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淡泊的月色透过雕花木格在青砖地上织出菱纹,李安甫盯着那团游动的光斑,恍惚看见父亲临行前甲胄上的浮光。<br />
白幡忽而被穿堂风掀起一角,露出楠木棺椁边缘凝结的暗褐色血斑,像是有人蘸着朱砂在素绢上点了两笔未完的寒梅。<br />
"世子当心门槛。"<br />
老仆颤巍巍的提醒惊破满室檀香。<br />
李安甫这才惊觉自己左手正死死掐着漆柱,指甲缝里嵌着朱漆碎屑,与虎口那道新愈的箭伤融成暗红。<br />
他望着母亲素白罗裙下踉跄的绣履,想起七岁那年随父亲巡视边关,城头箭雨里那双始终护在他眼前的温暖手掌。<br />
棺盖开启的吱呀声撕开裂帛。<br />
周莹的指甲划过棺沿,在乌木上划出细长白痕。<br />
她俯身时鬓边素银步摇勾住李书珩胸前半块残甲,碎玉坠子与铁片相击,铮然如当年洞房花烛夜合卺酒盏相碰的清音。<br />
"书珩……”<br />
周莹的呼唤裹着血沫,像春蚕啃噬桑叶般细细碎碎地漫出来。<br />
她忽然攥住李书珩腰间的玉带钩,青铜饕餮纹路硌得掌心泛青。<br />
李安甫记得这个动作,之前父亲每次出征或是出门,母亲也是这样攥着玉带钩,将平安符塞进他护心镜后的夹层。<br />
另一边,武思言立在次棺前,满头银丝映着烛火竟似落了层薄雪。<br />
二十几载的风霜此刻全化作眼角细纹,随目光在断剑上游走。<br />
那柄御赐青釭剑自剑锷处断裂,缺口处还粘着几缕鲜卑人的红褐鬈发。<br />
武思言忽然伸手去摘李元胜颌下长须系着的五色丝绦——端午时她亲手为夫君编的百索,如今浸透血污,硬结成暗紫色的痂。<br />
"祖母!"<br />
李安甫箭步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老人,触手却是冰凉的泪珠。<br />
武思言枯瘦的手指突然攥紧孙儿手腕,力道大得仿佛要捏碎他的腕骨:"安甫,让我好好陪陪他们吧……"<br />
“祖母……”<br />
灵堂忽而灌进穿堂风,白烛晃动的光影里,李安甫仿佛又看见从前王府里言笑晏晏的场景。<br />
西厢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br />
周莹晕倒在供桌前,打翻的祭酒顺着青砖缝蜿蜒成溪,浸湿了她亲手缝制的千层底云头履。<br />
李安甫冲过去时嗅到母亲发间淡淡的沉水香,这味道昨夜还萦绕在他替父撰写的请战书卷轴上。<br />
此刻却混着血腥气,凝成喉间铁锈味的哽咽。<br />
武思言突然发狠扯断颈间玛瑙璎珞,浑圆珠子噼啪砸在棺盖上。<br />
"李元胜!"<br />
她哑着嗓子捶打棺木,龟甲似的指甲劈裂也浑然不觉,"说好要带我回陇西看杏花的……"<br />
说着,武思言抓起供盘里的面人——是她按照李元胜容貌捏的,此刻糖汁正从裂开的头颅缓缓渗出,甜腻气息裹着香灰在灵堂盘旋。<br />
夜色渐浓时,李安甫跪在棺椁前,一言不发地数着棺椁上的铜钉。<br />
九寸长的镇魂钉共七七四十九枚,钉帽上的蟠螭纹与他腰间玉佩如出一辙。<br />
去年生辰父亲赠玉时曾说:"蟠螭护主,可挡煞气",此刻玉佩却贴着他突突跳动的太阳穴,冷得像塞外永冻的玄冰。<br />
灵堂外的老槐树忽然扑簌簌落下枯叶,打着旋儿贴上窗棂。<br />
李安甫望着叶片上虫蛀的孔洞,想起菩提城驿报里那句"箭矢洞穿护心镜"。<br />
