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眼神在他脸上扫了几下,便招手示意他坐回来。<br />
德王神色更加严谨,继续道:<br />
“既然柳妃将此物呈给沈少傅,便说明少傅此时需要。”<br />
“臣即日便回去点数,派人与宫中交接。”<br />
这件玉一丢,他便知道是柳矜云要保他的命。此时出现在帝师手中,更说明到了紧要时候。<br />
皇帝也没有推拒,只说戏班名义上仍挂在德王府——若是挂上宫里的名头,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至于是否可用,那就是后面才要查验的事情。<br />
跳到这样一件大事上,气氛陡然僵了起来。<br />
私下藏了情报人手都是小事,闲散王爷也总得保命;<br />
可是挑到面儿上来说,好像确实就尴尬了些。<br />
此时此刻,却有个雪白的毛团儿大摇大摆踱过来,跳到德王妃膝上,“喵”了一声。<br />
德王妃抱住它,挥退追过来的下人,在其雪白的皮毛上顺了两下。<br />
本来就油光水滑,阳光一照,更显得镀了层金边儿似的。<br />
帝师顿时端起笑容:<br />
“前些天还听说云奴身上不快,现在可大好了?”<br />
德王妃捏捏猫爪,搓搓灰:<br />
“劳帝师挂心了……都好,现在精神着呢。”<br />
狮子猫抻了一下懒腰,又趴下,舔舔她的手。<br />
“也到了她午睡的时辰了。疑惑已解,臣就不多打扰啦。”<br />
沈厌卿先站了起来,侧身看看皇帝:<br />
“陛下可还要与德王殿下叙叙旧?”<br />
有什么好叙的。新帝登基后,德王虽不必定期到宫里去自检改过了,可年节也没少见着。<br />
唯一的好处就是新帝脾气平和,又不盼着他有出息,日子越发清闲了。<br />
“不必了。过两日宫宴,还能再见兄长。”<br />
德王赶在皇帝前站起来,德王妃端着猫也站起来,谢过陛下驾临的恩德,一直送至王府正门外。<br />
一合上门,德王就抽出帕子,转向自家王妃:<br />
“她也是为了我们好,你又何必……”<br />
德王妃躲开他的手,扭开脸:<br />
“……她做了那么多事,都瞒着我们。”<br />
“若是我能早些懂事,早些替她分担就好了。”<br />
“也不至于今日才——”<br />
她说不下去了,把云奴端到脸边,蹭了蹭眼泪。<br />
第72章<br />
沈厌卿与姜孚刚回宫歇下, 德王府送来的东西便追了上来。<br />
盒子一开,是件簪子。<br />
千百根金丝盘成了流云的形状,间杂着几颗碎星;<br />
不知混了什么别的金属, 整体竟呈现浅金色,一副恬淡素净的样子。<br />
拿起来沉甸甸的, 不知戴在头上是怎样的光景。<br />
附一张字条:<br />
“臣真敬上”。<br />
姜真是德王的名字。<br />
既然是女子的东西, 若不标注清楚, 就容易引发误会。应当是出于这个原因,德王妃才要德王特意代她标注过。<br />
字条背面的字多些,是个小故事:<br />
大意是说许多姐妹们凑在一起, 各自拿出首饰熔在一起,塑成新形,以示永结一心。<br />
这簪子的实体在谁手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的女子都结成一张网;<br />
无论身份年龄如何, 从此互通有无,只行问心无愧之事。<br />
这段字虽与正面相像,但从某些细微笔画处,仍能看出出自另一人之手;<br />
到了落款处,又换回了德王的笔迹和名字。<br />
姜孚虚靠在老师身边读完,一时两人都无言。<br />
这件东西既然交到他们手中,就已经证明了这张网的消息比他们能想象到的更灵通。<br />
又由德王妃上交……<br />
沈厌卿恍惚间似乎见到,柳矜云身后站了无数衣色同她一样鲜亮的女子;<br />
或持花卉, 或持书卷, 或持笙箫。<br />
这些其他蜉蝣卿没能注意或是没能集结的力量, 被漱芳班的班主收集起来,牢牢拧成了一股绳。<br />
常人忽视她们, 将她们当成金贵的物件儿,束之高阁。<br />
可她们有眼睛也有心,一联结起来,就能像水那样无孔不入。<br />
她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要做的事。<br />
所以这一件凝结了她们所有人的誓言的信物,竟破开世俗红尘,递到了圣人的手中。<br />
