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的雨看上去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江望榆想好之后的安排,悄悄转头去看旁边的人。<br />
门楣挂着一盏灯笼,在风雨中摇晃,里面的蜡烛却很稳定,一直没有熄灭。<br />
昏黄的烛光透过灯面,照落在他漂亮的侧脸,晃出明明灭灭的光影。<br />
她捏紧蓑衣,摸到湿润的边角,目光落在他的肩膀手臂,“元极,你冷吗?”<br />
“只吹到一点雨丝,里面的衣服没有湿。”<br />
她“哦”了一声,想到接下来要出口的话,咬了下唇,话在舌尖转了几圈,抬头对上他平静的目光,终于下定决心:“元极,你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br />
“为什么这么问?”贺枢盯着面前的人,伸手盖住大半张脸,轻声呢喃,“有这么明显吗……”<br />
“直觉。”后面半句混在雨声里,江望榆只听清前半句,认真思考片刻,继续问,“是刘益他们为难你了?”<br />
等了许久,她没有等到回答,冒出另一个猜测:“难道你在万寿宫当差时出了差错?”<br />
“……没有。”贺枢放下手,“最近观星台忙吗?”<br />
她忍不住盯着他看,盯了半晌,他的神色依旧平静无波,看不出异常。<br />
“不忙,并无大事。”<br />
江望榆仰头看向夜空,雨还在下,星月皆被遮住,没办法指出星星的具体位置。<br />
睁大眼睛看了片刻,她没能从雨幕中找出明亮的星星,伸手摸进衣袖。<br />
空空如也。<br />
来之前,她担心淋湿衣裳,装红枣的荷包留在了角院。<br />
江望榆攥紧衣袖角,忽然听见他说:“我们可以当朋友吗?”<br />
“不……”<br />
剩下一个行字溜到唇边,她硬生生咽回去,险些咬到舌头,连忙抬头去看他。<br />
头顶的灯笼被风一晃,他眼睛里的光一瞬间暗淡,阴晦幽暗,莫名地令人心尖一颤。<br />
她咽了口唾沫,浑身紧绷,明白自己刚才说错话。<br />
“是我唐突了,江<br />
cr<br />
灵台不必在意。”<br />
贺枢转头,注视前方的雨帘。<br />
眼前浮现的却是一身道袍的男人,居高临下,随意地瞥了他一眼,如同在看陌生人。<br />
“你是太子,一言一行都是天下人的典范,不要和乱七八糟的人混在一起,多去听韦少傅讲经筳。”<br />
贺枢闭上眼睛,男人冷漠神情被黑暗取代,可男人说的那些话依旧萦绕在耳边。<br />
“……元极,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微弱的声音响起,开始还有几分迟疑,最后化作坚定,“我一定尽全力帮你。”<br />
他一愣,下意识睁开眼睛,对上一双明亮的眼眸,犹如夜空闪烁的星辰,在黑夜里格外璀璨。<br />
“……多谢。”他轻声回道。<br />
“不用。”<br />
一时无话,唯有雨声不停。<br />
江望榆暗暗打量他的神情,又去看眼前的雨,似乎比先前小了一些,连忙说:“快到子时了,我要回观星台,元极,你先回去,不用再来。”<br />
说完,她压根不等他拒绝,迅速戴好斗笠,裹紧蓑衣,冲进雨里。<br />
贺枢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看见纤细的身影踩在水洼,消失在重重雨幕中。<br />