他伸手去接飘进来的残叶,触到母亲无声坠落的泪——那滴泪滑过他掌纹交错的战场,最终跌碎在青砖缝里,洇开深色痕迹,像极了舆图上未干的朱砂笔迹。<br />
父亲,孩儿真的想你……<br />
……<br />
灵堂里的烛火将尽,檐角铜铃忽然轻响。<br />
苏珏踏着满地碎银似的月光进来,鸦青道袍下摆扫过门槛,惊起几粒香灰。<br />
他望着跪在蒲团上的李安甫的背影,想起当年初见时,这孩子也是这样绷直脊梁,任风雨飘摇,也不肯挪动分毫。<br />
"世子可记得《尉缭子》第八篇?"<br />
苏珏将白瓷药瓶搁在供桌,惊走正在舔舐酒渍的野猫。<br />
他俯身捡起周莹掉落的白玉簪,簪头雕的并蒂莲缺了半片花瓣——李书珩去年秋猎得的战利品。<br />
李安甫肩头微颤,视线仍凝在棺椁交错的阴影里:"记得,先生曾说'胜败有数,生死无常'。"<br />
话音未落,喉间忽哽,最后那个"常"字碎在齿间,化作白雾消散在寒夜中。<br />
苏珏解下鹤氅裹住李安甫单薄身躯,忍冬香混着硝石气息漫开。<br />
苏先生日夜教导,正是这股药香萦绕在李安甫的鼻尖。<br />
他再熟悉不过。<br />
"王爷风骨长存。"<br />
苏珏忽然握住李安甫冰凉的手指按向自己的胸口,"我们都还活着,活着才能替王爷报仇,实现他天下归一的心愿。"<br />
更漏声里,李安甫渐渐松了紧绷的肩胛。<br />
他额头抵着苏珏腰间的玉带,那里系着去岁生辰时他亲手打磨的玉佩。<br />
当第一声呜咽冲破喉关,苏珏的衣袖已浸透温热,他像当年教李安甫执笔般轻拍李安甫颤抖的脊骨:"世子殿下,哭吧,眼泪洗得净战甲血污,冲不垮李家风骨。"<br />
“先生……我……”<br />
此时,王府的西厢内。<br />
李明月盯着案上裂成两半的羊脂玉佩,指尖反复摩挲断口处"安乐"二字。<br />
这是兄长在自己十岁那年亲手系上的,如今青绳犹存温润,玉却已沁入血色。<br />
窗外飘来守夜人的梆子声,恍惚间化作嘉峪关寒风中飘摇的军鼓。<br />
"侯爷,药煎好了。"<br />
侍女捧着漆盘在门外轻唤。<br />
李明月恍若未闻,正将染血的舆图铺满整张花梨木榻。<br />
朱砂标记的行军路线与记忆中的轨迹分毫不差,就连那支穿透护心镜的狼牙箭,落点都与前世如出一辙。<br />
他发狠扯开衣襟,三道狰狞的疤痕横亘胸膛——这是上辈子在嘉峪关留下的。<br />
此刻却在提醒着他自己的无能为力。<br />
呵呵……<br />
天意难断。<br />
为什么让他再一次经历痛苦,难道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刻骨铭心,痛彻心扉吗?<br />
李明月不明白,却在心里怨恨自己的无能为力。<br />
铜镜中映出扭曲的面容,与前世周灵王的悲戚渐渐重叠。<br />
“你看,你还是一败涂地,李明月……”<br />
酒壶倾倒时,琥珀光淹没了案头未写完的急报,墨迹在桑皮纸上晕成菩提城轮廓。<br />
既然还是重蹈覆辙,他便剑指长安!<br />
再这之前,他必须解决掉城外的鲜卑军。<br />
“侯爷,苏先生求见。”<br />
思绪纷飞间,门外想起亲卫的奏报,暂时将李明月拉回了红尘人间。<br />
“快请。”<br />
第242章 越鸟难啼<br />
“侯爷, 苏先生求见。”<br />
思绪纷飞间,门外想起亲卫的奏报,暂时将李明月拉回了红尘人间。<br />
“快请。”<br />
李明月起身收起榻上的舆图, 整个人舒展开来。<br />
苏珏推门而入,手中还托着侍女方才送的药。<br />
“侯爷,长安城外已经是鹬蚌相争了。”<br />
