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比以前贵了一些。”<br />
宋游从回忆中走脱出来,对他笑道:“请船家靠岸过来吧。”<br />
“好嘞!”<br />
船家立马喜笑颜开,划过过来,一边划还一边解释:“不贵不贵,几年都是这个价了,要说便宜,至少得十来年前去了。不过如今在江上跑船是越来越不太平了,走陆路更不太平,加上世道不知怎的,钱越来越不值钱,早就涨了。”<br />
“原来如此。”<br />
宋游几步踏上了船。<br />
哐当一声,马儿也上了船板。<br />
女童紧随其后,数钱给他。<br />
这次比以前多一百文钱,是因为之前三花娘娘没有变成人形,是用的猫儿本体坐船,船家没有向猫儿收船钱,如今则是变化成了人。<br />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br />
一是三花娘娘喜欢垂钓,船上好几天,她变化成人,无论钓鱼也好,看书也好,都更方便,若是变成猫儿,这么窄小的空间,难免无聊。二是三花娘娘虽然贪财,喜欢省钱,却也喜欢自己享受和人一样的待遇,给她也出一份船钱,能满足她的这般心理,有利于童儿的内心成长。<br />
“哦哟!先生这马神异!”<br />
“船家不用管它,让它站在这里就是,它不会摔倒的。”<br />
“好嘞……”<br />
宋游这才弯腰进了船舱。<br />
只是船舱中却是空无一人。<br />
就在宋游以为船家还要等客的时候,便感觉船微微一晃,刚刚才靠到岸边,如今又轻柔的离开了岸边,并往远处驶去。<br />
“船家不等人了吗?”<br />
“等人?等谁?”<br />
“等客。”<br />
“等客?不等了!这是个小渡口,没有多少人,而且最近水上生意不好,要是在这里等客,怕是两天都不见得等得来,就算等来,多半也只是从这个渡口到下个渡口,浪费先生时间。”船家笑呵呵的,“不如顺流之下,路过各大渡口,看见有人,顺道带上,还赚得多些。”<br />
“言之有理。”<br />
宋游点头,露出了笑意。<br />
看来这趟行程更宽敞。<br />
于是横坐船舱中,背靠遮雨棚,将腿几乎伸直了,伸个懒腰。<br />
三花娘娘坐在他的身边,坐得端正,两只小手规规矩矩的放在自己膝盖上,看似比变成猫儿的时候老实了许多,实则不断左右扭头,或者略微倾斜身子偏转脑袋,好奇的打量着船舱中的一切。<br />
“若是先生觉得独自乘船无聊,想找个人说话,小老儿也可以陪先生吹吹壳子,若是先生想喝点酒,有些渡口也有卖酒的,只是小老儿这辈子也没有读过一天书,若先生像那些文人官人似的,要吟诗唱词,小老儿可就陪不了了哈哈哈……”<br />
“船家风趣。”<br />
宋游伸手捏了捏自家童儿的脸,见她一点表示都没有,眼睛都没有往他这边看一眼,这才继续问:“对了船家,这船能到凌波吗?”<br />
“先生不是去凌波吗?”<br />
“是啊。”<br />
“能到啊,怎么不能到?”<br />
“以前是不能到的。”<br />
“以前?好久以前?那怕是十几年前了?”船家乐了,颇有些惊异的问道,“先生这是听谁说的?”<br />
“也是一位船家。”<br />
“哈哈,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船家站在船头一边乘船一边对他说,“十几年前凌波有水妖,道行不低,闹得很凶,没人敢走,连官府的大船都不敢从那里过,我们自然更不敢去。不过十几年前有神仙路过,把那水妖除了,最近几年虽然江上也不太平,不过都是些小东西,小心一些便可驶得万年船,早就可以正常通行了。”<br />
“原来是这样啊……”<br />
宋游露出笑意,若有所思。<br />
“先生可怕妖鬼?”<br />
“不怕。”<br />
“不怕也得给先生说好:晚上千万莫要钓鱼,小心被什么东西给拉下去,就算只是大鱼,晚上也没有那么容易重新爬上船;若是平白无故看见有鱼儿飘在船边,千万不要伸手去捡;若是晚上听见有人喊,或是解手听见什么声音,莫要去船边;若是看见水底下有黑色的影子,不要因为好奇趴在船边探头去看……”<br />
船家一连说了许多,像是在听怪谈。<br />
明明只是一些要注意的事情,可听在耳中,却好似在听一个个发生过的妖鬼怪事,也颇有趣味。<br />