他踟蹰一会儿,旋即掏出钥匙打开角门,快步赶回万寿宫。<br />
另一边。<br />
江望榆匆匆跑上观星台,听见雨声稀稀落落,的确比先前小了。<br />
她走到测雨器前,低头估算两遍,从怀里取出册子,记录时段与雨量。<br />
再去检查周围其他仪器的情况,忙了两圈下来,她听见一阵脚步声,还有骂骂咧咧的抱怨声,越来越近。<br />
她回头一看,果然是刘益。<br />
“真是倒霉,又下雨了。”刘益撑着伞,抬起下巴,“去,拿册子。”<br />
江望榆避开伸手的天文生,直接走到刘益面前,将册子交到他的手里。<br />
刘益撇撇嘴,随手丢给旁边的天文生,冷笑道:“江朔华,你不是找了一个天文生吗?怎么一直没有见过?”<br />
“他有事先走了。”<br />
她不想和刘益过多纠缠,径直越过对方,快步离开观星台,赶回角院,解开蓑衣,借着烛光,从上往下,摸摸全身衣服。<br />
上半身还好,摸着有些湿润,自膝盖往下的部分,衣摆被雨水打湿,两截裤筒也湿透了,更不用说鞋,里面灌进不少雨水,晃了晃,还能听见水声。<br />
江望榆吸吸鼻子,微微发痒,不敢大意,连忙解开腰带,脱掉湿衣服,露出绑在胸前的白色布条。<br />
她摸了摸。<br />
好像没有湿,应该不用换吧?<br />
正在犹豫,屋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紧接着是轻轻的敲门声。<br />
江望榆霎时浑身一僵。<br />
“江灵台,我拿了些姜汤过来。”他温和的声音响起,打破深夜寂静,“还请先开门。”<br />
第23章 没能听出他话里有话……<br />
“呼——”<br />
江望榆一口气吹灭灯, 以免被烛光照出身形。<br />
眼前顿时变得一片黑暗,她快速眨眨眼睛,勉强适应后, 摸到提前准备的干净官袍,连忙往身上套。<br />
胡乱穿好衣裳, 她连忙在黑暗中四处摸索, 想找革带, 摸了两步,右脚猛地撞在一个坚硬物件。<br />
“嘶……”<br />
隔着一层薄薄的袜子,钝痛从脚尖飞速蔓延至小腿,她下意识抬腿, 用力捂住脚掌,在原地蹦哒两下, 单腿站立不稳, 左右歪歪斜斜, 直接往前扑去,发出一声闷响。<br />
“江灵台?”他又敲了敲门, 声音带上一分急切,“你怎么了?”<br />
“没事!”<br />
幸好屋子不大, 江望榆直接摔趴在榻上, 揉揉右脚,缓解几分疼痛后,往四周摸索,终于摸到革带。<br />
“我没事。”她一边飞快系革带,一边深深吸气,缓缓呼出,让自己冷静下来, “太晚了,你先回去,姜汤放外面就好了。”<br />
“地上都是雨水,我在这里等。”屋外的声音停顿一下,“你先点灯。”<br />
她从肩膀一路摸到小腿,估摸着衣裳没有穿错,套上一双干的布鞋,摸到火折子,揭开盖子,轻轻一吹。<br />
一点橘红色火焰徐徐燃起,微弱细小,驱散四周的黑暗。<br />
江望榆捏紧火折子。<br />
原来一直待在黑暗里是这种感觉。<br />
她浅浅呼出一口闷气,点起两盏灯,烛光更甚,照亮满屋。<br />
借着烛光再检查一遍衣裳,确认无误,她打开屋门,看见站在屋檐下的身影,修长挺拔,笔直如竹,不为风雨所侵扰。<br />
越过他的肩头,江望榆看向院门,“我之前没有锁门吗?”<br />
“没有。”<br />
回来的时候雨突然变大,她着急进屋换衣裳,可能真的忘记上锁了。<br />
“刚刚怎么了?”贺枢的目光上下来回两遍,“为什么要熄灯?”<br />
“不小心被风吹灭的。”她立刻转移话题,“你从哪里找的姜汤?”<br />