“……这样东西不该拿在我们手里。”<br />
沈厌卿喃喃道。<br />
他们需要借用这份力量,却没有资格做它的主人。<br />
既然是姑娘们的心意,那么也合该……<br />
沈殊刚交出沈家一半的控制权,此时再塞一件同类的回去,不仅容易适应不好,看起来还有些不大恰当。<br />
二十二毕竟不在明面上,缺一个实体的身份,最近任务也多,不大忙的过来。<br />
姜孚却将那支云形簪子接过,若有所思。<br />
“陛下有合适人选?”<br />
“确然如此。”<br />
有一人从属宫中,沉稳聪慧,又家世合适,是值得托付之人。<br />
以及——<br />
沈厌卿稍加思索便道:<br />
“臣听说过,余霜进宫后做事稳妥,连连升调。”<br />
“年纪虽小,仕途却很顺利。”<br />
至少比她爹顺多了。<br />
“而今是在……”<br />
“尚寝局。”<br />
姜孚接上老师的话,可疑地顿了一下,继续道:<br />
“——兼领帝后合葬陵监察一职。”<br />
……<br />
事死者,如事生。<br />
即使是地下之人,同样有着相应的寝居之处。<br />
与生前所居宫殿的格局相同,常用物事也都摆在相应的位置。<br />
只是太后的用度比生前更高,许多纹饰都是贵妃所不能使用的,而今却遍布里外。<br />
无处不在诉说着,这里的主人是如何战胜了一切的对手,夺得了权势的终极。<br />
——虽然她已经长眠于地下;<br />
但余霜每次穿过长廊,仍然觉得心跳加快。<br />
前朝规制,生死完全视作一同,每日都要洒扫供奉,只当是墓主仍在人世;<br />
本朝为以勤俭作天下表率,减为一旬一扫,三旬一供;<br />
先帝金口玉言,后人即使孝心再盛,也不许再有增改。<br />
白日供奉过,夜里就要巡查。除了神道上的卫队,屋内设施也要由内侍女官一一查过,确保万无一失。<br />
帝后合葬陵设定的相应官职位置其实很少。<br />
先帝后都是谨慎的人,当今圣上更是思虑良多。皇家陵墓本就涉及诸多机密,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br />
选进的人,也必须要完全忠心。若非全无背景,便须得要全家都信服于天威才行。<br />
余霜被遣至此,本就有这一重考虑;<br />
另也是看重她在退婚一事上的冷静沉着,显示出许多对局势的掌控,这才为皇帝所信任。<br />
余霜拢了拢烛火,跨过门槛。<br />
书架上放着扫灰用的掸子,她拣起来,小心清理各处。<br />
窗外传来虫鸣,她来时见月牙儿已挂得很高;<br />
扫过了这一处,她就可回去歇息了。<br />
她背着烛火,忽见自己的影子闪了闪。<br />
余霜顿了一下,没有多停,又继续手上的活儿。<br />
她来这里,是因为还有一件过人之处:<br />
——她不怕鬼。<br />
帝陵的俸禄优厚,沐休日多,待遇远胜他人。饶是如此,许多人仍不敢来。<br />
若是寻常鬼魂,见了尚可大喊大叫到处乱传;<br />
倘若是见了先帝或是先太后,跪也不跪?跑也不跑?<br />
只怕到时还要被人指摘,治一个大不敬之罪。<br />
人心中一有愧,往往就爱多想这些东西。<br />
余霜一路行来都干净得很,没什么好怕的,更有一份清明肃正的天性在身上。<br />
莫说是鬼,连活着的小人也不敢欺侮于她。<br />
影子又闪了闪,烛火又摇了摇,门窗分明都紧闭了,屋里却还像是有风。<br />
余霜也不理。<br />
若说当今圣上的居处是天下最安全的去处,那帝陵就可称作第二。<br />
若有图谋不轨的蚊虫意图混入,早早便被卫队制于马下了,何况是人。<br />
她从桌边扫到床头,又到窗台,烛火时动时静,终于忍不住出声道:<br />
“你转过来,我有话与你说。”<br />
是个耐听的女声。<br />
余霜果然依言转身,在对方脸上飞快扫过一眼,利落跪下:<br />
“臣余霜拜见太后,敬祝太后娘娘万福金安。”<br />
对面女子穿一身亮宝蓝色,八达晕的衣纹,贵气得晃人眼睛。<br />
腰间别了把刀,刀上挂一个不小的黄金穗儿,流苏间挟着几个绒球,不知是装饰还是武器。<br />
她走上前,把余霜拉起来按在桌前,合过了门,也坐下。<br />
“如今才来见你,是有些晚了。”<br />
“有些东西,我欠着你,稍后再细计较。”<br />
“先说,你为何认得出我?见了鬼魂,怎么不慌?”
