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秦无伤离开后,李珍也还了一礼:“秦将军。”<br />
她让侍女将礼物捧上:“多谢你从霍行止手中将我救出,这是我的一点小小心意。”<br />
秦苍看了一眼礼盒:“保护公主是臣的职责,礼物就不必了。”<br />
不待李珍张口,他又说:“将军府一向清贫,怕是招待不好公主,若是没有别的事,公主不妨先行回宫?”<br />
“……”<br />
好家伙,巴巴的上门来送礼,这礼不仅没送出去,主人家还想把她赶走,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和秦苍有什么过节呢。<br />
不过李珍清楚,秦苍这人恐怕就是这样的性子,他并没有针对哪一个人,只是平等的不想和上京所有贵族相处。<br />
李珍挑挑眉头,看来这又是一个难搞的茬。<br />
她努力捡着别的话问他:“不知道将军准备如何处置霍行止?”<br />
见李珍站着不走,秦苍眉头微蹙,但他还是答道:“太子的意思是北疆战事刚结束,国库空虚,现在不宜与南蛮挑起争端,臣也正有此意。”<br />
“那将军会一直待在上京吗?还回不回北疆了?”<br />
“北疆战事虽完,但还不大安稳,臣大抵在上京待不了几个月。”<br />
“……”<br />
李珍问了秦苍许多问题,秦苍面上逐渐不耐,不过他都十分认真地回答,李珍由此断定这人虽性情冷漠不好接近,但并非不可攻略。<br />
就是那种要是死缠烂打的话,他也拿自己没办法的类型。<br />
秦苍对这些躲在上京的贵族从未有什么好感,也不想和他们过多来往,李珍一直不走,他耐心快到达极限,正要再次出声请李珍离开,李珍却道:“今日是我打扰将军了,我就先回宫了。”<br />
秦苍愣了一会,一时还没反应过来。<br />
直到李珍向他投去奇怪的眼神,他才道:“臣送公主出府吧。”<br />
李珍点点头,命婢女将礼盒放到桌案上,秦苍道:“臣刚才应该说得很清楚了,臣不会收公主的礼。”<br />
“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偏要送你不行吗?”<br />
“……”<br />
秦苍意识到李珍也不是个善茬,果然如秦无伤所说和上京贵族不一样。<br />
上京贵族大都爱脸面,而她……脸皮比较厚。<br />
秦苍没再出口拒绝。<br />
两人一前一后的在将军府上走着,谁都没有开口,周遭安静得落针可闻。<br />
快到府门前,李珍却听到一阵“哗哗”的动静传来,好像是有谁在这里舞刀弄枪。<br />
跟随秦苍穿过一抄手游廊,李珍发现前方秦无伤提着一杆红缨枪正在一空地中练武。<br />
他一招一式勇猛无比,但姿态却轻盈灵巧,额上洒出晶莹的汗水,将他独属于少年人的朝气展现得淋漓尽致。<br />
李珍驻足在原地,一时看得挪不开眼,秦苍发现她的视线,就陪着她站在原地一起看秦无伤练武。<br />
秦无伤打完了一整套枪法,收了势,这才发现李珍正在看着自己。<br />
他小跑来到李珍跟前:“公主?你这是要回宫了吗?”<br />
李珍点头:“秦小将军这套枪法舞得真好看,想来是得了秦将军的真传?”<br />
秦无伤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公主谬赞了,我这只不过是花拳绣脚而已,跟父亲还差得很远呢。”<br />
他面上说着谦虚的话,李珍却听到系统传来熟悉的播报。<br />
【恭喜您获得好感度5点,生命增加18天6小时】<br />
“的确是花拳绣脚,”秦苍在一旁语气冰冷地出声,“你这一套只重架势,却少了气势,到了战场只会被敌军一枪捅死。”<br />
秦无伤一下没了刚刚的得意与朝气,在秦苍面前低眉顺眼的:“父亲教训得是。”<br />
“等会去扎半个时辰的马步。”<br />
“……是。”<br />
李珍觉得秦苍这着实有点严格,但人家教育孩子,她也不好插嘴,只能告退离开将军府。<br />
看着车夫载着李珍朝皇宫的方向而去,秦苍这才回到将军府中。<br />
路过一处空地时,秦无伤正在那儿苦哈哈地扎马步呢,他牙齿咬得死紧,大腿也抖若筛糠。<br />
秦苍走上前去正了正他的动作。<br />
“倒极少见你肯主动练枪的,平日里不都在练武场吗?今日怎么跑到这里来了?”<br />
秦无伤转了转眼珠子道:“练武场待腻了……这地方好。”<br />