苏珏没有多说什么, 只说了李明月现下最关心的, 并放下手中的托盘。<br />
“烦请苏先生告诉沈爷, 好好等着冀州的东风。”<br />
“好, 苏某明白。”<br />
应和着二人的对话,长安城此时并不乐观。<br />
城门城垛上的积雪被血染成胭脂色,守城校尉张焕将断刀插进墙缝, 望着城外黑压压的联军帐幕。<br />
昨夜禁军突袭撕开的缺口, 黎明前又被朔方军的铁浮屠填上。<br />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忽然听见垛口传来孩童清亮的歌谣。<br />
"青雀衔珠过渭水,白骨堆成白玉阶……"<br />
两个总角小儿蹲在尸堆旁翻找箭矢,冻红的手指掰开阵亡士兵的掌心。<br />
张焕正要呵斥, 却见他们从死人怀里摸出半块硬饼,欢呼着跑向蜷在瓮城下的老妇。<br />
那妇人将饼掰碎泡在雪水里, 浑浊的眼珠盯着城门楼上的蟠龙旗。<br />
“竟然已是这般田地……”<br />
伴随着张焕的一声叹息。太极殿前的铜鹤在寒风中嗡鸣。<br />
楚云轩掀开织金帷幔, 看见十二旒冕在晨曦中投下细密的影。<br />
他伸手抚过御案积灰的《盐铁论》, 指尖沾着去年中秋洒落的桂花醴。殿外传来窸窣响动, 户部尚书王邈抱着账簿跌在门槛上。<br />
"陛、陛下……"<br />
王邈额角渗出冷汗, "太仓存粮仅够支应半月, 若再不开城门放流民……"<br />
"开仓。"<br />
楚云轩打断他, "务必保证军队粮草充足。"<br />
老臣猛然抬头, 冠冕歪斜露出花白鬓角。<br />
他记得三年前谏言减赋, 被楚云轩用砚台砸破额角,此刻御阶上那人却解下腰间螭纹玉佩:"此物拿去,明日一早,你以寡人的名义开设粥棚。"
淡泊的月色透过雕花木格在青砖地上织出菱纹,李安甫盯着那团游动的光斑,恍惚看见父亲临行前甲胄上的浮光。<br />
白幡忽而被穿堂风掀起一角,露出楠木棺椁边缘凝结的暗褐色血斑,像是有人蘸着朱砂在素绢上点了两笔未完的寒梅。<br />
"世子当心门槛。"<br />
老仆颤巍巍的提醒惊破满室檀香。<br />
李安甫这才惊觉自己左手正死死掐着漆柱,指甲缝里嵌着朱漆碎屑,与虎口那道新愈的箭伤融成暗红。<br />
他望着母亲素白罗裙下踉跄的绣履,想起七岁那年随父亲巡视边关,城头箭雨里那双始终护在他眼前的温暖手掌。<br />
棺盖开启的吱呀声撕开裂帛。<br />
周莹的指甲划过棺沿,在乌木上划出细长白痕。<br />
她俯身时鬓边素银步摇勾住李书珩胸前半块残甲,碎玉坠子与铁片相击,铮然如当年洞房花烛夜合卺酒盏相碰的清音。<br />
"书珩……”<br />
周莹的呼唤裹着血沫,像春蚕啃噬桑叶般细细碎碎地漫出来。<br />
她忽然攥住李书珩腰间的玉带钩,青铜饕餮纹路硌得掌心泛青。<br />
李安甫记得这个动作,之前父亲每次出征或是出门,母亲也是这样攥着玉带钩,将平安符塞进他护心镜后的夹层。<br />
另一边,武思言立在次棺前,满头银丝映着烛火竟似落了层薄雪。<br />
二十几载的风霜此刻全化作眼角细纹,随目光在断剑上游走。<br />
那柄御赐青釭剑自剑锷处断裂,缺口处还粘着几缕鲜卑人的红褐鬈发。<br />
武思言忽然伸手去摘李元胜颌下长须系着的五色丝绦——端午时她亲手为夫君编的百索,如今浸透血污,硬结成暗紫色的痂。<br />
"祖母!"<br />
李安甫箭步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老人,触手却是冰凉的泪珠。<br />
