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几名年轻道长闻言,已经露出惊讶之色,老道长却是连连点头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并说道:“老道这就带着徒弟下山而去……”<br />
徒弟们闻言,顿时更心惊了。<br />
道人却是不禁笑道:“哪里有那么着急,老道长不必如此,只先在山上照旧休息一夜,也得收拾一些东西,明日早晨再下山去也不迟。”<br />
“哪里有那么多东西要收拾?尊驾既然要借此地,定是要事,怎能耽搁?这就收拾这就收拾!”老道长俨然成了此地最慌张的一个人,一边念叨着一边左顾右盼,找到自己徒弟,便立马请他们去收拾东西,说要去山下茅店住三个月。<br />
道人多番劝解,反被老道劝解。<br />
只得无奈答应下来,并提醒他们,带走宫殿中的银钱,免得他们不好意思带。<br />
随即便见山上老道带着几个徒弟火急火燎的收拾行囊,伴随着徒弟们不解询问的声音,道人则走到了宫殿外面的一圈走廊上,对着远方天光劝它从容一些,莫要急着离去。<br />
天光亦对道人回之以礼。<br />
直至老道们收拾妥当,天边天光依旧是那般亮度,不曾暗了去。<br />
“多谢老道长,多谢几位小道友。”宋游对着他们行礼“此时天色虽晚,但请诸位尽管下山,在下自会保诸位安全无忧,即便失足,也不可能因此落入悬崖之下。”<br />
“老道向尊驾告辞了。”<br />
“老道长走慢一些,到了下边,莫要随便露宿,下方山上还有空的木屋,请老道长莫要吝啬香火钱。”<br />
“省得!省得!”<br />
老道长这才摸索着下山而去。<br />
徒弟们纷纷搀扶着他。<br />
可其实哪怕有徒弟们的搀扶,以他昏花的老眼,哪里又看得清这黑乎乎的路?只得看个大概,再加上记忆,估摸着往下走。<br />
然而说来也是奇妙——<br />
就是这般看得模模糊糊,按着记忆估摸着往下走,居然每踏一步,都是平地。<br />
有时走着走着,伸出靠着山体崖壁那方的手,竟然伸直了才勉强摸到崖壁,惊觉怕是已经走得离开了道路,低头一看,脚下黑乎乎一片,然而踩着却依旧平稳,再走回去也毫不影响。<br />
倒是抬头望去,山顶隐隐可见一道灰白人影,映着天光,格外清楚,像是在送着他们。<br />
老道心知是仙师相助,走得更为放心。<br />
反倒几名徒弟忐忑一些。<br />
除了道人以外,燕子也站在山顶边缘,低头盯着下方垂直的柱山上行走的几名道人,忍不住陷入思索。<br />
这座天柱山应是最特殊的了。<br />
山上就这么大,还有宫殿,宫殿中还有了人。<br />
本来他还以为会有些麻烦的,却没想到,比想象中要简单很多。<br />
真是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br />
此时往山下走,若无道人相助,若说几名徒弟年轻,眼睛好使,手脚灵便,对这条路也熟,还可能安全下山的话,老道便是九死一生。然而他却答应得毫不犹豫,甚至一刻也不愿意耽搁。<br />
燕子又回想起了方才老道认出先生与三花娘娘时的神情举止。<br />
莫名想起了一句话:<br />
天下谁人不识君?<br />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道,仅是认出先生,便惊呼而大礼。仅是听说先生要借宫殿,便不管官府是否愿意,不管是什么事,立马就应下来。仅是觉得先生可能有重要的事要做,便不管此时天色一暗,也一刻不肯耽搁,要下山而去。<br />
不知不觉之间,先生在民间的名声与威信已经到了如此地步。<br />
并且这些都不是虚的,不是宣扬出来的,而是这些年来,行走天下,尤其是北方,一步一步,降妖除魔,慢慢积攒出来的。<br />
许多人曾亲眼见过。<br />
许多人曾亲身受惠。<br />
因此敬之如神灵,尊之如大贤。<br />
这样的人,又有什么事做不成呢?<br />
……<br />
山下聚了不少人,有人点着篝火,或是烤煮食物吃,或是围着火吟诗作对、玩耍歌酒。<br />
有人不时往山柱那方看一眼。<br />
隐隐听见半山腰上有声音。<br />
