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阶不以为然:“严老贼如果甘心当缩头乌龟,暂且可保性命无忧。<br />
“胡玉成那边碰壁的消息传回京后,凭我对严老贼的了解,他恐怕还是不敢轻举妄动。<br />
“到了他这个地步,不会像毛头小子般莽撞了,他会选择隐忍。<br />
“严梁素来孝顺,严述倘若执意保守行事,他虽不满,也不会轻易忤逆。<br />
“但他既然私下里已经有了动作,足见不是不愿意忤逆,而是差着一股推动他向前的力量。”<br />
说到这里,他把面前那一摞卷宗往前推了推:“这些东西虽然不足以让严家偿还全部罪孽,但对风雨飘摇的严家来说,也会是一个不小的创击。<br />
“我们可以用来做个引子。”<br />
“怎么做?”<br />
“胡玉成那边的回音要么是今明两日到来,要么便不会到来了。不管有没有,这状况都足以令严家焦灼。”<br />
陆阶说到这里看向了杨伯农,“明日一早,你把这些整理成册,写好折子,送到大理寺。<br />
“我相信,大理寺一定会有风声传到严家耳中去。<br />
“我们要在严家的焦灼之上再添一把火。”<br />
其余三人听到这里,俱都相视了一眼。<br />
第411章 何妨杀出一条生路!<br />
灵堂里的棺材空了一具,无端显得空荡起来。<br />
严渠小跑着冲进来的时候,道士们坐在棺材两边进行例行的颂经超度,严梁坐于旁侧白幡之后给严夫人写祭文。一众庶子女们跪在地下,按长幼次序,轮番上香。<br />
“大哥!”<br />
严渠绕过了他们直奔经幡后头,深秋的天里脸上有薄汗,气息也是未平的:“派出去的人回来了,他们,他们铩羽了!”<br />
严梁双眼望着笔下,一手楷书端正隽秀,不假思索,未有一丝停顿。<br />
“大哥!”严渠抽走他手里的笔,“他们从杭州回来了,没见到胡玉成!胡玉成带兵出海了!他帮不到我们了!”<br />
严梁抬起头来,目光在他脸上停顿片刻,然后把笔收回来,继续写:“但凡你只剩下唯一的希望,这个希望就总会有一半的几率让你失望。失败了,不也应该在意料之中吗?”<br />
严渠怔怔望着他,回头看了一眼满堂的人,哑着嗓音问他:“你是不是早就已经预料到了?你早就知道了?”<br />
严梁垂着眼,直到把最后一句写完,才把笔搁下来。<br />
“胡家与严家的关系,陆阶难道不知道吗?祖父有多重视胡玉成,陆阶他们就会有多想要阻断这层关系。<br />
“当我们为着手头之事焦头烂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人手南下进行阻扰。”<br />
“可他们怎么能做到?”严渠攥出了双拳,“他们怎么可能号令得了胡玉成?那可是手拥重兵的戍边大将!”<br />
“陆阶号令不了,不是有沈博吗?”严梁望着他。<br />
严渠愣住:“沈博,他不是去西北巡视了吗?”<br />
说完他面色一变,脱口又道:“你的意思是,他假借出京去西北巡视,结果却改道去了东南号令胡玉成?”<br />
严梁望着眼前漂浮的经幡:“普天之下还能号令得动胡玉成的人,除了皇上之外,只有严家和沈博了。<br />
“既然陆阶他们已经想到阻止,当然就会奔着必胜的决心而去。这种情况下沈博不亲自去,谁又能办得到?”<br />
严渠白着脸后退了半步:“他们竟如此阴险,他们竟抢在了我们前头?”<br />
说到这里他又倏地抬头:“这可是死罪!这是欺君!沈博身为京官,又是掌领兵部的重臣,他竟敢私自改道南下,这不是现成的罪状吗?<br />
“我们得将他告到皇上那儿去!”<br />
“晚了。”<br />
严梁站起来,“等你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自然也已经离开杭州,回到了本来的路线上。<br />