秦苍并没有开口,只在心里冷哼一声,秦无伤这小子存的什么心思真当他不清楚吗?<br />
“等会再扎半个时辰的马步。”<br />
“啊?”秦无伤怨声载道,“父亲,这是为何啊?”<br />
秦苍凝了眉看他:“哪儿那么多话,叫你扎就扎。”<br />
秦无伤不敢违抗,只得欲哭无泪地答应了。<br />
*<br />
李珍回到皇宫后原本想多去将军府转转,但皇帝的病情日益加重,她跟谢皇后少不得每日去探病侍疾,并且开始划定国葬的章程,连续几个月忙得脚不沾地。<br />
或许是因为李珍回归,诸事已定,皇帝终究没能撑过半年,永平二十年的秋季刚刚来临,他便溘然安睡在一个寂静的早晨里。<br />
葬礼是早就准备好的,云板声起,大雍皇宫内皆装饰上素缟,接着是设灵堂,摆灵位,尸首入敛,文武百官和内外命妇来磕头守灵……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br />
皇帝死后三日,李瑾经过三辞三让后顺利登上皇位,李珍连同其他后宫女眷也跟着升了级,谢皇后当上太后,李珍和李璎也成了长公主。<br />
在先帝灵前守了二十七日,先帝的棺材被挪往太极殿里停灵,李瑾正式除服,搬入紫宸宫开始治理国事。<br />
搬入紫宸宫的第一日,李瑾宣布了两道旨意。<br />
一是任命谢修竹为中书令,二是任命裴善为吏部尚。<br />
裴善的擢升在朝廷的意料之中,但谢修竹从礼部六品官一跃成为中书令倒是引起了不小的浪潮。<br />
有人上书反对,说谢修竹为元昭长公主驸马,按理来说不因担任如此高官。<br />
但这条反对意见很快淹没下去,一是因为没有哪一条律法写了驸马不能当中书令,二是朝廷目前最举足轻重的谢宣和秦苍都对此事没有任何异议,那些小小的反对声压根成不了气候。<br />
自然也有人提着礼去将军府,试图拉拢秦苍反对谢修竹上位,但得到的待遇和李珍一样,礼不仅没送出,人还被赶走了。<br />
谢修竹于是换上紫色官袍,顺顺利利地走马上任。<br />
他本就才华横溢,上任来干得也十分出色,不过短短几月,朝中就再听不到什么杂音了。<br />
前朝的事李珍虽密切关注着,但她终究插不上手,整日在永安宫无所事事的。<br />
好在这一天仙鹤观的小道童们终于来报,鹤安闭关修炼完毕,可以出来见人了。<br />
于是李珍带着几个宫女又一次来到那九十九节天梯前,给自己鼓了半天劲后,登上了天梯。<br />
一年没爬果然体力退化了不少,到最后一阶时,李珍腿软的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br />
像是早知道她要来,仙鹤观的大门并没有关上,李珍推门进入来到主殿,一眼便见到一个浑身雪白的人正站在金子塑成的神像前。<br />
“长公主来了。”<br />
鹤安回转过身面向她。<br />
发丝雪白,肌肤剔透,他整个人好像山巅上终年不化的积雪。<br />
他的面容也是一如既往,粉色眸子中毫无波澜,有着雪一般的沉静。<br />
回到上京之后,李珍发现鹤安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变化的人。这让她开始怀疑,他到底是凡人,还是长生不老的谪仙了。<br />
“长公主一切可好?”<br />
即便两人一年不曾相见,他在说这话时语气也没有任何波动,好像在问候一个常常见面的香客。<br />
“刚刚去南疆的时候是吃了点苦头,”李珍道,“不过现在一切都过去了。”<br />
“真的都过去了吗?”鹤安忽然道。<br />
李珍挑眉看他:“道长这话是什么意思?”<br />
“先帝在时,长公主只是在幕后出谋划策,从未真正出手,如今新皇登基……也到了长公主该出手的时候了。”<br />
李珍凝神望了他一会,鹤安好像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有多大逆不道,眼神平静的不可思议。<br />
她倒也不否认:“怎么?道长跟我挑明这些,是想告诉我皇兄吗?”<br />
“世间万物皆有命数,我一介凡夫俗子如何能干涉得了?若长公主真是天命之人,我也无可奈何。”<br />
鹤安这话说得十分仙风道骨,李珍却听懂了他的意思。<br />
沉默亦是一种纵容。<br />
“等到合适的时机,道长可否助我一臂之力?”<br />
鹤安眼也不眨地道:“好。”<br />
“……”<br />
“答应得这么快?你刚才不是还说什么世间万物皆有命数,你干涉不了吗?”<br />
鹤安道:“我也说了长公主是天命之人。”<br />