似是有人正往下走。<br />
众人都以为便是此前那名带着猫儿上山的道人,没有在山上求得住宿,这才下来,结果等人到了,仔细一辨,才发现竟是山上的道长们。<br />
老道长还对他们说,从明日起,三个月内,不可以再爬这座山,也不可以再上宫殿了,请他们下山之后,遇到爬山人,都告知他们。<br />
众人询问为何,老道只说,山上今夜有神仙来,神仙要借山上的宫殿做一些事,不可多问。<br />
若问神仙是谁,老道也不肯言。<br />
唯有少许从北方某些州郡来的人,从老道口中听说神仙二字,想到今天白天那名道人,想到道人身边那只三花猫,这才隐隐有所猜测。可联想到这名老道的神情,却也不敢轻易说与身边人听。<br />
众人知与不知,都只抬头,看向山上的宫殿。<br />
却见刚才一直亮着的天光陡然暗了四五分,山顶宫殿上点起了灯,像是黑夜里的一颗星辰,挂在天际。<br />
“轰隆隆……”<br />
山上隐隐又有些动静传来。<br />
有人壮着胆子、捡了几根木柴当做火把前去查看,这才发现,前往天柱山最顶上的路已经消失不见了,好似从来就没有路可以上去似的。<br />
第669章 猫的思维是人理解不了的<br />
道人绕着宫殿行走,仔细查看。<br />
天柱山是一根石柱,不过到了上半截的时候,中间多了一条裂缝,将山头事实上分成了左右两端,宫殿也是左右各有一间,以石桥相连,基本上和上次来这里的时候看到的布局一样。<br />
只是宫殿略微修缮过了,神像更换了一些,打扫得干净,重新有了道长们生活的痕迹。<br />
有个小房间,作为寝室。<br />
做饭就在房间角落,搭了个小灶,十分逼仄紧凑,看得出道长们在这山上的生活也还是很清苦。<br />
打扫得倒是十分干净。<br />
道人提着灯笼,漫步行走,跨上中间石桥时,像是走在天上。<br />
三花猫低垂着尾巴,迈着轻快的小碎步跟着他走,像是一匹小狼,走到山顶平台边缘,走上石桥,他走她也走,他停她也停,一边跟着一边抬起头来对道人说话:“你说要借宫殿,他们都没有收钱,就借给你了。”<br />
“是啊……”<br />
“他们怎么也认识你?”<br />
“不也认识三花娘娘吗?”<br />
“他们怎么也认识三花娘娘?”三花猫愣愣的看他,“三花娘娘都不认识他们。”<br />
“三花娘娘游历天下,行走人间,常有斩妖除魔、为民除害的善事,这等事情自然流传于人们的口中,而人们受了三花娘娘的帮助,自然便念着三花娘娘的恩情,下次再见就认得出了。”<br />
道人提着灯笼一边走一边缓慢的说。<br />
“唔……”<br />
猫儿似懂非懂,细细品悟。<br />
“这样的话,以后你走到哪里,去吃饭不是都不用给钱了?”<br />
“……”<br />
道人停在了中间的石桥上。<br />
小小一个拱桥,像是天上的建筑。<br />
“在下就在这里了。”<br />
道人在拱桥顶上盘坐了下来,看向旁边仍旧疑惑着、歪着脑袋把他看着的猫儿,开口道:“三花娘娘这次就在山上吧,莫要轻易下山去,只是不要隔一会儿又跑过来看看我、在我面前闻啊闻,或者从我身边跑来跑去跑得叮咚响就可以了。”<br />
“三花娘娘哪有这样!”<br />
“也不用给我送饭送水,增添衣裳,在下入定之时,既不会饿,也不会渴,同样不会冷,风吹雨打都没什么要紧,三花娘娘若有疑问,可以与智慧和三花娘娘相差无几的燕子多多商量。”<br />
“知道了……”<br />
猫儿扫兴的摇摇头,一扭过身,迈着慢吞吞的步子,摇摇晃晃的走远了。<br />
宋游目送着她,这才闭上眼睛。<br />
满天星月光泽,洒满他的全身。<br />
照例先花时间,布下法阵。<br />
既保证自己不受打扰,也保证三花娘娘与燕子不出意外。<br />
天帝应当越发急切了。<br />
不过宋游此番行事,对手仍是神灵,而不是什么十恶不赦、不择手段的恶人小人。虽然宋游心知肚明,甚至有识之士皆知,若是天帝真的疯狂到了对三花娘娘和燕子这等小妖怪下手,以作威胁,反倒会促使天帝被整个天宫有德之神摒弃,进而被整个天宫神系所抛弃,甚至使得一些本来可能为他效力的有德之神放弃反抗,反倒对宋游所行之事有极大的助益,却也不能行此险招,却也得以防万一才是。<br />
山上日出日落,晨雾暮霭不断交错。<br />