“西北本来就是他的阵地,那里至少有一半是他的下属,想要替他遮满,岂不是轻而易举?<br />
“况且,我们也抽不出手来揪他的把柄了。”<br />
他看着严渠:“胡玉成那边的希望已然破灭,现如今我们已然陷入水深火热。<br />
“内阁的案子只剩两天就要交差,注定是不能办的圆满了。<br />
“如此一来,皇上必会降罪。<br />
“亲手查办了十三个官员,我们失去了十三个帮手,还已经失去了一批人的心。<br />
“如今案子办的不如意,皇上再做出些裁决,严家纵然不会抄家问斩,也已经等同于剁了足又砍了手。<br />
“你说一个无手无足之人,连活命都成问题了,这种时候还想着去告一个根本没有证据的状,有用吗?”<br />
严渠说不出话来。<br />
严梁越过他,走出门外。<br />
家丁迎面走过来,脸上同样有着仓惶之色:“大公子,老太爷那边……那边有请。”<br />
最近同样的神色看的太多,实在不足为奇,严梁只是看了他一眼,就朝着上房走去。<br />
上房里几个被提上来主事的姨娘和管事娘子都立在门内,大家都很沉默,连东西两面厢房廊下挂着的几架鹦鹉画眉都安静了许多。<br />
严梁直接从庭院里走过去,渐渐听到了来自几个小庶女的低微的啜泣声,又伴随着姨娘的低声呵斥。<br />
屋里头,严颂和老夫人坐在上首,俱都无言。在夫家强势了一辈子的老夫人此时佝偻身躯,宛如一夜之间已经腐朽。<br />
“大公子来了。”<br />
大家听到通报,都慌忙让出路来。<br />
姨娘及庶女们惊惶地屈膝行礼。<br />
严梁直直走到严颂面前行了个礼。<br />
严颂起身指了指书房,祖孙俩一前一后出了院子。<br />
“你也已经知道了?”严颂扶着桌子缓慢的坐下。<br />
严梁点头:“老三方才告诉了我。”<br />
“大势已去……”严颂哀叹,从抽屉里拿出来几张路引,还有几张入籍文书:“这是往东南去的,我让人给你和荣哥儿善姐儿另拟了名字,明日天一亮,你便以巡视田庄为名带他们出城去吧。<br />
“服侍你们的人会在沿途不断接应,最终汇合一处同你们南下。<br />
“江南靠海的几座小城里皆有我们的田庄商铺,银庄里也有足够的存额,够你带着他们好好过活的了。<br />
“若是有变,杭州城里有几个常年出海的商户,曾经受过咱们家的关照,只要你找到他们,他们便会带你们上船。去了海外,谁也管你们不着了!”<br />
“祖父!”<br />
严梁抬起通红的双眼。<br />
严颂又拿出一个匣子:“商户的名字住处都在里头,还有严家的族谱,你将来不管到哪儿,都务必把咱们的香火延续下去。如此,我也就算不愧对祖宗了。”<br />
“祖父!”严梁扑通跪下来,“眼下远未到山穷水尽之地步,您何须如此?<br />
“孙儿身为严家子孙,又岂可于危难之时抛下祖父母不顾而苟且偷生?”<br />
“等到了山穷水尽,就晚了!”严颂眼里浮出泪花,“你父亲死的那般突然,谁能料得到?<br />
“后日就到了我向皇上交差的期限,宫里正等着我呢!<br />
“一旦降罪,沈家陆家必会趁此机会落井下石!难道非得等到那个时候再匆忙行事吗?<br />
“你本是个头脑清醒的男儿,从非迂腐之人,就更不要在此时犯糊涂!”<br />
“祖父是在让孙儿当个不孝不悌不仁不义之人!”严梁紧攥着他的手腕,双目迸出锐光:“孙儿从小仰慕祖父,在我心中您是一等一的大丈夫,如何严家被逼到了此时此刻,您却反而退让了?<br />
“我从未听说过两军交战之时,是靠退让保住城池的,与其殚精竭虑替孙儿两个孩子谋求出路,我倒宁愿祖父趁着眼下余力尚存,依孙儿之言下定决心杀出一条生路!”<br />
第412章 想沉沦吗?也行<br />
