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http://www.yunmengshuyuan.cc!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导致大量书籍错乱,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姜孚有些懊恼,不知该说什么,先把人拉了起来,想按到自己的座位上。<br />
    跪了那么久,膝盖一定疼的很,老师身上又有旧伤,不知有没有好全……<br />
    沈厌卿却很认真地在近处打量着他的脸,看了一时半刻,神态里全是“果然长开了”的意思,良久忽然展颜一笑:<br />
    “陛下是在嫉妒。杨小侯爷比你还小一岁,这是做什么呢?”<br />
    姜孚别开视线,想说自己还不至于与小孩子计较。却见他日夜思念的老师向他张开双臂,眉眼间尽是温柔笑意。<br />
    “自然陛下才是最重要的。臣有罪,为陛下补一次可好?”<br />
    他再顾不得别的,只投入那怀抱中,双臂用力收紧,埋头在人颈肩之间。<br />
    文州也好,京城也好;少傅也好,参军也好。<br />
    老师只是老师。<br />
    那颗崇礼二年正月十五就割出去随人一路颠沛流离的心,害过一千八百个日夜的相思,历尽六载春秋轮换的风霜,此刻终于沉甸甸地落回胸腔里。<br />
    此情经年不改,自然无心可猜。<br />
    第17章<br />
    安芰宁蕖都适时退下去,一刻钟后端着茶点回来。<br />
    御案前多了一把椅子,皇帝和沈厌卿并肩坐在桌后。<br />
    二人似乎都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颇为自然地闲聊着。<br />
    那副画像已重新卷起来了,沈厌卿拿在手里摆弄着,将上面的捆绳流苏扎得整整齐齐,系得又紧。<br />
    不像是在收起画卷,倒像是要封印什么脏东西。<br />
    安芰瞧着,陛下的表情因此缓和了不少。<br />
    这位御前伺候多年还依然不怎么得要领的年轻大太监不由得感慨:<br />
    毕竟人不如故,沈大人在讨陛下欢心一事上经验实在丰富,只两个简单动作,就哄得人眉眼都解开了。<br />
    陛下在帝师面前看着也不那么严肃了,不再有意绷着表情,语气又轻又缓,像是小心捧着什么东西:<br />
    “老师身体一向可好?您面色比走时红润了许多,文州风水果然养人……”<br />
    沈厌卿将手中东西轻轻抛到桌上,做的是个随手不在意的意思,落到桌面却一丝声音也无。<br />
    他眉眼弯了弯,看向自己的学生:<br />
    “养着养着,也就好了。”<br />
    “文州不比京城,臣走出几千里、几万里,心也总还是在这挂着的。”<br />
    “——陛下倒是越来越有明主风范了,方才我瞧着,整个御书房里竟没一个人敢说话呢。”<br />
    “咳,老师……”<br />
    姜孚耳尖微红。<br />
    若非气急了,他是不愿让老师见到他那副以冷脸压人的样子的。<br />
    “圣人有威势,能镇服下臣,这是好事。”<br />
    沈厌卿笑眯眯回道,表情是真心实意的欣慰。<br />
    姜孚去了些紧张,又垂眉解释道:<br />
    “我也并非有意敲打杨家,是他们敏感。兹事体大,不得不小心……”<br />
    “臣以为,陛下尽可以放心,便是天下人都各怀异心,杨家也依旧是忠的。”<br />
    “一来前朝废帝死在杨家,这就把杨家紧紧捆在我朝运命上了;”<br />
    “二是太后娘娘慈爱,一定为陛下铺好了路。”<br />
    “当下要紧的事是,不让此事传出去,也不要怀疑杨家。”<br />
    “若是陛下您都不信任他们了,谁还能站在他们一边呢?人言毕竟可畏……”<br />
    谁还能比他更清楚这一点呢?<br />
    沈厌卿慢悠悠说完,抬起眼睛,见姜孚正盯着他,表情里带了点悲哀。<br />
    “人言可畏。我知道的,老师。”<br />
    毕竟当年京城翻天覆地的震动之下,老师是如何一步步逼到绝路,最终不得不退出京城——他是亲眼见过的。<br />
    但老师当时手握那样的权势,明明能……<br />
    他有太多的疑惑了,若是一直不问出口,这样积压下去,整颗心恐怕都要被压得无法承受。<br />
    姜孚抬头,见沈厌卿那双颜色稍浅于常人的眼睛正温和地看着他,像是能包容他一切的混乱思绪。<br />
    说吧,说吧。<br />
    我们这样的关系,这样的信任,认识了这么多年,你有什么话不可对我说呢?<br />
    姜孚定了定神,深吸了一口气。<br />
    “学生想问,崇礼二年您为何主动离开京城,又是用何物与鹿慈英作了交换。”<br />
    就从这开始吧。<br />
    过去的事情太多了,可是不能让它们就那样过去,总有一些须得被捉住,沥清,摆在日光下讲清楚的。<br />
    ……<br />
    鹿慈英沏好了茶,将面前两只小盏都倒满。<br />
    沈厌卿垂眸,看着水面上一片打着转的小叶,青绿青绿,像是刚从树尖儿上掐下来。<br />