“船家知道的倒是不少。”<br />
“我们这些常年跑船的,江上的事情本就不少,来来往往的客人在船上无聊,也喜欢聊这些,问我们这些,也给我们说。呵呵,对了,前边安清还有个姓傅的书生写了一本书,据说全是这类奇奇怪怪的事,很受欢迎,小老儿虽然看不懂字,也听来往的客人常常提起,那个姓傅的书生以前就常在渡口,听我们这些歇息的船夫讲些事情,当时谁也不晓得,居然全写到了他的书上去。”<br />
“姓傅的书生……”<br />
宋游眼中露出了回忆的光彩。<br />
“那书上写了不少水上江上的怪事,都跟真的一样,有些你只需看了故事,就不容易再被妖鬼所害了,有些故事后面还写了办法嘞,教你遇到这种事情应该怎么做,也有些意思。”<br />
“在下也有听闻啊……”<br />
“先生也看过?”<br />
“这书写得很好,当年在长京时,在下就买过。”<br />
“长京也有卖啊?那么远!”<br />
“是啊。”<br />
“哈哈这书生还出名了。”<br />
船家笑声爽朗,回荡在江面之上。<br />
宋游也坐在船舱中,回味曾经。<br />
身边女童则已经完成了对船舱陌生环境的观察与掌握,收回注意力来,自顾自的拿起自己的小竹竿,正低头费力的解着绞成一团的鱼线。<br />
“给三花娘娘说过了,收鱼线的时候,好好的收,到时候再用就很方便了。”<br />
“给道士说过了,收鱼线的时候随便的收,解开的时候好好解就是了。”三花娘娘低头专注解着鱼线,头也不抬的对他说。<br />
“你这小东西还挺倔强。”<br />
“你这大东西也挺倔强!”<br />
“……”<br />
道人摇摇头,不说话了。<br />
轻舟顺流直下,水波轻响又轻摇,江上自有清风,正好穿过船舱,吹拂道人面颊,使人舒适,舒适之余,心中什么都不去想,有种“世事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的感觉。<br />
干脆躺下来,先眯一觉。<br />
再醒来时,已是黄昏了。<br />
不知何时船已经停了下来。<br />
天色要暗不暗,黄昏要走不走,群山成了深邃的黑影,天边如梦似幻的光与群山剪影一同映在水中,江水也被染了色彩。小舟飘在水面,那舟上灯光远看比一粒黄豆也大不了多少点儿,也映在水中,被晚风给吹皱。<br />
船家缩在他旁边,生火做饭,是怕惊醒了他,动作小心翼翼。<br />
有一道小小身影端坐船头,手里拿着一根小鱼竿。<br />
鱼线入水,起伏间涟漪阵阵。<br />
女童忽然起竿。<br />
“噗!”<br />
昏暗中有隐约的银光。<br />
同时她伸手一接。<br />
只是一条小鱼。<br />
女童神情自若,手法熟练,随手取下,便往后随便一丢。<br />
“扑扑扑……”<br />
鱼儿在船舱里跳动着。<br />
“可以煮稀饭。”<br />
女童回头来对船家说道,看见道人已醒了,又愣了一下:“你都困睡了啊?”<br />
道人艰难起身,不禁揉了揉眼睛。<br />
本身睡醒两眼就惺忪,黄昏时天色也昏沉,江河不知多少年没有变过了,两岸风景也与多年前相似,恍然之间,好像看见有一名神神叨叨又话多得很的书生坐在船头,想伸手去江中触水,扔下鱼儿的也不是三花娘娘,而是一个苍老的船家。<br />
一梦好多年啊。<br />
……<br />
五天之后。<br />
碧波春水,篷船听风,燕子跟着船飞,像是水鸟一样从水面上掠过,常常超过船,飞到前面去又绕回来,又飞到船后面去,像是在玩耍。<br />
女童坐在船边,用指甲挠船舷。<br />
“刚刚过的是安清,过了安清,前面就是凌波了。”船家几乎停了下来,不用划船船也自己走,对道人说道,“今天下午就能到。”<br />
“安清!”<br />
三花娘娘抬起头来,看向道人,又把头往天上仰,再往后仰,直到在小船背后找到乱飞的燕子,随即就保持这个奇怪的姿势不动了:<br />
“又到燕子的老家了!”<br />
“三花娘娘莫要把脖子扭折了。”宋游不动声色的将她的头扶回去,扶正,免得引起船家疑怕。<br />
“传说古时候有大妖作乱,趁雨季引来滔滔洪水,水漫千里,波涛汹涌,几年不退,县城的人很多都被淹死了,那叫一个惨。只有一部分运气好的逃到了这座山上,这才捡了一条命。后边为防止大妖再度作乱,便在山上建了城,就叫凌波。”<br />
船家兼任导游,对宋游说道。<br />