严颂看他片刻,把腕上的手拂开:“谈何容易?<br />
“皇上倚赖的几大衙门,锦衣司我们已经失败了,军防上没有比胡玉成更为合适之人。司礼监那边我们也已失守,从前如同铁板一般的内阁,已经杀进去了一个陆阶。<br />
“以上几处,没有一处是我们可以完全掌控的。<br />
“除此之外,陆阶入阁后,朝堂之上原先摇摆不定的那些人,已经倒去了大半。<br />
“如今还围绕在你我身旁的,只有利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这一批了。<br />
“可仅凭如今我们这些力量,还能够与陆家沈家较劲吗?<br />
“即便是按照你所说的夺权,便是成事,如何能够控制得住局势?<br />
“皇上龙体已经不妙了,纵然我们不动手,陆阶他们也早就防备着这一刻。皇上一倒,太子上位,哪里还有我们的机会?”<br />
严梁站起来:“如果太子上不了位呢?”<br />
严颂目光骤然一凝。<br />
严梁扬臂指着宫廷方向:“皇上的刀已经架在我们脖子上,那太子既然已经与沈陆两家勾结,将来登位必然也不容你我!<br />
“这样的储君留着干什么?既然要做,自然是要做个干净!”<br />
严颂站起来:“你好大的胆子!这样的主意你也敢出?”<br />
“有何不敢?”严梁把手放下来,双目喷火:“蝼蚁尚且偷生,我严梁为何要等死?<br />
“我严家为朝廷,为社稷,为皇上,鞠躬尽瘁,是没有立下过功劳吗?<br />
“那所谓的枉死的万千忠臣和黎民百姓,是仅死于我严家一家之手吗?<br />
“就算我严家盘踞朝堂,一手遮天,宫里不知道吗?他出言阻止过吗?这不是他想要的吗?<br />
“我们不过是他的刽子手!<br />
“是他养的一条狗!<br />
“他把我们给养壮了,才能去替他杀人!<br />
“给杨廷芳论罪,是他的主意!是他想杀!祖父您做了什么?您不过是顺应了他的心意,替他背下了这个骂名!
“胡玉成那边碰壁的消息传回京后,凭我对严老贼的了解,他恐怕还是不敢轻举妄动。<br />
“到了他这个地步,不会像毛头小子般莽撞了,他会选择隐忍。<br />
“严梁素来孝顺,严述倘若执意保守行事,他虽不满,也不会轻易忤逆。<br />
“但他既然私下里已经有了动作,足见不是不愿意忤逆,而是差着一股推动他向前的力量。”<br />
说到这里,他把面前那一摞卷宗往前推了推:“这些东西虽然不足以让严家偿还全部罪孽,但对风雨飘摇的严家来说,也会是一个不小的创击。<br />
“我们可以用来做个引子。”<br />
“怎么做?”<br />
“胡玉成那边的回音要么是今明两日到来,要么便不会到来了。不管有没有,这状况都足以令严家焦灼。”<br />
陆阶说到这里看向了杨伯农,“明日一早,你把这些整理成册,写好折子,送到大理寺。<br />
“我相信,大理寺一定会有风声传到严家耳中去。<br />
“我们要在严家的焦灼之上再添一把火。”<br />
其余三人听到这里,俱都相视了一眼。<br />
第411章 何妨杀出一条生路!<br />
灵堂里的棺材空了一具,无端显得空荡起来。<br />
严渠小跑着冲进来的时候,道士们坐在棺材两边进行例行的颂经超度,严梁坐于旁侧白幡之后给严夫人写祭文。一众庶子女们跪在地下,按长幼次序,轮番上香。<br />
“大哥!”<br />
严渠绕过了他们直奔经幡后头,深秋的天里脸上有薄汗,气息也是未平的:“派出去的人回来了,他们,他们铩羽了!”<br />
严梁双眼望着笔下,一手楷书端正隽秀,不假思索,未有一丝停顿。<br />
“大哥!”严渠抽走他手里的笔,“他们从杭州回来了,没见到胡玉成!胡玉成带兵出海了!他帮不到我们了!”<br />