贺枢微微蹙眉,想起先前在屋外见到的身形光影,忍不住打量对面的人。<br />
衣服还是普通的靛青色文官常服,没有戴官帽,几缕头发散乱地贴在脸颊,脸色隐约发白。<br />
“你这么盯着我做什么?”江望榆赶紧转身,迅速拉高衣领,遮住大半的脖子,压沉声音,“这么短的时间,你从哪里找的姜汤?”<br />
贺枢走进屋,扫了一圈,将食盒放在榻边,端出一个白色瓷盅和两个瓷碗,放在方形案几上。<br />
“让一名内侍帮忙煮的。”<br />
屋里太窄,江望榆让他坐在靠背椅,自己则坐在长榻,低头看看刚倒在碗里的姜汤。<br />
颜色深黄,热气袅袅,土黄色的姜丝浮在里面,散发出浓浓的姜味。<br />
她想了想,翻出荷包,取出两块红糖,放进去。<br />
姜汤尚热,她用勺子搅拌一阵,糖块融化,姜汤的颜色逐渐变成深棕色。<br />
“元极,你要加红糖吗?”江望榆摸摸荷包,还剩三两块,“加点红糖会比较甜,驱寒效果也更好。”<br />
贺枢看了眼递到面前的糖块,答了声好,拿了一块放进碗里,缓缓搅拌。<br />
她端起碗,轻抿一口试试温度,刚刚好,不算烫,一连喝了大半。<br />
温热的姜汤入肚,身上渐渐暖和起来,她分出一点心思看对面的人。<br />
之前在外面躲雨的时候,他身上的衣裳也不可避免地被雨打湿,现在换了身黑色交领窄袖的长袍,头发依旧梳得整齐,用一根木簪束起。<br />
他一手端碗,一手拿勺子,从碗里舀起半勺姜汤,送到唇边,缓缓送入口中。<br />
姿态异常平和文雅。<br />
江望榆看了一会儿,挪开视线,落在案几上的椒盐饼。<br />
“想吃?”贺枢往前轻推盘子,“夜里值守辛苦,不必客气。”<br />
“我不饿。”她顺势抬头看他,“这饼是从哪里来的?”<br />
“也是那名内侍帮忙准备的。”贺枢不动声色地回答,“那人古道热肠,喜欢跟人结善缘。”
门楣挂着一盏灯笼,在风雨中摇晃,里面的蜡烛却很稳定,一直没有熄灭。<br />
昏黄的烛光透过灯面,照落在他漂亮的侧脸,晃出明明灭灭的光影。<br />
她捏紧蓑衣,摸到湿润的边角,目光落在他的肩膀手臂,“元极,你冷吗?”<br />
“只吹到一点雨丝,里面的衣服没有湿。”<br />
她“哦”了一声,想到接下来要出口的话,咬了下唇,话在舌尖转了几圈,抬头对上他平静的目光,终于下定决心:“元极,你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br />
“为什么这么问?”贺枢盯着面前的人,伸手盖住大半张脸,轻声呢喃,“有这么明显吗……”<br />
“直觉。”后面半句混在雨声里,江望榆只听清前半句,认真思考片刻,继续问,“是刘益他们为难你了?”<br />
等了许久,她没有等到回答,冒出另一个猜测:“难道你在万寿宫当差时出了差错?”<br />
“……没有。”贺枢放下手,“最近观星台忙吗?”<br />
她忍不住盯着他看,盯了半晌,他的神色依旧平静无波,看不出异常。<br />
“不忙,并无大事。”<br />
江望榆仰头看向夜空,雨还在下,星月皆被遮住,没办法指出星星的具体位置。<br />
睁大眼睛看了片刻,她没能从雨幕中找出明亮的星星,伸手摸进衣袖。<br />
空空如也。<br />
来之前,她担心淋湿衣裳,装红枣的荷包留在了角院。<br />
江望榆攥紧衣袖角,忽然听见他说:“我们可以当朋友吗?”<br />
“不……”<br />
剩下一个行字溜到唇边,她硬生生咽回去,险些咬到舌头,连忙抬头去看他。<br />