宋游听着则是露出了笑意——
宋游从回忆中走脱出来,对他笑道:“请船家靠岸过来吧。”<br />
“好嘞!”<br />
船家立马喜笑颜开,划过过来,一边划还一边解释:“不贵不贵,几年都是这个价了,要说便宜,至少得十来年前去了。不过如今在江上跑船是越来越不太平了,走陆路更不太平,加上世道不知怎的,钱越来越不值钱,早就涨了。”<br />
“原来如此。”<br />
宋游几步踏上了船。<br />
哐当一声,马儿也上了船板。<br />
女童紧随其后,数钱给他。<br />
这次比以前多一百文钱,是因为之前三花娘娘没有变成人形,是用的猫儿本体坐船,船家没有向猫儿收船钱,如今则是变化成了人。<br />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br />
一是三花娘娘喜欢垂钓,船上好几天,她变化成人,无论钓鱼也好,看书也好,都更方便,若是变成猫儿,这么窄小的空间,难免无聊。二是三花娘娘虽然贪财,喜欢省钱,却也喜欢自己享受和人一样的待遇,给她也出一份船钱,能满足她的这般心理,有利于童儿的内心成长。<br />
“哦哟!先生这马神异!”<br />
“船家不用管它,让它站在这里就是,它不会摔倒的。”<br />
“好嘞……”<br />
宋游这才弯腰进了船舱。<br />
只是船舱中却是空无一人。<br />
就在宋游以为船家还要等客的时候,便感觉船微微一晃,刚刚才靠到岸边,如今又轻柔的离开了岸边,并往远处驶去。<br />
“船家不等人了吗?”<br />
“等人?等谁?”<br />
“等客。”<br />
“等客?不等了!这是个小渡口,没有多少人,而且最近水上生意不好,要是在这里等客,怕是两天都不见得等得来,就算等来,多半也只是从这个渡口到下个渡口,浪费先生时间。”船家笑呵呵的,“不如顺流之下,路过各大渡口,看见有人,顺道带上,还赚得多些。”<br />
“言之有理。”<br />
宋游点头,露出了笑意。<br />
看来这趟行程更宽敞。<br />
于是横坐船舱中,背靠遮雨棚,将腿几乎伸直了,伸个懒腰。<br />
三花娘娘坐在他的身边,坐得端正,两只小手规规矩矩的放在自己膝盖上,看似比变成猫儿的时候老实了许多,实则不断左右扭头,或者略微倾斜身子偏转脑袋,好奇的打量着船舱中的一切。<br />
“若是先生觉得独自乘船无聊,想找个人说话,小老儿也可以陪先生吹吹壳子,若是先生想喝点酒,有些渡口也有卖酒的,只是小老儿这辈子也没有读过一天书,若先生像那些文人官人似的,要吟诗唱词,小老儿可就陪不了了哈哈哈……”<br />
“船家风趣。”<br />
宋游伸手捏了捏自家童儿的脸,见她一点表示都没有,眼睛都没有往他这边看一眼,这才继续问:“对了船家,这船能到凌波吗?”<br />
“先生不是去凌波吗?”<br />
“是啊。”<br />
“能到啊,怎么不能到?”<br />
“以前是不能到的。”<br />
“以前?好久以前?那怕是十几年前了?”船家乐了,颇有些惊异的问道,“先生这是听谁说的?”<br />
“也是一位船家。”<br />
“哈哈,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船家站在船头一边乘船一边对他说,“十几年前凌波有水妖,道行不低,闹得很凶,没人敢走,连官府的大船都不敢从那里过,我们自然更不敢去。不过十几年前有神仙路过,把那水妖除了,最近几年虽然江上也不太平,不过都是些小东西,小心一些便可驶得万年船,早就可以正常通行了。”<br />
“原来是这样啊……”<br />
宋游露出笑意,若有所思。<br />
“先生可怕妖鬼?”<br />
“不怕。”<br />
“不怕也得给先生说好:晚上千万莫要钓鱼,小心被什么东西给拉下去,就算只是大鱼,晚上也没有那么容易重新爬上船;若是平白无故看见有鱼儿飘在船边,千万不要伸手去捡;若是晚上听见有人喊,或是解手听见什么声音,莫要去船边;若是看见水底下有黑色的影子,不要因为好奇趴在船边探头去看……”<br />
船家一连说了许多,像是在听怪谈。<br />
明明只是一些要注意的事情,可听在耳中,却好似在听一个个发生过的妖鬼怪事,也颇有趣味。<br />
“船家知道的倒是不少。”<br />