    “你想知道什么?——关于我的。”<br />
    鹿慈英并不急着回他,而是揭开壶盖,又从一支引流的竹道中接了水,在火上烧起来。<br />
    室内一时静默,壶口处渐起水烟。<br />
    这彩衣的隐士神态沉静,以银拨挑着小瓷瓮中的茶叶,口中轻声道:<br />
    “叔颐如此坦诚,竟愿意让我来问。”<br />
    “好罢,我领了这份情,自也不会为难你,毕竟来日方长……”<br />
    “我自会如实回答。”<br />
    “那就烦请叔颐告知,惠王姜十佩,究竟死于谁手?”<br />
    “这似乎不只是我自己的事……况且,你既已清楚答案,又何必问我?”<br />
    ……<br />
    所有人都知道,惠王姜十佩死的不明不白;所有人又都知道,向上追溯,这场谋杀必定出自沈厌卿之手。<br />
    但这位三皇子死于非命之后,得到的结局竟是追封亲王,长子袭位,食邑二千户。<br />
    ——不知该说七皇子是仁厚还是有意折辱;<br />
    竟在击倒了最有实力的竞争对手,继承大统之后,给这位同父异母的哥哥追赏了一个护驾之功。<br />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三皇子最后带亲卫入朝是要去鱼死网破抢位置的,落败身死实属正常。<br />
    可新皇帝竟不追究,还照例厚葬了他,年节仍供香火。<br />
    此事实在是稀奇,往上追三千年也未必有一个先例。<br />
    因着小皇帝当时年纪尚幼,一般一致认为,后面这个处理方式也出自沈厌卿之手。<br />
    由于此人在新帝登基后清除异己的手段实在太过狠辣,惊得满朝文武人人自危,实在是没剩下半点好名声;<br />
    因此人人得出上面那个结论后,第一反应都是破口大骂:<br />
    伪君子!不知用心何在!<br />
    而后第二反应则是称赞陛下兄友弟恭,孝悌双全。<br />
    毕竟惠亲王的香火不能白吃,皇帝供了,他们就必须歌功颂德一下。<br />
    至于怎么供的,为什么供……<br />
    别问,别管。<br />
    上个朝挣份俸禄而已,何必拿自己脑袋开玩笑呢?<br />
    这两种说法日渐演化,越传越极端;<br />
    最终竟变成了个“皇帝与兄长本来感情甚笃,却被贪权小人蓄意离间暗杀只为挣得从龙之功”的集体印象。<br />
    离奇归离奇,朝中没一个人敢提这件事也是真的。<br />
    有时候宁蕖都想,关乎崇礼的这几年里,不能说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太多了?<br />
    而且,这些事为什么都围着沈少傅一个人呢?<br />
    ……<br />
    彼时是奉德十九年。<br />
    老皇帝没有把这个年号用到下一个整数的福气,病的日日恍惚,管不住自己那些野心炽盛的儿子。<br />
    大皇子剃发出家去了,二皇子出身不好,不具资格;<br />
    六皇子早夭;其余的或是早早出局,或是太小……<br />
    ‘<br />
    挑挑拣拣,打到奉德最后一年,竟很是简练地只剩了三皇子姜十佩及七皇子姜孚两人。<br />
    三皇子的母亲出身世家,其家族横跨四朝不倒,代代都有子弟入朝为臣,贵女嫁入皇宫。<br />
    时间一长,竟有了“皇帝倒插门他们家”的说法。<br />
    至于被说成上门女婿的皇帝们心情如何,显然不在这群上古贵族的考虑范围之内。<br />
    可以想见的是,这家人既打压不得,又不可给太多青眼,以免哪天自己的屁股或是脑袋就挪了位置,而且再挪不回来。<br />
    但三皇子着实天资过人。<br />
    三岁就能写诗作赋,五岁能读懂讲治国的文章再发议论,八岁时骑射的水平已经比得上军中的百户。<br />
    ——人人都说,这是上天赐大楚的帝王之才。<br />
    何不如就打破四朝八百年的旧例,把那至上的位置传给他呢?<br />
    眼见着自己年事渐高,接下来几个儿子都不争气,上面的两个又不肯接手;<br />
    老皇帝纵使再不情愿,也不得不考虑这个身份有点烫手的三儿子。<br />
    但就在姜十佩九岁这年,其母家正准备宠辱不惊地迎来家族八百年几十代第一个皇太子时,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br />
    杨家杨琼的儿子学会说话了。<br />
    当年以蓍筮之术卜明天下大势的神女,生下的孩子也与平常不同。<br />
    都道“贵人语迟”,姜孚直至三岁前还没有学会说一个字,只会咿咿呀呀;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

天灾信使

听日

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乐事薯片黄瓜味

从救下同学妈妈开始混富婆圈

李知漫

那年华娱

做梦的木头

正义利剑

佚名

全民:亡灵召唤师,一人即天灾

佚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