德王神色更加严谨,继续道:<br />
“既然柳妃将此物呈给沈少傅,便说明少傅此时需要。”<br />
“臣即日便回去点数,派人与宫中交接。”<br />
这件玉一丢,他便知道是柳矜云要保他的命。此时出现在帝师手中,更说明到了紧要时候。<br />
皇帝也没有推拒,只说戏班名义上仍挂在德王府——若是挂上宫里的名头,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至于是否可用,那就是后面才要查验的事情。<br />
跳到这样一件大事上,气氛陡然僵了起来。<br />
私下藏了情报人手都是小事,闲散王爷也总得保命;<br />
可是挑到面儿上来说,好像确实就尴尬了些。<br />
此时此刻,却有个雪白的毛团儿大摇大摆踱过来,跳到德王妃膝上,“喵”了一声。<br />
德王妃抱住它,挥退追过来的下人,在其雪白的皮毛上顺了两下。<br />
本来就油光水滑,阳光一照,更显得镀了层金边儿似的。<br />
帝师顿时端起笑容:<br />
“前些天还听说云奴身上不快,现在可大好了?”<br />
德王妃捏捏猫爪,搓搓灰:<br />
“劳帝师挂心了……都好,现在精神着呢。”<br />
狮子猫抻了一下懒腰,又趴下,舔舔她的手。<br />
“也到了她午睡的时辰了。疑惑已解,臣就不多打扰啦。”<br />
沈厌卿先站了起来,侧身看看皇帝:<br />
“陛下可还要与德王殿下叙叙旧?”<br />
有什么好叙的。新帝登基后,德王虽不必定期到宫里去自检改过了,可年节也没少见着。<br />
唯一的好处就是新帝脾气平和,又不盼着他有出息,日子越发清闲了。<br />
“不必了。过两日宫宴,还能再见兄长。”<br />
德王赶在皇帝前站起来,德王妃端着猫也站起来,谢过陛下驾临的恩德,一直送至王府正门外。<br />
一合上门,德王就抽出帕子,转向自家王妃:<br />
“她也是为了我们好,你又何必……”<br />
德王妃躲开他的手,扭开脸:<br />
“……她做了那么多事,都瞒着我们。”<br />
“若是我能早些懂事,早些替她分担就好了。”<br />
“也不至于今日才——”<br />
她说不下去了,把云奴端到脸边,蹭了蹭眼泪。<br />
第72章<br />
沈厌卿与姜孚刚回宫歇下, 德王府送来的东西便追了上来。<br />
盒子一开,是件簪子。<br />
千百根金丝盘成了流云的形状,间杂着几颗碎星;<br />
不知混了什么别的金属, 整体竟呈现浅金色,一副恬淡素净的样子。<br />
拿起来沉甸甸的, 不知戴在头上是怎样的光景。<br />
附一张字条:<br />
“臣真敬上”。<br />
姜真是德王的名字。<br />
既然是女子的东西, 若不标注清楚, 就容易引发误会。应当是出于这个原因,德王妃才要德王特意代她标注过。<br />
字条背面的字多些,是个小故事:<br />
大意是说许多姐妹们凑在一起, 各自拿出首饰熔在一起,塑成新形,以示永结一心。<br />
这簪子的实体在谁手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的女子都结成一张网;<br />
无论身份年龄如何, 从此互通有无,只行问心无愧之事。<br />
这段字虽与正面相像,但从某些细微笔画处,仍能看出出自另一人之手;<br />
到了落款处,又换回了德王的笔迹和名字。<br />
姜孚虚靠在老师身边读完,一时两人都无言。<br />
这件东西既然交到他们手中,就已经证明了这张网的消息比他们能想象到的更灵通。<br />
又由德王妃上交……<br />
沈厌卿恍惚间似乎见到,柳矜云身后站了无数衣色同她一样鲜亮的女子;<br />
或持花卉, 或持书卷, 或持笙箫。<br />
这些其他蜉蝣卿没能注意或是没能集结的力量, 被漱芳班的班主收集起来,牢牢拧成了一股绳。<br />
常人忽视她们, 将她们当成金贵的物件儿,束之高阁。<br />
可她们有眼睛也有心,一联结起来,就能像水那样无孔不入。<br />
她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要做的事。<br />
所以这一件凝结了她们所有人的誓言的信物,竟破开世俗红尘,递到了圣人的手中。<br />
“……这样东西不该拿在我们手里。”<br />
沈厌卿喃喃道。<br />
他们需要借用这份力量,却没有资格做它的主人。<br />