下方游人来来往往,常有高声语,惊到天上宫殿中的三花猫与燕子。<br />
每到晚上,宫殿亦点着如星的灯火。<br />
连着几个晴天,春意渐浓。<br />
山中自有草木抽芽,开出野花。
徒弟们闻言,顿时更心惊了。<br />
道人却是不禁笑道:“哪里有那么着急,老道长不必如此,只先在山上照旧休息一夜,也得收拾一些东西,明日早晨再下山去也不迟。”<br />
“哪里有那么多东西要收拾?尊驾既然要借此地,定是要事,怎能耽搁?这就收拾这就收拾!”老道长俨然成了此地最慌张的一个人,一边念叨着一边左顾右盼,找到自己徒弟,便立马请他们去收拾东西,说要去山下茅店住三个月。<br />
道人多番劝解,反被老道劝解。<br />
只得无奈答应下来,并提醒他们,带走宫殿中的银钱,免得他们不好意思带。<br />
随即便见山上老道带着几个徒弟火急火燎的收拾行囊,伴随着徒弟们不解询问的声音,道人则走到了宫殿外面的一圈走廊上,对着远方天光劝它从容一些,莫要急着离去。<br />
天光亦对道人回之以礼。<br />
直至老道们收拾妥当,天边天光依旧是那般亮度,不曾暗了去。<br />
“多谢老道长,多谢几位小道友。”宋游对着他们行礼“此时天色虽晚,但请诸位尽管下山,在下自会保诸位安全无忧,即便失足,也不可能因此落入悬崖之下。”<br />
“老道向尊驾告辞了。”<br />
“老道长走慢一些,到了下边,莫要随便露宿,下方山上还有空的木屋,请老道长莫要吝啬香火钱。”<br />
“省得!省得!”<br />
老道长这才摸索着下山而去。<br />
徒弟们纷纷搀扶着他。<br />
可其实哪怕有徒弟们的搀扶,以他昏花的老眼,哪里又看得清这黑乎乎的路?只得看个大概,再加上记忆,估摸着往下走。<br />
然而说来也是奇妙——<br />
就是这般看得模模糊糊,按着记忆估摸着往下走,居然每踏一步,都是平地。<br />
有时走着走着,伸出靠着山体崖壁那方的手,竟然伸直了才勉强摸到崖壁,惊觉怕是已经走得离开了道路,低头一看,脚下黑乎乎一片,然而踩着却依旧平稳,再走回去也毫不影响。<br />
倒是抬头望去,山顶隐隐可见一道灰白人影,映着天光,格外清楚,像是在送着他们。<br />
老道心知是仙师相助,走得更为放心。<br />
反倒几名徒弟忐忑一些。<br />
除了道人以外,燕子也站在山顶边缘,低头盯着下方垂直的柱山上行走的几名道人,忍不住陷入思索。<br />
这座天柱山应是最特殊的了。<br />
山上就这么大,还有宫殿,宫殿中还有了人。<br />
本来他还以为会有些麻烦的,却没想到,比想象中要简单很多。<br />
真是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br />
此时往山下走,若无道人相助,若说几名徒弟年轻,眼睛好使,手脚灵便,对这条路也熟,还可能安全下山的话,老道便是九死一生。然而他却答应得毫不犹豫,甚至一刻也不愿意耽搁。<br />
燕子又回想起了方才老道认出先生与三花娘娘时的神情举止。<br />
莫名想起了一句话:<br />
天下谁人不识君?<br />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道,仅是认出先生,便惊呼而大礼。仅是听说先生要借宫殿,便不管官府是否愿意,不管是什么事,立马就应下来。仅是觉得先生可能有重要的事要做,便不管此时天色一暗,也一刻不肯耽搁,要下山而去。<br />
不知不觉之间,先生在民间的名声与威信已经到了如此地步。<br />
并且这些都不是虚的,不是宣扬出来的,而是这些年来,行走天下,尤其是北方,一步一步,降妖除魔,慢慢积攒出来的。<br />
许多人曾亲眼见过。<br />
许多人曾亲身受惠。<br />
因此敬之如神灵,尊之如大贤。<br />
这样的人,又有什么事做不成呢?<br />
……<br />
山下聚了不少人,有人点着篝火,或是烤煮食物吃,或是围着火吟诗作对、玩耍歌酒。<br />
有人不时往山柱那方看一眼。<br />
隐隐听见半山腰上有声音。<br />
似是有人正往下走。<br />
众人都以为便是此前那名带着猫儿上山的道人,没有在山上求得住宿,这才下来,结果等人到了,仔细一辨,才发现竟是山上的道长们。<br />