武思言枯瘦的手指突然攥紧孙儿手腕,力道大得仿佛要捏碎他的腕骨:"安甫,让我好好陪陪他们吧……"<br />
“祖母……”<br />
灵堂忽而灌进穿堂风,白烛晃动的光影里,李安甫仿佛又看见从前王府里言笑晏晏的场景。<br />
西厢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br />
周莹晕倒在供桌前,打翻的祭酒顺着青砖缝蜿蜒成溪,浸湿了她亲手缝制的千层底云头履。<br />
李安甫冲过去时嗅到母亲发间淡淡的沉水香,这味道昨夜还萦绕在他替父撰写的请战书卷轴上。<br />
此刻却混着血腥气,凝成喉间铁锈味的哽咽。<br />
武思言突然发狠扯断颈间玛瑙璎珞,浑圆珠子噼啪砸在棺盖上。<br />
"李元胜!"<br />
她哑着嗓子捶打棺木,龟甲似的指甲劈裂也浑然不觉,"说好要带我回陇西看杏花的……"<br />
说着,武思言抓起供盘里的面人——是她按照李元胜容貌捏的,此刻糖汁正从裂开的头颅缓缓渗出,甜腻气息裹着香灰在灵堂盘旋。<br />
夜色渐浓时,李安甫跪在棺椁前,一言不发地数着棺椁上的铜钉。<br />
九寸长的镇魂钉共七七四十九枚,钉帽上的蟠螭纹与他腰间玉佩如出一辙。<br />
去年生辰父亲赠玉时曾说:"蟠螭护主,可挡煞气",此刻玉佩却贴着他突突跳动的太阳穴,冷得像塞外永冻的玄冰。<br />
灵堂外的老槐树忽然扑簌簌落下枯叶,打着旋儿贴上窗棂。<br />
李安甫望着叶片上虫蛀的孔洞,想起菩提城驿报里那句"箭矢洞穿护心镜"。<br />
他伸手去接飘进来的残叶,触到母亲无声坠落的泪——那滴泪滑过他掌纹交错的战场,最终跌碎在青砖缝里,洇开深色痕迹,像极了舆图上未干的朱砂笔迹。<br />
父亲,孩儿真的想你……<br />
……<br />
灵堂里的烛火将尽,檐角铜铃忽然轻响。<br />
苏珏踏着满地碎银似的月光进来,鸦青道袍下摆扫过门槛,惊起几粒香灰。<br />
他望着跪在蒲团上的李安甫的背影,想起当年初见时,这孩子也是这样绷直脊梁,任风雨飘摇,也不肯挪动分毫。<br />
"世子可记得《尉缭子》第八篇?"<br />
苏珏将白瓷药瓶搁在供桌,惊走正在舔舐酒渍的野猫。<br />
他俯身捡起周莹掉落的白玉簪,簪头雕的并蒂莲缺了半片花瓣——李书珩去年秋猎得的战利品。<br />
李安甫肩头微颤,视线仍凝在棺椁交错的阴影里:"记得,先生曾说'胜败有数,生死无常'。"<br />
话音未落,喉间忽哽,最后那个"常"字碎在齿间,化作白雾消散在寒夜中。<br />
苏珏解下鹤氅裹住李安甫单薄身躯,忍冬香混着硝石气息漫开。<br />
苏先生日夜教导,正是这股药香萦绕在李安甫的鼻尖。<br />
他再熟悉不过。<br />
"王爷风骨长存。"<br />
苏珏忽然握住李安甫冰凉的手指按向自己的胸口,"我们都还活着,活着才能替王爷报仇,实现他天下归一的心愿。"<br />
更漏声里,李安甫渐渐松了紧绷的肩胛。<br />
他额头抵着苏珏腰间的玉带,那里系着去岁生辰时他亲手打磨的玉佩。<br />
当第一声呜咽冲破喉关,苏珏的衣袖已浸透温热,他像当年教李安甫执笔般轻拍李安甫颤抖的脊骨:"世子殿下,哭吧,眼泪洗得净战甲血污,冲不垮李家风骨。"<br />
“先生……我……”<br />
此时,王府的西厢内。<br />
李明月盯着案上裂成两半的羊脂玉佩,指尖反复摩挲断口处"安乐"二字。<br />
这是兄长在自己十岁那年亲手系上的,如今青绳犹存温润,玉却已沁入血色。<br />
窗外飘来守夜人的梆子声,恍惚间化作嘉峪关寒风中飘摇的军鼓。<br />
