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在场几个老板大半夜里被贺岁愉吓了一跳,心道:能把生意做这么大,让一群男人跟着她心服口服的,果然是只了不得的母老虎!<br />
尤其是贺岁愉呵斥的主要对象陈老板,原本转过去的头埋得更低了。<br />
外面传来密密麻麻的脚步声。<br />
一群官差冲了进来。<br />
贺岁愉早就料到这几个窑主即便被付十九抓过来了,肯定一会想着办法找官府办案,做了亏心事大半夜被债主抓走,这种情况,谁不找援兵谁是傻子。<br />
贺岁愉将今晚的事情原原本本向领头的官差讲述了一遍,又让付十九给官差塞了银子,“大半夜劳烦差爷们跑这一趟,请差爷们喝酒。”<br />
那几个窑主见官差拿了钱想走人,连忙喊叫起来,还诬陷贺岁愉想要伺机报复、谋财害命。<br />
贺岁愉都听笑了。<br />
那领头的官差也审视地看着贺岁愉,又确认了一次:“你当真是把他们叫过来谈生意,而不是要伺机报复?”<br />
贺岁愉再次保证:“我真的是想要跟他们谈生意,虽然他们雇人砸我的仓库和瓷窑,但我大人不记小人过,现在正好想要组一个商队,所以想跟他们谈这个生意。”<br />
那几个窑主见贺岁愉还真说出了一点可信的想法,之前跟贺岁愉打交道最多的陈老板率先迟疑地问她:“贺老板抓我们过来,当真只是想要跟我们谈生意?”<br />
“对啊,”贺岁愉皮笑肉不笑地讽刺道,“你以为谁都跟你们几个男人一样小肚鸡肠,容不下同行啊?”<br />
陈老板以及在场的其他几个窑主叫贺岁愉说得羞臊起来。<br />
第90章 第90章官差带走了那一……<br />
官差带走了那一群半夜来贺岁愉的仓库闹事的地痞流氓,贺岁愉同密县其他几个窑主商议组建商队的事宜。<br />
她如今在开封府已经组建了贺氏瓷行,开封府的铺子已经开的差不多了,也得给开封府其他做瓷器生意的留足够的空间,接下来只需要在开封府下辖几个县区再开几家铺子。<br />
她有意在其他远一些的地方开几家瓷器铺子,如今选定了几座城池,已经叫付十九提前带人去看过了,在密县所属的郑州买了两家铺子,此外在洛阳、宋州也租赁了几家铺子。<br />
洛阳是贺岁愉必须要选的。<br />
选定宋州则是因为宋州和开封府相邻,运去宋州的瓷器可与运去开封府的瓷器同一批运输,这样行事也更方便一些,况且宋州濒临汴河,若在宋州提前打下根基,将来也可以连通江淮地区。<br />
她找这些窑主过来是因为,她现在的这一家瓷窑根本供应不了这么多的铺子,就连开封府的几家铺子都供不过来,而且她现在手里没有那么多可以用在运输瓷器上的人手,所以准备跟他们谈个生意,买他们的瓷器,但是需要他们出人把这些瓷器给她运输到她需要的地方去。<br />
她可以在原本瓷器的价钱上往上再提一些,但是路上的损耗需要他们自己负责,而且如果瓷器的品质不好的话,她是不会要的。<br />
几个窑主听说贺岁愉要买他们的瓷器当然都很高兴,但是又听贺岁愉说需要他们自己运输,而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需要自己负责时,一时不免又都迟疑起来。<br />
贺岁愉笑吟吟地看着陈老板,“陈老板刚刚不还说都是为了保住你那一群弟兄们的饭碗,现在这么一个大好的挣钱机会摆在你面前,你怎么不珍惜?”<br />