“帮天命之人走向她既定的轨道,只能算顺应天命,并不算干涉。”
她让侍女将礼物捧上:“多谢你从霍行止手中将我救出,这是我的一点小小心意。”<br />
秦苍看了一眼礼盒:“保护公主是臣的职责,礼物就不必了。”<br />
不待李珍张口,他又说:“将军府一向清贫,怕是招待不好公主,若是没有别的事,公主不妨先行回宫?”<br />
“……”<br />
好家伙,巴巴的上门来送礼,这礼不仅没送出去,主人家还想把她赶走,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和秦苍有什么过节呢。<br />
不过李珍清楚,秦苍这人恐怕就是这样的性子,他并没有针对哪一个人,只是平等的不想和上京所有贵族相处。<br />
李珍挑挑眉头,看来这又是一个难搞的茬。<br />
她努力捡着别的话问他:“不知道将军准备如何处置霍行止?”<br />
见李珍站着不走,秦苍眉头微蹙,但他还是答道:“太子的意思是北疆战事刚结束,国库空虚,现在不宜与南蛮挑起争端,臣也正有此意。”<br />
“那将军会一直待在上京吗?还回不回北疆了?”<br />
“北疆战事虽完,但还不大安稳,臣大抵在上京待不了几个月。”<br />
“……”<br />
李珍问了秦苍许多问题,秦苍面上逐渐不耐,不过他都十分认真地回答,李珍由此断定这人虽性情冷漠不好接近,但并非不可攻略。<br />
就是那种要是死缠烂打的话,他也拿自己没办法的类型。<br />
秦苍对这些躲在上京的贵族从未有什么好感,也不想和他们过多来往,李珍一直不走,他耐心快到达极限,正要再次出声请李珍离开,李珍却道:“今日是我打扰将军了,我就先回宫了。”<br />
秦苍愣了一会,一时还没反应过来。<br />
直到李珍向他投去奇怪的眼神,他才道:“臣送公主出府吧。”<br />
李珍点点头,命婢女将礼盒放到桌案上,秦苍道:“臣刚才应该说得很清楚了,臣不会收公主的礼。”<br />
“那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偏要送你不行吗?”<br />
“……”<br />
秦苍意识到李珍也不是个善茬,果然如秦无伤所说和上京贵族不一样。<br />
上京贵族大都爱脸面,而她……脸皮比较厚。<br />
秦苍没再出口拒绝。<br />
两人一前一后的在将军府上走着,谁都没有开口,周遭安静得落针可闻。<br />
快到府门前,李珍却听到一阵“哗哗”的动静传来,好像是有谁在这里舞刀弄枪。<br />
跟随秦苍穿过一抄手游廊,李珍发现前方秦无伤提着一杆红缨枪正在一空地中练武。<br />
他一招一式勇猛无比,但姿态却轻盈灵巧,额上洒出晶莹的汗水,将他独属于少年人的朝气展现得淋漓尽致。<br />
李珍驻足在原地,一时看得挪不开眼,秦苍发现她的视线,就陪着她站在原地一起看秦无伤练武。<br />
秦无伤打完了一整套枪法,收了势,这才发现李珍正在看着自己。<br />
他小跑来到李珍跟前:“公主?你这是要回宫了吗?”<br />
李珍点头:“秦小将军这套枪法舞得真好看,想来是得了秦将军的真传?”<br />
秦无伤不好意思地挠挠后脑勺:“公主谬赞了,我这只不过是花拳绣脚而已,跟父亲还差得很远呢。”<br />
他面上说着谦虚的话,李珍却听到系统传来熟悉的播报。<br />
【恭喜您获得好感度5点,生命增加18天6小时】<br />
“的确是花拳绣脚,”秦苍在一旁语气冰冷地出声,“你这一套只重架势,却少了气势,到了战场只会被敌军一枪捅死。”<br />
秦无伤一下没了刚刚的得意与朝气,在秦苍面前低眉顺眼的:“父亲教训得是。”<br />
“等会去扎半个时辰的马步。”<br />
“……是。”<br />
李珍觉得秦苍这着实有点严格,但人家教育孩子,她也不好插嘴,只能告退离开将军府。<br />
看着车夫载着李珍朝皇宫的方向而去,秦苍这才回到将军府中。<br />
路过一处空地时,秦无伤正在那儿苦哈哈地扎马步呢,他牙齿咬得死紧,大腿也抖若筛糠。<br />
秦苍走上前去正了正他的动作。<br />
“倒极少见你肯主动练枪的,平日里不都在练武场吗?今日怎么跑到这里来了?”<br />
秦无伤转了转眼珠子道:“练武场待腻了……这地方好。”<br />
秦苍并没有开口,只在心里冷哼一声,秦无伤这小子存的什么心思真当他不清楚吗?<br />
“等会再扎半个时辰的马步。”<br />
“啊?”秦无伤怨声载道,“父亲,这是为何啊?”<br />