既然是姑娘们的心意,那么也合该……<br />
沈殊刚交出沈家一半的控制权,此时再塞一件同类的回去,不仅容易适应不好,看起来还有些不大恰当。<br />
二十二毕竟不在明面上,缺一个实体的身份,最近任务也多,不大忙的过来。<br />
姜孚却将那支云形簪子接过,若有所思。<br />
“陛下有合适人选?”<br />
“确然如此。”<br />
有一人从属宫中,沉稳聪慧,又家世合适,是值得托付之人。<br />
以及——<br />
沈厌卿稍加思索便道:<br />
“臣听说过,余霜进宫后做事稳妥,连连升调。”<br />
“年纪虽小,仕途却很顺利。”<br />
至少比她爹顺多了。<br />
“而今是在……”<br />
“尚寝局。”<br />
姜孚接上老师的话,可疑地顿了一下,继续道:<br />
“——兼领帝后合葬陵监察一职。”<br />
……<br />
事死者,如事生。<br />
即使是地下之人,同样有着相应的寝居之处。<br />
与生前所居宫殿的格局相同,常用物事也都摆在相应的位置。<br />
只是太后的用度比生前更高,许多纹饰都是贵妃所不能使用的,而今却遍布里外。<br />
无处不在诉说着,这里的主人是如何战胜了一切的对手,夺得了权势的终极。<br />
——虽然她已经长眠于地下;<br />
但余霜每次穿过长廊,仍然觉得心跳加快。<br />
前朝规制,生死完全视作一同,每日都要洒扫供奉,只当是墓主仍在人世;<br />
本朝为以勤俭作天下表率,减为一旬一扫,三旬一供;<br />
先帝金口玉言,后人即使孝心再盛,也不许再有增改。<br />
白日供奉过,夜里就要巡查。除了神道上的卫队,屋内设施也要由内侍女官一一查过,确保万无一失。<br />
帝后合葬陵设定的相应官职位置其实很少。<br />
先帝后都是谨慎的人,当今圣上更是思虑良多。皇家陵墓本就涉及诸多机密,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br />
选进的人,也必须要完全忠心。若非全无背景,便须得要全家都信服于天威才行。<br />
余霜被遣至此,本就有这一重考虑;<br />
另也是看重她在退婚一事上的冷静沉着,显示出许多对局势的掌控,这才为皇帝所信任。<br />
余霜拢了拢烛火,跨过门槛。<br />
书架上放着扫灰用的掸子,她拣起来,小心清理各处。<br />
窗外传来虫鸣,她来时见月牙儿已挂得很高;<br />
扫过了这一处,她就可回去歇息了。<br />
她背着烛火,忽见自己的影子闪了闪。<br />
余霜顿了一下,没有多停,又继续手上的活儿。<br />
她来这里,是因为还有一件过人之处:<br />
——她不怕鬼。<br />
帝陵的俸禄优厚,沐休日多,待遇远胜他人。饶是如此,许多人仍不敢来。<br />
若是寻常鬼魂,见了尚可大喊大叫到处乱传;<br />
倘若是见了先帝或是先太后,跪也不跪?跑也不跑?<br />
只怕到时还要被人指摘,治一个大不敬之罪。<br />
人心中一有愧,往往就爱多想这些东西。<br />
余霜一路行来都干净得很,没什么好怕的,更有一份清明肃正的天性在身上。<br />
莫说是鬼,连活着的小人也不敢欺侮于她。<br />
影子又闪了闪,烛火又摇了摇,门窗分明都紧闭了,屋里却还像是有风。<br />
余霜也不理。<br />
若说当今圣上的居处是天下最安全的去处,那帝陵就可称作第二。<br />
若有图谋不轨的蚊虫意图混入,早早便被卫队制于马下了,何况是人。<br />
她从桌边扫到床头,又到窗台,烛火时动时静,终于忍不住出声道:<br />
“你转过来,我有话与你说。”<br />
是个耐听的女声。<br />
余霜果然依言转身,在对方脸上飞快扫过一眼,利落跪下:<br />
“臣余霜拜见太后,敬祝太后娘娘万福金安。”<br />
对面女子穿一身亮宝蓝色,八达晕的衣纹,贵气得晃人眼睛。<br />
腰间别了把刀,刀上挂一个不小的黄金穗儿,流苏间挟着几个绒球,不知是装饰还是武器。<br />
她走上前,把余霜拉起来按在桌前,合过了门,也坐下。<br />
“如今才来见你,是有些晚了。”<br />
“有些东西,我欠着你,稍后再细计较。”<br />
“先说,你为何认得出我?见了鬼魂,怎么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