陈老板苦笑,“贺老板说得轻巧,我们都是没做过瓷器运输的,贸然做这个,到时候赔了怎么办?”<br />
贺岁愉劝道:“又不是叫你们一家一户地单独运输,我不是也出人带路么,你们到时候几家联合着一起,跟在我的人后面路上小心一些就成了,你们都是做了一辈子瓷器的人,这瓷器怎么样容易磕着,又该怎么保护,你们不是最清楚么?”<br />
“而且,这路上损耗虽然需要你们自己负责,但是你们瞧瞧,我给的价钱也比之前高了呀,只要你们不拿那些劣质的瓷器糊弄我,成功在我这里交差,路上运输再小心一些,到时候肯定比之前赚得多上许多呀!”<br />
在贺岁愉的煽动下,虽然有两个保守的窑主还是不同意,但是剩下的当场就跟贺岁愉签订了契约。<br />
签完了契约,贺岁愉就拿出已经准备好的清单,说明自己需要的瓷器,让他们回去准备瓷器和人手,两日后她亲自验货以后,就带队出发。<br />
贺岁愉在月台村新建的馒头窑又烧制了一批白瓷。<br />
这一批已经同邢州瓷窑的白瓷很接近了,很难辨别出来,完全可以打着邢窑瓷器的名头卖出好价格,反正这样的稀罕货也不是赚穷人的钱。<br />
两日后,贺岁愉带着密县各家瓷窑的押瓷队伍出发了。<br />
郑州离得不远,随便派个人送瓷器去铺子里就好了,贺岁愉此行主要是为了去洛阳。<br />
密县离洛阳还是有点儿距离,将来若有机会,还是应该在洛阳城临近建窑烧瓷,再不济登封也比密县距离洛阳更近一些。<br />
贺岁愉此次去洛阳才发现洛阳与她想的完全不一样,因为连年战乱,时常被动成为主战场,洛阳十分萧条,远不及开封府繁华。<br />
在洛阳如今的境况下,这瓷器生意可能不大好做,她或许应该多考虑一些更务实的生意,首先要让人们填饱肚子。<br />
等着洛阳的两家瓷器铺子生意勉强走上正轨,贺岁愉才离开洛阳。<br />
此时,秋天已经快过去了。<br />
她离开开封府已经大半年了。<br />
贺岁愉在密县短暂地休息了两日,就带着满满当当几十车瓷器从密县返回开封府,这其中大部分是要送去开封府的,少部分送去宋州。<br />
回到开封府的那一天,正好又赶上一个下雪的冬日。<br />
天已经快黑了,街道上只有稀稀拉拉几个行人。<br />
冗长的车队从街道上驶过,停在几家瓷器铺子门口,精壮的<br />
汉子们从车上跳下来把成箱的瓷器搬进去。<br />
店铺的掌柜和伙计不仅要盯着他们搬货,还得验收第二次,确保这些东西不是瑕疵品。<br />
这是贺岁愉吩咐过的,为了防止那些窑主以次充好,瓷器运出之前要检查一次,运到了以后要再检查第二次,若是查漏了或者没查出来,那就扣钱。<br />
没个季度末,哪家铺子卖的最好,铺子里的掌柜和伙计也有奖金拿。<br />
有奖有惩的制度才能长久。<br />
贺岁愉从车上跳下来,取下头顶的毡帽,拍了拍身上的雪。<br />
贺岁愉在风雪中看见一个穿着盔甲的高大身影。<br />
她看清了那人的脸。<br />
她什么也没想,只是浓重的思念像潮水一样袭卷了她,她拔腿朝那个人冲了过去。<br />
那人站在风雪中张开双臂,迎接着她。<br />
贺岁愉撞进了他的怀里。<br />
两人紧紧相拥,呼啸的风雪声从他们身侧掠过。<br />
良久,<br />
赵九重察觉贺岁愉许久不说话,低头一看,看到一双泪眼朦胧的眼,他惊慌道:“怎么了?”<br />
“你的盔甲好硌人!”贺岁愉抱怨,“死赵九重,你干嘛穿着这一身来接我?炫耀你升官了不成?”<br />