老道长还对他们说,从明日起,三个月内,不可以再爬这座山,也不可以再上宫殿了,请他们下山之后,遇到爬山人,都告知他们。<br />
众人询问为何,老道只说,山上今夜有神仙来,神仙要借山上的宫殿做一些事,不可多问。<br />
若问神仙是谁,老道也不肯言。<br />
唯有少许从北方某些州郡来的人,从老道口中听说神仙二字,想到今天白天那名道人,想到道人身边那只三花猫,这才隐隐有所猜测。可联想到这名老道的神情,却也不敢轻易说与身边人听。<br />
众人知与不知,都只抬头,看向山上的宫殿。<br />
却见刚才一直亮着的天光陡然暗了四五分,山顶宫殿上点起了灯,像是黑夜里的一颗星辰,挂在天际。<br />
“轰隆隆……”<br />
山上隐隐又有些动静传来。<br />
有人壮着胆子、捡了几根木柴当做火把前去查看,这才发现,前往天柱山最顶上的路已经消失不见了,好似从来就没有路可以上去似的。<br />
第669章 猫的思维是人理解不了的<br />
道人绕着宫殿行走,仔细查看。<br />
天柱山是一根石柱,不过到了上半截的时候,中间多了一条裂缝,将山头事实上分成了左右两端,宫殿也是左右各有一间,以石桥相连,基本上和上次来这里的时候看到的布局一样。<br />
只是宫殿略微修缮过了,神像更换了一些,打扫得干净,重新有了道长们生活的痕迹。<br />
有个小房间,作为寝室。<br />
做饭就在房间角落,搭了个小灶,十分逼仄紧凑,看得出道长们在这山上的生活也还是很清苦。<br />
打扫得倒是十分干净。<br />
道人提着灯笼,漫步行走,跨上中间石桥时,像是走在天上。<br />
三花猫低垂着尾巴,迈着轻快的小碎步跟着他走,像是一匹小狼,走到山顶平台边缘,走上石桥,他走她也走,他停她也停,一边跟着一边抬起头来对道人说话:“你说要借宫殿,他们都没有收钱,就借给你了。”<br />
“是啊……”<br />
“他们怎么也认识你?”<br />
“不也认识三花娘娘吗?”<br />
“他们怎么也认识三花娘娘?”三花猫愣愣的看他,“三花娘娘都不认识他们。”<br />
“三花娘娘游历天下,行走人间,常有斩妖除魔、为民除害的善事,这等事情自然流传于人们的口中,而人们受了三花娘娘的帮助,自然便念着三花娘娘的恩情,下次再见就认得出了。”<br />
道人提着灯笼一边走一边缓慢的说。<br />
“唔……”<br />
猫儿似懂非懂,细细品悟。<br />
“这样的话,以后你走到哪里,去吃饭不是都不用给钱了?”<br />
“……”<br />
道人停在了中间的石桥上。<br />
小小一个拱桥,像是天上的建筑。<br />
“在下就在这里了。”<br />
道人在拱桥顶上盘坐了下来,看向旁边仍旧疑惑着、歪着脑袋把他看着的猫儿,开口道:“三花娘娘这次就在山上吧,莫要轻易下山去,只是不要隔一会儿又跑过来看看我、在我面前闻啊闻,或者从我身边跑来跑去跑得叮咚响就可以了。”<br />
“三花娘娘哪有这样!”<br />
“也不用给我送饭送水,增添衣裳,在下入定之时,既不会饿,也不会渴,同样不会冷,风吹雨打都没什么要紧,三花娘娘若有疑问,可以与智慧和三花娘娘相差无几的燕子多多商量。”<br />
“知道了……”<br />
猫儿扫兴的摇摇头,一扭过身,迈着慢吞吞的步子,摇摇晃晃的走远了。<br />
宋游目送着她,这才闭上眼睛。<br />
满天星月光泽,洒满他的全身。<br />
照例先花时间,布下法阵。<br />
既保证自己不受打扰,也保证三花娘娘与燕子不出意外。<br />
天帝应当越发急切了。<br />
不过宋游此番行事,对手仍是神灵,而不是什么十恶不赦、不择手段的恶人小人。虽然宋游心知肚明,甚至有识之士皆知,若是天帝真的疯狂到了对三花娘娘和燕子这等小妖怪下手,以作威胁,反倒会促使天帝被整个天宫有德之神摒弃,进而被整个天宫神系所抛弃,甚至使得一些本来可能为他效力的有德之神放弃反抗,反倒对宋游所行之事有极大的助益,却也不能行此险招,却也得以防万一才是。<br />
山上日出日落,晨雾暮霭不断交错。<br />
下方游人来来往往,常有高声语,惊到天上宫殿中的三花猫与燕子。<br />
每到晚上,宫殿亦点着如星的灯火。<br />
连着几个晴天,春意渐浓。<br />
山中自有草木抽芽,开出野花。