严梁抬起头来,目光在他脸上停顿片刻,然后把笔收回来,继续写:“但凡你只剩下唯一的希望,这个希望就总会有一半的几率让你失望。失败了,不也应该在意料之中吗?”<br />
严渠怔怔望着他,回头看了一眼满堂的人,哑着嗓音问他:“你是不是早就已经预料到了?你早就知道了?”<br />
严梁垂着眼,直到把最后一句写完,才把笔搁下来。<br />
“胡家与严家的关系,陆阶难道不知道吗?祖父有多重视胡玉成,陆阶他们就会有多想要阻断这层关系。<br />
“当我们为着手头之事焦头烂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人手南下进行阻扰。”<br />
“可他们怎么能做到?”严渠攥出了双拳,“他们怎么可能号令得了胡玉成?那可是手拥重兵的戍边大将!”<br />
“陆阶号令不了,不是有沈博吗?”严梁望着他。<br />
严渠愣住:“沈博,他不是去西北巡视了吗?”<br />
说完他面色一变,脱口又道:“你的意思是,他假借出京去西北巡视,结果却改道去了东南号令胡玉成?”<br />
严梁望着眼前漂浮的经幡:“普天之下还能号令得动胡玉成的人,除了皇上之外,只有严家和沈博了。<br />
“既然陆阶他们已经想到阻止,当然就会奔着必胜的决心而去。这种情况下沈博不亲自去,谁又能办得到?”<br />
严渠白着脸后退了半步:“他们竟如此阴险,他们竟抢在了我们前头?”<br />
说到这里他又倏地抬头:“这可是死罪!这是欺君!沈博身为京官,又是掌领兵部的重臣,他竟敢私自改道南下,这不是现成的罪状吗?<br />
“我们得将他告到皇上那儿去!”<br />
“晚了。”<br />
严梁站起来,“等你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自然也已经离开杭州,回到了本来的路线上。<br />
“西北本来就是他的阵地,那里至少有一半是他的下属,想要替他遮满,岂不是轻而易举?<br />
“况且,我们也抽不出手来揪他的把柄了。”<br />
他看着严渠:“胡玉成那边的希望已然破灭,现如今我们已然陷入水深火热。<br />
“内阁的案子只剩两天就要交差,注定是不能办的圆满了。<br />
“如此一来,皇上必会降罪。<br />
“亲手查办了十三个官员,我们失去了十三个帮手,还已经失去了一批人的心。<br />
“如今案子办的不如意,皇上再做出些裁决,严家纵然不会抄家问斩,也已经等同于剁了足又砍了手。<br />
“你说一个无手无足之人,连活命都成问题了,这种时候还想着去告一个根本没有证据的状,有用吗?”<br />
严渠说不出话来。<br />
严梁越过他,走出门外。<br />
家丁迎面走过来,脸上同样有着仓惶之色:“大公子,老太爷那边……那边有请。”<br />
最近同样的神色看的太多,实在不足为奇,严梁只是看了他一眼,就朝着上房走去。<br />
上房里几个被提上来主事的姨娘和管事娘子都立在门内,大家都很沉默,连东西两面厢房廊下挂着的几架鹦鹉画眉都安静了许多。<br />
严梁直接从庭院里走过去,渐渐听到了来自几个小庶女的低微的啜泣声,又伴随着姨娘的低声呵斥。<br />
屋里头,严颂和老夫人坐在上首,俱都无言。在夫家强势了一辈子的老夫人此时佝偻身躯,宛如一夜之间已经腐朽。<br />
“大公子来了。”<br />
大家听到通报,都慌忙让出路来。<br />
姨娘及庶女们惊惶地屈膝行礼。<br />
严梁直直走到严颂面前行了个礼。<br />
严颂起身指了指书房,祖孙俩一前一后出了院子。<br />
“你也已经知道了?”严颂扶着桌子缓慢的坐下。<br />
严梁点头:“老三方才告诉了我。”<br />
“大势已去……”严颂哀叹,从抽屉里拿出来几张路引,还有几张入籍文书:“这是往东南去的,我让人给你和荣哥儿善姐儿另拟了名字,明日天一亮,你便以巡视田庄为名带他们出城去吧。<br />