秦苍凝了眉看他:“哪儿那么多话,叫你扎就扎。”<br />
秦无伤不敢违抗,只得欲哭无泪地答应了。<br />
*<br />
李珍回到皇宫后原本想多去将军府转转,但皇帝的病情日益加重,她跟谢皇后少不得每日去探病侍疾,并且开始划定国葬的章程,连续几个月忙得脚不沾地。<br />
或许是因为李珍回归,诸事已定,皇帝终究没能撑过半年,永平二十年的秋季刚刚来临,他便溘然安睡在一个寂静的早晨里。<br />
葬礼是早就准备好的,云板声起,大雍皇宫内皆装饰上素缟,接着是设灵堂,摆灵位,尸首入敛,文武百官和内外命妇来磕头守灵……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br />
皇帝死后三日,李瑾经过三辞三让后顺利登上皇位,李珍连同其他后宫女眷也跟着升了级,谢皇后当上太后,李珍和李璎也成了长公主。<br />
在先帝灵前守了二十七日,先帝的棺材被挪往太极殿里停灵,李瑾正式除服,搬入紫宸宫开始治理国事。<br />
搬入紫宸宫的第一日,李瑾宣布了两道旨意。<br />
一是任命谢修竹为中书令,二是任命裴善为吏部尚。<br />
裴善的擢升在朝廷的意料之中,但谢修竹从礼部六品官一跃成为中书令倒是引起了不小的浪潮。<br />
有人上书反对,说谢修竹为元昭长公主驸马,按理来说不因担任如此高官。<br />
但这条反对意见很快淹没下去,一是因为没有哪一条律法写了驸马不能当中书令,二是朝廷目前最举足轻重的谢宣和秦苍都对此事没有任何异议,那些小小的反对声压根成不了气候。<br />
自然也有人提着礼去将军府,试图拉拢秦苍反对谢修竹上位,但得到的待遇和李珍一样,礼不仅没送出,人还被赶走了。<br />
谢修竹于是换上紫色官袍,顺顺利利地走马上任。<br />
他本就才华横溢,上任来干得也十分出色,不过短短几月,朝中就再听不到什么杂音了。<br />
前朝的事李珍虽密切关注着,但她终究插不上手,整日在永安宫无所事事的。<br />
好在这一天仙鹤观的小道童们终于来报,鹤安闭关修炼完毕,可以出来见人了。<br />
于是李珍带着几个宫女又一次来到那九十九节天梯前,给自己鼓了半天劲后,登上了天梯。<br />
一年没爬果然体力退化了不少,到最后一阶时,李珍腿软的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br />
像是早知道她要来,仙鹤观的大门并没有关上,李珍推门进入来到主殿,一眼便见到一个浑身雪白的人正站在金子塑成的神像前。<br />
“长公主来了。”<br />
鹤安回转过身面向她。<br />
发丝雪白,肌肤剔透,他整个人好像山巅上终年不化的积雪。<br />
他的面容也是一如既往,粉色眸子中毫无波澜,有着雪一般的沉静。<br />
回到上京之后,李珍发现鹤安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变化的人。这让她开始怀疑,他到底是凡人,还是长生不老的谪仙了。<br />
“长公主一切可好?”<br />
即便两人一年不曾相见,他在说这话时语气也没有任何波动,好像在问候一个常常见面的香客。<br />
“刚刚去南疆的时候是吃了点苦头,”李珍道,“不过现在一切都过去了。”<br />
“真的都过去了吗?”鹤安忽然道。<br />
李珍挑眉看他:“道长这话是什么意思?”<br />
“先帝在时,长公主只是在幕后出谋划策,从未真正出手,如今新皇登基……也到了长公主该出手的时候了。”<br />
李珍凝神望了他一会,鹤安好像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有多大逆不道,眼神平静的不可思议。<br />
她倒也不否认:“怎么?道长跟我挑明这些,是想告诉我皇兄吗?”<br />
“世间万物皆有命数,我一介凡夫俗子如何能干涉得了?若长公主真是天命之人,我也无可奈何。”<br />
鹤安这话说得十分仙风道骨,李珍却听懂了他的意思。<br />
沉默亦是一种纵容。<br />
“等到合适的时机,道长可否助我一臂之力?”<br />
鹤安眼也不眨地道:“好。”<br />
“……”<br />
“答应得这么快?你刚才不是还说什么世间万物皆有命数,你干涉不了吗?”<br />
鹤安道:“我也说了长公主是天命之人。”<br />
“帮天命之人走向她既定的轨道,只能算顺应天命,并不算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