头顶的灯笼被风一晃,他眼睛里的光一瞬间暗淡,阴晦幽暗,莫名地令人心尖一颤。<br />
她咽了口唾沫,浑身紧绷,明白自己刚才说错话。<br />
“是我唐突了,江<br />
cr<br />
灵台不必在意。”<br />
贺枢转头,注视前方的雨帘。<br />
眼前浮现的却是一身道袍的男人,居高临下,随意地瞥了他一眼,如同在看陌生人。<br />
“你是太子,一言一行都是天下人的典范,不要和乱七八糟的人混在一起,多去听韦少傅讲经筳。”<br />
贺枢闭上眼睛,男人冷漠神情被黑暗取代,可男人说的那些话依旧萦绕在耳边。<br />
“……元极,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微弱的声音响起,开始还有几分迟疑,最后化作坚定,“我一定尽全力帮你。”<br />
他一愣,下意识睁开眼睛,对上一双明亮的眼眸,犹如夜空闪烁的星辰,在黑夜里格外璀璨。<br />
“……多谢。”他轻声回道。<br />
“不用。”<br />
一时无话,唯有雨声不停。<br />
江望榆暗暗打量他的神情,又去看眼前的雨,似乎比先前小了一些,连忙说:“快到子时了,我要回观星台,元极,你先回去,不用再来。”<br />
说完,她压根不等他拒绝,迅速戴好斗笠,裹紧蓑衣,冲进雨里。<br />
贺枢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看见纤细的身影踩在水洼,消失在重重雨幕中。<br />
他踟蹰一会儿,旋即掏出钥匙打开角门,快步赶回万寿宫。<br />
另一边。<br />
江望榆匆匆跑上观星台,听见雨声稀稀落落,的确比先前小了。<br />
她走到测雨器前,低头估算两遍,从怀里取出册子,记录时段与雨量。<br />
再去检查周围其他仪器的情况,忙了两圈下来,她听见一阵脚步声,还有骂骂咧咧的抱怨声,越来越近。<br />
她回头一看,果然是刘益。<br />
“真是倒霉,又下雨了。”刘益撑着伞,抬起下巴,“去,拿册子。”<br />
江望榆避开伸手的天文生,直接走到刘益面前,将册子交到他的手里。<br />
刘益撇撇嘴,随手丢给旁边的天文生,冷笑道:“江朔华,你不是找了一个天文生吗?怎么一直没有见过?”<br />
“他有事先走了。”<br />
她不想和刘益过多纠缠,径直越过对方,快步离开观星台,赶回角院,解开蓑衣,借着烛光,从上往下,摸摸全身衣服。<br />
上半身还好,摸着有些湿润,自膝盖往下的部分,衣摆被雨水打湿,两截裤筒也湿透了,更不用说鞋,里面灌进不少雨水,晃了晃,还能听见水声。<br />
江望榆吸吸鼻子,微微发痒,不敢大意,连忙解开腰带,脱掉湿衣服,露出绑在胸前的白色布条。<br />
她摸了摸。<br />
好像没有湿,应该不用换吧?<br />
正在犹豫,屋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紧接着是轻轻的敲门声。<br />
江望榆霎时浑身一僵。<br />
“江灵台,我拿了些姜汤过来。”他温和的声音响起,打破深夜寂静,“还请先开门。”<br />
第23章 没能听出他话里有话……<br />
“呼——”<br />
江望榆一口气吹灭灯, 以免被烛光照出身形。<br />
眼前顿时变得一片黑暗,她快速眨眨眼睛,勉强适应后, 摸到提前准备的干净官袍,连忙往身上套。<br />
胡乱穿好衣裳, 她连忙在黑暗中四处摸索, 想找革带, 摸了两步,右脚猛地撞在一个坚硬物件。<br />