赵九重随御驾亲征北汉,在高平之战中力挽狂澜,如今已经升官做了殿前都虞候。<br />
赵九重失笑,“你写信说预计今儿个下午回来,我下了值,从宫中一出来就来了,哪儿有时间换衣服?”<br />
贺岁愉还是不太满意地哼了一声。<br />
赵九重小声讨饶道:“我下次一定注意,这回夫人就先饶过我一次,不要坏了夫人回家的好心情。”<br />
贺岁愉见他装模作样地说得陈恳,“好吧,那我就勉强原谅你。”<br />
“你怎么瘦这么多?”赵九重看着她小了一圈的脸,心疼地说。<br />
“干得多,歇得少呗,这次回来,我一定要好好歇上几天!”贺岁愉道。<br />
赵九重忽然抱起她,笑着说:“好,那我们回家咯!”<br />
贺岁愉脸色一变,从脸直接红到脖子,“你干什么?你放我下来!”<br />
“你累一天了,我抱你回去呗!天都要黑了,路上也没人看见。”赵九重说。<br />
贺岁愉简直抓狂,猛地锤了他几拳头,砸在盔甲上反而把自己的手砸痛了,“你快放我下来,我又不是不会走路!”<br />
赵九重拗不过她挣扎,只得把她放下来。<br />
她连忙回头去看店铺那个方向,果不其然,看到何书翠还有几个伙计看着她和赵九重笑,他们在笑她和赵九重。<br />
贺岁愉脸更红了。<br />
她这个东家平时多有威严啊!都怪赵九重毁她形象!<br />
贺岁愉等着卸完货以后,把零碎的收尾工作交给付十九,然后和赵九重一起回家。<br />
因为贺岁愉离家太久,比赵九重这个外出打仗的人都离家更久,她瘦了许多,也晒黑了一点,总之,和离开时长得不大一样了。<br />
小孩子的记性和眼力实在都很一般,赵德昭起初有点儿没认出贺岁愉来,看贺岁愉的眼神像看陌生人一样,一个劲儿往杜夫人身后躲,抓着杜夫人的裙子,“祖母……祖母……”
尤其是贺岁愉呵斥的主要对象陈老板,原本转过去的头埋得更低了。<br />
外面传来密密麻麻的脚步声。<br />
一群官差冲了进来。<br />
贺岁愉早就料到这几个窑主即便被付十九抓过来了,肯定一会想着办法找官府办案,做了亏心事大半夜被债主抓走,这种情况,谁不找援兵谁是傻子。<br />
贺岁愉将今晚的事情原原本本向领头的官差讲述了一遍,又让付十九给官差塞了银子,“大半夜劳烦差爷们跑这一趟,请差爷们喝酒。”<br />
那几个窑主见官差拿了钱想走人,连忙喊叫起来,还诬陷贺岁愉想要伺机报复、谋财害命。<br />
贺岁愉都听笑了。<br />
那领头的官差也审视地看着贺岁愉,又确认了一次:“你当真是把他们叫过来谈生意,而不是要伺机报复?”<br />
贺岁愉再次保证:“我真的是想要跟他们谈生意,虽然他们雇人砸我的仓库和瓷窑,但我大人不记小人过,现在正好想要组一个商队,所以想跟他们谈这个生意。”<br />
那几个窑主见贺岁愉还真说出了一点可信的想法,之前跟贺岁愉打交道最多的陈老板率先迟疑地问她:“贺老板抓我们过来,当真只是想要跟我们谈生意?”<br />
“对啊,”贺岁愉皮笑肉不笑地讽刺道,“你以为谁都跟你们几个男人一样小肚鸡肠,容不下同行啊?”<br />
陈老板以及在场的其他几个窑主叫贺岁愉说得羞臊起来。<br />
第90章 第90章官差带走了那一……<br />
官差带走了那一群半夜来贺岁愉的仓库闹事的地痞流氓,贺岁愉同密县其他几个窑主商议组建商队的事宜。<br />