"侯爷,药煎好了。"<br />
侍女捧着漆盘在门外轻唤。<br />
李明月恍若未闻,正将染血的舆图铺满整张花梨木榻。<br />
朱砂标记的行军路线与记忆中的轨迹分毫不差,就连那支穿透护心镜的狼牙箭,落点都与前世如出一辙。<br />
他发狠扯开衣襟,三道狰狞的疤痕横亘胸膛——这是上辈子在嘉峪关留下的。<br />
此刻却在提醒着他自己的无能为力。<br />
呵呵……<br />
天意难断。<br />
为什么让他再一次经历痛苦,难道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刻骨铭心,痛彻心扉吗?<br />
李明月不明白,却在心里怨恨自己的无能为力。<br />
铜镜中映出扭曲的面容,与前世周灵王的悲戚渐渐重叠。<br />
“你看,你还是一败涂地,李明月……”<br />
酒壶倾倒时,琥珀光淹没了案头未写完的急报,墨迹在桑皮纸上晕成菩提城轮廓。<br />
既然还是重蹈覆辙,他便剑指长安!<br />
再这之前,他必须解决掉城外的鲜卑军。<br />
“侯爷,苏先生求见。”<br />
思绪纷飞间,门外想起亲卫的奏报,暂时将李明月拉回了红尘人间。<br />
“快请。”<br />
第242章 越鸟难啼<br />
“侯爷, 苏先生求见。”<br />
思绪纷飞间,门外想起亲卫的奏报,暂时将李明月拉回了红尘人间。<br />
“快请。”<br />
李明月起身收起榻上的舆图, 整个人舒展开来。<br />
苏珏推门而入,手中还托着侍女方才送的药。<br />
“侯爷,长安城外已经是鹬蚌相争了。”<br />
苏珏没有多说什么, 只说了李明月现下最关心的, 并放下手中的托盘。<br />
“烦请苏先生告诉沈爷, 好好等着冀州的东风。”<br />
“好, 苏某明白。”<br />
应和着二人的对话,长安城此时并不乐观。<br />
城门城垛上的积雪被血染成胭脂色,守城校尉张焕将断刀插进墙缝, 望着城外黑压压的联军帐幕。<br />
昨夜禁军突袭撕开的缺口, 黎明前又被朔方军的铁浮屠填上。<br />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忽然听见垛口传来孩童清亮的歌谣。<br />
"青雀衔珠过渭水,白骨堆成白玉阶……"<br />
两个总角小儿蹲在尸堆旁翻找箭矢,冻红的手指掰开阵亡士兵的掌心。<br />
张焕正要呵斥, 却见他们从死人怀里摸出半块硬饼,欢呼着跑向蜷在瓮城下的老妇。<br />
那妇人将饼掰碎泡在雪水里, 浑浊的眼珠盯着城门楼上的蟠龙旗。<br />
“竟然已是这般田地……”<br />
伴随着张焕的一声叹息。太极殿前的铜鹤在寒风中嗡鸣。<br />
楚云轩掀开织金帷幔, 看见十二旒冕在晨曦中投下细密的影。<br />
他伸手抚过御案积灰的《盐铁论》, 指尖沾着去年中秋洒落的桂花醴。殿外传来窸窣响动, 户部尚书王邈抱着账簿跌在门槛上。<br />
"陛、陛下……"<br />
王邈额角渗出冷汗, "太仓存粮仅够支应半月, 若再不开城门放流民……"<br />
"开仓。"<br />
楚云轩打断他, "务必保证军队粮草充足。"<br />
老臣猛然抬头, 冠冕歪斜露出花白鬓角。<br />
他记得三年前谏言减赋, 被楚云轩用砚台砸破额角,此刻御阶上那人却解下腰间螭纹玉佩:"此物拿去,明日一早,你以寡人的名义开设粥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