“服侍你们的人会在沿途不断接应,最终汇合一处同你们南下。<br />
“江南靠海的几座小城里皆有我们的田庄商铺,银庄里也有足够的存额,够你带着他们好好过活的了。<br />
“若是有变,杭州城里有几个常年出海的商户,曾经受过咱们家的关照,只要你找到他们,他们便会带你们上船。去了海外,谁也管你们不着了!”<br />
“祖父!”<br />
严梁抬起通红的双眼。<br />
严颂又拿出一个匣子:“商户的名字住处都在里头,还有严家的族谱,你将来不管到哪儿,都务必把咱们的香火延续下去。如此,我也就算不愧对祖宗了。”<br />
“祖父!”严梁扑通跪下来,“眼下远未到山穷水尽之地步,您何须如此?<br />
“孙儿身为严家子孙,又岂可于危难之时抛下祖父母不顾而苟且偷生?”<br />
“等到了山穷水尽,就晚了!”严颂眼里浮出泪花,“你父亲死的那般突然,谁能料得到?<br />
“后日就到了我向皇上交差的期限,宫里正等着我呢!<br />
“一旦降罪,沈家陆家必会趁此机会落井下石!难道非得等到那个时候再匆忙行事吗?<br />
“你本是个头脑清醒的男儿,从非迂腐之人,就更不要在此时犯糊涂!”<br />
“祖父是在让孙儿当个不孝不悌不仁不义之人!”严梁紧攥着他的手腕,双目迸出锐光:“孙儿从小仰慕祖父,在我心中您是一等一的大丈夫,如何严家被逼到了此时此刻,您却反而退让了?<br />
“我从未听说过两军交战之时,是靠退让保住城池的,与其殚精竭虑替孙儿两个孩子谋求出路,我倒宁愿祖父趁着眼下余力尚存,依孙儿之言下定决心杀出一条生路!”<br />
第412章 想沉沦吗?也行<br />
严颂看他片刻,把腕上的手拂开:“谈何容易?<br />
“皇上倚赖的几大衙门,锦衣司我们已经失败了,军防上没有比胡玉成更为合适之人。司礼监那边我们也已失守,从前如同铁板一般的内阁,已经杀进去了一个陆阶。<br />
“以上几处,没有一处是我们可以完全掌控的。<br />
“除此之外,陆阶入阁后,朝堂之上原先摇摆不定的那些人,已经倒去了大半。<br />
“如今还围绕在你我身旁的,只有利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这一批了。<br />
“可仅凭如今我们这些力量,还能够与陆家沈家较劲吗?<br />
“即便是按照你所说的夺权,便是成事,如何能够控制得住局势?<br />
“皇上龙体已经不妙了,纵然我们不动手,陆阶他们也早就防备着这一刻。皇上一倒,太子上位,哪里还有我们的机会?”<br />
严梁站起来:“如果太子上不了位呢?”<br />
严颂目光骤然一凝。<br />
严梁扬臂指着宫廷方向:“皇上的刀已经架在我们脖子上,那太子既然已经与沈陆两家勾结,将来登位必然也不容你我!<br />
“这样的储君留着干什么?既然要做,自然是要做个干净!”<br />
严颂站起来:“你好大的胆子!这样的主意你也敢出?”<br />
“有何不敢?”严梁把手放下来,双目喷火:“蝼蚁尚且偷生,我严梁为何要等死?<br />
“我严家为朝廷,为社稷,为皇上,鞠躬尽瘁,是没有立下过功劳吗?<br />
“那所谓的枉死的万千忠臣和黎民百姓,是仅死于我严家一家之手吗?<br />
“就算我严家盘踞朝堂,一手遮天,宫里不知道吗?他出言阻止过吗?这不是他想要的吗?<br />
“我们不过是他的刽子手!<br />
“是他养的一条狗!<br />
“他把我们给养壮了,才能去替他杀人!<br />
“给杨廷芳论罪,是他的主意!是他想杀!祖父您做了什么?您不过是顺应了他的心意,替他背下了这个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