她如今在开封府已经组建了贺氏瓷行,开封府的铺子已经开的差不多了,也得给开封府其他做瓷器生意的留足够的空间,接下来只需要在开封府下辖几个县区再开几家铺子。<br />
她有意在其他远一些的地方开几家瓷器铺子,如今选定了几座城池,已经叫付十九提前带人去看过了,在密县所属的郑州买了两家铺子,此外在洛阳、宋州也租赁了几家铺子。<br />
洛阳是贺岁愉必须要选的。<br />
选定宋州则是因为宋州和开封府相邻,运去宋州的瓷器可与运去开封府的瓷器同一批运输,这样行事也更方便一些,况且宋州濒临汴河,若在宋州提前打下根基,将来也可以连通江淮地区。<br />
她找这些窑主过来是因为,她现在的这一家瓷窑根本供应不了这么多的铺子,就连开封府的几家铺子都供不过来,而且她现在手里没有那么多可以用在运输瓷器上的人手,所以准备跟他们谈个生意,买他们的瓷器,但是需要他们出人把这些瓷器给她运输到她需要的地方去。<br />
她可以在原本瓷器的价钱上往上再提一些,但是路上的损耗需要他们自己负责,而且如果瓷器的品质不好的话,她是不会要的。<br />
几个窑主听说贺岁愉要买他们的瓷器当然都很高兴,但是又听贺岁愉说需要他们自己运输,而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需要自己负责时,一时不免又都迟疑起来。<br />
贺岁愉笑吟吟地看着陈老板,“陈老板刚刚不还说都是为了保住你那一群弟兄们的饭碗,现在这么一个大好的挣钱机会摆在你面前,你怎么不珍惜?”<br />
陈老板苦笑,“贺老板说得轻巧,我们都是没做过瓷器运输的,贸然做这个,到时候赔了怎么办?”<br />
贺岁愉劝道:“又不是叫你们一家一户地单独运输,我不是也出人带路么,你们到时候几家联合着一起,跟在我的人后面路上小心一些就成了,你们都是做了一辈子瓷器的人,这瓷器怎么样容易磕着,又该怎么保护,你们不是最清楚么?”<br />
“而且,这路上损耗虽然需要你们自己负责,但是你们瞧瞧,我给的价钱也比之前高了呀,只要你们不拿那些劣质的瓷器糊弄我,成功在我这里交差,路上运输再小心一些,到时候肯定比之前赚得多上许多呀!”<br />
在贺岁愉的煽动下,虽然有两个保守的窑主还是不同意,但是剩下的当场就跟贺岁愉签订了契约。<br />
签完了契约,贺岁愉就拿出已经准备好的清单,说明自己需要的瓷器,让他们回去准备瓷器和人手,两日后她亲自验货以后,就带队出发。<br />
贺岁愉在月台村新建的馒头窑又烧制了一批白瓷。<br />
这一批已经同邢州瓷窑的白瓷很接近了,很难辨别出来,完全可以打着邢窑瓷器的名头卖出好价格,反正这样的稀罕货也不是赚穷人的钱。<br />
两日后,贺岁愉带着密县各家瓷窑的押瓷队伍出发了。<br />
郑州离得不远,随便派个人送瓷器去铺子里就好了,贺岁愉此行主要是为了去洛阳。<br />
密县离洛阳还是有点儿距离,将来若有机会,还是应该在洛阳城临近建窑烧瓷,再不济登封也比密县距离洛阳更近一些。<br />
贺岁愉此次去洛阳才发现洛阳与她想的完全不一样,因为连年战乱,时常被动成为主战场,洛阳十分萧条,远不及开封府繁华。<br />
在洛阳如今的境况下,这瓷器生意可能不大好做,她或许应该多考虑一些更务实的生意,首先要让人们填饱肚子。<br />
等着洛阳的两家瓷器铺子生意勉强走上正轨,贺岁愉才离开洛阳。<br />
此时,秋天已经快过去了。<br />
她离开开封府已经大半年了。<br />