“嘶……”<br />
隔着一层薄薄的袜子,钝痛从脚尖飞速蔓延至小腿,她下意识抬腿, 用力捂住脚掌,在原地蹦哒两下, 单腿站立不稳, 左右歪歪斜斜, 直接往前扑去,发出一声闷响。<br />
“江灵台?”他又敲了敲门, 声音带上一分急切,“你怎么了?”<br />
“没事!”<br />
幸好屋子不大, 江望榆直接摔趴在榻上, 揉揉右脚,缓解几分疼痛后,往四周摸索,终于摸到革带。<br />
“我没事。”她一边飞快系革带,一边深深吸气,缓缓呼出,让自己冷静下来, “太晚了,你先回去,姜汤放外面就好了。”<br />
“地上都是雨水,我在这里等。”屋外的声音停顿一下,“你先点灯。”<br />
她从肩膀一路摸到小腿,估摸着衣裳没有穿错,套上一双干的布鞋,摸到火折子,揭开盖子,轻轻一吹。<br />
一点橘红色火焰徐徐燃起,微弱细小,驱散四周的黑暗。<br />
江望榆捏紧火折子。<br />
原来一直待在黑暗里是这种感觉。<br />
她浅浅呼出一口闷气,点起两盏灯,烛光更甚,照亮满屋。<br />
借着烛光再检查一遍衣裳,确认无误,她打开屋门,看见站在屋檐下的身影,修长挺拔,笔直如竹,不为风雨所侵扰。<br />
越过他的肩头,江望榆看向院门,“我之前没有锁门吗?”<br />
“没有。”<br />
回来的时候雨突然变大,她着急进屋换衣裳,可能真的忘记上锁了。<br />
“刚刚怎么了?”贺枢的目光上下来回两遍,“为什么要熄灯?”<br />
“不小心被风吹灭的。”她立刻转移话题,“你从哪里找的姜汤?”<br />
贺枢微微蹙眉,想起先前在屋外见到的身形光影,忍不住打量对面的人。<br />
衣服还是普通的靛青色文官常服,没有戴官帽,几缕头发散乱地贴在脸颊,脸色隐约发白。<br />
“你这么盯着我做什么?”江望榆赶紧转身,迅速拉高衣领,遮住大半的脖子,压沉声音,“这么短的时间,你从哪里找的姜汤?”<br />
贺枢走进屋,扫了一圈,将食盒放在榻边,端出一个白色瓷盅和两个瓷碗,放在方形案几上。<br />
“让一名内侍帮忙煮的。”<br />
屋里太窄,江望榆让他坐在靠背椅,自己则坐在长榻,低头看看刚倒在碗里的姜汤。<br />
颜色深黄,热气袅袅,土黄色的姜丝浮在里面,散发出浓浓的姜味。<br />
她想了想,翻出荷包,取出两块红糖,放进去。<br />
姜汤尚热,她用勺子搅拌一阵,糖块融化,姜汤的颜色逐渐变成深棕色。<br />
“元极,你要加红糖吗?”江望榆摸摸荷包,还剩三两块,“加点红糖会比较甜,驱寒效果也更好。”<br />
贺枢看了眼递到面前的糖块,答了声好,拿了一块放进碗里,缓缓搅拌。<br />
她端起碗,轻抿一口试试温度,刚刚好,不算烫,一连喝了大半。<br />
温热的姜汤入肚,身上渐渐暖和起来,她分出一点心思看对面的人。<br />
之前在外面躲雨的时候,他身上的衣裳也不可避免地被雨打湿,现在换了身黑色交领窄袖的长袍,头发依旧梳得整齐,用一根木簪束起。<br />
他一手端碗,一手拿勺子,从碗里舀起半勺姜汤,送到唇边,缓缓送入口中。<br />
姿态异常平和文雅。<br />
江望榆看了一会儿,挪开视线,落在案几上的椒盐饼。<br />
“想吃?”贺枢往前轻推盘子,“夜里值守辛苦,不必客气。”<br />
“我不饿。”她顺势抬头看他,“这饼是从哪里来的?”<br />
“也是那名内侍帮忙准备的。”贺枢不动声色地回答,“那人古道热肠,喜欢跟人结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