“我们这些常年跑船的,江上的事情本就不少,来来往往的客人在船上无聊,也喜欢聊这些,问我们这些,也给我们说。呵呵,对了,前边安清还有个姓傅的书生写了一本书,据说全是这类奇奇怪怪的事,很受欢迎,小老儿虽然看不懂字,也听来往的客人常常提起,那个姓傅的书生以前就常在渡口,听我们这些歇息的船夫讲些事情,当时谁也不晓得,居然全写到了他的书上去。”<br />
“姓傅的书生……”<br />
宋游眼中露出了回忆的光彩。<br />
“那书上写了不少水上江上的怪事,都跟真的一样,有些你只需看了故事,就不容易再被妖鬼所害了,有些故事后面还写了办法嘞,教你遇到这种事情应该怎么做,也有些意思。”<br />
“在下也有听闻啊……”<br />
“先生也看过?”<br />
“这书写得很好,当年在长京时,在下就买过。”<br />
“长京也有卖啊?那么远!”<br />
“是啊。”<br />
“哈哈这书生还出名了。”<br />
船家笑声爽朗,回荡在江面之上。<br />
宋游也坐在船舱中,回味曾经。<br />
身边女童则已经完成了对船舱陌生环境的观察与掌握,收回注意力来,自顾自的拿起自己的小竹竿,正低头费力的解着绞成一团的鱼线。<br />
“给三花娘娘说过了,收鱼线的时候,好好的收,到时候再用就很方便了。”<br />
“给道士说过了,收鱼线的时候随便的收,解开的时候好好解就是了。”三花娘娘低头专注解着鱼线,头也不抬的对他说。<br />
“你这小东西还挺倔强。”<br />
“你这大东西也挺倔强!”<br />
“……”<br />
道人摇摇头,不说话了。<br />
轻舟顺流直下,水波轻响又轻摇,江上自有清风,正好穿过船舱,吹拂道人面颊,使人舒适,舒适之余,心中什么都不去想,有种“世事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的感觉。<br />
干脆躺下来,先眯一觉。<br />
再醒来时,已是黄昏了。<br />
不知何时船已经停了下来。<br />
天色要暗不暗,黄昏要走不走,群山成了深邃的黑影,天边如梦似幻的光与群山剪影一同映在水中,江水也被染了色彩。小舟飘在水面,那舟上灯光远看比一粒黄豆也大不了多少点儿,也映在水中,被晚风给吹皱。<br />
船家缩在他旁边,生火做饭,是怕惊醒了他,动作小心翼翼。<br />
有一道小小身影端坐船头,手里拿着一根小鱼竿。<br />
鱼线入水,起伏间涟漪阵阵。<br />
女童忽然起竿。<br />
“噗!”<br />
昏暗中有隐约的银光。<br />
同时她伸手一接。<br />
只是一条小鱼。<br />
女童神情自若,手法熟练,随手取下,便往后随便一丢。<br />
“扑扑扑……”<br />
鱼儿在船舱里跳动着。<br />
“可以煮稀饭。”<br />
女童回头来对船家说道,看见道人已醒了,又愣了一下:“你都困睡了啊?”<br />
道人艰难起身,不禁揉了揉眼睛。<br />
本身睡醒两眼就惺忪,黄昏时天色也昏沉,江河不知多少年没有变过了,两岸风景也与多年前相似,恍然之间,好像看见有一名神神叨叨又话多得很的书生坐在船头,想伸手去江中触水,扔下鱼儿的也不是三花娘娘,而是一个苍老的船家。<br />
一梦好多年啊。<br />
……<br />
五天之后。<br />
碧波春水,篷船听风,燕子跟着船飞,像是水鸟一样从水面上掠过,常常超过船,飞到前面去又绕回来,又飞到船后面去,像是在玩耍。<br />
女童坐在船边,用指甲挠船舷。<br />
“刚刚过的是安清,过了安清,前面就是凌波了。”船家几乎停了下来,不用划船船也自己走,对道人说道,“今天下午就能到。”<br />
“安清!”<br />
三花娘娘抬起头来,看向道人,又把头往天上仰,再往后仰,直到在小船背后找到乱飞的燕子,随即就保持这个奇怪的姿势不动了:<br />
“又到燕子的老家了!”<br />
“三花娘娘莫要把脖子扭折了。”宋游不动声色的将她的头扶回去,扶正,免得引起船家疑怕。<br />
“传说古时候有大妖作乱,趁雨季引来滔滔洪水,水漫千里,波涛汹涌,几年不退,县城的人很多都被淹死了,那叫一个惨。只有一部分运气好的逃到了这座山上,这才捡了一条命。后边为防止大妖再度作乱,便在山上建了城,就叫凌波。”<br />
船家兼任导游,对宋游说道。<br />
宋游听着则是露出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