贺岁愉在密县短暂地休息了两日,就带着满满当当几十车瓷器从密县返回开封府,这其中大部分是要送去开封府的,少部分送去宋州。<br />
回到开封府的那一天,正好又赶上一个下雪的冬日。<br />
天已经快黑了,街道上只有稀稀拉拉几个行人。<br />
冗长的车队从街道上驶过,停在几家瓷器铺子门口,精壮的<br />
汉子们从车上跳下来把成箱的瓷器搬进去。<br />
店铺的掌柜和伙计不仅要盯着他们搬货,还得验收第二次,确保这些东西不是瑕疵品。<br />
这是贺岁愉吩咐过的,为了防止那些窑主以次充好,瓷器运出之前要检查一次,运到了以后要再检查第二次,若是查漏了或者没查出来,那就扣钱。<br />
没个季度末,哪家铺子卖的最好,铺子里的掌柜和伙计也有奖金拿。<br />
有奖有惩的制度才能长久。<br />
贺岁愉从车上跳下来,取下头顶的毡帽,拍了拍身上的雪。<br />
贺岁愉在风雪中看见一个穿着盔甲的高大身影。<br />
她看清了那人的脸。<br />
她什么也没想,只是浓重的思念像潮水一样袭卷了她,她拔腿朝那个人冲了过去。<br />
那人站在风雪中张开双臂,迎接着她。<br />
贺岁愉撞进了他的怀里。<br />
两人紧紧相拥,呼啸的风雪声从他们身侧掠过。<br />
良久,<br />
赵九重察觉贺岁愉许久不说话,低头一看,看到一双泪眼朦胧的眼,他惊慌道:“怎么了?”<br />
“你的盔甲好硌人!”贺岁愉抱怨,“死赵九重,你干嘛穿着这一身来接我?炫耀你升官了不成?”<br />
赵九重随御驾亲征北汉,在高平之战中力挽狂澜,如今已经升官做了殿前都虞候。<br />
赵九重失笑,“你写信说预计今儿个下午回来,我下了值,从宫中一出来就来了,哪儿有时间换衣服?”<br />
贺岁愉还是不太满意地哼了一声。<br />
赵九重小声讨饶道:“我下次一定注意,这回夫人就先饶过我一次,不要坏了夫人回家的好心情。”<br />
贺岁愉见他装模作样地说得陈恳,“好吧,那我就勉强原谅你。”<br />
“你怎么瘦这么多?”赵九重看着她小了一圈的脸,心疼地说。<br />
“干得多,歇得少呗,这次回来,我一定要好好歇上几天!”贺岁愉道。<br />
赵九重忽然抱起她,笑着说:“好,那我们回家咯!”<br />
贺岁愉脸色一变,从脸直接红到脖子,“你干什么?你放我下来!”<br />
“你累一天了,我抱你回去呗!天都要黑了,路上也没人看见。”赵九重说。<br />
贺岁愉简直抓狂,猛地锤了他几拳头,砸在盔甲上反而把自己的手砸痛了,“你快放我下来,我又不是不会走路!”<br />
赵九重拗不过她挣扎,只得把她放下来。<br />
她连忙回头去看店铺那个方向,果不其然,看到何书翠还有几个伙计看着她和赵九重笑,他们在笑她和赵九重。<br />
贺岁愉脸更红了。<br />
她这个东家平时多有威严啊!都怪赵九重毁她形象!<br />
贺岁愉等着卸完货以后,把零碎的收尾工作交给付十九,然后和赵九重一起回家。<br />
因为贺岁愉离家太久,比赵九重这个外出打仗的人都离家更久,她瘦了许多,也晒黑了一点,总之,和离开时长得不大一样了。<br />
小孩子的记性和眼力实在都很一般,赵德昭起初有点儿没认出贺岁愉来,看贺岁愉的眼神像看陌生人一样,一个劲儿往杜夫人身后躲,抓着杜夫人的裙子,“祖母……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