很多。<br />
两人拿着一根芦苇杆,爬到屋顶上,掀开一片瓦片,将芦苇杆放下去,精准无误地插//进酒坛子里。<br />
贺听澜猛吸一口,感慨道:“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感觉。”<br />
傅彦笑了,也跟着吸了一口红果酒,躺在贺听澜身边,望着天上的星星发呆。<br />
“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这里喝酒的时候吗?”傅彦突然开口道。<br />
“当然记得,那天我还亲了你一口。”<br />
傅彦一阵脸红,“差点没把我吓得从房顶滚下去。”<br />
“结果亲完我就忘了。”<br />
“简直太不像话!”<br />
贺听澜翻身凑到傅彦跟前,歪着脑袋问:“那再亲一个?这次我保证不会忘。”<br />
傅彦看着他亮亮的眼睛,比天上的星星还夺目,一时间有些出神。<br />
但他没有多想,下意识地亲了上去。<br />
这下真的忘不掉了。<br />
第282章<br />
贺听澜在宁远郡待了一年多, 便准备动身前往下一个州郡了。<br />
当初赵承安派他以军器监指挥同知的身份云游天下,为的就是代替赵承安走访并查看各个州郡的军器布防,以及确保各地方军队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新式战车。<br />
贺听澜知道,自己是赵承安放在外面的一双眼睛, 要将各地的真实情况回禀于他。<br />
而这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处于边境线上的各个州郡。<br />
四年多的时间里, 贺听澜基本已经走遍了大半边境州郡, 原本打算继续往东北方向走, 估计再过个两三年就能回到金陵城。<br />
谁知西域诸国突然产生战乱, 不少部族和小国都在找中原购买铁器。<br />
贺听澜意外了解到西域人打仗时给马匹的盔甲轻便又极具韧性, 以至于战马损耗极少, 仅有中原人打仗时的一半。<br />
于是他便对此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br />
要知道中原不产优质战马, 那些耐力强、灵活聪明还能听懂主人的意思的战马一匹就要数百两银子。<br />
如此昂贵的战马投入战争后若是损耗严重,便是军费再充裕的军队也是吃不消的。<br />
大梁的军队不是没有花心思训练过骑兵,只是战马身上的盔甲包裹得太严则会导致战马束手束脚、不够灵活,耐力也会因为沉重的甲胄而很快消耗殆尽。<br />
可若是盔甲覆盖得太少,又很容易导致战马被击中要害。<br />
这也是大梁骑兵一直难以与北疆抗衡的原因之一。<br />
既然北疆与大梁的关系紧张, 不如采用曲线救国的方法, 从西域下手。<br />
西域、北疆和大梁形成了一种相互掣肘却又格外稳固的三角关系, 如今西域的丹陀族正和北疆部落有冲突,若是此时大梁能带着足够的粮食援助丹陀,从而进入西域境内,也可以趁机调查一下战马甲胄的奥秘。<br />
贺听澜将自己的想法告知赵承安后,这位年轻的帝王表示十分赞同,并说如果此行能够有所收获,或许可以改变大梁骑兵的未来。<br />
赵承安大笔一挥,命郁云骞带一万石粮食前往西域,并让贺听澜乔装打扮成一名普通的辎重小将, 与郁云骞汇合后进入西域境内,暗中探查。<br />
如此一来,贺听澜便不必绕路,直接从宁远郡出发即可。<br />
傅彦一开始是反对他去西域的,毕竟那边正值战乱,战事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br />
但他也知道贺听澜是一定会去的。<br />
“多余的话不必多说,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切莫以身犯险。”临别时傅彦嘱咐道,“相信很快我们就能在金陵城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